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电并网运行所引起的电压跌落问题,随风电比重的增大而日益突出。通过对风电场并网运行所产生的接入点电压跌落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MATLAB/SIMUuNK模型仿真,验证了使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能显著地减小电压偏差、抑制电压跌落,有效地改善风电并网运行时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甘肃河西地区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工程,建立了典型风电机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谐波等电能质量特性;在对风电场电能质量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补偿效果等因素,对应用STATCOM治理风电场电能质量的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STATCOM对风电场的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可为风电场电能质量特性分析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含风电并网的配电网损耗计算的精确度及时效性,在分析风电功率特性及其对配电网损耗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改进随机森林法的配电网损耗计算数学模型,由系统运行数据获得与损耗相关的电气特征量,对于风电波动程度的评估则提出了波动系数指标,再由改进随机森林法获取特征量与损耗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建立配电网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算例的分析表明了所提方法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由于海上风资源的多变性,以及风力发电机中存在较多的电力电子元器件,海上风电场并网后会产生电能质量问题。本文选取某海上风电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参考国标规定,对该风电场的电能质量(电压偏差、电压闪变、电压波动、谐波)进行求解。基于风机的无功特性,本文对某海上风电场接入电网公用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进行研究。在电能质量计算与分析方面,参考相关规程规定,完成电压偏差、电压闪变、电压波动部分指标的限值与实际值计算,并进行对比;通过ETAP软件中的谐波分析模块,进行谐波模拟仿真,得到谐波指标的实际值,并与理论计算的限值对比。当谐波电流超出国家标准的时候,通过在母线接入单调谐滤波器的方法,进行谐波治理,达到电能质量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电网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市场的开放,将分布式电源集成到现有配电系统是今后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以配电网网损和节点电压偏移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考虑支路电流约束、分布式发电单元容量和总接入容量等约束条件,构建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优化配置模型。并提出基于均匀设计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寻优计算,避免了遗传算子的盲目试凑,可以较好地兼顾多目标优化Pareto解集的多样性与快速性,有效提高优化精度。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合理优化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网损,提高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与定容对配电网有着重要影响意义,针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系统能量损耗和各节点电压影响的问题,首先建立了以有功功率损耗和系统节点电压的目标函数优化模型,提出了充分整合引力搜索算法(GSA)的勘探能力和粒子群(PSO)的开采能力的混合算法(PSOG-SA),同时确定权重系数,最后采用IEEE-33标准节点配电网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和其他两种算法的比较,验证了配电网系统在该算法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算例分析表明,合理的DG接入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有功功率损耗,改善节点电压.  相似文献   

7.
风电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风电的开放和利用占据了新能源的主导地位,但由于风资源的不确定性和风电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使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是波动的,导致产生出线并网功率因数不合格、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问题,?给配电系统的电压无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考虑双馈风力发电机自身的无功输出特点,对于大容量风电场接入系统时还存在稳定性问题;同时系统电压的波动也会对风机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上述问题都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置无功补偿得到改善。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SVG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优缺点,研究了SVG在其电压无功控制时的应用,详细探讨了SVG并网时的关键技术点,同时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SVG在风电场升压站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应用SVG之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基于混合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协调控制方法。通过分析萤火虫算法与量子粒子群算法特点与实现关键,按照串联形式融合两种算法,架构出分为两个阶段的混合智能算法,并用群体替换算子做进一步优化,设定电容器购置费用、负载率以及总有功网损为目标函数,基于负荷率与目标函数间的层次关系,架构双层配电网无功补偿协调控制数学模型,将模型与混合算法结合,获取寻优结果,实现无功补偿协调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收敛速度、降损效果以及节点电压质量均具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及其在配电网的大规模并网给配电网的运行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为保证大规模光伏并网后的配电网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在分析光伏有功出力和无功调节特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电压主动调控策略,根据系统负荷预测和光伏出力预测获取下一时段所需的无功功率调整量,以常规无功补偿装置为优先、光伏逆变器无功调整为辅,各光伏无功调整量的分配采取经济性最优的方式。建立含光伏并网的配电网电压仿真计算实例,通过与其他电压调控策略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配电网有利于其无功优化、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有功网损最小为其无功优化的目标函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试验。由于基本粒子群算法的系数选择为常系数,存在人为选择系数过多依赖于经验的现象,具有一定的主观与偶然性,会导致粒子过于早熟,陷入局部最优。因此针对常系数粒子群算法的不足,将基于动态权值系数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运用到无功优化中,对含有风、光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IEEE33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网损,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