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8只。通过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骨关节病模型,对照组与实验组造模成功2周后开始药物治疗。对照组关节上腔注射人参皂苷Rg1/ADSCs悬液0.6mL,实验组注射透明质酸/人参皂苷Rg1/ADSCs复合物0.6mL,每周1次。各组动物分别于用药第3、9周后处死,每次16只,每组4只。制备标本,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组软骨病变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MMP-13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TIMP-1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改善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PTEN基因不同表达的黑色素瘤动物模型。方法 1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对照组:注入0.2ml RPMI-1640培养液;实验组A:注入0.2ml浓度为4×10^6/ml的(PTEN+/+-B16F10);实验组B:注入0.2ml浓度为4×10^6/ml的(PTEN-/--B16F10)。实验组中80%小鼠精神萎靡时停止实验。采用免疫印迹检测肿瘤细胞和成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B两组小鼠成瘤率100%。A、B两组小鼠肿瘤体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印迹检测细胞(PTEN+/+-B16F10)与A组小鼠成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呈阳性;细胞(PTEN-/--B16F10)与B组小鼠成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呈阴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TEN基因不同表达的黑色素瘤小鼠模型;PTEN基因与黑色素瘤的生长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干槽症的小鼠模型.方法 取1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5%戊巴比妥麻醉后,拔除上颌中切牙.实验组拔牙窝行肾上腺素止血,植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种,对照组拔除上颌中切牙后无特殊处理.4天后观察两组拔牙窝情况并处死小鼠,取上颌骨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两组拔牙窝的结构变化.结果 拔牙4天后,实验组拔牙窝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周围黏膜红肿,对照组拔牙窝粘膜呈粉红色,创口较拔牙后明显缩小,无明显分泌物.观察组织学HE染色切片发现,实验组拔牙窝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及少量破骨细胞,对照组的拔牙窝内有新生结缔组织形成.结论 使用肾上腺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种可以成功地建立小鼠切牙拔牙窝的干槽症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4NQO诱导并建立C57BL/6J小鼠舌癌前病变模型.方法 46只6~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取16只作为阴性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8、12、16周末处死.实验组30只饮用50μg/ml 4NQO水溶液,分别于8、12、16周末处死.处死前2小时腹腔注射BrdU (50mg/kg),肉眼及组织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建立人口腔鳞癌PBL-SCID鼠嵌合模型,评价4-1BBL在人口腔鳞癌PBL-SCID嵌合模型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SCID鼠右背部皮下注射5×106(0.2 mL)Tca8113细胞。成瘤后,尾静脉注射anti-asialo-GML多抗,随机分为4组,第①组为对照组,不给予成瘤小鼠免疫重建,第②组给予成瘤小鼠免疫重建,第③组给予成瘤小鼠免疫重建+含有空载体的腺病毒做肿瘤内注射,第④组给予成瘤小鼠免疫重建+含有4-1BBL基因的腺病毒做肿瘤内注射。第②、③、④组小鼠腹腔注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3×107(0.5 mL),第①组腹腔注射0.5 mL1640培养基。每周记录各组小鼠的成瘤情况,免疫重建后,第2、7周取鼠血,用ELISA法测定人IgG含量。小鼠处死后,比较各组小鼠体重及肿瘤、脾脏的重量。RT-PCR检测4-1BBL基因在瘤体内的表达,HE染色检测肿瘤及脾脏生长情况。结果:模型成瘤率为100%,成瘤潜伏期12~18 d。免疫重建后第2、7周时人口腔癌PBL-SCID嵌合组小鼠血中人IgG分别达71.8μg/mL、136.9μg/mL。免疫重建及转染4-1BBL基因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RT-PCR证明4-1BBL基因在瘤体内充分表达,冰冻切片HE染色见肿瘤生长、脾脏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SCID小鼠皮下注射口腔鳞癌细胞、腹腔注射人淋巴细胞,可建立人口腔鳞癌PBL-SCID嵌合模型,经腺病毒转染4-1BBL基因后,可显著提高宿主对瘤体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无机三氧化聚合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复合磷酸氢二钠(Na2HPO4)水溶液的潜在致突变性。方法  将1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和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材料浸提液,注射剂量为50 ml/kg,阳性对照组注射40 mg/kg环磷酰胺,30 h后处死,观察P/N值,计算微核率。结果  实验组微核率均小于5‰,符合国家标准,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无机三氧化聚合物复合磷酸氢二钠小鼠无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 (rhTGF -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8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又按1、4、7、10和14 d再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8只。实验组从加力的第1天开始,每2 d在大鼠加力侧上颌第一磨牙颊侧黏膜下注射rhTGF-β1 0.1 mL(5 ng/mL),对照组注射相同容量的PBS。加力后依实验设计时间分别处死每1小组大鼠。体视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牙移动的距离,同时应用TRAP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段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采用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局部注射rhTGF-β1的牙移动速度较对照组快,在加力后第7天,牙移动距离差异显著(P<0.05);第10天和第14天相比,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压力侧破骨细胞的TRA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局部注射rhTGF-β1增强了大鼠正畸牙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了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加速了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鼠腭中缝在机械扩张力作用的不同阶段EphB4/ephrinB2分布和表达规律。方法 选用6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扩张组,每组各20只。用双眼簧扩弓器施加扩张力(0.56 N)于实验加力组小鼠的腭中缝区。实验组分别于加力后1、3、7、14 d抽取5只小鼠通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对EphB4/ephrinB2进行组织定位,观察表达规律并与未施力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扩张组EphB4/ephrinB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实验组EphB4/ephrinB2表达水平表达最高。结论 对小鼠腭中缝施加扩张力的情况下能够诱导EphB4/ephrinB2的表达增加,说明EphB4/ephrinB2在腭中缝扩张新骨改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微核实验检测纯镁微弧氧化(MAO)、二水磷酸氢钙(DCPD)涂层对小鼠的致突变性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和实验组按50m l/kg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三种材料浸提液,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40mg/kg),二次注射后6h处死小鼠,取其股骨制备骨髓涂片,观察P/N值,计算微核率。结果各实验组微核率均小于5‰,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涂层后的纯镁对小鼠无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常山酮对博来霉素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大鼠的药理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大鼠在麻醉状态下,于双侧颊黏膜下局部注射1 mg/mL 博来霉素稀释液100 μL,每天1次,共持续给药8周;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前和给药2、4、6、8周时用游标卡尺对每只大鼠进行张口度测量,每次每只大鼠测量3次,求平均值。建模过程中实验组大鼠有3只死亡。8周后分别处死建模成功的实验组大鼠5只和全部对照组大鼠,取其双侧颊黏膜组织置于多聚甲醛中固定。另建模成功的实验组12只大鼠随机分为常山酮治疗组和常山酮对照组各6只。常山酮治疗组大鼠给予1 μg/mL常山酮稀释液 200 μL,给药方式同建模时博来霉素的注射,每天1次,持续6周;常山酮对照组大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2、4、6周时对每只大鼠进行张口度测量,测量方法同上。6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取其双侧颊黏膜组织置于多聚甲醛中固定。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颊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1)20只SD大鼠局部注射博来霉素 8周诱导出了17只临床和病理上与人OSF相似改变的SD大鼠模型;(2)局部给药常山酮6周缓解了OSF模型鼠的纤维化情况。结论 常山酮可改善博来霉素致OSF大鼠的纤维化情况,阻止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作者曾报告使用10%明矾液治疗95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甚佳。迄今共治疗352例。为了进一步研究明矾液在机体内的反应及其治疗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将结果报告如下。实验研究1.急性毒性试验:选用18~22克小鼠,雌雄皆有,按上下法测得“明矾注射液”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37.41mg/10g。2.亚急性毒性实验:(1)取体重100~120克大白鼠2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每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两次,每次0.5毫升;另一组为实验组,每周腹腔注射2.5%明矾液两次、每次0.5毫升,含有明矾0.0125克。对照组与实验组各注射6次,为期3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三星期末,体重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肿瘤抑制基因TIP30修饰后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nu/nu鼠30只(4周龄,体重18-20g),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TIP30基因修饰的ACC-2细胞(AdTIP30/ACC-2)、野生型ACC-2细胞(wt/ACC-2)及对照基因LacZ修饰的ACC-2细胞(AdLacZ/ACC-2)分别注射小鼠背部皮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存活时间.结果:①.AdTIP30/ACC-2组移植瘤出现时间比wt/ACC-2组及AdLacZ/ACC-2组晚3d,且肿瘤生长缓慢(P<0.01);②.存活时间,AdTIP30/ACC-2组(53.0±3.3)d,有2只长期存活;wt/ACC-2组(26±2.2)d;AdLacZ/ACC-2组(29±2.4)d.结论:抑癌基因TIP30能够显著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期.  相似文献   

13.
Tip30基因修饰的ACC-M细胞裸鼠体内致瘤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肿瘤抑制基因Tip30修饰后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ACC鄄M)所致裸鼠移植瘤体内生长的变化。方法:BALB/Cnu/nu鼠30只(4周龄,体重18 ̄20g),随机分3组,各10只;Tip30基因修饰的ACC鄄M细胞(AdTIP30/ACC鄄M)、野生型ACC鄄M细胞(wt/ACC鄄M)及对照基因LacZ修饰的ACC鄄M细胞(AdLacZ/ACC鄄M)分别注射小鼠颌下区皮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存活时间。结果:(1)经TIP30基因修饰组肿瘤出现的时间比野生型对照组及基因对照组晚3d,且肿瘤生长缓慢(P<0.01);(2)存活时间显示,基因修饰组(53.0±3.3)d,有2只长期存活;野生型对照组(26±2.2)d;对照基因组(29±2.4)d。结论:抑癌基因Tip30能够显著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短期高浓度氟对小鼠磨牙成牙本质细胞形态及牙本质涎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 DSP)表达的影响,探讨氟对牙本质发育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 d龄的ICR小鼠共32 只,随机分为2 组,每组16 只,各组中实验动物和对照动物各半.实验动物单次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10 mg/kg体重和20 mg/kg体重的NaF,对照动物单次腹腔注射等剂量的NaCl,注射量均为10 μl/g, 24 h后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高浓度氟对小鼠磨牙不同分化阶段成牙本质细胞形态及DSP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分泌期成牙本质细胞形态紊乱,正常的高柱状形态丧失,DSP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动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成熟期成牙本质细胞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短期高浓度氟能增强分泌期成牙本质细胞中DSP的表达,抑制成牙本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随后的基质合成与分泌,从而影响牙本质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口腔白斑形成及进展过程中的转录组学特征和信号通路改变以及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单抗对小鼠舌白斑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舌白斑患者同时期正常黏膜组织(NM)、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OL)和小鼠正常舌黏膜组织(mNM)、4NQO诱导的小鼠舌白斑伴异常增生组织(mOL)的转录组学特征;4NQO诱导12周小鼠舌白斑形成后将小鼠分为实验组(腹腔注射IL-17A单克隆抗体)和对照组(腹腔注射IgG1同型对照抗体)两组,其中单抗的剂量为10 mg/kg/w。注射4周后取材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的方法对小鼠舌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体外IL-17A刺激人口腔白斑细胞系(DOK、Leuk1),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结果:综合分析人和小鼠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IL-17信号通路在白斑组织中显著上调。小鼠舌白斑用药4周后,实验组小鼠舌80%为轻到中度异常增生,20%为重度异常增生,而对照组中40%为轻到中度异常增生,40%为重度异常增生,20%为浸润癌。Ki67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舌上皮细胞中处于增殖时期的细胞...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是否对周围神经产生损伤。方法 :3 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5只。于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的左侧坐骨神经干处分别一次性注射 4mg/ml的平阳霉素 1ml及生理盐水 1ml。比较 2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坐骨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 (NCV)、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时(LAT)及诱发电位的最大波幅 (AMP)的改变及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平阳霉素可引起大鼠坐骨神经的SFI、NCV、LAT和AMP发生改变 ,但可恢复为正常 ;平阳霉素对坐骨神经结构的影响是很轻微的。说明 4mg/ml的平阳霉素最终不会对注射局部的坐骨神经的功能及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 结论 :4mg/ml平阳霉素可能不会对注射局部的周围神经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含PAcA/CTB的转基因番茄可食用防龋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方法: 将18只6~8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周分别灌胃含有PAcA/CTB嵌合蛋白的转基因番茄果汁(实验组)、非转基因番茄果汁(阴性对照组)、灭活全菌疫苗(阳性对照组)。于首次免疫前和免疫后第1、2、3、4周采集血液、唾液样品。ELISA检测其血清和唾液样本中的抗变异链球菌PAcA的IgG、IgA抗体效价。结果: 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液和唾液中特异性抗体从免疫后1周开始升高,初始免疫后第4周达高峰,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免疫后第2、3、4周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基因番茄所表达的外源目的蛋白具有抗原性,能够诱导BALB/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黄芪多糖对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牙周组织改建和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1组),阴性对照组(1组),实验组(6组)。利用50 g牵引力近中移动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加力21 d。实验组于拆除装置前1 d开始将10 mg/L黄芪多糖溶液局部注射于右上第一磨牙远中颊侧黏骨膜下,每1次/3 d,每次50 μL;阴性对照组每3 d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3、7、14、21、28 d后处死,测量正畸牙复发距离,采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牙周膜宽度保持较好,除1 d组外,相同时间的实验组复发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保持阶段,对照组远中侧BMP-2表达强度逐渐减少,实验组远中侧BMP-2表达强度逐渐增大。除1 d组外,相同时间的实验组BMP-2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局部注射黄芪多糖能够增加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从而加速牙槽骨的改建,有利于正畸后牙齿的保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C57BL/6小鼠舌黏膜癌变。方法 将85只小鼠随机分为蒸馏水对照组(n=5)、1,2丙二醇对照组(n=5)、实验组(n=75),分别给予蒸馏水、1,2丙二醇及4NQO溶液饮用。实验组小鼠再分为15笼,每2周处死一笼,对照组小鼠于28周处死。对小鼠进行称质量和大体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死亡1只。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在24周后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动物的舌、口底、上颚、颊部共出现79处肉眼可见的病变,其中舌部病变70处(88.6%)。实验组动物在不同时间点黏膜病变不同,28周时均发生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对照组未见病变。结论 舌癌动物模型被成功建立。实验12~16周及20~28周可作为研究舌黏膜癌变早期和中晚期阶段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甲亢兔牙槽骨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的改变。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两组,每组12只(实验组,对照组),每组雌雄各半。实验组每日用左旋甲状腺素50 μg/kg·d-1,生理盐水稀释,腹腔注射,对照组每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进行FT3、FT4、ALP、Ca、P、Mg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对腰椎、下颌骨及双侧股骨远心端进行骨密度(BMD)检测。结果: 在给药8周后,实验组FT3、FT4、ALP、Ca、P、Mg、BMD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兔牙槽骨骨密度低于对照组,腰椎,股骨骨密度低于对照组。结论: 甲亢兔牙槽骨骨密度变化与全身骨密度变化一致,呈骨质疏松状态,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