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年至2017年南昌市手足口病原学构成,为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商品化试剂对肠道病毒的PE、EV71、CoxA16等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实验室确诊病例3年分别为52.2%、59.9%、55.7%;EV71、CoxA16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但PE阳性比重较大,3年分别达到45.9%、35.9%、58.5%;发病以3岁以下为主,发病年龄最小的10 d、最大40岁。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EV71、CoxA16是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9年-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和控制HFMD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义乌市248例HFMD临床诊断病例标本进行EV、EV71和CoxA16RNA的检测。结果:共检出178例EV阳性病例,阳性率为71.77%;其中EV71阳性病例83例,CoxA16阳性病例66例,分别占EV阳性病例的46.63%、37.08%;5岁以下儿童EV感染占所有感染者的92.74%;2009年和2010年儿童EV71、CoxA16阳性率分别为17.86%、37.50%和38.05%、23.44%,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儿童EV、EV71和CoxA16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重症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为75.00%。结论:引起义乌市HFMD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oxA16,其中2009年多数为CoxA16,其次为EV71,2010年多数为EV71、其次为CoxA16;5岁以下儿童是EV感染的高危人群;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谱和优势毒株基因特征,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2013-2015年郴州市HFMD临床诊断病例肛拭子或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 H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sckievirus A16, CVA16)、CVA6、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HEV)。除上述型别外无法分型的其他HEV阳性标本再进行RT-PCR扩增,通过基因测序比对,鉴定病原体型别。 结果 郴州市2013-2015年共检测HFMD标本2 343 份,肠道病毒阳性1 325份,阳性检出率为56.55%;HFMD病原谱包括16种肠道病毒,已知型别中前5位分别为CVA6(31.77%),CVA16(16.45%),HEV71(13.74%),CVA10(11.47%),柯萨奇B组5型(CVB5)(0.30%),仍有25.13%的其他HEV未分型;聚集性病例以CVA16和其他HEV为主,重症及死亡病例以HEV71和其他HEV为主,不同年份(χ2=64.90,P<0.001)、不同类型( χ2=56.41,P<0.001)。郴州市的CVA6分离株均分布于同一进化簇, 与长沙市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 结论 2013-2015年,CVA6已成为郴州地区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型别,在手足口病监测中应加强非HEV71和非CVA16型肠道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1—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柯萨奇病毒A6型(coxsackievirus A6, CoxA6)VP1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11—2018年金山区手足口病监测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CoxA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序,分析其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2011—2018年金山区共采集手足口病例标本1 207例,病原学检测阳性703例,阳性率为58.24%(703/1 207);病原学构成为CoxA6 254例(36.13%)、CoxA16 217例(30.87%)、EV71 162例(23.04%)、CoxA10 18例(2.56%)和其他肠道病毒52例(7.40%)。2011—2013年,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病原;2014年起,CoxA6逐渐成为优势病原,2018年占病原学构成达85.43%。EV71发病呈单峰分布,高峰出现在5月;CoxA16呈双峰分布,主高峰出现在6月,次高峰出现在11月;CoxA6呈双峰分布,主高峰出现在11月,次高峰出现在7月。监测点监测2013年出现CoxA6型,疫情监测2014年出现CoxA6型。监测点监测,EV71,CoxA16和CoxA6病原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其中CoxA6还主要集中在7~12岁。疫情监测,EV71、CoxA16、CoxA6病原分布主要集中在小班和中班,其中CoxA6病原分布还集中在小学。基因分析表明,2017—2018年金山区流行的CoxA6型病原基因特征为E2亚型。 结论 2011—2018年金山区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已由EV71、CoxA16转变为CoxA6 E2亚型为主。应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尤其加强对7~12岁组病原的监测,及时发现新病原,为落实综合性防控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9年引起山东省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HFMD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咽拭子、疱疹液等标本,应用肠道通用引物和EV71、CoxA16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RT-PCR鉴定;使用RD、Hep-2细胞对部分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共收集1604份HFMD临床诊断病例标本,实验室检测阳性标本990份,其中EV71阳性标本589份,CoxA16阳性标本29份,EV71和CoxA16同为阳性标本2份,EV71和CoxA16的检出率分别为36.72%和1.81%。从80份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32株,其中EV71型病毒23株,CoxA16型病毒4株。结论引起山东省HFMD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占EV阳性标本数的59.50%。全省17个地市均有EV71感染的HFMD病例检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沈阳市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学特点,为HFMD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13年5~7月临床诊断为HFMD的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型、CoxA16型和CoxA6型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328例HFMD患儿,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277例(84.5%),EV71型阳性124例(37.8%),CoxA16型阳性73例(22.3%),CoxA6型阳性53例(16.2%)。结论沈阳地区2013年引起HFMD的病原除EV71和CoxA16外,还有CoxA6型。今后在对HFMD病原体检测时,应进一步确定其它肠道病毒的型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流行趋势,为HFM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12月某院确诊的HFMD住院患儿,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HFMD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A16(CoxA16)型核酸检测。分析不同月份、性别、年龄组、感染类型患儿EV阳性检出率及各型别分布情况。结果 2015年共采集837例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其中EV阳性标本380份,阳性率为45.40%。病毒分型结果显示:EV71阳性标本110例(28.95%);CoxA16阳性标本7例(1.84%);EV71+CoxA16阳性标本6例(1.58%);其他EV阳性标本257例(67.63%)。该病从4月份开始进入高发期,5~6月达到最高峰,7~12月持续高发。不同月份患儿E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组患儿EV阳性检出率、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HFMD病例的EV阳性检出率为65.34%,高于普通病例的27.06%(P0.001)。EV71型感染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90.00%;由其他EV感染所致的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60.70%;EV71+CoxA16双重感染的患儿全部为重症病例。不同感染类型患儿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5年该院收治的HFMD住院患儿的EV感染型别主要以非EV71、非CoxA16的其他EV为主,对高发季节、3岁以下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应高度关注,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8年引起广西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疱疹液、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样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EV、EV71和CoxA16病毒核酸。结果共检测753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1 286份样本,422例(56.0%)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其中EV71阳性176例(41.7%),CoxA16阳性36例(8.5%),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阳性210例(49.7%)。全区14个市送检的病例标本均检测到EV71,来宾市等5市EV71检出率大于50%,钦州市和百色市EV71检出率小于20%。25例(89.2%)重症死亡病例中检测到EV71病毒核酸。结论手足口病在广西分布广,病原体组成复杂,引起广西2008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应加强HFMD病原图谱监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针对易感人群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吉林省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5 352例,年均发病率870.13/10万,每2年出现1次疫情高峰。发病季节高峰为6-8月,呈单峰分布。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延边州(1 867.88/10万)、通化市(1 342.02/10万)、吉林市(1 030.50/10万)。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病例男女性别比1.45:1,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9.15%),2岁组年均发病率最高。实验室检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其他肠道病毒占39.56%,CoxA16占30.79%,EV71占29.66%;重症病例检测阳性标本中,EV71占79.02%。 结论 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地区性和易感人群特殊性。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交替主导流行,但近两年其他肠道病毒成为优势型;重症和死亡病例以感染EV71为主。  相似文献   

10.
黄惠梅 《中国校医》2018,32(8):587-588
目的 分析2016年黄埔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为该地区制定防控手足口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黄埔区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及鉴定其型别,观察该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人群分布情况及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6年广州市黄埔区报告手足口病250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有双峰特点,主高峰为5—7月,次高峰为10—11月;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0~5岁,共210例,约占总发病例84%,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60:1,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CoxA16阳性率38.8%,EV71阳性率43.2%,Cox A16和EV71共同阳性率3.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4.4%。结论 2016年广州黄埔区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CoxA16和EV71是主要的病原体,社区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与各部门合作,控制并减少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五华县2010—2013年哨点医院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214份标本,肠道病毒总检出率67.3%,其中EV71检出率17.8%、CoxA16型检出率14.5%、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35.0%;男女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检出率类似;手足口病主要病原2010年是EV71型,2011年至现在为其他肠道病毒;患儿检出率随年龄升高而降低,5岁以下病例占98.6%(142/144)。结论五华县手足口病感染率较高,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2009-2015年万州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万州区2009-2015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1 304例,其中重症77例,死亡12例。发病年龄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93.57%,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3.35%和32.27%。于5-7月和10-12月出现两个发病高峰。430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肠道病毒EV71阳性196例(占45.58%),Cox A16阳性122例占(28.37%),其它肠道病毒阳性112例(占26.05%)。结论 2009-2015年万州区手足口病高发,病原体以EV71为主,需在5-7月和11-12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北京市手足口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防制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手足口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北京市报告重症手足口病610例,其中死亡病例18例,重症病例病死率为2.95%。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户口类型为流动人口、诊断重症病例的医院类型为县医院、到村级(个体)医疗机构就诊和病原检测结果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为减少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发生,应重视1岁以下婴幼儿,流动人口和EV71感染儿童的防控工作,手足口病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发现重症早期症状者应立即转诊到具有诊治重症病例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规范救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池州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0-03/2010-12池州市各地送检的133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患者的咽拭子,应用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结果 133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中,检测到肠道病毒阳性79份,EV71阳性28份,CoxA16阳性24份,EV71和CoxA16的阳性率为21.05%和18.05%。6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EV71病毒感染病例4例。结论 EV71和CoxA16是2010年池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而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010年济南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及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济南地区3家代表性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为对象,采集患者(包括40例重症病例)发病1周内的粪便、咽拭子等标本共计808例,采用肠道病毒( enterovirus,EV)通用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oxsackievirus A16,CoxA16)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选取7例病例标本进行EV7I-VP1区基因的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808例患者标本中,581例检测结果为阳性(71.91%),其中190例为EV71阳性(32.70%),267例为CoxA16阳性(45.96%),124例检测到其他肠道病毒(21.34%);40例重症患者的感染病原主要为EV71(75.00%).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85.15%),尤其是2~3岁年龄段(28.34%);全年均有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集中于4~5月份(36.14%).7株EV71经基因测序,证实均为C4b基因亚型.结论 济南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16和EV71为主,病例多为4岁以下儿童,重症患者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保定市2009-2012年手足病(HFMD)病原学变化,为HFMD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HFMD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型以及CoxA16型核酸检测,应用Excel和SPSS11.5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77例临床诊断HFMD病例中,检出肠道病毒阳性病例1140例,其中EV71阳性构成比为52.37%,CoxA16阳性构成比为25.8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为21.75%。2009-2011年病原以EV71为主,2012年EV71和CoxA16构成比相当,同时成为主要病原。全年均有阳性病例检出,4—8月为其高峰,阳性病例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但在病原构成上,女性EV71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无性别差异。结论2009-2012年保定市HFMD主要病原是EV71和CoxA16,发病高峰在4—8月,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防护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分析2009-2010年静安区监测点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型别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VP1区基因特征。方法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概况;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2月辖区内儿童医院、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患儿咽拭标本,并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定手足口病病原型别。选择2010年不同月份共19份(含1份重症病例)EV71 PCR阳性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设计特异引物对EV71 VP1全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08年静安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增高,2009年发病数稳中略降,病例以发生在幼托机构为主。2009年病例咽拭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阳性率为51.0%(52/102),EV71阳性率为15.7%(16/102),其他肠道病毒属阳性率2.9%(3/102);2010年CoxA16和EV71阳性率均为31.3%(36/115),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