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彩霞  杜冠华 《金属学报》2015,20(11):1208-1211
目的: 探讨并确证匹诺塞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进一步为匹诺塞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匹诺塞林1 mg/kg 组、匹诺塞林 3 mg/kg 组、匹诺塞林 10 mg/kg 组,其中模型组及匹诺塞林各给药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与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同时给药,6 h后取血并断头取脑,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额顶叶皮层(缺血半暗带)和纹状体病理变化,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NSE)及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匹诺塞林能够改善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脑组织皮层、纹状体和海马神经元的形态,降低血清中NSE和S100 β蛋白的水平(P<0.05 或P<0.01)。结论: 匹诺塞林能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组织急性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内质网应激角度探讨益气除痰方治疗脾虚型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脾虚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化疗组(生理盐水+顺铂注射液 1 mg/kg),益气除痰方低、中、高剂量组(2、4、8 g/kg),联合用药组(益气除痰方 4 g/kg+顺铂注射液 1 mg/kg),每组8只。每 3 d 测量小鼠体重和瘤体大小,14 d 后处死小鼠,称量瘤重、计算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免疫组织化学法、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ATF4、CHOP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益气除痰方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减少肺转移结节数,提高肺转移抑制率(P<0.01或P<0.05);并能明显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CHOP表达,其中联合用药组效果最好(P<0.01)。与化疗组比较,联合用药组ATF4、CHOP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益气除痰方可能通过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CHOP的表达介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地高辛抗血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R)、哇巴因+I/R(Oua+I/R)、地高辛抗体+I/R(DigAb+I/R);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及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I/R)和哇巴因+I/R组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01),地高辛抗血清预处理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01),提示地高辛抗血清能减少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I/R组和哇巴因+I/R组心肌细胞GRP78和CHOP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地高辛抗血清预处理心肌细胞GRP78蛋白、CHOP蛋白表达明显被抑制(P﹤0.05),表明地高辛抗血清可以减轻I/R诱导的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结论: 地高辛抗血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其机制至少部分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 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30 mg/kg)诱导帕金森病模型,每3.5天1次,连续5周,共注射10次。治疗组在造模第一天开始予以白藜芦醇(20 mg/kg)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5周。5周后用旷场实验、游泳实验和转棒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GRP78和CHOP 的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行为学障碍,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抑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同时下调黑质GRP78和CHOP的表达(P<0.01)。结论: 白藜芦醇对MPTP诱导的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the Ginkgolides Injection, GI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Longa法制备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再灌注1h后腹腔注射(ip, bid)不同剂量的GIs(1.25、2.5、5mg/kg),连续治疗3天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制备大鼠tMCAO模型,于再灌注1h给予GIs (2.5mg/kg),24h和72h 时取样,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半影区内质网应激、自噬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GIs(2.5、5mg/kg)显著改善tMCAO模型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减轻脑水肿,减小脑梗死体积;GIs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大鼠缺血半影区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水平上升。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通过降低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水平,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滁菊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滁菊总黄酮组(40、80和160 mg/kg)、尼莫地平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给药。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进行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测定、脑梗死体积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 40、80和160 mg/kg滁菊总黄酮可降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减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MDA含量(P<0.05或P<0.01);160 mg/kg的滁菊总黄酮可以降低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P<0.01)。结论:滁菊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柴琳  王振杰  徐冉 《金属学报》2020,25(3):271-277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途径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antitumor component-I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C-I)诱导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选择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体外条件下传代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目的设为正常对照组、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DTT)阳性对照组和AAVC-I实验浓度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TT和AAVC-I处理Tca8113细胞24 h后的增殖抑制作用并筛选合适的DTT阳性对照实验浓度和AAVC-I实验浓度组,采用HE染色、Annexin V-FITC/PI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enhance-binding protein-homologous protein,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AAVC-I实验浓度的增加,其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P<0.05),并观察到细胞皱缩变小间隙增大,胞核浓缩,细胞破碎,出现凋亡小体,凋亡率增高(P<0.05),蛋白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9、Caspase-3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在AAVC-I诱导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中,内质网应激CHOP/Caspase-12途径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漆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IR)、漆黄素组(10,20和40 mg/kg,p.o.),每组8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通过测定血清皮质酮含量的改变,观察漆黄素的作用。同时采用RT-PCR法研究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状态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结果: IR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表现出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漆黄素(20和40 mg/kg)能明显改善上述现象(P<0.05或P<0.01);与IR组相比,漆黄素(20和40 mg/kg)能降低血清皮质酮含量(P<0.05),同时漆黄素(40 mg/kg)能逆转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CRH mRNA表达的增加(P<0.05),同时上调GR mRNA水平(P<0.05)。结论: 漆黄素可逆转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伤,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官俏兵  杨毅  郭丽  韩晨阳 《金属学报》2019,24(4):397-402
目的:探究丁苯酞(N-butylphthalide,NBP)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给予NBP(5、10、20 mg/L)、4-苯丁酸(4-phenylbuturicacid,PBA,4 mmol/L)预处理1 h,再加入ox-LDL(100 mg/L)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atic dehydrogenase,LDH)的水平,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水平,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关键蛋白CHOP、GRP78的表达水平。结果:ox-LDL可以诱导HUVECs中内质网应激途径激活,从而促进细胞的凋亡;NBP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损伤,细胞活力提高,凋亡率下调,同时LDH的水平降低;研究发现,NBP与PBA类似,可以抑制CHOP、GRP78的表达,抑制内质网应激的激活。结论:丁苯酞可以抵抗ox-LDL诱导的HUVECs凋亡,其机制与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宋冬  罗梓垠  项冰倩  石璐  陈继繁  王万铁 《金属学报》2016,21(11):1221-1227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yiqi huoxue tongluo jiedu fang, YHTJF)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性损伤药效及其机制。方法: 取雄性C57BL/6J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C),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照组(CMC-Na+control,CC),羧甲基纤维素钠假手术组(CMC-Na+sham,CS),羧甲基纤维素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MC-Na+I/R,CIR),YHTJF低、中、高浓度干预组(CMC-Na+YHTJF-low、CMC-Na+YHTJF-middle、CMC-Na+YHTJF-high,CYL、CYM、CYH)。CC、CS、CIR组术前连续7 d腹腔注射CMC溶液,中药干预组术前连续7 d腹腔注射低、中、高浓度的YHTJF溶液。术毕,取左肺,测定肺组织干湿比(W/D)及总肺含水量(TLW),行肺组织损伤评估(IQA),光、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RT-PCR)分别检测CHOP、GRP78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结果: 较之C组,CIR组W/D、TLW、IQA、AI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形态学破坏显著,CHOP、GRP78蛋白和mRNA 表达量增加(P<0.01),而CC、CS组各项指标与C组无明显差异;较CIR组,CYL、CYM、CYH中药保护剂组各项指标数值下降(P<0.01),组织损伤明显减轻,CYM组各项指标数值下降最明显,组织损伤最轻。结论: YHTJF可有效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性肺损伤,中剂量效果较好,该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HOP通路所致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内质网氧化还原酶(Endoplasmic oxidoreductin-1-like protein alpha,Ero1α)表达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组: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1、3、6、12 h组(H/R1组,H/R3组,H/R6组,H/R12组)、4-苯基丁酸钠预处理+缺氧复氧6 h组(4PBA+H/R6组)。对照组心肌细胞正常培养至实验结束,H/R组行缺氧3 h后复氧1、3、6、12 h,4PBA+H/R6组分别于缺氧前2 h给4PBA再行缺氧/复氧6 h过程。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Ero1α,内质网应激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半胱氨酸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 (caspase-12)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ro1α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Ero1α表达量逐渐升高(P<0.01),在复氧3 h明显升高,6 h达到高点。Grp78在缺氧复氧后即明显升高(P<0.01),在复氧3 h达到高峰。细胞凋亡率也显著升高,其中复氧6 h最为显著。以缺氧3 h复氧6 h作为观测点,H/R6组Ero1α、GRP78、CHOP、Caspase1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给予4PBA干预后,Ero1α、GRP78、CHOP、caspase-12蛋白表达较H/R6组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 缺氧复氧能够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缺氧复氧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时Ero1α的表达可出现相应的变化并与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2.
谢加力  李俊 《金属学报》2020,25(2):159-166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ERS)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在凋亡过程中二者相互关系。方法:以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为研究对象,使用毒胡萝卜素作为内质网应激诱导剂,熊去氧胆酸作为内质网应激抑制剂,SP600125作为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将HSC-T6分成正常组、DMSO组、TRAIL组、毒胡萝卜素组、熊去氧胆酸组、siCHOP组及SP600125组。利用流式法检测毒胡萝卜素诱导HSC-T6凋亡程度;应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沉默CHOP基因;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8表达;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ERS标志性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受体死亡受体5(DR5)的表达。结果:随着毒胡萝卜素浓度增加(1 μmol/L,2 μmol/L,4 μmol/L,8 μmol/L,16 μmol/L),可诱导HSC-T6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ERS标志性蛋白CHOP可诱导TRAIL受体DR5及Caspase-8表达上调;同时,siCHOP及JNK抑制剂SP600125的应用,均可使HSC细胞中DR5及下游Caspase-8的表达随之减少。结论:CHOP和JNK可能是调节DR5表达的潜在因子,两者在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缺氧/复氧所致的A549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以及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影响。方法:培养A549细胞株,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N组),DEX组(D组),缺氧/复氧损伤组(H组),缺氧/复氧损伤+DEX干预组(HD组)。造模结束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CCK-8法检测A549细胞活力。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A549细胞的凋亡指数(AI)。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JNK、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RP78、JNK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H组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形态发生改变。A549细胞的吸光度(OD)值明显下降(P<0.01),AI值升高(P<0.01),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HD组与H组相比,细胞损伤减轻,OD值上调(P<0.01),凋亡细胞数相对减少,AI值下调(P<0.01)。p-JNK、caspase-3蛋白和JNK mRNA表达下降(P<0.01)。结论:DEX可有效减轻A549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JNK通路激活所致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通过调控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途径影响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自噬水平。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黄芪皂苷组(30 mmol/L葡萄糖+2.5、5、10 μg/mL黄芪皂苷)。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ARPE-19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PERK途径关键因子表达水平。添加PERK特异性抑制剂GSK2606414,Western blot检测对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ARPE-19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另一自噬相关蛋白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ERK途径关键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erk和增强子结合蛋白的同源蛋白(CHOP)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比较,黄芪皂苷组ARPE-19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降低,LC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GRP78、Perk和CHOP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K特异性抑制剂GSK2606414能够进一步抑制黄芪皂苷组ARPE-19细胞LC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皂苷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噬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超  卢娜  李东亮  张剑凯 《金属学报》2004,9(9):1045-1049
目的: 探讨黄体酮(progesterone, PROG) 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SD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将大鼠随机分为6 组:假手术组、ischmia/reperfusion (I/R) 组、溶剂(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 对照组、PROG 预防组、PROG 治疗组、PROG 预防并治疗组, 对各组动物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陷进行计分, 并应用细胞死亡原位末端标记(insitu end labeling, ISEL) 法研究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 缺血2 h 再灌注24 h 后神经功能缺陷计分:假手术组为0 分, I R 组为1. 38±0. 92, DMSO 组为1. 0±0. 53, 预防组为0. 35±0. 51, 治疗组为0. 62±0. 52, 防治组为0. 25±0. 46 。(2) 高倍视野下凋亡细胞数:假手术组为1. 88±0. 25, I R 组为41. 38±3. 85, DMSO 组为38. 13±5. 69, 预防组为22. 88±2. 70, 治疗组为25. 63±2. 93, 防治组为20. 88±2. 30 。以上指标各药物处理组(预防组、治疗组及防治组) 与I R 组、DMSO 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PROG 可减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动物模型神经功能缺失的发生, 减轻局灶性缺血再灌流脑损伤, 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卢娜  李超  李东亮 《金属学报》2005,10(9):1041-1045
目的: 探讨黄体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SD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6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二甲基亚砜溶剂(dimethyl sulfoxide, DMSO) 对照组、黄体酮(progesterone, PROG) 预防组、PROG 治疗组、PROG 预防治疗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死亡原位末端标记(Insitu end labeling, ISEL) 法研究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3 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倍视野下p53 蛋白阳性细胞数, 各药物处理组凋亡细胞数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ROG 可减轻局灶性缺血再灌流脑损伤, 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细胞凋亡。抑制脑神经细胞中p53 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余涓  周宇  郑祥  陈崇宏 《金属学报》2008,13(7):740-743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神经细胞凋亡与褪黑素(MT)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注24h模型,再灌注0、1、2、6hi.p.MT。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无机磷酸法测定脑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测定脑组织ATP含量。结果:MT10、20mg/kg均可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MT20mg/kg可显著降低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IP)神经细胞凋亡、增高Bcl-2/Bax比值,显著抑制损伤侧脑组织CaN活性,升高脑组织ATP含量。结论:MT抑制CIRI后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使脑梗死体积减小,其机制与上调Bcl-2/Bax比值、抑制CaN活性升高、增加ATP保有量均有关。  相似文献   

18.
孙晓峰  杨军 《金属学报》2012,17(8):841-845
目的: 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肢体缺血 2 h 再灌注 3 h 肺损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姜黄素组(Cur)、缺血再灌注组(I/R)、姜黄素+缺血再灌注组(Cur-I/R)和锌原卟啉IX(ZnPP)+姜黄素+缺血再灌注组(ZnPP-Cur-I/R)。ZnPP-Cur-I/R组于缺血前 24 h 经腹腔注射ZnPP 20 mg/kg,Cur 组、Cur-I/R组和ZnPP-Cur-I/R组分别于缺血前 2 h 经腹腔注射姜黄素 200 mg/kg,其余各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除Sham组和Cur组外,其余各组行肢体缺血再灌注。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损伤评分、湿/干重比(W/D)、中性粒细胞(PMN)数目和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损伤较重,肺损伤评分、W/D及PMN计数升高,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I/R组比较,Cur-I/R组肺组织损伤减轻,肺损伤评分、W/D及PMN计数降低,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Cur-I/R组比较,ZnPP-Cur-I/R组肺组织损伤加重,肺损伤评分、W/D及PMN计数升高,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可通过上调肺组织HO-1的表达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