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电子世界》2016,(1):143-144
随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监测数据是广播电视技术管理、安全播出、节目监管、质量监测的重要依据。为确保监测准确、可靠,本文基于VB和数据库编程技术设计了广播电视监测报表软件,实现了对监测对象的事故、事件以及技术指标等数据的输入、查询、修改、统计及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全硬盘播出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音频文件的播出,实现无人工值守的电视台节目播出系统。它取代模拟(或数字)录像机的手工播出形式,使电视台的节目播出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降低电视台播出成本,提高播出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PowerCaster是一种基于C/S架构针对音乐类广播节目类型化播出设计的自动播出软件,与S1相比,Power-Caster可实现广播节目的类型化播出,即可以根据事先制定节目策略智能化排播出单.但在为节目生产提供便捷的同时,该系统生产厂家未对系统播出日志设计查询功能,不便于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查询播出日志.针对这一问题,利用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C#对该系统日志查询功能进行了二次设计.  相似文献   

4.
虞榕滨  陈军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1,28(5):104-105,108
众所周知 ,在各电视台日常播出工作中节目串联单作为节目播出的依据 ,其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 ,节目串编工作是电视台从制作到播出节目环节中的咽喉。1 995年以前 ,我台节目串联单主要靠手工编制 ,而这一方式已经显然不适应我台事业发展的要求了。首先 ,手工编制节目串联单工作量十分繁重。随着播出节目的日益增多 ,每天两个频道四张串联单 ,几百条播出节目 ,如果一条条手写出来 ,工作量可想而知。况且 ,还要计算播出时间 ,一不小心就会算错。其次 ,当串联单编好后 ,进行修改调整十分麻烦 ,又十分费时 ,还只能在单子上涂涂改改 …  相似文献   

5.
县(市)级广播电视台节目制作、播出用的节目带通常都是依靠人工管理和登记,然而随着节目内容的丰富和播出量的增加,磁带库中历年累积的新闻、专题、文艺、电视剧等越来越多,节目载体的规格越来越多,内容分类也越来越复杂。单靠手工分类、归纳、编号、制卡、统计等管理手段已明显不适应。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有:(1)对借用部门来说,查询不方便,不明了。在领用节目带时,等候时间长。(2)对管理部门来说,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而工作效率无法提高,管理能力差,统计精度低,且差错率增加。(3)影响了磁带库中节目资源的充分利…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软件质量保证检查记录表格手工记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包括:存在非必要填写的表单、不适用/未达/重复的过程检查项过多、缺少合适的项目软件质量保证工具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减少手工填写软件质量保证检查记录的方法,即改进工作流程、优化过程审核内容和改变手工填写方式。  相似文献   

7.
倪新魁 《电子技术》1993,20(10):43-43
现在许多中小电视台在播放电视节目时,仍由手工切换,播放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播出的电视节目,以便能够及时切换,稍有不慎,便会产生播出事故,影响播出质量。为了提高播出质量,减轻播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我们研制了由单片微机8031进行实时控制的电视节目自动程序播出系统。所谓电视节目自动程序播出系统是指用单片微机为控制核心,按预先编排好的节目程序和时间表,对电视信号源设备和视音频开关矩阵进行自动控制,实现电视节目按程序自动播放。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技术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式。电视媒体开始运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形成了新兴的数字电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电视硬盘的播出系统中,电视节目的上载是节目能顺利播出的前提条件。而节目上载的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播出质量。因此,节目上载工作对安全播出影响重大。本文就硬盘播出系统中上载对安全播出的影响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电视节目播出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及播出质量是各个电视台播出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然而电视节目播出的安全性和播出质量涉及到节目的制作、传输等各个环节,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得节目播出的质量和安全性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邯郸电视台自动监控系统的方案与功能。该系统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可通过该系统实时监看发射台的播出质量及节目内容;随时查阅发射台的节目播出情况记录;监听监看播出电视节目录像资料;自动统计发射台的播出时间、停播、劣播等故障情况,自动生成各种月、季、年报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安全优质播出。  相似文献   

11.
EFP告别神坛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在电视屏幕上随时可以见到的节目类型。不难看出,这些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采用多台摄像机拍摄制作而成。不论是直播还是录播,其中多数节目会在现场搭建一套EFP系统进行现场(剪辑)、包装、合成、保存或播出。  相似文献   

12.
成力 《现代电视技术》1998,(1):75-77,69
所谓节目技术审查,是指电视节目播出磁带的技术审查(以下简称节目技审)。在我台电视宣传管理系统中,设置了技审科。这个科组是节目宣传主干线,即和节目播出密切相关的科组之一。主要任务是按照电视录像节目的技术法规和流程规定,对台外录制的节目进行技术质量鉴定,对本台录制的节目进行技术质量认可,确认全部播出节目的技审信息,包括技术质量合格认证以及入点、实长等播出数据,录入节目信息管理系统。在节目流程管理中,确保电视节目磁带的规范、优质制作和安全,准时播出。简言之,就是在节目流程中,把好节目的技术质量关。  相似文献   

13.
传统导播系统均是通过电话耦合器来实现的,不具备来电显示功能、来电自动屏蔽功能和来电统计分析功能,导播无法掌控节目播出状态,对节目播出的欢迎程度更加不能进行科学的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吴小岭 《电子科技》1999,(12):18-19
Access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维护功能、是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计发工具。但Access中的报表向导生成的表格都是西方式的,不符合我们一般的习惯。我们一般习惯以下格式的表格(见表1),把表格中的字段分为若干组,每组包含1个或多个字段,如果一组的字段数目大于1,则此组有一个组标题;如果字段数目为1,则没有组标题,并且没有组标题和字段标题之间的横线。用Access的报表向导不可能生成这种格式的表格,如果在设计机图中用手工来设计这样的报表,也几乎是不可能的。笔者在Access97中建立了一个名为“表格设计”的数据库,它包含3个数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电视制作和播出上的广泛应用,电视设备正向着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广大的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由于经济实力不足的原因,在设备的更新方面难以跟上技术的步伐,现在正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在节目资料存储上,磁带库不断膨胀,且存在着保存时间和图象质量的问题;在节目播出上,仍采用模拟录象机播出的方式,由于播出录象机是单机工作且录象机戒系统较为复杂,录象带受环境温度、湿度和灰尘的影响较大,由录象机机戒故障和录象带故障造成播出中断的现象时有发  相似文献   

16.
县级台播出设备的合理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线电视台播出设备配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节目播出的质量 ,节目播出质量的好坏也必将影响到宣传效果和台自身的形象。泗县有线电视台结合自己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 ,在播出设备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经过合理配置 ,使播出水平及效果得到了提高和改善。节目的播出主要包括节目播放和节目发送两大部分。节目发送方面只要采用优质高性能的调制器一般都能满足系统需求。下面主要谈谈如何配置节目播放设备来提高播出效果和性能。作为有线电视台 ,在节目的播出线上既要考虑节目信号的质量又要考虑片带类型的兼容。从这两点出发 ,我们在播出线上分别…  相似文献   

17.
节目的收视率,一直是播出后通过第三方公司调查抽样统计后才能得出。如果在节目播出前,就分析一下节目中存在的信息点,就能提前预测收视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梁海辉 《电视技术》2021,45(5):138-140,147
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质量和内容,不仅是衡量当地广播电视播出责任部门的运行保障能力和宣传导向的重要标准,也是当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对节目生产部门行使监督监管职责重要措施和手段.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和内容监管系统可以为监督管理提供数据依据,满足了保障和促进广播电视健康发展的需要.基于此,从广播电视质量和内容监管智能化出发,以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平台为依托,介绍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和内容监管系统的规划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叶红 《世界广播电视》2009,(11):76-78,80
简介 目前.中央电视台财经节目中股市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手工输入数据后处理播出。这种操作模式有两个弊端.一是数据有延时,播出的数据并不是当时的最新数据;二是手工输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出错的可能,加大了核查的工作量。这就迫切地需要一个可以实时提供股市数据的中转站.并将其从演播室的控制台播出。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及各类新媒体播出技术在广播电视制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及质量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同时提高节目的播出质量,已日益成为集团技术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简单的监测系统来实现对安全播出和节目质量的全方位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