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肌力、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中医证候积分,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4%(P 0.05);治疗后NIHSS、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肌力、FMA、ADL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疗效及对SSEP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分别在对症干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和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及SSEP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均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两组治疗后SSEP指标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有明显差异,且试验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结论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存质量,并有助于调节肢体感觉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脑复原汤辅治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对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脑复原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30天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以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CAT、MDA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脑复原汤辅治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可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神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4.
傅雅萍  季晓东 《新中医》2018,50(3):46-4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2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估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痉挛指数(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CSI、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卓  王云超  王春一 《河北中医》2023,(12):1991-1995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89例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Hcy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复元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补肾复元汤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脑损伤特异性生化指标(S100B蛋白、NSE水平)、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脑损伤特异性生化指标、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相应治疗后,2组hs-CRP、TNF-α、IL-6、S100B蛋白、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复元汤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脑损伤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通络方早期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9月30日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40例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MRS评分、BI,随访3个月后再次评估)、中医证候要素积分、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NIHSS评分、血黏度及血脂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统计2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BI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2组治疗3个月后NIHSS、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2周后(P均<0.05),BI明显高于治疗2周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MRS评分更低(P均<0.05),BI更高(P均<0.05)。2组治疗后内风、痰湿、血瘀积分及总积分,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FIB、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NIHSS评分、全血黏度均与内风、痰湿、血瘀积分及总积分呈正相关(P均<0.05),血浆黏度与痰湿、血瘀积分及总积分呈正相关(P均<0.05),TC与痰湿积分呈正相关(P<0.05),HDL-C与内风、痰湿积分及总积分呈负相关(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102/120),对照组为76.7%(92/1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NIHSS评分、血黏度及血脂与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活血化痰通络汤可有效减少患者中医症状,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代谢,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远期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蛭蛇通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规范治疗和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蛭蛇通络胶囊,每次4粒(每粒0.5 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22%,对照组为67.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LDL-C水平降低和HDL-C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4、8周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8周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4周和8周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8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同时间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蛭蛇通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有效降低血脂,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赵灵 《新中医》2020,52(8):72-75
目的:观察辛温开窍方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温开窍方治疗。比较2组凝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辛温开窍方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能改善凝血指标、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神解毒方治疗热毒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醒神解毒方;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90 d;观察治疗后(28 d、90 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BI)、社会参与水平(MR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0.0%(P〈0.01)。两组治疗前后NIHSS积分、BI指数、MR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解毒方结合西药可改善热毒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均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观察比较不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瘀证证候积分、BI评分与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5、30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瘀证积分、BI评分与F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各项指标,提高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阳涤痰消瘀汤联合穴位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阳虚痰瘀阻络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ACI阳虚痰瘀阻络证患者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联合温阳涤痰消瘀汤口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针刺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值、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正常生活功能评分(BI)增大,并且观察组NIHSS分值、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正常生活功能评分(BI)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GMP-14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涤痰消瘀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ACI阳虚痰瘀阻络证的临床效果好,并能更好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浆GMP-140等血清学指标水平,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通脑饮,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第14天、3个月时观察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MRS积分、MMSE评分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NIHSS、MRS、BI指数、MMSE及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NIHSS、MRS、BI指数、MMSE及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中西药联用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补阳还五汤。治疗7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差值;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mRS评分差值;血清缺氧转录因子-1α(HIF-1α)和B淋巴细胞瘤-2(Bcl-2)水平;评定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和mR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差值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IF-1α、Bcl-2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HIF-1α值低于对照组(P<0.05),Bc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57.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气虚血瘀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HIF-1α表达下调和Bcl-2表达上调改善脑供血和启动抗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星蒌承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星蒌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DL、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B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星蒌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患者安全性较高,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使患者日常生活独立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刺血醒脑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的西医治疗与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血醒脑法。观察比较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中医证候评分的不同,以及两组在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所产生的变化,并评价刺血醒脑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及F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提高,F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 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FCA评分提高更明显(P 0.05);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两组在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中,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刺血醒脑法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出现少数几例轻微头痛、恶心等不适。结论刺血醒脑法能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Barthel指数,提高FCA评分,同时降低其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功能康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行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化痰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提升该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观察颞三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12 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 90 例风痰瘀阻证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分为对 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将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接受颞三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 %,高于对照组的 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风痰瘀阻证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颞三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 该方法不仅仅能够缓解临床症状,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疗效、神经功能、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较对照组(75.86%)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服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1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经络患者入选,判定中医证型,并调研其危险因素,入院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测定疾病状态,观察2周和3个月的NIHSS、BI、MRS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中医证型脑卒中患者各危险因素的伴发率、脑卒中亚型的分布、入院时MMSE、NIHSS、BI、MR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期间NIHSS的减分值、人院后3个月期间BI的增分值和MRS≤3患者的增加例数比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证为主的中医证型NIHSS、BI、MRS优于虚证为主的中医证型.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脑卒中中经络患者的近期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