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与近远期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手术与传统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文献,对获得的数据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篇文献,共5787例患者,其中机器人手术1676例,传统腹腔镜手术411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比较,机器人手术所用时间延长(WMD=43.51,95%CI=34.14~52.88,P0.05)、术中失血量减少(WMD=-30.17,95%CI=-42.83~-17.51,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加(WMD=1.95,95%CI=0.07~3.84,P0.05)、首次进食时间提前(WMD=-0.22,95%CI=-0.32~-0.12,P0.05),而其他指标包括近远端切缘距离、R0切除率、中转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3年生存率均相似(均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手术安全、有效,且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性评价机器人胃切除术与腹腔镜胃切除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等医学数据库,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公开发表的比较机器人胃切除术与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疗效与安全性的中、英文文献,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8项研究涉及6 644例患者符合标准。其中机器人组2 028例,腹腔镜组4 616例。与腹腔镜胃切除术相比,机器人胃切除术手术时间更长[WMD(95%CI):44.20(29.36~59.04),P<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WMD(95%CI):-24.05(-33.21~-14.89),P<0.01],清扫淋巴结数量更多[WMD(95%CI):3.17(1.53~4.81),P<0.01],术后通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WMD(95%CI):-0.21(-0.37~-0.04),P<0.05; WMD(95%CI):-0.26(-0.51~-0.01),P<0.05; WMD(95%CI):-0.72(-1.11~-0.34),P<0.05],术后总并发症更少[OR(95%CI):0.71(0.55~0.92),P<0.05],近端切缘长度、远端切缘长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95%CI):-0.03(-0.16~0.10),P=0.63; WMD(95%CI):0.00(-0.18~0.19),P=0.96]。结论:机器人胃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相较腹腔镜胃切除术具有更多优势,在降低手术成本、缩短手术时间的基础上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共筛选30例,其中15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组),15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手术切缘等相关信息。结果: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清扫的胃周淋巴结更多,手术切缘距离更安全,但手术时间更长(P0.05)。两组术后拔除胃管时间、进食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操作系统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方面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减少、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加、可获得更加安全的手术切缘及更快的术后康复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比较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中英文文献,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发表的相关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随机对照试验、6篇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 017例患者,腹腔镜组496例,开腹组521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手术时间(WMD=9.53,95%CI=-12.21~31.27,P=0.39)、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WMD=-0.30,95%CI=-1.29~0.70,P=0.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WMD=-74.78,95%CI=-101.12~-48.44,P0.00001)更少,保肛率更高(OR=2.01,95%CI=1.33~3.03,P=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WMD=-0.76,95%CI=-1.01~-0.52,P0.00001)、术后首次进食时间(WMD=-0.70,95%CI=-0.91~-0.49,P0.00001)、术后住院时间(WMD=-2.71,95%CI=-4.54~-0.88,P=0.004)更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OR=0.59,95%CI=0.43~0.82,P=0.001)。在远期疗效方面,腹腔镜组3年无病生存率较高(OR=1.54,95%CI=1.07~2.23,P=0.02),两组3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3,95%Cl=0.77~1.97,P=0.38)。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在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対比分析腹腔镜与幵腹手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16年10月前发表于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及维普数据库中対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文献。按预设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用RevMan 5.2软件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9项对照研究共计2 951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腹腔镜组1387例,开腹组1 5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幵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MD=415.85,95%CI:-414.66~-87.04,P=0.00),淋巴结清扫数量多(MD=0.62,95%CI:0.06~1.19,P=0.03)。腹腔镜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经ロ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6.44,95%CI:-5.83~18.72,P=0.30)。腹腔镜组术后总体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老年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老年胃癌根治术同样安全、可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科达芬奇机器人(机器人组,n=53)或腹腔镜辅助(腹腔镜组,n=58)直肠癌Dixon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男性性功能评分等。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36. 7±11. 4) min,明显长于腹腔镜组(124. 1±21. 5) min(t=3. 827,P=0. 000);术中出血量(69. 7±12. 0) ml,明显少于腹腔镜组(75. 3±13. 2) ml(t=-2. 370,P=0. 020);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中位数3 d(1~6 d),明显短于腹腔镜组4 d(2~6 d)(Z=-3. 029,P=0. 002);术后24 h C反应蛋白(53. 3±7. 9) mg/L,明显低于腹腔镜组(57. 1±6. 3) mg/L(t=-2. 829,P=0. 006);术后男性性功能评分(19. 0±3. 1)分,明显高于腹腔镜组(17. 1±3. 3)分(t=2. 186,P=0. 033)。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 9±3. 8)、(16. 5±3. 7)枚,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54. 7±6. 7)、(55. 6±7. 4) h,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5~24)、6(4~28) 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7 (6~26)、7. 5 (5~30) d,术后并发症分别为9、8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安全可行,且术中出血更少、炎症反应轻、盆腔自主神经损伤更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7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行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组),197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对比两组临床病理资料、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08.1±14.4)min vs.(87.7±10.6)min,P=0.001]更长,住院时间[(6.9±1.6)d vs.(7.6±1.8)d,P=0.005]、术后首次排便时间[(60.2±9.5)h vs.(70.3±9.5)h,P=0.001]、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6.1±1.2)d vs.(6.9±1.9)d,P=0.002]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促进术后恢复方面具有优势,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评价术中和术后结局指标,比较机器人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短期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334例实施机器人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机器人手术170例(机器人组)、腹腔镜手术164例(腹腔镜组)。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及多元Logistics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3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均无大出血、脏器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机器人组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有4例中转开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机器人组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少于腹腔镜组(β=-237.62,95%CI=-400.11~-75.13,P< 0.05),手术时间(β=-7.65,95% CI=-30.40~-15.10,P< 0.05)和住院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β=-4.35,95%CI=-6.69~-2.02,P< 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腹腔镜组(β=7.41,95%CI=5.24~9.57,P<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β=-31.25,95% CI=-90.68~28.17,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的术后并发症(β=0.97,95%CI=0.32~2.95,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机器人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围术期效果明显优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RDG)与传统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LDG)之间的近期疗效。方法检索包括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数据库有关RDG与LDG优劣比较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0月。NOS评分系统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14篇共2 456例患者,其中RDG组852例(34.69%),LDG组1 604例(65.31%)。与LDG组相比,RDG组手术时间长(WMD=-22.59,95% CI:-25.55~-19.62,P0.001),术中失血量少(WMD=34.29,95% CI:20.71~47.87,P0.001),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提前(WMD=0.33,95% CI:0.13~0.54,P=0.002),住院时间缩短(WMD=0.88,95% CI:0.05~1.71,P=0.04)。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术后感染、术后腹腔出血、肠梗阻、肠漏等5种常见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DG可以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但是对于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探讨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在宫颈癌根治术应用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二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23例临床资料(机器人组),选取同期的年龄、体重、病灶数量及癌症分期等与之匹配的30例传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腹腔镜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机器人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腔镜组[(60.8±38.3)ml vs(79.7±49.4)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89±0.35)d vs(2.06±0.26)d]及术后住院时间[(8.89±3.35)d vs(11.2±5.18)d]均短于腹腔镜、手术时间略长于腹腔镜组[(152.0±27.7)min vs(144.0±3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24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具备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等优势,该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