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OX-2、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OX-2和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COX-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76.9%(40/52),MMP-9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COX-2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MP-9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8,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高表达,且两者具相关性.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SAP3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配对5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ASAP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ASAP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弹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SAP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0%(82/139),在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2/50),ASA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1)。ASAP3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原发灶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月经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ASAP3与乳腺癌原发灶弹性评分相关(P<0.05)。结论:ASAP3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分子,且与肿瘤硬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β(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中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Rβ蛋白在96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72/96),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5%(57/63),二者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ERβ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乳癌组织中的ERα蛋白水平、PR蛋白水平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绝经状态无关(P>0·05)。结论:ERβ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内广泛表达,在癌组织内亦有表达,但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ERβ蛋白的阳性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氨肽酶2(aminopeptidase P2,XPNPE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和分子标志物表达等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美国Biomax公司提供的组织芯片中的69例乳腺癌组织和3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以及2013年3月至6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1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XPNPEP2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情况与肿瘤TNM分期、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下XPNPEP2表达和患者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XPNPE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XPNPEP2表达在肿瘤TNM分期、分级和区域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因子Livin和Caspase-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增生和10例乳腺癌旁组织(距癌组织≥4 cm,组织学结构正常)标本中Livin、Caspase-3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Livin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3%,高于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旁组织的25.0%和10.0%( P<0.05);Caspase-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7%,明显低于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旁组织中的75.0%和80.0%(P<0.05);Livin蛋白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增加显著升高(P<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aspase-3蛋白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Livin蛋白与ER、PR表达负相关(P<0.05),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P> 0.05.Caspase-3蛋白与ER、PR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c-erbB-2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Livin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可能成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标志,并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Caspase-3在Livin抗凋亡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X-2和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COX-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76.9%(40/52),MMP-9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COX-2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MP-9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8,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高表达,且两者具相关性。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如殳达匕调,增加孚嘣塘细胞的侵袭力,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OX-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分别为71.95%和64.63%,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均明显增高(均P<0.001);COX-2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均增高,两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浸润性乳腺癌中EZH2蛋白的定量表达和CD163阳性巨噬细胞数目,分析上述蛋白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EZH2和CD163的表达,用IPP图像分析软件对EZH2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测试,计数高倍视野CD163的个数,分析EZH2和CD163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Spearman法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ZH2主要定位于乳腺癌细胞核内,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CD163主要表达于浸润性乳腺癌癌巢周围组织间隙中,定位于组织细胞质内,巢状或散在分布,其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阳性数目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EZH2蛋白定量表达和CD163的阳性数目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直径、WHO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表达均相关(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ZH2的定量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质肌动蛋白(Cortactin)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ortactin在12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ortact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Cortactin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3%(82/12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5.0%(3/20).Cortactin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R、PR及Her-2表达有关(P<0.05).[结论]Cortactin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Western blot 检测、RT-PCR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相关性;探究OTUD3、PTE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核,OTUD3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乳腺癌组织中OTUD3和PTEN阳性率、蛋白表达量及mRNA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表达呈正相关(r=0.580,P=0.000)。PTEN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及ER/PR/HER-2/p53状态显著相关(P<0.05);OTUD3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显著相关(P<0.05)。OTUD3及PTEN阴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组(Log-rank检验P<0.05),两者不同表达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低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显著相关,有望成为临床预后预测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与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5年07月我院120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ANGPTL4和BMP7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收集32例新鲜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NGPTL4和B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石蜡组织中,乳腺癌ANGPTL4蛋白和BMP7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关(P<0.05)。BMP7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ANGPTL4和B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ANGPTL4和BMP7蛋白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新鲜组织中,乳腺癌组织ANGPTL4和BMP7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55±0.17和3.03±0.16,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42±0.28和2.89±0.12(P<0.05)。乳腺癌组织中,ANGPTL4和BMP7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ANGPTL4与BMP7蛋白可能协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可能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IGF-1R基因在伴或不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不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IGF-1R蛋白的表达情况,与34例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IGF-1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伴或不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IGF-1R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伴或不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IGF-1R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无关。不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IGF-1R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P<0.05),而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IGF-1R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P>0.05)。结论:IGF-1R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IGF-1R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无关。不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IGF-1R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而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IGF-1R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VEGF-C、MMP-2在结直肠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6例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2014年至2017年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6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C mRNA、MMP-2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VEGF-C、MMP-2蛋白的表达,分析VEGF-C mRNA、MMP-2 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特征间关系。结果:46例结直肠癌中VEGF-C mRNA(P<0.05)、MMP-2 mRNA(P<0.05)转录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VEGF-C mRNA转录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直径等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有相关性(P<0.05);MMP-2 mRNA转录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无相关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VEGF-C蛋白表达量与性别、肿瘤直径和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等相关(P<0.05);MMP-2蛋白表达量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和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只与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等相关(P<0.05)。两基因间mRNA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呈线性相关性(P<0.01)。结论:VEGF-C、MMP-2蛋白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过程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为作潜在靶向标志物,为临床上进一步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activating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4,AP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A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A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并用Kaplan-Meier计算不同AP4表达情况患者的生存率曲线。结果:与正常胃上皮细胞相比,胃癌细胞株BGC823中A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在胃癌组织中,AP4 mRNA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3.848±0.426 vs 1.411±0.405,P<0.05);在蛋白水平,胃癌组织也显著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且AP4蛋白表达与胃癌的脉管浸润(P<0.05)、浸润深度(P<0.05)及TNM分期(P<0.05)相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关(均P>0.05);Kaplan-Meier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4蛋白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进一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4蛋白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AP4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可能成为协助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组织中微小RNA-6861-5p(miR-6861-5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完全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住院患者乳腺癌组织139例、良性病变组织101例及癌旁组织79例,实时定量PCR检测miR-6861-5p表达水平并分析乳腺癌组织miR-6861-5p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43例完成随访患者治疗前miR-6861-5p表达量的中位数,将其分为miR-6861-5p高表达组(24例)和低表达组(19例),Log-rank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iR-6861-5p的RNA表达水平(9.242±3.188)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织(7.224±3.249)(P<0.01)及癌旁组织(7.221±2.594)(P<0.0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激素受体表达相关(P<0.05);miR-6861-5p在Luminal B-like型的表达量(10.910±2.386)显著高于TNBC亚型(7.605±2.565)(P<0.001);miR-6861-5p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低于miR-6861-5p低表达组(P=0.023)。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iR-6861-5p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是乳腺癌疾病进展、淋巴结转移及分子分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与磁共振成像功能学及表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35例,采集癌组织及配对的正常直肠组织和癌旁正常直肠组织,进行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VEGF-C mRNA及蛋白在直肠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直肠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VEGF-C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VEGF-C蛋白表达与磁共振成像ADC值及TIC分型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及癌旁组比较,癌组织组VEGF-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00 1、P<0.000 1)。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管或神经浸润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VEGF-C表达水平与ADC值为负相关性(P<0.000 1)。VEGF-C表达水平与TIC分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C与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磁共振的ADC值具有相关性,可以与磁共振结合共同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石国建  荣鸣  顾蓓  郭斌 《现代肿瘤医学》2020,(19):3347-3353
目的:探讨FRY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对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7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距离癌组织超过2.5 cm处的癌旁组织,另收集同期因良性乳腺肿瘤接受手术的34例患者的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检测FRY蛋白的表达情况。将FRY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相关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rAAV9-FRY过表达载体和对照rAAV9-FRY-NC,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实验分为正常组(细胞常规培养,不进行干预)、对照组(细胞转染rAAV9-FRY-NC后,常规培养)、实验组(细胞转染rAAV9-FRY后,常规培养);EdU标记实验、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双染法、Transwell小室、裸鼠肿瘤异种移植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CF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在裸鼠体内增殖与肺转移的情况、FRY和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表达的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RY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最高,FRY的阳性表达在良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恶性乳腺癌组织(P<0.05)。FRY的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的不同分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以及TNM分期的FRY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与FRY的阳性表达相关(P<0.05)。与正常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CF7细胞的EdU阳性细胞比例、迁移能力、移植瘤的瘤体重量、瘤体肺脏转移的病灶比例及NRP1的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FRY的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Y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乳腺癌细胞中FRY特异性结合NRP1来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张建波 《现代肿瘤医学》2018,(11):1723-1727
目的:研究ZEB-1、E-cadherin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 法)检测ZEB-1 蛋白和E-cadherin 蛋白在171 例胃癌组织和60 例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ZEB-1在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P<0.05),且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 临床分期有关(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胃组织,且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 临床分期有关(P<0.05);ZEB-1、E-cadherin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69,P=0.019)。结论:联合检测E-cadherin 和ZEB-1 对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ES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乳腺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了HES1在11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统计学方法分析HES1与乳腺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乳腺癌中,HES1阳性表达与TNM高分期(P=0.003)、淋巴结转移(P=0.043)、ER阴性(P=0.001)、PR阴性(P=0.042)及三阴性类型(P=0.001)均呈显著的相关性。此外,115例乳腺癌中HES1阳性表达组其无进展生存期(P=0.005)和总生存期(P=0.001)明显少于HES1阴性表达组。结论:HES1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