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我国燃煤发电的CO2年排放量逐年增加,同时CO2年减排量也逐年提高,因此CO2排放强度逐年降低。统计表明,1949~2010年我国燃煤发电累计CO2排放量约397.79亿t,CO2减排量约6.437亿t,占CO2排放量的1.62%。目前,燃煤发电CO2排放强度已由原来的3 301g/(kW.h)降到973g/(kW.h),下降了70.52%;对应GDP产值的CO2排放强度从8.091t/万元降到0.835t/万元,下降了89.68%。建议推行发电企业竞价上网,进一步降低CO2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煤炭洗选工艺的火电厂CO2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从煤炭购买、洗选到发电过程及后续污染物处理的火电生产流程,建立了以最小发电成本为目标的火电企业CO2排放控制模型.以某火力发电厂为例,依据该厂逐月生产运行数据,污染处理及CO2减排控制能耗,核算了火力发电全流程不同环节的CO2排放量.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不同碳捕集技术下的发电成本及CO2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火电厂燃煤发电所排放的CO2占其全部CO2排放量的96.00%,洗煤排放的CO2仅占0.38%,污染物处理间接和直接排放的CO2占3.62%.当采用吸收分离法、膜分离法和物理吸附法进行CO2捕集时,分别可以减少71.60%、76.47%和86.06%的CO2排放,发电成本则依次增加31.16%、41.52%和79.44%.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态浮箱-LGR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法,于2010年7月、9月和11月对清江流域水布垭水库库区9个典型采样点CO2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实验,并就CO2排放通量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水库水体表现为CO2的"汇",吸收CO2最大的点分别位于两条支流及上游来水上。9月份水库水体表现为排放CO2。11月份水库水体各点均表现为较强的排放,其中1、2、3号点的排放量最大,分别达到122.37 mmol/m2.d、123.96 mmol/m2.d、166.863 mmol/m2.d。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Kriging插值技术获取水库不同观测时段CO2排放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插值结果表明:7月份水布垭水库CO2排放通量空间分异主要表现为水库上游入口和典型支流的吸收最显著,坝前水体CO2吸收居中,而水库中部范围内水体对CO2吸收较差。9月份和11月份水布垭水库CO2排放通量空间分异相似,从水库上游到坝前,排放量依次增加,到坝前区域排放量达到最大。水库水体CO2排放通量与环境因素的响应研究表明,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含量、水体总有机碳含量3个因素是影响CO2排放通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含量与CO2排放通量之间呈典型的负相关关系,水体总有机碳与CO2排放通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pH值和透明度对于CO2排放通量的影响较小。水库水体CO2排放通量还受到水库运行时间与水库运行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排放轨迹模型的电力行业CO_2减排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CO2减排目标为强制约束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深入探讨我国电力行业的CO2减排场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排放总额度约束的标准排放轨迹模型。根据该模型特征,总结了我国电力行业潜在的几种CO2减排模式,进一步分析了在不同模式下通过调控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实现减排目标的控制手段。结合我国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标准排放轨迹模型量化地计算和比较了各种减排模式,并对我国未来电力CO2的减排场景进行了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排放轨迹模型可实现对CO2排放更有效、精确地控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火电厂CO2排放降低和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电力工业CO2排放状况,提出了几种火电厂CO2排放控制措施,并分析了火电厂CO2分离回收和固定利用的可行性措施与技术,对电力工业CO2减排控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器工业》2001,(10):25-25
GEF中国高效工业锅炉项目为全球环境基金会(GEF)通过世界银行赠款资助的项目,目的是设计开发出高效、清洁的工业锅炉产品,并批量生产,以达到减少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全球气候恶化的威胁。该项目共9个子项,本期刊登第2个子项。  相似文献   

7.
温室气体CO2排放是全球性的环保问题,火电厂作为排放大户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对国内外的各种CO2回收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概述了CO2在食品、化工等方面的应用,为充分利用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火电厂CO_2捕集及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室气体CO2的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针对于CO2的集中排放源,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各种CO2分离捕集技术的发展现状。直接从火力发电厂的烟气中分离并捕集CO2,然后对其进行储存或加以利用,是目前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经济可行性,还介绍了包括EOR在内的各种CO2资源化技术,并展望了CO2减排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关于能源利用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中国最关心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发达国家已经解决了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问题,他们现在关心的问题是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最近国际上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炒得很热,我国已制订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关于CO2减排问题谈得比较多。本文着重介绍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主要谈谈能源排放系数(EF)。  相似文献   

10.
燃煤CO2减排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燃煤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阐述了我国CO2的排放状况,概括了减少燃煤CO2排放的3种途径:提高能源效率、改革传统的煤炭燃烧利用方式、烟气中CO2的捕获与储存。综述了国际社会减排CO2的努力以及各国新一代的洁净煤技术计划。着重介绍了几种燃煤CO2减排的新技术,包括CaO碳酸化-煅烧循环的CO2分离(CCR)技术、O2/CO2循环燃烧技术及化学链燃烧(CLC)技术。比较了CaO碳酸化-煅烧循环的CO2分离技术与使用MEA的吸收技术的经济性。提出了一类用于化学链燃烧的新型非金属氧载体,给出了这些氧载体在与不同气体燃料组成的反应系统的热力学以及动力学特性的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分析了testo360烟气分析系统在烟气成分全分析和在线监测性能上的先进性,对4 t/h和10 t/h链条炉烟气成分动态监测分析表明,烟气中SO2与O2浓度的高低峰谷正好相反,而NO与SO2浓度的高低变化趋势则基本相似,同时NO又受到CO浓度变化的影响。探讨了炉型大小对烟气成分的影响。由于工业炉温一般在1 200 ℃以上,故烟气中SO浓度主要取决于入炉煤含硫量以及脱硫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宫述钧 《广东电力》2007,20(4):74-77
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放的污染气体有SO2,NOx和N2O等,若单独、孤立地降低其中一种,已不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这三项排放指标的控制,须同时考虑,实施综合降低,以适应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SO2,NOx及N2O排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控制SO2,NOx及N2O排放的方法和措施,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Application of CGI intelligent 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 system to industrial boilers is introduced. How thesystem controls forced draft fan and induced draft fan is described in detail, so is the frequency of electric machinery onfurnace bed. Data of burning operating condition and pollutants emission a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一种用于工业锅炉的除尘器式省煤器,在应用时使锅炉除尘器和省煤器合二为一。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制造安装方便和烟气无需转向等特点。通过冷模试验和工业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装置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和良好的传热效果,为降低工业锅炉粉尘排放量和提高锅炉热效率提供了技术改造方案。图8表1参4  相似文献   

15.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 of CO2 emission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Main flue gas decarboniz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ir prospective of applications in China are discussed in two separate parts-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It is stated that the selection of CO2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s closely with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power plants, with the destination of CO2 being the key. Further, it is suggested that industrialized test centers or test platforms of national or industrial level should be set up.  相似文献   

16.
锅炉排烟中蕴含大量的燃烧信息,对于烟气的完全分析能够得到大量有价值的燃烧数据,如燃煤组成成分等。但工业生产中,锅炉的排烟分析一般只针对硫化物、氮化物等能形成酸雨的危险气体,而二氧化碳的排放往往得不到有效的监测。同时对于中储式锅炉,入炉煤粉由于来自煤粉仓,其含湿量不易实现在线测量。文中构造一个不依靠烟气二氧化碳含量信号(燃煤水分信号,在中储式锅炉中可以迭代替换掉,而在直吹式锅炉中可以通过磨煤机的状态分析得到)的煤质实时分析模型以实现对锅炉入炉煤粉的收到基成分监测。通过数据分析证明了模型精度符合工业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典型电站燃煤锅炉汞排放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电站燃煤汞排放量估算,建立了典型燃煤锅炉汞排放量估算模型。在实测的典型电站燃煤锅炉汞排放数据基础上,确定了典型燃煤锅炉系统各部分的汞影响系数Fij。同时,估算了典型电站燃煤锅炉汞的年排放量。我国100 MW机组典型燃煤锅炉总汞排放量在40~50 kg/a左右。当尾部烟气部位仅布置静电除尘器时气态汞比例高达80%左右;当静电除尘和湿法脱硫同时布置时,气态汞排放比例降低至30%左右;当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静电除尘及湿法脱硫等装置联合使用时,气态汞的排放降低至总汞量的15%以下。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能够比较清洁地燃烧各种固体燃料,但其如何适应新的国家环保标准,实现SO2及NOx污染物的超低排放,需作进一步研究。结合CFB锅炉工程实例,根据煤折算硫分的高低和挥发分高低,分别提出了CFB锅炉深度脱硫及脱硝的技术方案,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煤种采取相应措施后,CFB锅炉SO2排放值可小于100 mg/m3,NOx排放值可稳定在100 mg/m3以下;对于烟煤等高挥发分煤种,若结合SNCR技术, CFB锅炉NOx排放值可达到小于50 mg/m3的超低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19.
PLC在燃油锅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油锅炉和建筑物自备发电机随着城市发展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以前使用燃煤锅炉由于其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CO2和粉尘污染环境而逐渐被淘汰,相对应的用燃油锅炉来代替燃煤锅炉已被广泛用于宾馆、大型商场等建筑。由PLC组成的燃油锅炉控制系统适用于配用各种进口及国产燃烧器的燃油锅炉,对锅炉实行全自动控制,包括锅炉水位、蒸汽压力、燃烧系统的参数检测、指示、报警、调节等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华能丹东电厂350MW锅炉低Nox分级燃烧系统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华能丹东电厂350MW机组低氮氧化物分级燃烧系统,并介绍锅炉投产后进行的燃烧调整试验及结果,实测排烟中的NOx排放量低于200*10^-6,这在我国目前投产的机组中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