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45例男性CHF患者(CHF组)和30例男性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浆Leptin水平,同时分别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WHR)及血压等,采用改良Simpson法测定CHF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CHF组与对照组及CHF组不同病因亚组血浆Leptin水平变化,并将NYHA心功能分级与Leptin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HF组患者血浆Lep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浆Leptin水平呈升高趋势,两者显著相关(rs=0.875,P<0.001);CHF组不同病因亚组血浆Lepti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Leptin水平升高,并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CHF患者高Leptin血症可能参与了CHF分解代谢等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吴辉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1):1284-128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8例CHF住院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92例,Ⅱ级102例,Ⅲ级105例,Ⅳ级129例.用化学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cTnⅠ,将心功能与cTnⅠ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浆cTnⅠ在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显著升高(P<0.01),心功能Ⅳ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和Ⅰ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心功能Ⅱ级组与心功能Ⅰ级组血浆cTnⅠ水平无明显差异.心功能分级与cTnⅠ呈正相关(r值为0.7,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TnⅠ和心衰的严重程度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CHF患者cTnⅠ与心衰程度相关,与病因无关.推测其可作为判定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贫血和慢性肾脏病(CKD)在住院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发生情况以及对住院期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至Ⅳ级的CHF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4组:贫血组、非贫血组、CKD组、非CKD组。统计贫血和CKD发生率,比较患者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确定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析贫血和CKD是否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关及影响贫血的因素。结果37.7%的CHF患者发生贫血,55.74%的患者发生CKD;贫血和CKD均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严重程度相关,Ⅱ级、Ⅲ级和Ⅳ级合并贫血者分别为10.2%、38.9%和65.9%,合并CKD者分别为34.7%、53.3%和84.1%;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血色素(Hb)和估算的肌苷清除率(eGFR)水平明显下降(P<0.01);CKD和贫血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相关性;贫血与CKD和NYHA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结论贫血和CKD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比较普遍,CHF程度较重的患者容易存在贫血和CKD,贫血和CKD与住院CHF患者死亡有关,CKD可能是CHF患者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型利钠肽(CNP)浓度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NP浓度,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分析CNP浓度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心衰组C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不同心功能组CNP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CNP水平不随NYHA分级升高而升高。结论血清CNP浓度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但与心衰程度无关,不能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醛固酮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测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醛固酮、肾素及血管紧张素水平,对不同程度的心功能进行相互比较,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浆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按NYHA分级心衰各组间醛固酮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LVEF≤40%组血浆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40%组(P<0.001).心衰治疗后醛固酮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血浆醛固酮水平与NYHA分级及LVEF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85和0.73,P<0.001).结论血清醛固酮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刘全良 《河北医学》2012,18(8):1054-1056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的关系,并探讨RDW作为CHF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近2年来入院心衰患者共200例的资料,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66)、Ⅲ级组(n=58)、Ⅳ级组(n=76);另选182例同期住院无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RDW增高组(n=102),RDW正常组(n=98),比较二者的死亡率.结果:从对照组到心功能Ⅳ级组,RDW逐渐增加,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DW增高组CHF患者死亡率较RDW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CHF患者RDW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程度有关;心衰患者入院时RDW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衰病人120例(CHF组)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和空腹血糖.IR用李氏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表示,IAI=1/空腹血浆胰岛素(FIS)×空腹血糖(FBG).CHF组用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射血分数(EF)值.选择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NC).结果: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胰素浓度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十分显著(P<0.01).②胰岛素抵抗指数(IAI)随心衰程度加重而进行性下降,其中心功能Ⅲ级较心功能Ⅰ级、Ⅱ级明显降低(P<0.05),Ⅳ级较Ⅰ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越差,IR升高越明显,IR水平对于CHF的治疗及对其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贫血、铁缺乏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1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对心功能进行Ⅱ ~ Ⅳ级的分级分组,观察各组患者中贫血、铁缺乏的发生率以及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结果 Ⅱ、Ⅲ、Ⅳ级CHF患者,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7.50%、25.58%、55.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缺乏发生率分别为27.50%、39.53%、60.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LVEF以及CO、eGFR指标均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铁缺乏发生率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出现明显的上升,血红蛋白浓度、肾小球滤过率、LVEF、CO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肾功能不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及肾功能不全对CHF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NYHA心功能Ⅲ,Ⅳ级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结果 CHF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5.5%.NYHA心功能Ⅳ级患者的血清Cr浓度明显高于NYHA心功能Ⅲ级患者(P<0.01);在血清Cr浓度升高的患者中,NYHA心功能Ⅳ级的比例较高,而NYHA心功能Ⅲ级的比例较低(均P<0.05),且血清Cr与B型脑钠肽(BNP)呈正相关(P<0.01).CHF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明显升高(P<0.01).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血清Cr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的回归系数为0.01,优势比(OR)为1.01(P=0.007,95%CI:1.003~1.017),BUN的回归系数为0.088,OR为1.092(P=0.009,95%CI:1.022~1.167).结论 Cr,BUN分别是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是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将CHF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11例,Ⅳ级11例;同时将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并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RDW。结果观察组NT-proBNP和RDW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NT-proBNP及RDW水平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的增高而增加。NT-proBNP和RDW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0,r=0.51,P均<0.01)。结论 NT-proBNP和RDW与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CHF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曹磊 《疑难病杂志》2011,10(6):408-410
目的测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及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水平,探讨血浆BNP及血清FABP对CHF诊断及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住院CHF患者60例,其中NYHA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原发疾病:冠心病30例,瓣膜性心脏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另纳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BNP及FABP浓度,评价心功能。结果 CHF组血浆BNP及血清FAB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CHF患者的BNP及FABP水平逐渐增高(NYHAⅣ级>NYHAⅢ级>NYHAⅡ级,P均<0.01);LVEF≤40%患者显著高于LVEF>40%患者(P<0.01);而不同病因CHF患者间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FABP呈正相关(r=0.801,P<0.01),两者与LVEF呈负相关(r=-0.718,r=-0.881,P<0.01)。结论血浆BNP及血清FABP测定对CHF的诊断和心功能的分级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采血测量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观察二者在CHF患者中表达变化。方法:60例患者为CHF组,对照组入选正常人50例,CHF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及CHF组分别测量HCY、CRP。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CHF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①CHF组治疗前HCY、CR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不同心衰级别组间比较:随着心衰级别升高HCY、CRP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CHF组治疗后HCY、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相关性分析:HCY、CRP与左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CHF患者HCY、CR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可反映临床心功能分级水平。②CHF患者HCY、CRP水平随患者心功能的改善降低,其水平的测定对评价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李发  储岳峰  陆善荣 《吉林医学》2011,32(16):3193-319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清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86例CHF患者(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及50例对照组血清UA、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患者增高组血浆LAd、LVEDd均显著高于UA正常组;LVEF显著低于UA正常组(P<0.05)。CHF患者血清U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CHF程度的加重UA水平显著增加。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LAd、LVEDd均显著高于Ⅱ级组;LVEF显著低于Ⅱ级组(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7例心力衰竭(CH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6例患者的血浆中NT-proBNP水平。结果: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435.7±8725.4比78.6±54.3)ng/L,P〈0.001];以300 ng/L为正常参考值,NT-proBNP诊断心衰的敏感性92.5%(62/67),特异性93.8%(15/16);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比较可见两者随心功能级别增加而显著升高。结论:ECLA法检测血浆中NT-proBNP水平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衰可能;NT-proBNP是一项量化的心功能标志物,在心衰程度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无创伤、快速可靠、完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评价其在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男性CHF患者作为研究组,男性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静息空腹状态下采取肘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BNP水平,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测定RDW;根据公式计算LVMI。结果 (1)CHF患者血浆RDW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92±1.78)%vs(12.56±0.84)%,P<0.05],血浆BNP、LVMI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浆RDW亦呈升高趋势,Ⅱ~Ⅳ级分别为(13.96±0.93)%、(14.91±1.37)%和(15.62±2.41)%;不同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3)不同病因所致CHF各亚组间血浆RDW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4)以RDW均数14.93%为界,CHF组高RDW亚组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低RDW亚组(42.6%vs 17.4%和31.3%vs10.9%,P<0.01)。(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BNP、LVMI、RDW水平分别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s=0.922,P<0.01;rs=0.834,P<0.01;rs=0.935,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CHF组患者血浆RDW水平分别与LVMI、BNP呈正相关(r=0.269,P<0.05;r=0.528,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RDW水平明显升高;血浆RDW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提示RDW水平可作为CHF患者评价心力衰竭进程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CHF患者为CHF组,以68例健康查体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TGF-β_1、CTGF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HF患者血清TGF-β_1、CTGF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TGF-β_1、CTGF升高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TGF-β_1、CTGF均与LVEF呈负相关(r=-0.638,P<0.01;r=-0.743,P<0.01),与LVMI(r=0.630,P<0.01;r=0.748,P<0.01)、心功能分级(r=0.647,P<0.01;r=0.753,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清TGF-β_1、CTGF共同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CTGF水平可作为诊断及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石伟利  陈瑶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12-1415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采血测量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观察三者在CHF患者中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我科住院的CHF患者60例为CHF组,对照组入选正常人50例,CHF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及CHF组分别测量HCY、cTnI、CRP。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CHF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析HCY、cTnI、CRP和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研究CHF患者血浆HCY、cTnI、CRP的表达。结果:①CHF组治疗前HCY、cTnI、CR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不同心衰级别组间比较:随着心衰级别升高HCY、cTnI、CRP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相关性分析:HCY、cTnI、CRP与左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CHF患者HCY、cTnI、CR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心功能程度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可间接反映临床心功能程度。②CHF患者血HCY、cTnI、CRP三者水平升高的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CHF患者65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4项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1)CHF患者MPV、PDW和P-LC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HF患者MPV、PDW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逐渐升高,NYHAⅡ~Ⅳ级各自的MPV、PD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及P-LCR各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YHA分级与MPV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13,P<0.05。NYHA分级与PDW间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83,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测定可作为CHF患者心功能评价较好的指标,其中MPV、PDW为更灵敏的指标,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张丽侠  徐明 《西部医学》2014,(3):291-293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05例确诊为CHF的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NYHAⅠ、Ⅱ、Ⅲ级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5%、82.35%和88.89%,对照组NYHAI级的总有效率为70.59%、Ⅱ级为63.16%和Ⅲ级为68.7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及其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LVMI、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而EF、E峰则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氯沙坦钾能有效缓解CHF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患者耐受性好,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