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玻璃体切割联合小直径球内异物取出术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异物直径≤3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01/2010-01来我院治疗的眼内异物伤患者25例25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13例13眼术中部分或全部保留晶状体前囊膜。随访6mo,18例18眼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或缝合固定,随访处理并发症。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并发症,术后疗效。结果:患者25例25眼均一期成功取出球内异物。睫状体脱离1例药物治疗痊愈。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注硅油术后视网膜复位。随访6mo时视力提高者23眼,无变化2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异物直径≤3mm)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及硅油辅助下取出眼内巨大异物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2/2015-03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接受治疗、需填充硅油的眼内巨大异物的患者12例12眼,其中男11例11眼,女1例1眼。术前视力光感~0.1,12眼术前均合并视网膜脱离。所有患者均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在切除玻璃体和修复损伤的视网膜后,先行硅油填充,再扩大巩膜切口取出眼内巨大异物。术后6mo取硅油,部分患者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结果:患者12眼眼内巨大异物均一次性取出,未出现再次跌落损伤视网膜现象,切口无视网膜脱出,不损伤角膜。术后视网膜均复位,未出现术后眼内炎。术后6mo硅油均顺利取出,视力均提高,脱盲率达67%,脱残率达到25%。

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及硅油辅助下取出眼内巨大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眼内异物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伤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摘出异物联合激光治疗的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31例(31眼)眼内异物。其中并发外伤性白内障18例,玻璃体积血10例,严重眼内炎3例,视网膜脱离5例。眼内金属异物25例,非金属异物6例。眼内异物大小1~32mm。异物位于玻璃体腔、视网膜表面、嵌顿于眼球壁或视盘。异物均经玻璃体手术摘出。部分联合角巩膜伤口修补、浑浊晶状体摘出、环扎、气液交换,联合激光光凝、SF6、C3F8、硅油填充或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异物一次成功摘出30例,1例2次手术摘出。术后并发症有出血、一过性高眼压、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等。术后视力好转16眼,不变10眼,下降5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激光治疗眼内异物是一种安全、准确、损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手术.尤其是及时的应用激光治疗对于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处理球壁异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处理球壁异物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对39例(39只眼)球壁异物患者经平坦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直视下摘出异物,联合眼内光凝、C3F8或硅油填充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结果39例球壁异物摘出37例,成功率95%,Ⅰ期植人人工晶状体9例,术后视力提高16例,视力无变化10例,视力减退13例。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脱离5例(13%),玻璃体出血7例(18%)。结论采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摘出球壁异物并能同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前房维持器灌注在对选择的病例行外伤性白内障摘出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36眼)眼球穿孔伤合并白内障及眼内异物,排除术前已诊断合并视网膜脱离、外伤性眼内炎者。白内障摘出术中在前房维持器液体灌注下行白内障皮质清除,然后继续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液体灌注,联合20G玻璃体手术摘出眼后段异物,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始终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液体灌注。结果36例眼内异物均成功摘出。术后视力提高者36例,其中视力达0.1以上者34例(94%)。无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1例视网膜脱离,经巩膜扣带术视网膜复位。结论经前房维持器灌注可代替经巩膜切口灌注应用于外伤性白内障摘出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提供了另一种眼内液体灌注方式,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前房通过巩膜隧道切口摘出眼内巨大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式选择。方法 分析12例(12眼)眼内巨大异物摘出病例,联合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手术。采用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巩膜垫压、环扎、气液交换、硅油填充及眼内光凝等,异物通过巩膜隧道切口用异物镊经前房夹出。结果 12眼异物均一次摘出成功,摘出成功率10 0 %。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角膜水肿等。术后视力下降1眼,不变1眼,好转10眼。结论 经前房通过巩膜隧道切口摘出巨大眼内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安全、有效,术后角膜散光小,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眼后段眼内异物行玻璃体手术摘出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56例(156眼)。其中非磁性异物128眼,伴玻璃体积血浑浊96眼,外伤性白内障81眼,视网膜脱离69眼,异物被纤维包裹33眼,伴眼内炎5眼,视网膜下异物2眼。手术均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通道切口。伴有晶状体浑浊者,先行晶状体摘出,再行玻璃体手术摘出眼内异物;伴有视网膜脱离者,在玻璃体手术摘出眼内异物后再行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术或气体或硅油填充。行I期或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或睫状沟缝合固定术。本组3眼因异物较大,而采用角膜缘隧道切口摘出。术后观察3—6个月。结果本组156眼均经玻璃体手术成功摘出眼内异物,伴视网膜脱离的69眼均复位,伴眼内炎的5眼均得以有效控制。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玻璃体手术可以去除屈光间质浑浊,同时摘出眼内异物、治疗视网膜脱离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眼内异物伴外伤性白内障行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25眼)眼内异物伴外伤性白内障依异物的位置不同而采用3种术式:采用玻璃体切除(9眼)或磁铁吸出玻璃体异物(10眼),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或经角膜缘切口摘出晶状体内异物联合囊外摘出PMMA人工晶状体后房植入(6眼)。结果 随访3月,术后视力≥0.515眼,0.1~0.48眼,0.082眼。术后视力低的主要原因是眼铁质沉着症。术后视力与角膜伤口的大小部位有关,与视网膜异物与黄斑区的距离有关。术后无眼内炎或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结论 准确判定预后、排除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的因素而行眼内异物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眼铁质沉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眼铁质沉着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方法 对因眼内异物引起的10例(10眼)眼铁质沉着症进行X线眼内异物定位检查,2例采用巩膜外磁性试验后牵引至睫状体平坦部吸出;2例晶状体异物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合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6例行平坦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手术摘出异物,其中2例视网膜脱离行视网膜复位手术并注入硅油。结果 2例晶状体异物的术后视力恢复到0.5和0.6;其余8例视力未见明显提高。2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别于术后6、9月取出硅油,视网膜复位。结论 眼内铁质异物存留所致的眼铁质沉着症后果严重,造成视功能的严重障碍,且异物摘出较困难,术后视力改善不理想。因此在临床上对有异物伤病史的患者,一定要排除眼内异物的存在,一旦发现眼内铁质异物,应尽快摘出,避免铁质沉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硅油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眼内填充物 ,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玻璃体手术。对于患有白内障的硅油眼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硅油取出方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本院 31例(31只眼 )注入硅油患者实施了硅油取出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8月因各种类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 ,手术后观察 3个月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白内障形成或加重 ,硅油注入 6个月后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患者 ,共 31例 ,31只眼 ,年龄 2 2~ 72岁 …  相似文献   

11.
向小红  周琦  田敏  唐敏  曹阳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2018,(12):1172-1175
目的 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发生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corneal epithelial dysfunction,CED)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疗效。方法 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患者231例(231眼)纳入本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眼部和全身合并症、手术方式、术中玻璃体内填充物及术后用药,分析CED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对术后发生CED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发病时间、治疗方案、恢复时间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231例231眼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术后发生CED 23眼,发生率为9.96%。患者年龄、性别、手术原因与术后发生CED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填充硅油、患者自身合并糖尿病及睑板腺功能障碍以及术后联合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均是术后发生CED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23例23眼CED患者发病时间为(26.82±13.08)d,经治疗恢复时间为(21.65±12.32)d;治疗后CED患者BCVA为(2.04±0.74)LogMAR,较治疗前BCVA[(1.85±0.75)LogMAR]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硅油填充、合并糖尿病、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局部药物毒性可能增加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后CED的发生;CED患者经药物或联合角膜绷带镜或自体血清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使用改良微创23G联合20G三通道硅油取出手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03/2019-09在晶亮眼科医院住院的硅油眼患者32例32眼,行玻璃体切割常规三通道切口,做23G的灌注、照明及20G的10:00位抽吸切口,使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仪联合改良的18G取硅油针头抽取硅油,检查手术后1d,1wk,1、3mo的BCVA、眼压、疼痛舒适度、硅油残留、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等情况。

结果:所有3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过程中眼内压平稳,无波动。抽取硅油时间约10~15min,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随访3mo,均未发现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再脱离。

结论:改良微创23G联合20G三通道硅油取出方法简单、安全、平稳、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内异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的玻璃体手术取出方法的优缺点。方法:35例(35只眼)眼内异物患者,伴严重眼内炎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2只眼,玻璃体出血机化16只眼。经眼底和超声检查伴视网膜脱离12只眼。玻璃体部分后脱离5只眼。异物为铁、铜、不锈钢、玻璃、石块、矿砂等,大小自0.5mm-25mm,大部分伴屈光间质混浊,异物停留在玻璃体、视网膜或球壁,经玻璃体手术取出,再结合切除混浊晶状体、环扎、气液交换、注硅油等。结果:异物一次取出成功34只眼,占97.1%。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高眼压、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等。术后视力下降6只眼,不变10只眼,好转19只眼。结论:玻璃体手术取异物能同时解除屈光间质混浊、眼内炎,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好的手术。但也有不少并发症,手术复杂,需仔细检查、设计周密,术中配合良好,才能达到取异物成功、并发症少的最理想后果。  相似文献   

1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硅油填充术后硅油取出时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硅油充填期间及硅油取出术后并发症,进而探讨硅油取出的适宜时机。方法对连续就诊的伴有视网膜脱离的48例(48只眼)ARN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联合硅油填充术,对于确认视网膜已经复位,没有活动性的增生病变及视网膜裂孔,并在视网膜变性区域补充激光光凝的所有患者经不同时长的硅油填充期后实施硅油取出术,回顾分析其硅油填充期间及硅油取出术后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硅油填充术后视力总体上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硅油填充时间为3~15个月,平均5.8个月。取出硅油之后,总体视力无明显改变;8例于取硅油术后随访期内发生视网膜再脱离;1例角膜变性的病例,在硅油取出之后无明显改变;5例并发性白内障取油时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例发生脉络膜脱离经药物治疗后痊愈;24例在硅油取出之后晶状体混浊程度较硅油取出术前无明显改变;3例无晶状体眼患者取油术后裸眼视力下降,但最佳矫正视力同硅油取出术前。结论硅油填充及硅油取出术的并发症主要为视网膜再脱离、脉络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乳化、角膜变性、低眼压等。对于ARN而言,硅油填充时限4~6月时取油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率较低,取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孙昊  张剑  康建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8):1562-1564
目的:研究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2/2016-0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患者92例99眼的临床基本资料,其中男49例53眼,女43例46眼,平均年龄57.1±1.9岁;患者进行眼球麻醉后行玻璃体切割术结合白内障的超声乳化;观察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联合手术均进行得比较顺利,手术中没有后囊膜发生破裂的患者出现.患者中有7眼使用BSS液进行填充,有46眼注射入硅油,有46眼注射入C3F8;有49眼Ⅰ期时放置人工晶状体,有21眼在取出硅油时Ⅱ期放置人工晶状体;患者手术以后视力得到提升的有84眼(85%),视力没有发生变化的有15眼(15%);患者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含一过性高眼压18眼(18%)、前房反应7眼(7%)和角膜水肿8眼(8%).结论: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吊顶灯辅助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弓蛔虫病(OT)的疗效,并分析术后并发 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4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徐州市立医院眼科确诊为OT的 患者27例(27眼)。所有患者经过1~2个月的全身或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接受了25G微创玻璃体 切割手术,避开周边病灶区放置灌注管和吊顶灯,切除玻璃体及牵拉条索,根据术中视网膜情况予 激光光凝、气液交换、玻璃体腔填充空气或C3F8或硅油,部分联合晶状体摘除、环扎术。分析患者 的临床特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照相检查、治疗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计算术后随访 期内葡萄膜炎复发率和一次性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对手术前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 t检验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周边部肉芽肿型11眼,后极部肉芽肿型11眼,眼内炎型5眼。伴视网 膜前膜(ERM)23眼;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13眼,其中TRD合并ERM 11眼,单纯TRD 2眼。 术后随访6~44(17.6±11.0)个月。术后早期低眼压4眼(15%),高眼压1眼(4%)。伴TRD的13眼中 11眼经一次手术即实现解剖复位,一次性视网膜复位率为85%;伴ERM的23眼中术后复发2眼(9%); 术后视网膜脱离2眼(7%),术后并发白内障3眼(11%)。27眼中有4眼(15%)于术后1~5个月炎症复发, 其中1眼经再次手术后炎症消退,另外3眼予全身及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2个月内炎症得到控制。术 前及术后末次随访BCVA(logMAR)分别为1.46±0.66、1.13±0.66,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9,P<0.001)。结论:吊顶灯辅助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弓蛔虫病 可有效控制葡萄膜炎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儿童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儿童穿孔性眼外伤的效果。方法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2.5~12岁儿童穿孔性眼外伤35例(35眼)。包括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眼内异物、视网膜脱离等。结果35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摘出8眼,异物摘出4眼,硅油充填6眼,人工晶状体植入6眼)治疗后,视力提高18眼(51.43%),无变化12眼(34.29%),下降5眼(14.28%)。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儿童穿孔性眼外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挽救部分视力,少部分儿童可以达到脱肓、脱残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