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上将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称之为球麻痹.其中由于延髓神经核或周围神经核病变所致者称为真性球麻痹,而支配其运动神经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者称为假性球麻痹[1].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进食易呛咳.如处理不当足以危害病人生命.本科自1989年10月~1999年10月共收治此类病人50例,护理体会较深,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将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称之为球麻痹,其中由于延髓神经核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者称为真性球麻痹,而支配其运动神经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1].文献报道,脑血管病后遗假性球麻痹患者已达脑血管病患者的25%左右。该病患者进食易呛咳,重者吞咽困难,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加强脑血管病假性球麻痹患者的饮食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996年1月~1998年3月,我院共收治脑血管病假性球麻痹患者59例,其中男27例,女32例,年龄52~72岁,平均68…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遗假性球麻痹患者轻者进食易呛咳,重者吞咽困难,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脑衰竭死亡。因此,加强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康复与护理非常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自 1997年 2月~ 6月共收治假性球麻痹患者 28例,男 18例,女 10例,年龄 46~ 78岁,平均 62岁,平均住院 34d。临床诊断:经 CT证实脑出血 3例,脑梗死 25例,均为基底节及内囊病变引起的假性球麻痹。其中 16例患者进食呛咳, 12例患者吞咽困难。 方法: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1)假性球麻痹轻度吞咽障碍者,表现为进食呛咳,对这类病人采取的方法为:①选择正确的进食…  相似文献   

4.
张桂珍 《家庭护士》2007,5(1):35-36
脑血管意外病人可造成假性球麻痹.球麻痹是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其中由于支配其运动神经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病人均易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1980年Gauderer等[1,2]首先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应用于临床,较好地解决了病人的摄食问题.与传统胃切开造瘘术及插胃管相比,具有安全、快捷、省钱、并发症少的优点.本院对脑血管意外病人行PEG术10例,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意外病人可造成假性球麻痹。球麻痹是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其中由于支配其运动神经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病人均易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1980年Gauderer等[1,2]首先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应用于临床,较好地解决了病人的摄食问题。与传统胃切开造瘘术及插胃管相比,具有安全、快捷、省钱、并发症少的优点。本院对脑血管意外病人行PEG术10例,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脑血管意外病人行PEG术10例,其中…  相似文献   

6.
张金花 《护理研究》2002,16(9):526-527
球麻痹是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其中由于支配其运动神经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1 ] 。假性球麻痹病人易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常导致吸入性肺炎 ,甚至窒息死亡。 1 980年Gauderer等[2 ] 首先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 trostomy ,PEG)应用于临床 ,较好地解决了病人的摄食问题。与传统胃切开造瘘术及插胃管相比 ,具有安全、快捷、省钱、并发症少的优点。本院自 1 997年迄今对假性球麻痹病人行PEG术1 1例 ,现…  相似文献   

7.
周樊华 《护理研究》2003,17(21):1270-1271
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系急性多发性脑梗死 ,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 ,吞咽困难 ,构音障碍 ,极易并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迄今为止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为探讨早期康复疗法对本病的影响 ,选择 2 0 0 2年 3月— 2 0 0 2年 9月我科收治的72例假性球麻痹病人进行系统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均为脑梗死后引起的假性球麻痹病人 ,男 5 8例 ,女 14例 ,年龄 5 1岁~ 73岁 (5 8.3岁± 7.2岁 )。脑梗死诊断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 ,全部病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其中皮层…  相似文献   

8.
球麻痹病人鼻胃管置入法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球麻痹即延髓麻痹 ,它是指脑干病变可损及舌咽迷走神经的核及脑干内纤维 ,双侧延髓病变引起的舌咽、迷走神经为主的后组颅神经麻痹称为球麻痹[1 ] 。其临床特点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构音不清 ,声音嘶哑等 ,以往遇到此类病人 ,护士用常规胃管置入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反复置入 ,增加病人的痛苦 ,同时反复插管还会导致病人鼻咽部黏膜的损伤、水肿等[2 ] 。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9月开始对球麻痹病人采取区别于常规胃管置入法的球麻痹胃管置入法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16 6例 ,男 10 5…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假性球麻痹2例饮食不当死因分析与护理刘妹华韩英慧(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总医院,250100)临床上将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称之为球麻痹,其中由于延髓神经核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者称为真性球麻痹,而支配其运动神经的上位...  相似文献   

10.
康复配合电针治疗卒中后球麻痹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45-6245
球麻痹又称延髓麻痹,是常见的咽喉肌和舌肌麻痹综合征,因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核病变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临床表现特点;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临床分为真性与假性球麻痹[1],本科采用电针和吞咽训练的方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脑卒中患者约 51%有吞咽障碍,主要是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和 /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所致的假性球麻痹。我们自 1997年 1月~ 1998年 11月对 26例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本组病例男 16例,女 10例,年龄 52~ 81岁。经 CT证实脑出血 8例,脑梗死 18例。基底节及内囊病变引起的假性球麻痹 18例,脑干病变引起的真性球麻痹 8例。 23例于入院 72h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3例延长至 8~ 15d进行训练。吞咽障碍程度的评判标准:正常 (0度 ): 5s内 30ml温水…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的早期康复护理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假性球麻痹可导致病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 ,常导致吸入性肺炎 ,甚至窒息死亡。因此 ,提高对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护理水平 ,最大程度的促进功能恢复是非常必要的。我科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6月对 6 4例脑梗死致急性球麻痹患者分组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的 6 4例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病例 ,全部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将其随机分成康复训练组 (康复组 )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康复组 34例 ,男 2 4例 ,女 10…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71,自引:4,他引:67  
因脑梗塞引起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很多 ,重症者给予鼻饲时 ,经常受到拒绝 ,因而易造成呼吸系统感染和营养不良。为此 ,我们采用吞咽康复训练〔1〕,对 2 2例因脑梗塞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2例脑梗塞患者均符合 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9例。年龄 55~ 73岁 ,平均 6 1岁。 14例第一次脑梗塞发病 ,8例第二次脑梗塞发病。假性球麻痹诊断标准〔2〕: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反射消失、咽反射存在、伴有病理性脑干反射及情感障碍等。全部病…  相似文献   

14.
1998年2月~2000年1月对收治的56例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男36例,女20例;年龄42~84岁,平均62.5岁。既往有脑梗死史40例,高血压史42例。56例均急性起病,伴假性球麻痹症状。其中28例为不全性假性球麻痹,以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为主要表现,言语功能影响不大,其中12例脑梗死史者均有肢体瘫痪,无脑梗死史16例,其中6例有肢体瘫痪。28例为完全性假性球麻痹,表现为双侧面-咽-舌-咀嚼肌麻痹伴双侧肢体不同…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梗死引起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少 ,为保证病人营养的供给 ,避免造成肺部并发症和营养不良 ,作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采用吞咽康复训练 ,对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30例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均为皮层脑干束损伤 ,未累及延髓吞咽中枢。其中男24例 ,女6例。年龄51~81岁 ,平均66岁。假性球麻痹诊断标准[1]: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反射消失、咽反射存在 ,伴有病理性脑干反射及情感障碍等。吞咽能力分级标准[2]:重度 :完全不能经口摄食…  相似文献   

16.
延髓麻痹也称为球麻痹,是由于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及核的下运动神经病变以及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导致喉肌和舌肌麻痹的综合征。表现为声音嘶哑、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可分为真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和肌源性球麻痹,分别常见于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血管病和重症肌无力。球麻痹患者可有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营养失调等并发症,不作积极治疗和正确护理,极易导致病情加重。总结我科近十年来对球麻痹患者的护理措施,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279例完全性球麻痹患者,男193例,女86例,年龄21~79岁,其中脑血管病245例,格林-巴利综合…  相似文献   

17.
深刺廉泉穴辅以药物治疗脑卒中引起的球麻痹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麻痹是以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为主要症状群的一种病症,其临床常分为真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和肌源性球麻痹.[1]真性球麻痹是因疑核、舌下神经核及其神经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假性球麻痹是因双侧大脑皮质及皮质脑干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肌源性球麻痹是因延髓神经支配的肌肉病变所致,为双侧性,无感觉障碍,常见于重症肌无力、肌炎、运动神经元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脑卒中引起的球麻痹,药物治疗疗效多不理想,我们对一组脑卒中引起的球麻痹患者,采用深刺廉泉穴辅以药物治疗的方法[2],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炎性自身免疫病,是主要在关节滑膜,其次是在浆膜、心、肺、血管、神经及眼等结缔组织处广泛发生的免疫性炎症[1].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是常见的咽喉肌和舌肌麻痹综合征,表现为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等一组症状,有真性和假性之分.若是延髓运动神经核或吞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为真性球麻痹[2].RA合并真性球麻痹,文献中少有报道.本院2006年12月收治1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真性球麻痹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假性球麻痹是由于脑卒中导致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情感障碍,是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我们自 1993年开始治疗脑卒中偏瘫时,尝试运用不同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48例病人均经头部 CT或 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且伴有假性球麻痹症状。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 32例,对照组 16例。治疗组中男 23例,女 9例; >60岁 19例。病程 < 1个月 25例, >1个月 7例,脑梗死病人 27例,脑出血 5例。对照组中男 12例,女 4例; >6…  相似文献   

20.
一例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病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乃至衰竭死亡 ,必须予鼻饲维持营养 ,保证治疗 ,减少并发症。不但增加患者痛苦 ,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曾护理一例急性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病人 ,通过文献检索以及个案护理查房讨论 ,制订出最佳的病人乐于接受的护理措施即对患者进行科学地吞咽训练 ,避免了鼻饲带来的痛苦。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6 7岁 ,在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四肢乏力 ,步态不稳 ,伴口齿不清 ,于 2 0 0 0年 2月 8日下午15∶0 0由平车推送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