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角蛋白23(KRT2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例新鲜的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85例胃癌蜡块和与其匹配的癌旁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KRT23蛋白表达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蜡块中KRT2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KRT2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预后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KRT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KRT23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P=0.009)、淋巴结转移(P<0.001)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KRT23阴性表达相比,KRT23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KRT23阳性表达(P=0.047)、淋巴结转移(P=0.01)、TNM分期高(P=0.024)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RT23在胃癌患者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病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胃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组织中微小RNA-497(miR-497)、腺瘤样息肉蛋白(APC)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miR-497、APC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APC蛋白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miR-497、APC表达水平患者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miR-497、APC mRNA表达水平及APC蛋白高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miR-497、APC蛋白高表达患者比较,miR-497、APC蛋白低表达患者中T3-T4浸润深度、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APC蛋白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T3-T4浸润深度、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497、APC蛋白低表达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miR-497、APC蛋白高表达患者(P<0.05)。胃癌组织中miR-497与APC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性较弱。胃癌组织中miR-497、APC mRNA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不良预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816,均明显低于二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的0.91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497、APC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肿瘤浸润深度加深、分化程度降低、TNM分期升高、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率低有关,二者联合对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PI3K、Akt和Surv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中PI3K、Akt和Surviv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三者表达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中PI3K、Akt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55/75)、38.7% (29/75)和61.3%(46/75)。PI3K、Akt和Survivin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治疗前CEA水平无关(P>0.05); PI3K与Akt、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293,P<0.05;r=0.450,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I3K、Akt、Survivin、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urvivin表达、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PI3K、Akt和Survivin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PI3K与Akt、Survivin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胃癌的恶性进展,Survivin是影响胃癌预后独立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建  杜翠琴  赵卫东 《癌症进展》2016,14(12):1225-122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XCL12,CXCR4和CXCR7 mRNA表达情况在肿瘤转移和疾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115例乳腺癌,临近正常组织及乳腺癌肿瘤转移患者颈部淋巴结样本中CXCL12,CXCR4和CXCR7 mRNA表达情况。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多重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XCR4和CXCR7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组织中CXCL1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L12在肿瘤原发部位和淋巴结转移部位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的CXCR4和CXCR7表达均增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与CXCR4和CXCR7低表达患者相比,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较低(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CXCL12、CXCR4和CXCR7表达均为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CXCL12、CXCR4和CXCR7 mRNA表达在乳腺癌患者肿瘤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疾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裴正浩  张虎  王钧  郝阳 《肿瘤防治研究》2022,49(11):1159-1164
目的 探究YBX1和FOX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31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YBX1、FOXA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Crammer's V系数表示胃癌组织中YBX1与FOXA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Pearson法分析YBX1 mRNA与FOXA1 mRNA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胃癌组织YBX1、FOXA1蛋白表达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FOXA1水平降低,YBX1水平升高(P<0.05)。胃癌组织中YBX1 mRNA与FOXA1mRNA水平负相关(r=-0.675, P<0.05)。YBX1与FOXA1蛋白表达负相关(Crammer's V=-0.497,P<0.001)。胃癌组织中YBX1、FOXA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YBX1阴性表达组和FOXA1阳性表达组5年内存活率分别高于YBX1阳性表达组和FOXA1阴性表达组(均P<0.05)。TNM分期、YBX1是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OXA1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YBX1高表达、FOXA1低表达,二者与胃癌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GnT-V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MKN45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应用RT-PCR、Real-time PCR、Westem blot等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正常胃黏膜细胞GnT-V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水平。结果检测显示3株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MKN45)均表达CmT-V mRNA,其中BGC823、SGC7901呈高表达,MKN45则低表达GnT-V(P〈0.05)。各细胞相对正常对照组GnT-V的相对表达倍数分别为18.25,13.36,9.2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株胃癌细胞均不同程度的GnT-V蛋白表达,而正常对照组不表达GnT-V蛋白。结论胃癌细胞不同程度表达GnT-V,各细胞中以BGC823表达量最高,SGC7901表达量居中,MKN45呈低表达,提示GnT-V可能对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讨NLRP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GEO数据库中567例胃癌患者,分析 NLRP3 mRNA的表达水平。入组昆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手术的112例临床胃癌病例组织及82例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NLRP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NLRP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GEO数据库567例胃癌患者中,NLRP3 mRNA低表达104例(18.34%),高表达463例(81.6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年龄、脉管侵犯及NLRP3 mRNA水平与胃癌预后相关(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表达NLRP3 mRNA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9,95%CI:1.04~1.87,P=0.028)。112例临床胃癌患者癌组织中NLPR3免疫组化评分均值(3.49±3.16)低于癌旁组织(5.54±3.51)(P<0.001),NLPR3蛋白阴性表达18例,阳性表达94例。NLRP3蛋白表达与年龄、T分期及TNM分期相关(P均<0.05)。NLRP3蛋白阴性表达者的预后明显差于阳性表达者(HR=2.34,95%CI:1.04~5.30,P=0.041)。[结论] NLRP3低表达是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NLPR3蛋白阴性表达可能是胃癌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叉头蛋白F1-反义RNA1(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就诊胃癌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术中取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5 cm)组织,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分析胃癌患者3年生存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根据lncRNA FOXF1-AS1表达平均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无关(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FOXF1-AS1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lncRNA FOXF1-AS1低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淋巴转移、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 FOXF1-AS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胃癌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情况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吴玮  袁平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752-2757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Q1(forkhead box Q1,FOXQ1)在宫颈鳞癌细胞系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宫颈鳞癌细胞系SiHa和CaSki及人宫颈永生化鳞状细胞系Ect1/E6E7中FOXQ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FOXQ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宫颈鳞癌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并用Kaplan-Meier计算不同FOXQ1表达情况下患者的生存率曲线。结果:与Ect1/E6E7相比,SiHa和CaSki中FOXQ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FOXQ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3.096±0.109 vs 0.902±0.040,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Q1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为68.33%,且FOXQ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浸润及FIGO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Kaplan-Meier 单因素分析显示,FOXQ1蛋白是宫颈鳞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P<0.05),进一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OXQ1蛋白是影响宫颈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2.703,95%CI:1.081~6.758,P<0.05)。结论:FOXQ1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有望成为评估宫颈鳞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磷蛋白(NPM)和转录相关酸性卷曲蛋白1(TA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NPM和TACC1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中NPM和TACC1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5.4%(85/130)和48.5%(63/130),均高于癌旁组织的51.5%(67/130)和32.1%(42/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M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复发转移有关,TACC1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NPM和TACC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呈正相关(r=0.220,P<0.05)。NPM和TACC1高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20.0个月和18.0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2.0个月和22.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PM和TACC1高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NPM和TACC1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考虑将两者作为评估胃癌临床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行根治性手术的78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胃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胃癌及其邻近正常胃组织中GLI1表达情况,分析GLI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邻近正常胃组织(75.6% vs 26.9%,P<0.001),且GLI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无关(P>0.05)。生存分析利用Kaplan-Meier法,结果提示胃癌患者中GLI1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GLI1在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未来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染色质重塑因子1(chromatin remodeling factor 1,Rsf-1)可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靶点,因此探讨其在胃癌(gastric cancer)及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萎缩性胃炎、30例肠上皮化生、22例不典型增生Rsf-1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64例胃癌与配对癌旁组织(手术切缘距离肿瘤>5 cm)中Rsf-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并分别分析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同时分析Rsf-1与p53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sf-1在胃癌、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Rsf-1在胃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和Rsf-1在胃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38,P<0.05),两者在胃癌中共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Rsf-1可能参与了胃癌病变的发生及发展,对胃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sf-1和p53两者共阳性表达对于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博 《实用癌症杂志》2017,(9):1406-1410
目的 检测人胃癌组织中HOXA5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干扰HOXA5基因的表达之后,胃癌细胞BGC82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为阐明HOXA5在胃癌向远处转移的分子机制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HOXA5基因的表达.应用细胞转染的方法 将HOXA5基因的过表达质粒转入胃癌细胞BGC823中,经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HOXA5表达上调之后,利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BGC823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在收集的69例新鲜的胃癌组织以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相比于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胃癌组织中只有26例HOXA5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比例为37.7%;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相对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HOXA5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mRNA水平下调3倍,蛋白水平下调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GC823细胞转染了过表达质粒之后,HOXA5的表达能够被上调.过表达了HOXA5基因的BGC823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结论 在胃癌组织中HOXA5的表达下调,而在胃癌细胞BGC823中增强HOXA5的表达能够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说明HOXA5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发挥着抑癌基因的作用,可作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Caspase-8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Caspase-8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q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aspase-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在胃腺癌细胞株中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胃腺癌组织中Caspase-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癌旁胃黏膜组织,Caspase-8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Caspase-8蛋白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预后不良;进一步细胞研究结果表明,抑制Caspase-8的表达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结论:Caspase-8在胃腺癌中表达下调,与胃腺癌细胞的增殖相关,对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及其受体PDGFRβ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及相对应的癌旁标本中PDGF-D及PDGFRβ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DGF-D及PDGFRβ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8.28%,72.41%)均高于癌旁组织(87.93%,53.45%),P均<0.05。PDGFRβ与PDGF-D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P<0.05)。PDGF-D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PDGF-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和复发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王丽  田美娟  张佳 《现代肿瘤医学》2018,(16):2565-2567
目的:探讨microRNA-381(miR-381)的表达及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381的表达水平。应用卡方检验分析miR-38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总生存率分析,并进行对数秩检验;通过Cox回归模型对miR-381的预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381的表达下调(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TNM Ⅲ-Ⅳ期(P=0.013)及淋巴结转移(P=0.004)显著相关。 另外,我们发现胃癌患者中低miR-381表达水平的总体生存率低于其高表达水平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miR-381和组织学类型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8,P=0.025)。结论:miR-381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新的胃癌治疗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CF7(LncRNA TCF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为胃癌组,另选取其癌旁组织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TCF7的相对表达量,根据检测结果中位值将其分为高表达组(57例)与低表达组(29例),观察LncRNA TCF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TCF7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将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组LncRNA TCF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LncRNA TCF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LncRNA TCF7高表达组患者PFS与OS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LncRNA TCF7表达水平均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LncRNA TCF7表达水平高低均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TCF7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同时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