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重型燃气轮机而言,目前其排烟能量利用最常见的方式是配置联合循环,利用下位电站汽轮机及余热锅炉来充分利用燃机排烟余热,但这种配置方式下位电站循环的总体效率不高,一般小于30%;因为考虑到百万级燃煤机组拥有较高的循环热效率,一般大于45%,因此本文提出了将燃气轮机排烟余热利用到百万级燃煤机组热力循环中的思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利用Thermo Flex软件进行热力学计算,并给出了系统集成形式以供参考。以典型1000MW燃煤机组与E级燃气轮机为例,通过合理的系统集成,计算得出可以降低整个联合系统煤耗约2.31g/k Wh,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亚临界机组仍然是我国燃煤火电机组的主力机型,通过机组跨代升级改造,将亚临界机组改造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是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的有效手段,可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约40~45g/k Wh。以某600MW等级亚临界机组为例,阐述了跨代升级改造的思路及原则,并给出了改造系统流程及改造范围等,通过改造可将机组出力提高到830MW,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约40 g/k Wh,节能潜力巨大。通过经济性分析,对于折旧完成的机组,进行改造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另外有条件实施该项改造的机组应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支持,以提高机组改造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大容量火力发电厂660MW级燃煤锅炉增设烟气余热换热器回收烟气余热方案,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和增加的投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引风机出口汇合烟道前装设烟气余热换热器,回收的热量加热凝结水,进入回热系统,可提高全厂热效率0.16%,机组发电标煤耗率降低1.0g/k Wh,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带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循环水余热供热的125MW热电联产湿冷机组进行性能试验,并分析其运行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全厂发电功率为204.46MW,采暖供热量为221.83MW,其中热泵回收的余热量为49.73MW,全厂试验供电煤耗率为276.0g/kWh.若回收的循环水余热量用于新增市政供热,则与单纯抽汽供热工况相比,供电煤耗率下降33.8g/kWh;若回收循环水余热量排挤原抽汽供热即供热面积一定时,与单纯抽汽供热工况相比,供电煤耗率下降7.3g/kWh.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百万机组整体运行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目的,对句容发电厂2×10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实施机组参数、结构、锅炉烟风系统和机组辅助设备技术创新及设计优化,热耗由7318kJ/kWh下降为7284k J/kWh,厂用电率由4.58%下降为4.282%,供电煤耗由284.9 g/kWh下降为279.88g/kWh,取得良好效果,并为同类机组设计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新疆某厂一期锅炉增设烟气余热回收系统(LLHS)降低排烟温度的技术路线及节能效果,提出热系统参数的优化原则及纯凝-供热联合系统切换运行模式。增设LLHS后排烟温度降低不小于25℃。机组年均供电煤耗降低2.56g/kWh(含供热期),每台锅炉年节省标煤2270t,年节水量4.37万t,减少烟囱内净烟气含水率24%,为脱硫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的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为了有效利用煤化工项目的低温凝液余热资源,在计算工艺凝液余热容量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ORC余热利用方案,利用ORC余热发电机组代替原有的循环水冷却器,以便在完成对工艺凝液冷却的同时实现余热资源发电收益。分析结果表明:该余热发电项目的净发电功率为516k W,节约原有冷却塔循环水泵消耗的功率为110k W,年收益电量达500.8万度,年节约标准煤1812.4吨。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电站锅炉排烟热损失量很大,对锅炉尾部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减少煤耗,降低环境污染。目前火电厂最广泛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方式是加装低温省煤器装置。对某超临界机组锅炉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低温省煤器布置方案,提出采用双级低温省煤器回收电站锅炉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即采用低温烟气与低加凝结水换热技术、前置式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组合的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实现最优节能及最佳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9.
曲宁  刘媛媛  王海涛 《硅谷》2014,(15):162-163
提出了100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锅炉排烟余热高能级深度利用”的新方案,通过对锅炉排烟各能级段之间热量转换的计算分析,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效利用锅炉排烟余热的方案,并进行了该方案的经济性分析。该方案应用后节能效果显著: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30℃。降低机组发电标准煤耗2.67g/kwh,两台机组年节标准煤3.08万吨。此外还可以大大减少脱硫吸收塔系统的蒸发水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依据供电煤耗的计算方法,对大型火电机组影响供电煤耗的运行调整可控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从优化运行、精细调整的角度,探讨了降低煤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6机组高压缸效率影响机组经济性问题,会同电科院、设计院专家共同查找原因,对比望亭、芜湖同类型电厂和本厂#5机组完成参数和缸效情况,确认#6机组高压缸效率确实比较低,550MW负荷下比#5机组低12.25%,比望亭电厂低9.07%,比芜湖电厂低10.42%,高负荷影响供电煤耗升高6.9g/k Wh,分析缸效低原因,查找问题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加,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电站烟气余热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电站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设计原则,并分析了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换热方程、换热方式、冷源种类以及可设置位置,可以作为我国电站设置烟气余热利用系统、高效合理地梯级回收烟气余热过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携热量大,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尤其是褐煤锅炉排烟温度高,烟气含水近15%(体积含量).本文介绍了利用冷凝换热技术将烟气余热梯级利用,高温段加热锅炉给水,低温段用作锅炉暖风器,同时将凝结水收集过处理后回收利用.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四个关键问题,为推动我国燃煤电站节能、节水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兴起的火电厂利用循环水余热供热项目,探讨分析了供热需求超过现有热源供热能力和未超过现有热源供热能力两种情况下的节能测算方式,其中超过现有热源供热能力时,比较分析了常用算法与全厂能量算法两种节能效益测算方法,并对其学理一致性进行了论证;然后从某电厂300MW等级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例测算分析了热泵系统对该电厂300MW机组供电煤耗降低的节能成效,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建设运营的类似节能改造项目节能效益测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要求,平均供电煤耗高于310 g/kW燃煤机组将陆续关停,现役较大功率机组必须进行节能降耗和环保升级改造。汽轮机低压转子采用转子和光轴互换,供热期使用光轴转子,减少机组冷源损失,非供热期使用低压转子,增加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电厂的运行指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平海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双背压凝汽器高低压侧压力相近而无法实现双背压效果的问题,对凝汽器抽真空系统进行优化,将原高低压凝汽器串联抽真空方式改为并联抽真空,使1、2号机组凝汽器真空分别提高了0.33kpa和0.32kpa,供电煤耗分别降低了0.424g/kwh和0.4g/kwh。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稀土工业高温废水排放过程中的余热未能有效利用问题,以某稀土工业废水处理流程为例,提出一种结合使用新型曝气箱换热器的余热回收利用改造方案,并进行传热分析及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改造方案后每年可为用户节省燃煤约1 780 t煤(约142万元)。  相似文献   

18.
某公司共有2*300MW汽轮机组,正常运行中2台机组均对外供工业抽汽。2019年2月份2号机供电煤耗率大幅度上升,比1号机偏高45 g/kWh,机组经济性降低。通过现场进行诊断、排查,查找了供电煤耗率计算方法错误并进行了修正,分析了2号机设备异常影响供电煤耗率的原因,制定了针对性的运行调整、检修治理和优化改造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机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燃煤粉电站锅炉不能实时监测锅炉效率的不足,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提出了燃煤粉电站锅炉效率在线监测模型.通过电站DAS系统对电站锅炉效率计算模型所需的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把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输入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就可以实现电站锅炉运行效率的在线监测.对某台220t/h燃煤粉电站锅炉的实际测试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对电站锅炉运行效率进行在线监测,在此基础上可以优化电站锅炉的运行或者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改造,进而达到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锅炉启动需要大量的能耗,其中主要包括燃气、燃煤、电能和除盐水,这些能耗最终会导致机组的供电煤耗和耗水量的增加,影响机组的经济性。减少锅炉启动能耗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重要节能工作,能够有效减少燃气、水、煤、电的消耗,从而降低煤耗,这对发电厂运营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