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冯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0):1365-136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机体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空腹血糖(FBG)、阴离子间隙(AG)、C肽水平;比较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能力(TAC);比较治疗前后应激相关激素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A)、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第2、24小时观察组HbAlc、FBG、AG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O2-CP和C肽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和TAC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or和N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T3、FT4和TSH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有效改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机体综合应激状态,疗效优于小剂量静脉持续滴注胰岛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胸肺癌根治术组)33例和观察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组)33例,然后将两组术前2d及术后3、10d时的红细胞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应激激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3、10d时的红细胞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应激激素指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3d与术前2d及术后10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的波动均小于开胸手术的患者,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组及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组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SA)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3例年龄〉65岁的老年糖尿病酮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微量泵治疗组尿酮体达阴性时间缩短,低血糖发生率降低。结论:微量泵治疗能更快更安全纠正代谢紊乱,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红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79-179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2011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胰岛素泵实施治疗,对照组应用微量静脉泵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胰岛素泵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比较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硬膜外镇痛泵组)45例,B组(静脉镇痛泵组)45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机体应激与氧化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24、48h的机体应激与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优于静脉镇痛,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赵宏钧  秦琴  余江萍 《医学综述》2014,(10):1912-19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围术期应激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于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的变化。结果术后1 d与3 d观察组血清应激激素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术后1 d各指标水平高于术前及术后3 d,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1 d与3 d血清氧化应激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变化小于传统手术,临床应用价值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配以专科护理措施。结果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6~10h后,血糖均平稳降低至7.6-13.4mmol/L之间;头晕、恶心症状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使用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配合专科护理措施,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泵联合微量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华征 《甘肃医药》2012,(4):254-256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微量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20例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胰岛素泵联合微量泵治疗,未正常进食前胰岛素泵使用基础量,微量泵以普通胰岛素0.1U(/kg.h)持续静脉输注,依据每小时监测血糖调整输注速度,控制血糖在10mmol/L左右;正常进食后胰岛素泵全日用量的40%~50%为基础量,余下的作为餐前负荷量,依据血糖情况调整基础量及餐前量,同时微量泵停用。对照组未正常进食前微量泵以普通胰岛素0.1U(/kg.h)持续静脉输注,依据每小时监测血糖调整输注速度,控制血糖在10mmol/L左右;正常进食后停用微量泵,三餐前和睡前使用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按三餐30%、20%、20%、30%分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酮转阴时间短,血糖达标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每日维持胰岛素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微量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李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108-2109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36例住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回顾性分为微量泵A组与胰岛素常规液路组B组。结果:A组患者较B组患者血糖控制在24h下降达理想标准所需时间短、并发症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微量泵方法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胰岛素给药方式更符合生理状态,患者耐受性好、痛苦少,剂量调整灵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使用微量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胰岛素,并进行血糖监测和尿液监测(每2h1次),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酸中毒纠正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结果:所有病例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且控制稳定,尿酮体在6~12h内消失,后未再出现阳性表现,CO2CP在1~3天恢复正常。结论: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除取得与小剂量胰岛素滴注同样的效果外,临床还表明该方法使血糖控制稳定,治疗时间缩短,且剂量正确,易于调整,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及观察病房行神经阻滞加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及疼痛介质、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9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术后PCIA组)、B组(“鸡尾酒”局部注射镇痛加PCIA组)及C组(病房行神经阻滞加术后PCIA组),每组各30例。比较3组的术后2 h、4 h、6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入院时及术后12 h及48 h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状态(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 结果 术后2 h、4 h、6 h、12 h、24 h及48 h 3组的VAS评分先升后降,且C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及B组,B组则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3组的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状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及48 h 3组的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均先升后降,且C组的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指标显著低于A组及B组,B组则显著低于A组;入院时、术后12 h及48 h 3组的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均先降后升,且C组的血清氧化应激激素指标显著高于A组及B组,B组则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病房行神经阻滞加术后PCIA可显著控制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且对疼痛介质及应激状态的影响相对更好,因此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领小弧形切口对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机体综合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切口手术组)34例和观察组(低领小弧形切口手术组)34例,然后将两组术前及术后1、3d及5d的免疫应激、炎性应激及氧化应激状态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3d及5d的免疫应激、炎性应激及氧化应激状态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领小弧形切口对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机体综合应激的不良影响小于常规切口手术,患者综合应激程度低,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应用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联合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单药组单纯给予瑞格列奈治疗,同时选取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情况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值(MODD)、血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单药组、联合组FPG、2 hPG、HbA)(1c)、MDA均升高,SOD均降低(P<0.01);治疗后2组FPG、2 hPG、HbA_(1c)、MDA、MAGE、MODD均较治疗前降低,SO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MDA、MAGE、MODD、HbA_(1c)下降及SOD升高较单药组更明显(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可减少血糖波动,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辅酶Q10对糖尿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的改善及其机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53)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辅酶Q1010 mg,每天3次,疗程为6个月,n=53)。治疗前后检查心功能测定,包括射血分数、舒张功能指标等。结果: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流速分别为(59±28) cm/s和(81±23) c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流速分别为(69±21) cm/s和(66±22) c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 SOD、MDA)和炎症指标( hs-CRP、IL-6)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不大( P〉0.05)。结论:辅酶Q10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对喉癌术后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疼痛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干预组,31例)和观察组(常规术后干预加静脉自控镇痛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48h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指标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6、12、48h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指标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各指标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对喉癌术后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疼痛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大,因此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机体状态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与痰液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组)36例和观察组(氨溴索组)36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与痰液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介质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5d及7d的血清与痰液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他炎性介质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3、5d及7d的检测水平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与痰液炎性介质的影响相对更为积极,更有助于患者炎性状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罗琴  杨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283-285,288
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其术后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组)45例和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血清疼痛依存指标与围术期的血清氧化应激、应激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6、12h与48h的疼痛程度、血清疼痛依存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3d及5d血清氧化应激、应激激素水平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较好,对患者术后应激的控制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8.
张雷  柯斯奇 《疑难病杂志》2012,11(7):517-519
目的观察维生素C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MHD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采用EPO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微炎性反应指标(CRP、IL-6、TNF-α)、氧化应激反应指标(MDA)及贫血指标(SF、Hb、Hct、RBC)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MDA均无显著改善(P>0.05),Hb、Hct、RBC得到一定程度改善(P<0.05,P<0.01),而观察组CRP、IL-6、MDA、Hb、Hct、RB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且CRP、IL-6、Hb、Hct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P<0.01)。结论 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是影响EPO疗效的重要因素,而维生素C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从而提高EPO疗效,可作为治疗肾性贫血的辅助药物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