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链药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需要配备良好的监控管理系统。安徽省肿瘤医院通过构建药品冷链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药品冷链环节设备温、湿度的实时监控及预警管理,保证了在院冷链药品的质量,切实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门诊患者输液药品保存方法不正确现象的调查分析总结,提出护理对策,降低用药风险。药品质量关系到患者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正确保存药品则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条件。患者保存输液药品存在问题,如药品外观受损,药品保存温度不宜等,药品保存不当可以使药物发生化学及物理变化,降低药品治疗作用,增加用药安全隐患。对门诊护士加强药品保存知识的学习,严格执行药品保存规定,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对患者主动宣教药品保存特性,加强用药指导,减少用药风险,保证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静脉输液混合调配(PICV)对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促进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方法通过对输液处方的调查,分析输液用药不合理、溶酶对药物的影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疾病的治疗中70%以上的疗效是通过药物治疗获得的。因此,在临床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规范静脉输液混合调配后,如何正确选择药品和使用药品即成为最重要的问题,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既是医师的责任,也是药师的责任。开展合理用药实践与药物信息咨询服务,实施用药指导和教育,提高服务质量,调配药品,重视指导病人安全服药,医药紧密结合,在提高医疗诊断水平的同时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可以增加各科室用药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减少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静脉输液混合调配的建立依赖于医疗制度操作规程,使医院的信息系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在儿科输液室建设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静脉药物进行科学配置、集中管理,保证病人的用药质量,提升输液品质和科室管理水平。方法分析以往静脉药物配置方式存在的弊端,介绍我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配置中心内部的运行流程和护理操作程序。结果儿科静脉配置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为病人提供了高品质的输液产品,减少了药品的浪费,达到职业防护目的。结论建设儿科静脉药物中心,优化了输液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感染控制,确保了输液用药的质量和安全,有效提升了整体护理服务效能,是现代儿科护理服务和护理安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崔琳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6):495-495,F003
药品是人们用以防病、治病、保健、计划生育的特殊药品。药物治疗法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几乎所有病人的治疗都离不开药品。因此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和健康。因而医院药品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药品质量管理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邬东儿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7):582-582,591
目的 分析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方法 对155例输液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与药品质量、输液操作、输液器质量、药物配伍、患者个体差异及环境气候等有关.结论 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配伍种类与数量,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启用,改变传统的药物配置模式,促进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医生开好电子处方单后,直接将处方传到配制中心,通过完成电子处方审核、由药师核对严格把关,检查用药的合理性,若发现问题,及时和医生联系修改处方.由于药师的审核,药品剂量也因此更为准确,病人药费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药师指导下排药、配置、复核等环节,在万级配置间、层流百级操作台,严格执行层流无菌操作技术,完成药品的配置,同时减少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病人输液药品的安全,使病人享受到了安全的输液 药品.药师的参与使医院临床用药更合理,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按照无菌技术配制药物,药品安全有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输液因为直接进入血液,起效迅速,在临床治疗、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其直接进入血液,所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此类药品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保证临床应用安全。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静脉输液制品往往被作为静脉治疗药物的溶媒和载体应用,由于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品性质及质量要求知之较少,有时只注意药品的药理作用,而忽视了因联合用药引起静脉输液药品理化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邵晶 《农垦医学》2004,26(5):389-39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药品配制是一项繁琐、无菌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输液药品配制操作过程中的环节质量对药物的治疗作用、病人的健康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配制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静脉用药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质量、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患者安全用药直接关系到医疗风险和民众健康。通过对静脉药物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地位与风险的分析,认为应严格静脉药物的质量标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疏导民众对静脉药物治疗的心理依赖性,并严格遵循药物治疗的用药途径遴选原则,提出规范静脉用药调配模式,确保静脉输液成品质量,降低静脉用药风险,并简要介绍了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下一步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1.
静脉药物集中配制,是目前我国医院保障静脉输液安全的一项新措施.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方法,在输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热原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长期以来,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只是查找大输液和注射药品的生产质量是否有问题,而很少从静脉输液操作程序、配药环境和药物配伍等临床环节查找原因[1].为了保障静脉输液的安全,2002年底我院在制剂楼建立了静脉药物集中配制中心,进行静脉药物集中配制.  相似文献   

12.
白林  杨帆  陆璐  高翠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62-2163
目的 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从而减少其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分对我院3年来51个临床科室送检的196例输液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分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药物、患者的体质、环境因素等.结论 分合理用药,注意配伍,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规范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改善临床输液调配环境等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任桂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1121-1121
1与静脉输液反应有关因素 1.1药物本身因素药液药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同样组成的药物,因不同生产企业技术差异而不同。现在我院使用的输液药品都是国家认证达标的合格药品。不符合输液要求的药物坚决不能用于临床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一种将无菌药液直接滴入人体静脉内的方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途径及基础护理操作,也是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它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在多种治疗途径中占有不容置疑的首要地位,但是由于该项治疗手段流程较长,环节较多,在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滥用和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疗法,常可引起输液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设备、药物配置、输液操作、不良反应观察及输液效果的观察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护理差错、纠纷,因此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静脉输液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环节质量监控,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患者的静脉输液治疗安全、有效.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静脉输液流程优化及环节管理的研究资料,综述了静脉输液优化管理方面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许娟  张爱华  宋晓 《河南医学研究》2010,19(2):224-225,227
目的:研究静脉用药集中配送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方法:对我院实行静脉用药集中配送前后护理人力使用、职业防护情况、输液反应发生率、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医疗成本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静脉用药集中配送后,每天能为临床节约护士人力约20人,简化了临床护理工作流程,通过大规格小剂量药品的合理共享,降低了病人用药费用,临床因药物配置引起的输液发生率为零。结论:静脉用药集中配送可以有效地节省临床护理人力资源,保证输液安全,加强护士职业防护,降低医疗成本,提升了临床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淑芳 《中外医疗》2009,28(36):121-121
我院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以来,为病人安全着想,对于需要连续输液的患者,自医生开出处方后,由护士直接为病人取药,并与药房人员核对验收。巧用座位牌当病人来输液时,我们按照输液单号码到编码箱取出药物经过护患核对后发放座位牌及差对牌输液护士根据病人查对牌姓名药品进行配药增加护士的责任感。结果,保证用药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模式方便老人及广大社区群众。确保护理质量安全,为社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的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用药安全关乎病人生命安全,集体健康,而护士往往是患者最直接的给药者,在临床给药中,护士反映遇到了好多问题,尽管护理常规中已有一些规定,护士在药物治疗中一直遵循着给药原 则,但由于存在药物配置中的配伍及其禁忌.药物配置,药品说明书规定不明确.共同输液通路复杂等,使护士在合理用药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给药是临床常用的给药剂型,通过静脉给药可以快速纠正病人体内的生理平衡,药物治疗,补充营养物质,药物利用度高.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内有研究发现输液中加入1、2种药物时污染率为12.7%,16.7%,加入3种药物时污染急剧上升到44.3%.营养支持治疗是多数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治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实施TPN营养支持治疗时,大多采用深静脉置管访视输注营养液,营养液是非最终灭菌制品,故临床使用中对营养液的配置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必须保证无菌并要确保营养液的配方安全合理.但在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营养液的配置环节上质量控制还缺乏有效的管理规范,很多医院仍然沿袭传统的配置方式(在病区配置),其弊端很多.建立静脉营养液配置室,在药学监督下进行营养液配置质量控制管理机制,实行医-药-护-一体化的服务流程.目的:加强使用环节中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体系连续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方法 :建立符合要求的营养液配置室,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严格按配置流程配置营养液.结论 :配置过程中的营养液肉眼观察无混浊,无沉淀,无变色无水油分离现象.所用营养液病人无论输注营养液引起的发热,胸痛,恶心等不良反应营养液配方安全,合理,剂量准确.配置室内空气培养细菌数在正常范围.营养液配置室的建立保证了营养液的配置质量和用药安全;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护士职业防护;严格用药配伍;提高了医疗质量和药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一项最基本的操作和治疗手段。静脉注射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常引起病人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为此,我们运用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静脉输液和给药,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1996年3月~1998年4月,对10例静脉应用化疗药物的病人试行逆行静脉穿刺输液,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3岁。以前该组病人静脉用药均有重度疼痛,病人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治疗信心。1.2 方法 按常规输液法准备用物,选择好穿刺的血…  相似文献   

20.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指医疗机构中有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按照静脉用药调配的要求,在药学部门的统一管理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和(或)护理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肠外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调配,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成品输液和药学服务的功能部门。其性质属于药品调剂,是一种将医、药、护有机结合,为病人提供更安全、优质、规范服务的新机制,该机制将静脉用药的调配从非洁净条件的各病区分散配置,转变为在洁净环境的集中配置、统一发放,从而起到保证输液安全,推动临床药学发展等作用,同时也加强了职业暴露防护,把护士更多的时间还给了病人,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