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绿色增材再制造技术在中国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探讨了绿色增材再制造技术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发展绿色增材再制造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绿色增材再制造技术未来的主攻方向。推行绿色增材再制造技术,构建绿色增材再制造技术体系,不仅有利于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契合《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工信部于2017年10月制定并印发《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行动计划》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绿色制造,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聚焦关键件再制造,以及增材制造、特种材料、智能加工、无损检测关键件再制造,以及增材制造、特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增材制造为核心的再制造技术有望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成为替代人工或减材再制造的核心再制造技术。增材制造采用逐层熔融沉积成型,其疲劳性能与常规制造材料相比通常具有较大差异。成型过程中移动热源反复熔覆,形成复杂热历史,造成材料微结构的复杂演变。因此,增材制造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各向异性。以电弧增材再制造低碳钢为对象,针对裂纹扩展性能,研究电弧增材制造与常规热轧制造材料之间,以及电弧增材制造材料不同取向之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差异。分析造成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差异的微观层面机理,为电弧增材再制造材料在关键领域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再制造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需求将促进柔性增材再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柔性增材再制造技术的内涵及特点进行阐述,近年来在柔性增材再制造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被简要地介绍。研究成果表明,开发的柔性增材再制造系统具有柔性好,成形快速,适应范围广等优势;自主开发的反求建模技术保证了扫描反求和数据处理的精度;将熔敷增材技术和铣削减材加工相结合开发的增材/减材复合再制造技术,实现了柔性增材再制造过程的形状精确控制;制备的集约化材料可有效减少所携带的再制造材料种类;开发的磁控增材再制造技术既细化晶粒,又减少组织缺陷,可以用于铝合金零件的再制造。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激光熔覆、冷焊、热喷涂与电刷镀等增材修复技术的原理,重点介绍了增材修复技术在内燃机关键零部件再制造修复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总结了曲轴、连杆、缸体等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修复方法,指出了激光熔覆、冷焊、热喷涂及电刷镀技术未来研究的重点,展望了内燃机增材再制造修复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再制造工程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随着21世纪的来临,投篮号维修工程越来越趋于统一。未来的制造与维修工程钭考虑设备和零部件设计、制造和运行 全寿命过程,是一个以优质、高效、安全、可靠、节能、节材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再制造技术是充分利用各种表面工程它技术形成的再制造成形技术,形制造毛坯,制成再制造产品,是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优质、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绿色技术,也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能形成新的行业,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7.
再制造工程—绿色系统工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再制造工程是国外新兴的产业领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咸部分和新发展。再制造技术充分利用各种表面工程和其它技术形成的再制造成型技术制成再制造毛坯,形成再制造产品,它所需的最重要技术支持是材料的表面工程研究。再制造成型技术的质量控制是再制造技术降低成本、节能、节材、改善环保的保证。21世纪再制造工程必将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虚拟再制造是以信息、仿真和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虚拟实现再制造全过程的一项前沿技术。阐述了虚拟再制造的定义和具体的研究层次,分析了它的研究现状以及关键技术特点,探讨了虚拟再制造与实际再制造和虚拟制造的关系,并与多种先进制造进行比较,最终提出了虚拟再制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再制造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全面综述了发动机再制造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发动机再制造的概念及其与新发动机制造、大修的区别,叙述了国内外发展概况,阐述了通常情况下发动机再制造的生产工艺及其表面技术的应用,并以斯太尔发动机为例,分析了发动机再制造的效益,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发动机再制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汽车零部件》2014,(9):13-13
<正>2014年9月1日,中国内燃机行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年度盛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和第二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技术装备再制造展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作为再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康明斯携再制造技术和产品亮相内燃机再制造展,包括东风康明斯ISL回收再制造发动机产品和全球领先的康明斯ReCon产品,如缸盖、连杆、涡轮增压器、喷油器等维修再利用、回收再制造产品。在此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技术装备再制造展上,东风康明斯展品展示的目的主要是致力于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的绿色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主线的绿色制造技术内涵及技术体系框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主线,提出一种绿色制造的技术内涵流程。从产品生命周期过程技术层、绿色制造特征技术层、绿色制造评估及监控技术层、绿色制造支撑技术层四个层面对绿色制造的技术体系展开,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框架;其中,产品生命周期过程技术层由绿色设计技术、绿色工艺技术、绿色包装技术、绿色回收处理技术以及绿色再制造技术构成;绿色制造特征技术层从技术特征角度对产品生命周期过程技术层进行分解;绿色制造评估及监控技术层由绿色制造评估技术、绿色制造数据采集技术和绿色制造过程监控技术等构成;绿色制造支撑技术层由绿色制造数据库和知识库、绿色制造技术规范及标准、信息化支持技术等构成。上述框架可为当前我国绿色制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种技术体系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2.
[学科发展]绿色制造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色制造是绿色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发展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在分析绿色制造广义内涵的基础上,从绿色制造创新模式、产品绿色评价、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工艺以及资源化与再制造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绿色制造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围绕国内外绿色制造发展战略、绿色制造创新机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及规范以及绿色制造企业实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绿色制造发展现状,最后给出了我国绿色制造未来发展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3.
旧机床的数控化再制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非  吴康雄  易继军 《机械》2006,33(2):55-57
基于对CA6140型车床的再制造实践,论述了旧车床数控化再制造的意义、一般步骤及主要内容,探讨了旧车床数控化再制造的技术要点。这项技术有利于大量旧机床的重新利用和技术升级,是一项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C6136型车床的再制造实践,介绍了普通车床数控化再制造的意义、一般步骤及主要内容,探讨了普通车床数控化再制造的技术要点。这项技术有利于大量旧机床的重新利用和技术升级,是一项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机械制造过程中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的研究。通过对绿色制造相关概念以及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模式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对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制造业对社会上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所以就目前而言,很多制造业提倡以绿色环保为制造的理念,从而进一步使得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慢慢的向绿色制造与设计方面转型,从而营造出以中相对比较环保的制造环境,进一步减少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带来的污染。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合理使用绿色材料对机械产品进行制造、使用绿色方法对机械产品进行设计、使用绿色制造工艺对机械产品进行生产、使用合理的绿色处理方法降低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提炼了系统的绿色影响因子,从技术、过程、主体等多维度归纳了控制因素集,从经济、资源、环境、人因等维度归纳了绿色绩效输出集。提出关联规则并进行关联仿真,结合仿真结果对绿色绩效输出集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得到了50个系统因素。建立了系统结构有向图,基于解释结构矩阵建立了整体结构,分析了要素之间的层级关联以及对比关系,为回收与再制造系统绿色绩效输出提供了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再制造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我国开展装备再制造最大的障碍在于对再制造和维修关系的模糊界定,错误地认为再制造就是维修。论述了装备再制造的内涵、再制造与维修在装备寿命周期中的位置、装备再制造关键六工序,重点分析了装备再制造与维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出装备再制造是高于维修的全新绿色先进制造模式,是促进维修改革的科学技术,旨在为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再制造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绿色设计体系结构分析了绿色设计制造理念在增材制造技术中的体现,针对高端金属零件传统制造工艺流程长与能耗高这两个瓶颈问题,提出一种金属零件微铸锻铣复合超短流程绿色制造方法,并以一航空起落架外筒零件的制造过程为例,通过理论计算比较了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能源和材料消耗。研究结果表明:制造该外筒零件,传统制造方法与微铸锻铣复合制造方法相比,前者的能耗是后者的33.3倍,前者的材料消耗为后者的6.7倍,后者的生产周期由数月缩短为数天。该方法的提出,为我国大型复杂锻件的生产提供了一种超短流程、节能省材的绿色制造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