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蔡骞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1):89-93
为了研究向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面洒水这种工程措施对于心墙层间结合质量的影响,在不同层面温度下室内模拟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进行小梁弯曲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向心墙层面洒水后,结合面处骨料排列杂乱无序,并未产生明显分层现象;结合面处沥青混凝土抗弯强度最低为1.56 MPa左右,弯曲应变最低为1.9%左右,均能满足《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DL/T 5411—2009)对抗弯强度和弯曲应变的要求;结合面处的强度和应变随层面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层面温度为75℃时,强度和应变均下降了约10%,下降幅度较小,可将此温度作为采用该措施下无需人为加热层面的允许最低温度。结果表明,该工程措施可以避免柴油等有机溶剂对心墙层面造成污染,不会影响心墙沥青混凝土的密度、孔隙率和防渗性,不会对心墙层间结合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可以节约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在某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摊铺过程中,由于受环境温度,工作面风速,摊铺速 度等因素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温度损失过快,表面温度很难保持《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 施工规范》( DL/T 5363-2006)规定的70℃以上。在此情况下,检验层间结合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很有必要。为此,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且经现场检验表明:在室外常温情况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层 间结合面温度降至常规温度40 qC,不需人为加温,结合面施工质量亦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连续摊铺现场试验时,沥青混凝土底层温度为90℃和70℃。从试验结果来看,此次摊铺试验沥青混凝土孔隙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主要介绍沥青混凝土室内及室外现场铺筑试验情况及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4.
陈智渊 《陕西水利》2024,(3):155-156+159
在新疆区域冬季比较寒冷,一年中土石坝心墙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时间比较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避免不了在冬季施工心墙沥青混凝土,因此对心墙沥青混凝土冬季施工配合比进行研究,并在室内模拟-20℃工况下施工沥青混凝土结合面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推荐冬季施工配合比参数为级配指数0.38,填料用量13%,油石比7.9%,随着油石比的增加,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呈减小趋势后趋于稳定,间接拉伸强度逐渐减小;上下层沥青混凝土粘结良好,芯样试件结合面的抗剪强度是非结合面抗剪强度的86.9%,且结合面处无渗漏现象。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凝土有优越的防渗性能与应变性能,越来越被广泛用于堆石坝心墙防渗结构材料。本文结合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对沥青混凝土心墙进行了摊铺试验,分析了碾压遍数与密度、孔隙率的关系,碾压温度与密度、孔隙率的关系。通过沥青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确定了沥青混凝土心墙现场施工参数和施工方法,为实际沥青混凝土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樊震军 《陕西水利》2017,(4):124-126
沥青心墙沥青心墙施工过程、越冬层结合面温升直接制约施工进度,通过不同气温条件下浇筑沥青混凝土心墙结合面温升影响过程进行观测、取芯验证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结合面在30℃~100℃范围,可保证沥青混凝土心墙结合面温度以及结合面结合质量。温度控制是沥青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可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仲深意 《中国水利》2014,(4):13-14,12
通过阿拉沟水库枢纽工程施工实践,阐述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在低温下如何选择和调整沥青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实践结果表明,在层间接合面温度较低时,可以利用上层沥青混凝土温度提高下层温度,从而使心墙层间接合面满足设计要求,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敬 《吉林水利》2021,(4):18-21
在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过程中,层间结合面的质量是大坝防渗体的主要薄弱部位.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加热温度工况下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加热温度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质量并不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碾压试验,通过在不同温度钻芯取样进行其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碾压温度较高时,同一碾压层沥青混凝土产生一定程度离析,上部密度和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均小于下部的现象;不同温度下钻取芯样的密度和孔隙率均有差异。当取芯温度为20、30、40℃时,单轴抗压强度与弯曲强度随取芯温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取芯温度为50℃时,单轴抗压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下降较多。  相似文献   

10.
在碾压沥青混凝土下部固化层温度低于规范要求的70℃情况下,进行了击实结合试验,通过对结合面上下温度的监测,进行了固定45°角剪切面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在下层固化层温度处于-10℃和30℃环境下,进行浇筑击实,结合面温度均大于沥青软化点,并且结合良好;其结合面剪应力可达到本体的50%~60%,并且剪切变形——荷载过程有明显的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高寒地区应用较少,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冬季长而冷,平均气温低于规范要求的正常施工气温标准5℃。但施工实践表明,在低温(-5℃~5℃)下采用一定措施仍可以进行施工,有利于延长新疆地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日期。该文主要对碾压式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施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新疆某在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工程,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心墙沥青混凝土细骨料全部使用天然砂和人工砂的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配合比下,两种细骨料制备的心墙沥青混凝土各项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表面光滑的天然砂与沥青作用后形成了较多的自由沥青,力学性能略低于人工砂,但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提升心墙沥青混凝土适应变形的能力;由于坝址区天然砂储量丰富,可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并能节省工程造价。因此,选择天然砂作为该工程心墙沥青混凝土的细骨料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摘要: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高寒地区应用较少,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冬季长而冷,平均气温低于规范要求的正常施工气温标准5°c。但施工实践表明,在低温(一5℃~5℃)下采用一定措施仍可以进行施工,有利于延长新疆地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日期。该文主要对碾压式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施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沥青作为沥青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沥青自身质量性质还是其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含量,对心墙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小梁弯曲试验,研究了克拉玛依50#,70#,90#,110#,160#沥青对心墙沥青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抗弯强度对应的应变随着沥青标号的增大而增大,沥青标号的提高有助于沥青混凝土变形能力的提高,但会使抗弯强度与模量降低;沥青标号对沥青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随着沥青标号的升高而减小,高标号沥青对于心墙沥青混凝土强度影响变幅不大,在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高标号沥青。研究结果可为沥青混凝土心墙沥青标号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库什塔依水电站上游围堰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在环境气温-16~-5℃、风力3级条件下施工的技术难题,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工工艺及参数、层面结合、设备配套、温控技术、质量检测等关键施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所选设备可行,保温措施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心墙与过渡料最佳碾压遍数分别为静碾2遍动碾8遍、静碾2遍动碾10遍;出机口温度控制在175~180℃,初碾温度控制在135~145℃,上层热料可使结合面层温度达70℃;层面结合及心墙性能指标检测结果均满足工程要求,施工工艺及参数合理,室内试验所推荐的配合比适应性较好,可作为施工配合比。  相似文献   

16.
茅坪溪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期变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荣冠  朱焕春 《水利学报》2003,34(7):115-119,123
介绍了茅坪溪防护土石坝施工期沥青混凝土心墙安全监测情况,对心墙应力、应变、变形及温度状态等观测资料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探讨。目前监测结果为:心墙底部压应力测值较理论计算值小,其增长与心墙高程升高关系协调。心墙不同高程处应变主要受温度、上部荷载及两侧过渡料性质影响,从测值分析心墙中上部应变随高程升高增长较快。心墙与过渡料间位错变形反映心墙压缩变形大于两侧过渡料沉降变形,且心墙中部变形较上、下部变形要大。底部心墙与基座间水平位移变形初期主要受施工影响,后期施工对其影响较小,总体变形稳定。分析表明心墙现阶段变形稳定,应变、应力测值和温度变化正常,工作性态良好,心墙与过渡料及填筑料间能协调变形,符合土石坝变形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使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替代传统热拌沥青,采用均匀正交设计法进行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配合比设计,优选出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9组马歇尔试验稳定度以及流值均可以达到设计标准,因此配制阳离子乳化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剂用量选择范围为12%~16%,级配指数为0.36~0.40,填料用量为6%~10%。经复演马歇尔试验,优选出的配合比在试验环境温度为40℃以及60℃情况下,都可以达到设计强度及变形要求,为今后阳离子乳化沥青用于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