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欧洲里尔”——一种新型城市中心的规划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国岩 《规划师》2005,21(7):113-117
“欧洲里尔”是蕾姆库哈斯于1988年规划设计的项大型城市中心公建项目,也是里尔第三个重要的城市建设工程。它以“第三个离心机”为主题,基本步骤是通过建设一个商业中心来解决经济衰落问题,目标是将里尔建设成为欧洲中心城市之一。这个项目极大地促进了里尔社会、经济、化等各个方面的复兴,塑造了崭新且富有个性的城市景观形象,在法国城市规划界和建筑界引发了一场“建筑风暴”。  相似文献   

2.
从"普通城市"到"大"--库哈斯建筑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璐 《山西建筑》2004,30(16):19-20
从库哈斯的两个典型观点“普通城市”与“大”出发,分析库哈斯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系统地解读了库哈斯的建筑与城市理论。  相似文献   

3.
王寅 《新建筑》2003,(5):8-9
在中国记者首次对库哈斯进行的专访中,库哈斯强调了“建筑是需要争议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荷兰建筑家库哈斯的CCTV参赛方案,在初审获得评委一致通过,这是首次对这一方案做学术探讨的论文,文章把建筑家的雷姆·库哈斯和雕刻家的野口勇的作品进行比较,提出建筑与雕刻认同(identity)的观点,从建筑的雕塑身份、雕刻的身体性、空间美的发生以及环的多维性各点加以论述,此外,还将库哈斯30年的建筑生涯分为两个阶段,既热衷建筑类型的“前期库哈斯”,和趋于雕刻语言的“后期库哈斯”,并举例对脱“建筑”造型三步进行论证。最后得出当建筑向纯粹造型美术接近时,意味着一种向上的精神在发展的结论,而库哈斯的方案则是提出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欧洲里尔——映射库哈斯都市理论的新城中心区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靖 《世界建筑》2002,(3):77-80
欧洲里尔的规划形象地反映了库哈斯的都市理论,即一种反历史文脉,倡导巨型建筑和力主开放式规划的思想,本文将欧洲里尔的空间规划与库哈斯的理论进行一一对应,并尝试分析其积极与消极的双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荷兰建筑的第二次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90年代,很明显荷兰建筑发生了一些特别的事情。从库哈斯开始,他发展了一系列有创意的设计和理论,在努力为建筑寻找一个全新基础的同时,它们代表了与主流思潮的决裂。事实上库哈斯在1970年代中期就对这些目标发生了兴趣,但只是在1980年代,他的作品才变得越来越有力,并且他的想法在国际上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相似文献   

7.
郭焱 《建筑与文化》2016,(2):207-209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校园中心是著名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的早期代表作品,该建筑的落成提升了校园的人气,止住了原址的颓废之势。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该作品的环境背景、设计特点和库哈斯的建筑哲学,阐述了库哈斯如何通过“文化拥塞”的理念和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实现建筑的功能性和社会性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1995年库哈斯和OMA事务所[1]以及BruceMan合作出版了(S,M,L,XL),[2]此书描述了OMA事务所的崛起过程。书名中“大、中、小”的区别在于书中所陈述的设计项目的规模和文章中所调查问题涉及的范围广度,这种分段的组织方式使得共存的多样性在不同规模尺度中不断重视。这部书包括了一系列评论文章、摘记、诗歌、图表、连环画。摄影作品、剧照以及故事,但是作为一个建筑师的作品,这一切都围绕着对建筑──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建筑──的探讨。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库哈斯将建筑定义为“全能与无能的危险混合物”,把建筑设计的过程比拟…  相似文献   

9.
殷仁民 《重庆建筑》2009,(4):I0001-I0001
随着国家大剧院、鸟巢和水立方建筑方案亮相,库哈斯的CCTV大楼,在竞赛中独占鳌头,脱颖而出。正值中国建筑界对这些外国建筑师领衔设计的大型建筑一片声讨之时,无疑是火上加油,其声势之浩大,使传媒王国也保持沉默,看来CCTV大楼难以翻身。没有结论的争论还要延续下去,可谓是建筑界内一次。核爆炸。。首都CBD中将傲立起库哈斯的杰作,让毗邻的高楼大厦显得逊色。CCTV大楼的张扬、排他性、独特的悬挑的造型成了CBD中的“标志”,也许是CBD中的“眼中钉”,到底是名垂千古还是嗤之以鼻,有待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新闻     
《城市建筑》2007,(4):92-92
世界最贵豪宅;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为美国设计52层新式摩天大厦;Gillespie揭晓伦敦牛津街改造方案;莫斯科红场拆除历史建筑造豪华酒店惹争议;KMD设计墨西哥“最绿色”建筑——Cinepolis电影公司总部;StUdi0S事务所在旧金山设计BGI新总部.  相似文献   

11.
杨涛  ;滕军红 《新建筑》2014,(4):94-96
1840年以来,中国建筑受西方Archjteeiure的影响颇深,既未彻底揭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问题,又缺失对西方Architecture观念的甄别与质疑。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要在现代中国探索出真正的“中国现代建筑”——既不是传统,也不是Architecture,更不是两者的“混搭”。在传统与西方道路上走不通的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索恰恰表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探索该“破题”了,“中国现代建筑”该“破土而出”了。  相似文献   

12.
无论在建筑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雷姆.库哈斯无疑都是一位标杆式的人物。他对于当代大都市中城市和建筑现象的理解是独到而极具启发性的。本文选取了2000年以后设计并建造的3座剧场建筑,着重剖析库哈斯在都市语境中对待剧场和表演艺术中心这类大型公共建筑的实践态度和设计策略。库哈斯对于传统设计观念和方法是持反叛态度的,但这种反叛却充满了理性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艰深的建筑知识如何更有效地向大众传播7库哈斯的早期著作S,M,L,XL将社会、政治、文化、消费等各方面知识与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建筑理论文本的典范。本文尝试从文字策略、图像策略和电影化叙事三个角度来分析其文本编排与表达的策略,为“叙事性”建筑和“建筑叙事”寻找某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一位库哈斯身边的人突然问我:“你觉得库哈斯现在在中国的影响力是不是在下降?”瞬间.我也发现好像库哈斯在中国真的失踪很久了。他去了哪里)  相似文献   

15.
李海清 《新建筑》2013,(1):143-147
近现代官方建筑大多采用威严的中轴对称构图形式,与注重形制的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一脉相承,目标指向礼制赖以维系的威权与道统,建筑形式的符号功能藉此被发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和台北国立国父纪念馆作为中国官方建筑之代表,其建筑设计方案在竞标、评选、修改过程中的博弈,是中国官方建筑之“中央”情结与威权架构的生动写照,百年辛亥之遗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张庭伟 《时代建筑》2008,(2):108-111
虽然从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建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新建筑,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实践机会,中国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们却仍然跋涉于创造具有现代特点的中国建筑风格的漫漫途中。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这个任务显得格外艰辛。文童从设计理论的角度提出二个命题参与讨论。(1)建筑设计理论的划分。依照美国建筑理论教授A.拉普卜特的“感知-认识-评价”的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建筑研究中三个可能的领域.以及当前研究的缺失之处。(2)建筑的形式和灵魂。通过对鲁道夫、卡拉特拉瓦,迈耶,谷口吉生和库哈斯等建筑师作品的讨论,文章提倡在建筑形式的创新和建筑精神的提升之间建立平衡。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中国城市存在着的许多不容小视的建筑设计领域的乱象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以此为问题的出发点,融合现代西方的建筑哲学和建筑技艺(以勒·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为代表)并对其进行了学习和思考,探索出几点符合现代中国建筑设计中能真正缓解这些乱象的“建筑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库哈斯部分作品和著作的阅读,扼要介绍了库哈斯对当今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新理念和实践。阐明了他的新现代主义倾向,对批评建筑和对中国“大跃进”的态度,介绍了库哈斯部分作品及其评价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涤宇 《建筑师》2004,(4):25-30
现代主义运动以来建筑表皮在获得了独立的意义的同时失去了自足的完形特征。但也正因如此,表皮可以作为形成建筑体块和建筑空间组合形态的方法而存在。本文从表皮作为方法的角度探讨20世纪初以风格派和密斯·凡·德·罗等建筑师为代表的四维分解法和从20世纪后期至今以雷姆·库哈斯等当代建筑师为代表的四维连续法。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建筑表皮意义、所创造的空间的特征,以及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西传统建筑结构的宏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武生 《华中建筑》2002,20(2):88-91,103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代表,而西方传统建筑以石构力代表。中国传统的木构体系由于耐久性、防火性不好而使流传至今的传统建筑不多,而西方传统建筑则不同,建筑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传统建筑之不能持久深恶之,并为中国传统建筑不能砖石化深感遗憾。然而,从结构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传统中国建筑与西方同期建筑相比是相当先进的,其优点也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在对待传统建筑上面完全不必厚西薄中。而对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视角下的分析,亦有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