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严灿 《金属学报》2019,24(6):699-703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对照组接受文拉法辛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BDN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2.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DNF与HAMD、HAMA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显著降低BDNF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阿戈美拉汀组(n=58)和米氮平组(n=54),阿戈美拉汀组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米氮平组接受米氮平治疗,治疗持续8周,基线及治疗第1、2、4、8周末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况,同时用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评定患者的性功能,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阿戈美拉汀组和米氮平组的HAMD 评分分别为6.9±3.7、7.8±3.4,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是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t=1.337,P=0.184)。治疗前阿戈美拉汀组和米氮平组男性的ASEX评分分别为13.5±3.3、13.0±3.1(t=0.825,P=0.411) ;女性分别为12.8±3.5、13.1±2.8(t=0.179,P=0.859),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末阿戈美拉汀组男性、女性ASEX评分分别为10.8±2.5、10.5±2.4,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米氮平组男性、女性ASEX评分分别为18.2±4.5、19.1±4.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男性、女性研究对象间ASEX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末两组性功能障碍例数分别为8例(13.8%)和22例(40.7%),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 2=4.35,P<0.05)。结论: 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同时对抑郁症患者的性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成瘾脱毒期焦虑、抑郁情绪及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海洛因成瘾者随机分成3组,利培酮联合曲唑酮组50例(R+T组),予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治疗,利培酮日剂量为1~2 mg,bid,早晚服用,曲唑酮日剂量50~200 mg,bid,早晚服用;利培酮组50例(R组),单纯予利培酮治疗,日剂量1~2 mg,bid,早晚服用;曲唑酮组50例(T组),单纯予曲唑酮治疗,日剂量50~200 mg,bid,早晚服用。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定,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 3组治疗6周末共脱落21例,余下129例完成6周治疗。R+T组在2、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4、6周末HAMA、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量表只在6周末评分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与R、T组在2、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ESS评分比较,治疗4、6周末,R+T组与T、R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能够显著改善海洛因成瘾者脱毒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在海洛因成瘾者社区戒毒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海洛因成瘾社区戒毒者随机分成4组,予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35例(T+P组),予单一曲唑酮治疗35例(T组),予单一认知行为治疗35例(P组),予单一社区戒毒管理35例(S组),疗程均为12周。于基线及治疗4、8、12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心理渴求评定量表(PCS)、压力知觉量表(CPSS)及尿吗啡阳性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4组治疗12周末共脱失15例,余下125例完成12周治疗。T+P组及T组在4、8、12周末HAMA、HAMD和PSQI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在4、8、12周末HAMA、HAMD量表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量表评分在治疗8、12周末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12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T组、P组和S组组间在4、8、12周末PCS和C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S组组间在4、8、12周末尿吗啡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T组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海洛因成瘾者在社区戒毒期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等精神心理症状,对提高社区戒毒模式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联合氦氖激光理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84例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0,P<0.05)。治疗1周、2周、1月、2月、3月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7、12.02、19.26、11.79,P<0.05);两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3.74、8.79、9.60、9.91,P<0.05)。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氦氖激光理疗能显著降低PHN患者疼痛值和提升睡眠质量,促进PHN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6.
秦玲  袁天懿  唐建良  吴小炼  费长顺 《金属学报》2016,21(12):1413-1418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及心理治疗的综合干预模式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患者,随机分为前庭康复组、前庭康复+心理治疗组、前庭康复+药物组、综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干预方式包括前庭康复训练,每天两次,每次20 min;心理治疗主要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每周一次,每次60~90 min;药物治疗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口服。疗程均为8周。于基线和治疗第8周末,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CGI)、头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8周后,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前庭康复组和前庭康复+心理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前庭康复+药物组(P<0.05);综合治疗组DHI各项评分、HAD各项评分及情绪异常(HAD≥12分)者较前庭康复组和前庭康复+心理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而DHI总分、躯体及功能因子分、HAD-A评分及情绪异常(HAD≥12分)者较前庭康复+药物组明显下降(P<0.05);综合治疗组PSQI评分及睡眠障碍(PSQI>7分)者明显低于前庭康复组(P<0.05),但与其他两组变化相近(P>0.05);4组SF-36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综合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其他三组更明显(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认知行为疗法的综合治疗模式对慢性主观性头晕临床疗效显著,且对患者伴发的情绪症状及睡眠障碍疗效显著,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其中在情绪和生活质量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较其他治疗方案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分别口服度洛西汀和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度洛西汀和巴戟天寡糖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i指数(BI)、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副反应状况。结果: 治疗8周后,度洛西汀组和巴戟天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度洛西汀组、巴戟天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度洛西汀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极显著下降(P<0.01),巴戟天组显著下降(P<0.05);三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极显著下降(P<0.01),BI评分、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联合组与度洛西汀组、巴戟天组比较,HAMD评分极显著下降(P<0.01);NIHSS评分、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用药疗效和改善认知功能更好。  相似文献   

8.
毛洪京  刘义  徐莲莲 《金属学报》2016,21(11):1288-1291
目的: 比较曲唑酮与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52例睡眠障碍受试者按排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76)和对照组(n=76)。研究组用曲唑酮50 mg/d,治疗8周;对照组用佐匹克隆7.5 mg/d,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4周、6周、8周末分别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病人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比较两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PSQI、PHQ-9、GAD-7总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研究组总睡眠时间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入睡潜伏期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19.73%,对照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唑酮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能有效地延长总睡眠时间,佐匹克隆能有效地缩短入睡潜伏期。据此,佐匹克隆安全性优于曲唑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次,1次/d,根据病情逐渐以每周增加10 mg为阶梯递增,治疗剂量范围为20~60 mg/d)和丹栀逍遥丸(口服,6~9 g/次,2次/d)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两组连续治疗8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HAMA评分、HAMD评分、CGI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实验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GI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CG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期间,实验组嗜睡10例(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口干、便秘、多汗、乏力、心悸、头痛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的增效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难治性抑郁患者,并招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度洛西汀治疗组(单药治疗组),经过4周治疗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之间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对比两个治疗组用药前后及与健康对照组之间VEGF水平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8%,单药治疗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641, P=0.624)。两个治疗组用药前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VEGF水平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VEGF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403,P<0.01),治疗前后VEGF下降水平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R=0.330,P<0.01)。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度洛西汀较单用度洛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有更好的疗效,并可以显著降低外周血中VEGF水平。  相似文献   

11.
莫亚莉  夏泳  刘义  陶云海  金曼 《金属学报》2017,22(9):1040-1044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石杉碱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疗效指标,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WMS-RC)评定认知功能,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痊愈率(50.0%)与对照组的(86.7%、4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HAMD-17、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HAMD-17、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研究组WCST中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总测验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WMS-RC中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即刻记忆及记忆商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WCST中随机错误数低于对照组,WMS RC中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记忆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杉碱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者相当,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联合热敏药灸治疗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热敏药灸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通络方治疗。改良JOA脊柱功能评分(m-JOA评分)量表评定患者病情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m-JOA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JOA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IL-1β、TNF-α、IL-6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1β、TNF-α、IL-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联合热敏药灸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吴苗  刘永林  蔡云雅 《金属学报》2017,22(3):312-315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外涂与干扰素注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多发性跖疣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联合氟尿嘧啶外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干扰素。观察两组皮损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采用DLQL法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变化。 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2,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评分、DLQL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损评分、DLQ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尿嘧啶外涂与干扰素注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徐象威  陈银巧  朱佩祯 《金属学报》2017,22(10):1145-1151
目的: 探讨阿米替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伴抑郁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2例癌痛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21例),研究组采用强阿片类药物联用阿米替林(21例)。通过数字分级法(NR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估疼痛、抑郁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同时比较两组阿片类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疼痛均明显缓解(P<0.01),且研究组在2、4周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抑郁情况得到明显的缓解(P<0.01),且研究组在2、4周的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研究组在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方面更好于对照组(P<0.05);4周后研究组患者阿片类药物平均日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稍多于对照组(P>0.05),其中头昏嗜睡、尿潴留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米替林联用阿片类药物能有效控制疼痛、缓解抑郁状态,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连洲  李松华  蒲犇 《金属学报》2019,24(4):446-45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重度抑郁患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皮质醇的影响。方法:将94例重度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5-HT、皮质醇的水平。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皮质醇、HAMD-17评分显著降低,DA、5-HT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皮质醇、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DA、5-H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可进一步调节重度抑郁患者DA、5-HT和皮质醇的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