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油气勘探中遥感方法新进展与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介绍了遥感在油气勘探中的最新应用 :( 1)以遥感为主线的油气勘探集成技术应用 ,包括油气遥感直接勘探研究与应用、小型及隐蔽油气藏遥感间接勘探应用和钻探靶区的遥感、物探和化探综合评价 3个阶段的应用层次。 ( 2 )以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GIS技术相结合进行储层裂缝识别与有利含油气区块评价。未来几年的遥感技术将有更大的突破 ,表现在 :( 1)超光谱卫星遥感与直接探测地表油气微渗漏蚀变矿物 ;( 2 )热遥感成像资料等在油气直接勘探中的应用 ;( 3)卫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重力资料相结合的油气勘探应用。  相似文献   

2.
卫星遥感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遥感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和烃类微渗漏检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资料,结合中国南方的遥感实例,介绍了盆地的遥感构造特征,遥感解译的方法、步骤和实际效果。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油气藏烃类微渗漏勘探中的检测原理、方法和应用。现状表明,高光谱遥感与智能计算将在油气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广东省矿产地遥感影像构造特征,提出遥感影像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建立了主要典型矿田影像模式,通过影像异常类比寻找类似矿床。通过线-环影像结构研究和典型矿田影像模式对比分析,建立遥感预测模型。通过区域成矿规律和遥感找矿五要素研究,根据遥感预测模型,建立不同矿种不同矿产预测类型的遥感预测模式,在广东省范围内圈定了18个矿种235个遥感找矿靶区;进一步缩小找矿有利地段,圈定了58个遥感最小预测区,通过优选遥感找矿靶区,选取6处找矿最有利地段,为广东省矿产资源勘查找矿突破提供遥感选区依据。建议在找矿潜力巨大的6个遥感最小预测区加大勘查投入力度,务求短期内取得找矿重大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4.
遥感油气勘探对伊犁盆地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国强  熊介凡 《现代地质》1997,11(4):529-535
遥感油气勘探技术是通过遥感影像的构造解译及烃类微渗漏信息的提取并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对目标区进行油气有利聚集区的预测及评价。利用这一勘探技术着重对伊犁盆地的构造特性、承压盆地、构造阶地、烃类微渗漏信息等进行了解译和提取,总结出伊犁盆地油气藏预测的九大要素,确定了3条油气聚集带和14个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遥感油气勘探技术具有经济、安全等优势,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针对烃类微渗漏造成地表热异常、红层褪色、低价铁富集以及黏土化等现象,利用TM数据来提取异常信息。文章在研究贵州黔西遥感地质解译的基础上,结合遥感信息探测油气模式,对贵州黔西地区的油气远景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依据多年来在四川盆地川西北、川西南、川南、川中、川西等矿区油气构造遥感的实践,叙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中构造分析的独特优势,阐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应用的技术思路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油砂作为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大量的地质工作者对其形成的地质特征、成矿带分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于遥感在油砂勘探中的应用少有研究。遥感技术识别不同地物的理论基础是同一波长位置处的反射率差异及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油砂的实测光谱数据,得到其反射光谱的特征及规律。为实现在Landsat 8OLI卫星遥感影像上对油砂的识别,根据油砂实测光谱的研究,分别提出基于油砂光谱特征和相关性分析的Landsat 8遥感影像油砂识别模式,并将其应用在柴达木盆地冷湖和马海两个研究区。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油砂找矿靶区圈定是可行的;本文总结出的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油砂提取模式优于光谱特征分析模式;冷湖地区用比值方法进行油砂遥感信息增强效果较好,马海地区则差值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8.
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是以地震勘探方法为基础,其成功率低,从而促使非地震勘探寻找油气资源的研究方法问世。八十年代以来,油气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油气藏上方存在着微渗漏的理论得到广泛证实。油气藏烃类微渗漏必然引起地表物质发生变化:土壤吸附烃异常、红色岩层褪色、粘土矿化蚀变晕、碳酸盐矿化蚀变晕、放射性异常、地热异常和地植物异常。将油气藏的烃类微渗漏理论与岩矿光谱特征相结合,便成为利用遥感技术直接寻找油气资源的新方法。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油气遥感科研队,1988年以来在新疆准噶尔和塔里木两盆地进行了航空细红分外光谱遥感寻找油气资源的试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  相似文献   

9.
高光谱遥感油气勘探技术利用油气微渗漏所致的地表蚀变矿物异常和地植物异常在光谱上的异常表现提取油气微渗漏信息, 是油气勘探的辅助手段。针对高光谱遥感油气勘探技术在植被覆盖区应用中存在的植被遮挡地表真实情况的问题开展研究, 总结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与植被反射率相关的指数作为油气微渗漏的指示标志, 确定了适用于植被覆盖区的高光谱遥感油气微渗漏信息大面积普查的工作流程, 研究成果可为建立更加广泛、适用的高光谱遥感油气勘探模式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赤水油气遥感信息地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佑德  杨惠民 《贵州地质》1994,11(4):296-302
根据赤水天然气区遥感信息TM影像迭合图以及微渗漏理论研究了赤水地区的油气遥感异常,进行了地质背景及因素分析和分类,指出了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新疆吉木萨尔地区开展航空高光谱遥感油气探测示范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油气渗漏地区往往有盐碱化现象。据此,利用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该区取得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遥感数据,采用自主开发的波段分类填图方法,对吉木萨尔农田、荒地和戈壁地区的油气渗漏异常信息进行了提取,经野外验证和化学分析,圈定了7处油气渗漏异常区。同时,构建了盐碱化的高光谱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盐碱化信息填图,并对吉木萨尔同一覆盖区的盐碱化异常进行了提取,圈定了盐碱化异常区。通过对油气渗漏异常区与盐碱化异常区的叠置聚焦分析,发现二者空间位置有高度的重合性。笔者认为这一高光谱遥感探测发现,不仅具有探索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其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高光谱遥感油气探测中,通过烃碱信息的相互印证,可以减少油气信息的漏判,提高油气渗漏信息识别的准确性。同时,在缺少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源,通过提取盐碱化异常和圈定盐碱化异常区的途径,帮助缩小找油气的目标区,为油气资源的调查、评价和选区提供新的信息和依据。上述研究同时表明,自然界的盐碱化可能并非全是由"干旱蒸发"形成,很可能还存在与油气有关的盐碱化,在油气勘查中如何区分这两种类型的盐碱化,特别是应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将二者区分开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地质勘查正在成为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遥感技术作为“非接触式”勘查技术,在生态地质勘查中应有一席之地。通过阐述遥感技术在煤炭、天然气水合物、油页岩等资源勘查中的工作程序及勘查实例,认为在西北生态脆弱区资源勘查领域遥感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不同比例尺的遥感煤田地质填图,可快速高效圈定含煤远景区;利用遥感图像的热红外波段数据可以快速获取与水合物相关的温度异常信息,圈定热异常分布区,为天然气水合物进一步勘探指明方向;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可直接提取与油页岩相关的成矿异常信息,圈定找矿远景区。在西北生态脆弱区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资源勘查具有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海油气藏渗漏烃的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总结了海域油气藏渗漏烃的航空遥感和地球化学检测方法.遥感测量可以从宏观上圈定海面油膜的分布范围,是海上油气藏勘探前期常用的廉价方法;海底沉积物取芯测量和海水嗅探器现场分析是海域油气藏渗漏烃地球化学检测的主要手段,海水样品的脱气处理是海水介质中渗漏烃地球化学检测的关键环节;海水和海底沉积物取样设备与脱气技术的不断完善,为海域油气藏渗漏烃的检测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底层水采样分析与海底沉积物取芯分析已成为一种有效且相对经济的海域油气藏渗漏烃检测技术组合,与一些地球物理方法结合应用,可有效地圈定海底下方渗漏源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海洋油气资源的遥感探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海洋油气资源遥感探测技术的两种方法,即烃类渗漏形成油膜的检测及由于油气藏的存在而导致的海底微重力异常的检测,并分别对这两类方法的应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高光谱遥感探测技术已成为探测油气藏的前沿新技术之一.研究以油气微渗漏地表共生异常理论为基础, 采用基于小波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最大似然分类、端元提取分类、光谱库典型蚀变光谱分类和植被指数决策树分类方法, 对榆林典型稀疏植被地区的进行油气勘探, 提取了与烃异常相关的粘土、碳酸盐、植被异常等相关的专题信息产品, 得出综合异常区图.对照分析已知气井与油气异常区分布, 证明了油气微渗漏信息的提取与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