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368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92例和对照组176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仅给予门诊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并于手术前60和10分钟两组分别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和Zung焦虑自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SAS、T-AI、S-AI得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T-AI、S-AI得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水平,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行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患者焦虑情绪和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将74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采用自编治疗配合程度问卷调查表测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显著下降,患对MECT治疗的配合程度提高,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CT治疗前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3.
《右江医学》2020,(1):41-44
目的探究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10例)与对照组(21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与抑郁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状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状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作为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方式能从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状态等方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优选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148例老年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76例,对照组72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配合治疗程度,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配合治疗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配合治疗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MECT患者家属焦虑的程度,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家属焦虑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焦虑量表(SAS)对80例首次行MECT患者家属进行测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在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在MECT护理干预前焦虑反应(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MECT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家属的焦虑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术后第一次化疗顺应性的意义。方法:将乳腺癌根治术后接受第一次化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在患者接受第一次化疗当天早晨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除恐怖症状,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状态、焦虑症状等方面得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第一次化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第一次化疗的顺应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金姝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73-297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MECT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进行MECT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在治疗前除常规的干预外给予心理干预措施,两组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焦虑症状,采用依从性调查问卷测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使MECT的治疗得到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显示总症状指数分数>0.5,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WHO生命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在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上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以及躯体化各维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环境各维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救治的的3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5例采用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估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的焦虑量表得分和抑郁量表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心绞痛患者给予实施护理干预可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an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治疗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临床护理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两组在MECT治疗前、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测评。结果:两组之间在MECT治疗后PASSN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促进了医患和谐,使MECT顺利进行,消除了患者和家属的恐惧感,提高了MECT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延津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4例CHF患者纳入研究,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使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MLHFQ)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后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82.69%)高于对照组(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CHF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期间负性情绪,且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M E C T患者家属焦虑的程度,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家属焦虑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焦虑量表(SAS)对80例首次行MECT患者家属进行测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在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在MECT护理干预前焦虑反应(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MECT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家属的焦虑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40例血液净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汉密尔顿焦虑估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估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辅助常规血液净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陈海英  高镇松  林耿丰  林少胜 《吉林医学》2013,34(10):1948-1950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2例烧伤患者按医嘱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在常规外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烧伤外科常规护理、抗抑郁药治疗期间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按烧伤外科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分别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比较两组的SAS、SDS总分和疗效、住院天数,评估其效果。结果:两组烧伤患者经干预后的SAS和SAS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联合抗抑郁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负性情绪症状检出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有部分负性情绪的检出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在外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抗抑郁药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负性情绪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稽留流产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方案,根据护理方式分成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得分为(90.7±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间一致性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53.8±1.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54.2±1.8)分,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在缓解负面情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在宫颈炎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0~2018年11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炎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表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陈敏 《吉林医学》2014,(26):5965-5965
目的:对临床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后均给予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入院时的心理护理、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心理护理在内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并观察患者对术中疼痛强度的反应。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有了一定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这对于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孝琴  李雪松  边红 《吉林医学》2013,34(23):4801-480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48例临床确诊宫颈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术晨8时观察组SAS显著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的负性心理,维持血压和心律的稳定,为临床宫颈癌手术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