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企业年金积累期的最优动态资产配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代率是评价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构建了与替代率挂钩的目标基金,建立了基于目标的企业年金基金最优资产配置模型,利用随机动态规划方法获得了年金基金最优投资策略的解析解,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对所得结果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不同市场环境及不同群体的最优配置策略和最优策略对可控制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模型中参数对年金基金的最优配置策略各有不同影响,不同群体和不同金融市场中的最优策略也有差异,但总体而言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具有高风险资产权重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资产收益可预测性影响长期投资者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理论问题,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历史数据做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在长期投资期限下中国股票市场收益具有可预测性,长期投资者资产组合可以比短期投资者配置更高权重的风险资产。由此本文提出,可相应提高我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保险公司等长期投资者战略资产配置中股票类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上限。  相似文献   

3.
从国民收入长期配置的战略性动机出发,本文提出基于国民效用优化和输入性通胀风险对冲的国际资产长期配置方法,在包含国际股指基金、主权债券、商品期货指数基金的风险资产池中,分析商品期货指数化投资的战略价值并导出最优配置比例。对4种主要商品期货指数、不同风险厌恶水平和跨期替代弹性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长期和跨期的最优组合中,商品期货指数都占有较高且稳定的投资比例;若考虑实体经济因素,偏重能源类的商品期货指数的投资比例和稳定程度有显著提高;商品资产投资能够有效对冲大宗商品价格风险。应对世界经济失衡与系统性风险的加剧,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及社保基金的长期国际投资应当遵从战略性原则,增加国际大宗商品的指数化投资。这是国民效用动态优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史鹏  柏满迎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294-297
本文建立了一个养老基金资产负债管理的动态模型,解决养老基金在相关性资产之间的配置问题.采用随机控制方法同时求解基金在相关性资产之间的最优配置比例和养老基金的最优贡献率,分析了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对养老基金管理最优策略的影响,得知不同金融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对养老基金的最优投资策略和最优贡献策略起着重要的作用,并给出仿真计算案例来验证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DC型企业年金管理者如何选择最优的资产配置策略和给付方案,以实现参保者最大的效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关注的问题。本文首次将生存者利益部分的精算规律考虑到个人年金账户余额变动满足的随机微分方程中,并将实际给付金额与预期给付中枢的二次偏差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通过HJB变分方法,得到了最优的资产配置比例和最优给付方案的解析形式,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了个人年金账户余额和预期给付中枢对最优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年金账户余额对实际给付金额和无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存在正向影响;预期给付中枢对无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存在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现状,利用随机规划建立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策略模型,依据Minnesota法则改进贝叶斯向量自回归参数分布的确定方法.根据改进的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生成资本市场未来收益情景,得到养老基金最优投资策略并给出模拟计算具体步骤.最后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7.
基于企业资本配置的理论阐释,以无风险资产与风险性资产投资为研究对象,将大股东侵占因素内生到企业价值期权模型之中,数值分析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对企业资本配置决策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的侵占行为是导致上市企业资本配置行为扭曲、资本配置非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2)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导致上市企业对风险性资产投资的非效率"挤占";(3)大股东的侵占水平与无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正相关,与风险性资本的配置比例负相关;(4)大股东的侵占水平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现金流权比例的增大降低了大股东的侵占水平,提升了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建立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以我国股票市场为依托,将市场分为上升、下降和盘整三种状态,研究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的最优资产配置和绩效表现,并与静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M-V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最后,在具有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对动态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结论:不同情况下,动态损失厌恶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最优资产配置比例,且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明显优于静态模型、M-V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9.
依据养老基金投资的目标、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范围和投资工具限制,通过运用、发展经典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可以探索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绩效评价一般理论方法。运用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评价方法,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基金、企业年金基金、职业年金基金、商业养老保险基金及其投资管理机构和任一单个养老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进行衡量、比较、评价,是检验养老基金投资制度与市场运行的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待遇预定制养老金制度在中国应用非常广泛,缴费制定和资产配置是此类养老金管理的两大核心问题。由此,面对随机波动的现实市场,文章针对待遇预定制养老基金的资产组合管理问题,应用最优控制理论,选用对数效用函数,建立Heston随机波动率模型;在难以求解随机微分Bellman方程的情况下,应用Legendre变换,将原来问题转化为对偶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析解。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资产组合问题的随机最优控制模型的构建和随机微分方程的求解理论。在实践上,确定了养老金管理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和缴费水平,给出了最优决策与总资产、发放待遇、净资产与风险溢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养老基金管理的最优资产配置和最低缴费水平的效用目标。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静态线性损失厌恶下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模型及其性质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TGARCH-EVT-POT-GPD的动态市场风险测度方法,提出了时变损失厌恶条件下基于动态条件风险约束的ETF基金最优资产配置策略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实证研究发现:当参考收益率及CVaR置信水平固定时,随着损失厌恶系数的增大,投资者采用大幅调整资产权重的方式来获得盈利的行为将逐渐减少;当参考收益率及损失厌恶系数固定且CVaR置信水平变化条件下,置信水平越高,损失厌恶投资者更偏好风险较低的资产,其对于投资风险的估计将更加敏感,投资策略更为保守;损失厌恶系数较高置信水平固定时,随着参考收益率的增加,单项资产的CVaR逐渐减小;在置信水平较高时,随着损失厌恶系数的增加,即使参考收益率增加,但投资组合的超额损失平均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2.
假设风险资产未来价格变化由其过去价格变化外推形成,基于现金流股息冲击提出一个新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研究金融资产泡沫形成机制、提炼其内在特征、获得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相关启示。假设异质价格信念投资者具有常绝对风险规避效用偏好,基于期望效用模型获得基本面投资者和外推型投资者的最优风险资产需求函数;进一步,假设外推型投资者在资产交易过程中部分关注风险资产基本价值,修正其最优风险资产需求函数,在市场出清状态下获得资产价格泡沫模型;基于模型参数设定模拟金融资产泡沫形成机制,并结合金融市场证据分析其内在特征;最后,从投资者异质性和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层面设定参数值对比讨论影响金融资产泡沫强弱程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正的现金流股息冲击下,外推交易行为导致金融资产泡沫,且具有滞后性;金融资产泡沫具有典型的三阶段特征,量价齐升是金融资产泡沫产生的显著标志;无风险资产供给是金融资产泡沫的抑制器;投资者结构及其价格信念差异与金融资产泡沫的强弱程度密切相关。研究不但为金融资产泡沫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而且为金融市场稳定发展提出相关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以改善估计误差为主线,选取了10种变动均值-方差的资产配置模型,以等权重策略为基准,运用了确定性等价收益和Alpha值为判断准则,同时考虑了允许卖空限制和非允许卖空的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资本市场中配置模型并不能显著战胜等权重策略,但随着投资范围的扩大,模型开始显现配置效果,尤其在Alpha准则下,变动均值-方差资产配置显著。同时本文还将实证结果和目前我国投资者的实际资产配置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了现实配置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最后对4类常用资产进行了模拟研究,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Omega》2002,30(2):97-108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optimal market timing strategies under transaction costs. We assume that the asset's return follows an auto-regressive model and use long-term investment growth as the objective of a market timing strategy which entails the shifting of funds between a risky asset and a riskless asset. We give the optimal trading strategy for a finite investment horizon, and analyze its limiting behavior. For a finite horizon, the optimal decision in each step depends on two threshold values. If the return today is between the two values, nothing needs to be done, otherwise funds will be shifted from one asset to another, depending on which threshold value is being exceeded. When investment horizon tends to infinity, the optimal strategy converges to a stationary policy, which is shown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a well-known technical trading rule, called Momentum Index trading rule. An integral equation of the two threshold values is given. 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 limiting stationary strategy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obvious guess that the no-transaction region increases as the transaction cost increase. Finally, the limiting stationary strategy is applied to data in the Hang Seng Index Futures market in Hong Kong. The out-of-sample performance of the limiting stationary strategy is found to be better than the simple strategy used in literature, which is based on an 1-step ahead forecast of return.  相似文献   

15.
投资机构能够采取某种资产配置策略,改变由收益保证所引致的期末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并根据风险与价值对等的原则,进而改变收益保证的价值.但是,现有文献在测算收益保证价值时并没有考虑资产配置策略.针对现有文献的不足,在一种新的收益保证形式下,提出了结合资产配置策略测算收益保证价值的新方法,然后以固定组合(CM)、生命周期(DL...  相似文献   

16.
引入以记忆系数和无差异系数表征的随机变量测度均值-方差模型的一般不确定性特征,反映投资者的模型信任程度,研究均值-方差模型具有一般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基于资本市场线理论,构建最优资产组合选择是模型信任程度和基于均值-方差模型的传统资产组合选择的线性函数;基于记忆系数和无差异系数的不同组合,运用基于事例推理的方法求解二次效用投资者的最优模型信任程度,获得均值-方差模型具有一般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资产组合,并以上证综指1997年1月-2014年8月的月度收益数据形成两个研究样本予以实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较大风险规避投资者,在较大记忆系数和较小无差异系数下,其模型信任程度调整较快、资产组合调整幅度大,表现出可获得性和代表性行为偏差,通常采取积极资产组合策略;反之,其模型信任程度调整渐进、资产组合调整幅度小,表现出锚定性和保守性行为偏差,通常采取消极资产组合策略;模型一般不确定性对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强于股票市场记忆性的影响。研究体现了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将传统的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延伸至行为金融学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条件下的资产配置问题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还是投资行为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选取广义范围上的现金、股票、债券作为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产品,在CRRA(Constant Relative Risk Aversion)和HARA(Hyperbolic Absolute Risk Aversion)两种偏好假设下,分别求出了投资者效用最大化时的最优财富以及最优资产组合中各资产的权重,并比较分析了两种偏好假设下通货膨胀、风险偏好、投资期限三种因素对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通货膨胀会影响股票和债券的风险溢价,进而影响最优资产组合中各资产的权重;股票的权重不会受投资期限的影响,在通货膨胀率和风险偏好不变时,其值始终为一常数,但债券和现金的权重则由投资期限、通货膨胀和风险偏好共同决定;此外,在CRRA和HARA偏好假设下,以上三种因素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HARA框架下存在买空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