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miRNA-340(miR-340)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06月期间我院病理科胃癌手术切除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 cm)共60例。采用qRT-PCR检测组织中miR-340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iR-340的表达水平(2.38±0.51)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2.70±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48.3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iR-340表达与cyclin 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67,P<0.05)。胃癌组织中miR-340的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340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异常,且与不良预后相关,二者联合有望成为胃癌诊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组织中微小RNA-497(miR-497)、腺瘤样息肉蛋白(APC)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miR-497、APC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APC蛋白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miR-497、APC表达水平患者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miR-497、APC mRNA表达水平及APC蛋白高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miR-497、APC蛋白高表达患者比较,miR-497、APC蛋白低表达患者中T3-T4浸润深度、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APC蛋白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T3-T4浸润深度、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497、APC蛋白低表达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miR-497、APC蛋白高表达患者(P<0.05)。胃癌组织中miR-497与APC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性较弱。胃癌组织中miR-497、APC mRNA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不良预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816,均明显低于二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的0.91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497、APC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肿瘤浸润深度加深、分化程度降低、TNM分期升高、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率低有关,二者联合对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miR-366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茎环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80例胃癌手术标本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miR-3666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miR-366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调(P<0.001),miR-3666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P=0.002)和TNM分期(P=0.017)相关,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肿瘤位置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miR-3666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01)。miR-3666低表达与高表达的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8.0%、22.6%和96.9%、48.1%,中位生存率分别为16个月和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预后分析发现miR-3666低表达和肿瘤TNM分期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iR-366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提示miR-3666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miR-3666低表达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21和PTE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放疗的57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21、PTEN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1和PTEN的相关性及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观察miR-21、PTEN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miR-21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TEN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miR-21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r=-0.813,P=0.000)。5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23%。完全缓解者miR-21表达显著低于部分缓解和无效者(P<0.05),部分缓解者miR-21表达显著低于无效者(P<0.05);完全缓解者PTEN表达显著高于部分缓解和无效者(P<0.05)。miR-21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病变长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TEN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 57例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49.12%,miR-21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61.76%)显著高于高表达组(30.43%)(P<0.05);PTEN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29.63%)显著低于高表达组(66.67%)(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iR-21和PTEN表达异常,二者呈负相关;前者低表达存活率高,后者恰恰相反,有望成为可监测患者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胰腺癌肿瘤组织中微小RNA-34a与CD133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74例,取胰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胰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表达水平。结果:胰腺癌肿瘤组织miR-34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CD133 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5);CD133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34a、CD133表达与胰腺癌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R-34a、CD133表达与胰腺癌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miR-34a低表达胰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CD133高表达胰腺患者3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CD133低表达者(P<0.05)。miR-34a、CD133表达、肿瘤大小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胰腺癌肿瘤组织miR-34a与CD133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miR-34a在胰腺癌组织中低表达,CD133高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可能作为胰腺癌病情监测及术后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PVT1(lncRNA PVT1)和miR-30d-5p的表达,探讨其与I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间经手术切除的47例I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5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组织中lncRNA PVT1、miR-30d-5p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3年总生存率(OS)的关系。结果:ICC组织中lncRNA PVT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30d-5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lncRNA PVT1表达与ICC患者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R-30d-5p表达与ICC患者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CC组织中lncRNA PVT1表达与miR-30d-5p表达呈负相关(P<0.05)。lncRNA PVT1低表达者3年OS明显高于高表达者(P<0.05),miR-30d-5p高表达者3年OS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0.05)。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lncRNA PVT1表达、miR-30d-5p表达均是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C组织中lncRNA PVT1高表达、miR-30d-5p低表达,二者表达与ICC患者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lncRNA H19、miR-200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7例HCC患者经手术切取的H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癌灶边缘5 cm),以及60例因肝血管瘤行手术切除的周围正常肝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lncRNA H19和miR-200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lncRNA H1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组织中miR-200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组织中lncRNA H19、miR-200a表达与HCC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AFP值及是否侵袭转移有关(P<0.05)。HCC组织中lncRNA H19表达与miR-200a表达呈负相关(P<0.05)。HCC患者lncRNA H19低表达5年OS明显高于高表达(P<0.05);HCC患者miR-200a高表达5年OS显著高于低表达(P<0.05)。分化程度、TNM分期、lncRNA H19及miR-200a表达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HCC组织中lncRNA H19表达上调、miR-200a表达下调,二者异常表达与病情程度及5年OS关系密切,可能相互作用参与HCC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丙酮酸脱氢酶蛋白X(PDH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索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取经手术切除并由术后病理确诊的8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构建胃癌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HX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PDHX与胃癌患者预后、免疫浸润相关分子的关系。结果:根据免疫组化结果,PDHX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DHX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P=0.002)、TNM分期(P=0.032)、肿瘤分化(P=0.001)、淋巴结转移(P=0.013)以及脉管侵犯(P=0.026)明显相关。胃癌患者中PDHX高表达者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都高于低表达者。结论:PDH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受到抑制且与患者预后相关,PDHX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好,这表明PDHX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叉头蛋白F1-反义RNA1(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就诊胃癌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术中取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5 cm)组织,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分析胃癌患者3年生存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根据lncRNA FOXF1-AS1表达平均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无关(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FOXF1-AS1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lncRNA FOXF1-AS1低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淋巴转移、lncRNA FOXF1-AS1表达水平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 FOXF1-AS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胃癌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情况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7例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miR-24-3p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7例胰腺癌初诊患者术后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4-3p在胰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χ2检验分析miR-24-3p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计算累积生存率和Log-rank检验分析胰腺癌组织中miR-24-3p的表达量与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miR-24-3p在胰腺癌组织中相对高表达;miR-24-3p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和血管浸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iR-24-3p高表达组患者的3年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miR-24-3p低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miR-24-3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提示其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思贺 《现代肿瘤医学》2020,(10):1707-1711
目的:分析miR-155-5p和ELK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胆囊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采用RT-PCR检测组织中miR-155-5p和ELK3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ELK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肿瘤组织中miR-155-5p和ELK3表达水平的关系,分析miR-155-5p和ELK3表达水平与胆囊癌患者肿瘤大小、转移、浸润等病理特征及3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miR-155-5p、ELK3 mRNA表达水平及ELK3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miR-155-5p和ELK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02);miR-155-5p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管浸润、胆管侵犯、肝脏侵犯有关(P<0.05),ELK3阳性率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胆管侵犯和肝脏侵犯有关(P<0.05);miR-155-5p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miR-155-5p低表达组患者(P<0.05),ELK3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ELK3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胆囊癌组织中miR-155-5p和ELK3表达上调,与胆囊癌转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胆囊癌临床预后预测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胃癌组织中miR-2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miR-29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至20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4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113例患者的手术标本,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内miR-29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内miR-29的表达显著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2.62±1.17vs3.14±1.70,P=0.006),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低表达miR-29百分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8.9%vs32.5%,P=0.007),miR-29低表达胃癌患者中位生存率显著低于miR-29高表达者(33.0vs44.0个月,P=0.013)。结论:胃癌组织低表达miR-29,miR-29有可能成为胃癌的预后判断指标及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3.
张宇  梁超杰  郭建昇 《肿瘤学杂志》2019,25(12):1111-1114
摘 要:[目的] 检测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TU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TUG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入住的85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胃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组织样本中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分析胃癌组织中lncRNA-TUG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模型分析lncRNA-TUG1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lncRNA-TUG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5.32±1.39 vs 1.24±0.31,t=-26.413,P<0.001),且lncRNA-TUG1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均<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高表达lncRNA-TUG1胃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低表达lncRNA-TUG1胃癌患者(P均<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lncRNA-TUG1表达增加,且与患者较差的临床病理参数和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小RNA-206(microRNA-206,miR-206)、83序列相似成员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83 member A,FAM83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02月至2017年02月在本院肿瘤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BU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作为BUC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206、FAM83A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AM83A的表达情况;分析miR-206、FAM83A表达水平与BU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miR-206、FAM83A表达水平与BUC患者3年生存期的关系。结果:BUC组中miR-20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AM83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UC组中FAM83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01)。BUC组织中miR-206、FAM83A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BUC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52.33%(45/86)。miR-206高表达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miR-206低表达患者;FAM83A高表达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低于FAM83A低表达患者。多因素COX分析显示,miR-206低表达、FAM83A水平偏高是BU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98、3.342,P<0.05)。结论:BUC患者癌组织中miR-206低表达、FAM83A高表达,miR-206、FAM83A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及不良预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小RNA-182(miRNA-18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非癌胃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肿瘤组织中miR-18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癌胃组织(P<0.01),人胃癌细胞株中miR-18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上皮细胞(P<0.01)。miR-18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明显相关(P<0.05)。miR-182低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82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表达均上调,且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新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角蛋白23(KRT2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例新鲜的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85例胃癌蜡块和与其匹配的癌旁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KRT23蛋白表达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蜡块中KRT2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KRT2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预后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KRT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KRT23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P=0.009)、淋巴结转移(P<0.001)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KRT23阴性表达相比,KRT23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KRT23阳性表达(P=0.047)、淋巴结转移(P=0.01)、TNM分期高(P=0.024)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RT23在胃癌患者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病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胃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 探讨miR-145在配对的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45在配对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145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miR-145诊断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miR-145在Ⅲ~Ⅳ期和中低分化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和高分化的肿瘤组织(P<0.05)。miR-145低表达组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iR-145高表达组(P<0.05)。[结论] miR-145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在NSCLC的发生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可能是NSCLC的诊断及预后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微小RNA-34(miR-3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化疗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50例,取手术切除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标本待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iR-34及EMT相关蛋白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相对表达量。根据化疗耐药性将所有患者分为化疗耐药组、化疗敏感组,对两组患者化疗前胃癌组织中miR-34、E-cadherin、vimentin、snail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对比。结果:miR-34、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vimentin、snai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病理分期Ⅲ、Ⅳ期患者miR-34、E-cadherin表达低于病理分期Ⅰ、Ⅱ期患者,vimentin、snail表达高于病理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miR-34、E-cadherin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vimentin、snail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肿瘤体积≥5 cm3患者miR-34、E-cadherin表达低于肿瘤体积<5 cm3患者,vimentin、snail表达高于肿瘤体积<5 cm3患者(P<0.05);低分化患者miR-34、E-cadherin表达低于高分化、中分化患者,vimentin、snail表达高于高分化、中分化患者(P<0.05)。miR-34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在胃癌中呈正相关,miR-34表达与vimentin、snail表达在胃癌中呈负相关。化疗敏感组患者化疗前miR-34、E-cadherin表达低于化疗耐药组,vimentin、snail表达高于化疗耐药组(P<0.05)。结论:miR-34、E-cadherin、vimentin、snail在胃癌组织中呈现异常表达,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miR-34、E-cadherin、vimentin、snail表达与化疗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在胃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ERK5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K5的表达,分析ERK5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K5低表达29例(82.9%)、高表达6例(17.1%);80例胃癌组织中ERK5低表达51例(63.8%)、高表达29例(36.3%);两者中ERK5蛋白表达有显著有统计学意差异(P<0.05)。在80例胃癌组织中,癌组织中ERK5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的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结论:ERK5可能是一个促进肿瘤转移的因子。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miR-210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仍不明确.该研究旨在探讨miR-2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78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miR-210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TFQ-PCR检查结果发现,miR-2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0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等无关.miR-210低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为48.2%,miR-210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为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40).结论:miR-2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miR-210有望成为胃癌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