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智能提速系统,又称差异化应用控制系统(DACS),是基于宽带网络质量差异化的控制系统,通过DACS系统能够实现基于家庭网关、BRAS、IDC出口三个关键网络节点协同控制带宽和优先级(全网部署可以实现端到端的业务保证),三点能力可以根据客户/业务需要单独或组合提供给客户,从而创建了宽带精细化运营能力,提供了基于应用与带宽保证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磊 《广东通信技术》2012,(8):29-32,67
在目前国内宽带提速的背景下,结合政策环境、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等因素分析了影响运营商实施宽带提速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探讨了运营商宽带提速的方式与特点,提出了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进行带宽提速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当前我国用户对带宽需求的现状,以及EPON和GPON技术的应用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的速度和应用安全性,更好地适应宽带业务发展的需求,结合现有网络资源,提出了针对传统宽带网络应用XPON技术,用光纤接入方式替代铜线接入方式的提速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4.
肖骏 《网络电信》2012,(11):36-37
带宽提速灵活选择 对于宽带网络建设,目前主要有FTTH、FTTB等模式。带宽提速,需结合不同用户的宽带业务需求,灵活选择可行的技术和建设模式。20M带宽、多业务,日前FTTH是主流方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宽带网络沦为基础管道、收益低廉的现状,提出开放宽带网络能力,在现有整体智能提速功能的基础上,开放应用提速能力,向SP/CP提供差异化业务保障能力,提升优质业务使用感知,将宽带网络打造为可快速灵活部署的运营型智能管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信宽带用户数量的增加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用户对自主提高带宽接入速率,提升宽带网络应用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介绍动态提速业务及动态提速原理,引入智能提速平台,分析提速过程各关键环节,对如何全力提高宽带用户动态提速成功率进行剖析。最后对日常提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提供给前端业务部门进行产品设计和业务推广。  相似文献   

7.
方霞  方明 《电信技术》2010,(1):44-47
核心网IP化对干线承载网的需求 1.1满足爆炸式增长的IP带宽需求 随着FTTX、有线与无线宽带提速、IPTV、大颗粒集团客户专线等业务的蓬勃开展与高速增长,最终用户接入速率的成倍提升,用户渗透率的不断增长,宽带业务对设备、端口的消耗势必增加。  相似文献   

8.
陈文 《现代通信》2005,(7):18-21
DSL技术正向支持更高带宽的方向发展。DSL的应用除了受制于技术因素,还取决于非技术因素。而后者是影响宽带接入提速或高带宽DSL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近几年宽带业务迅猛发展,宽带用户数快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1至4月,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925.8万户,其中,xDSL用户仍是宽带接入用户的主体,占69.2%。但是,相比超过3亿的固定电话用户而言,宽带接入的普及率仍然很低。而从宽带应用来看,主要包括宽带上网、宽带语音和宽带多媒体应用。其中,宽带多媒体应用又包括音视频点播/IPTV、交互视讯(会议电视、可视通信等)、网络…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线电视》2009,(10):1107-1108
2009年下半年中国电信的网络宽带速度将最高提升至20M,因此在互联网平台上收到高清节目将成为IPTV的一种新的应用趋势。目前陕西省IPTV已经开通了4个高清频道供用户免费体验收看,以后随着网络宽带的提速,高清频道还会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0.
李雪亮 《通讯世界》2017,(9):104-105
随着超高清电视、云业务、体感游戏等各种高带宽业务需求越来越旺盛,百兆用户/千兆用户的占比越来越高,现有的FTTB网络已不能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升网络高带宽能力已成为目前迫切需求.本文就FTTB模式下的宽带提速以及现网的升级改造提出看法和建议,期望对于业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浅谈IPTV技术     
谢刚 《电信快报》2005,(11):52-54
IPTV是一种最新流行的、以“电视机+机顶盒”为主要终端设备、能为用户提供互动多媒体服务的宽带增值业务,它为我国广大电视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宽带体验方式。IPTV技术是一项系统技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文章主要介绍了IPTV技术中的音视频编解码、流媒体传送、宽带接入网络、IP机顶盒等技术。  相似文献   

12.
IPTV是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商都高度重视的宽带视频业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运营横式亟需确定。结合IPTV业务具有互动性与个性化的特点,在中国行业管制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开展IPTV业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标准IPTV模式、IP+TV模式或纯IP模式。IPTV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如监管政策不明朗,行业壁垒难以打破。赢利模式不明晰,技术规范不完善,但大趋势决定了IPTV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13.
李丹 《通信技术》2012,45(4):10-12
随着高清IPTV、在线游戏等业务的发展,用户对于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10G-EPON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的EPON系统一样,10G-EPON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问题仍然十分关键。带宽分配方式的选择对于如何避免传输冲突,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率且保障服务质量都非常重要。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改进型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重点确保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等级ONU之间的公平性,提高了上行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P2P技术在IPTV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晓华 《中国有线电视》2006,(12):1142-1144
IPTV是基于宽带高速IP网的流媒体服务,提出基于对等网络模式的IPTV系统,从而克服了现在IPTV系统的“瓶颈”问题,对P2P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IPTV) service depends on the network quality of service (QoS) and bandwidth of the broadband service provider. IEEE 802.16j mobile multihop relay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network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offer high bandwidth capacity by introducing relay stations. However, to actually satisfy QoS requirements for offering IPTV services (HDTV, SDTV, Web TV, and mobile TV) for heterogeneous users' requests, providers must use a video server for each IPTV service type, which increases the network load, especially bandwidth consumption and forwarding tim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olution for forwarding IPTV video streaming to diverse subscribers via an 802.16j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In particular, we propose a new multicast tree construction and aggreg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unique property of prime number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reduces both bandwidth consumption and forwarding time.  相似文献   

16.
家庭宽带业务灵活开通及业务使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家庭宽带用户提供灵活的业务开通方式以及便捷的业务使用模式,能够全方位地提升家庭用户申请及使用业务的方便性、舒适度和满意度。本文从家庭宽带业务的运营出发,对家庭宽带业务零配置开通、业务使用中的灵活加载、业务故障的远程诊断和排除以及新业务发布和体验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于网络电视(IPTV)、3G业务的开展,网络业务呈现多样化,对业务的可靠承载传送和带宽的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利用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内嵌弹性分组环(RPR)技术所具有的业务分类传送、快速保护倒换、公平接入机制及高效带宽利用的特点,在城域网组网中实现了快速提供大客户专线业务、IPTV业务的有保障传送和3G接入传输网建设的最优化等应用.该技术已被中兴通讯在城域网组网中进行商用.MSTP内嵌RPR技术适合当前IPTV、3G建网应用,可实现不同类型业务综合应用的高效可靠传送.  相似文献   

18.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ies are under increased pressure due to competition from multiple system operators, and the changing communications and entertainment needs of residential consumers. These pressures are driving the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ies to design and deploy metro networks capable of delivering broadcast video and VOD services through IP-based broadband connectivity (known as IPTV). One important architectural consideration for these IPTV networks is the core layer 1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that supports economical delivery of these high-bandwidth services. This article surveys some of the major layer 1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alternatives including DWDM, SONET, and Ethernet-on-fiber as well as its passive WDM/DWDM (PWDM) vari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rchitectural and cost performance metrics for these transport options, and explores the economic crossover points with regard to the key network and service parameters such as bandwidth demand, number of subscribers, network topology, and operational constraints. DWDM technology, when coupled with native Ethernet aggregation, is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applicability for IPTV transport networks. DWDM offers value in capital cost and operations, while delivering the required bandwidth and performance. Ethernet aggregation capability within th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dds scalability, flexibility, and cost advantage for the multiservice network applications of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IP电视(IPTV)业务正逐渐走向实际运营阶段,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主流宽带业务.为了IPTV业务的长期有序发展,迫切需要建立适合IPTV业务运营的计费系统.文章描述了基于IPTV增值业务平台的计费系统的总体构成,说明了该系统中IPTV业务运营平台与服务提供商(SP)系统之间接口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接口与计费相关的功能需求,最后,给出了该接口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宽带的不断增长,用户对运营商的快速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了通过"一户一码"系统建设,将用户宽带和IPTV业务二维码化,通过二维码与固网业务进行绑定,用户业务出现故障需要与装维人员联系咨询的时候,可使用微信等第三方扫码工具扫描家中的业务二维码,进行电话联系咨询、业务查询、故障诊断、一键报障,最终使得用户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