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发生死亡(术后30 d内)与术前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460例风心病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死亡组50例,均术后30 d内发生死亡;对照组从410例未发生死亡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对照。其中所选病例均为术中麻醉平稳,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常规对症处理的患者。选择术前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术前合并症、并发症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前因素与术后死亡发生的关系。结果术前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分级(NYHA),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男>75 mm,女>70 mm)是手术早期发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合并冠心病影响术后早期病死率,术前应明确诊断,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人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本院近2年来对40例60岁以上老年人施行心脏手术,男23例,女17例;年龄60~77岁,体重44~76kg。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15例,Ⅳ级17例;左室射血分数0.45~0.69;心胸比0.50~0.79;手术种类:冠状动脉搭桥术13例,瓣膜置换术同期冠脉搭桥术2例,瓣膜置换术22例,二尖瓣成形术2例,左房黏液瘤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肾功能不全2例,肝功能受损1例,心律失常8例。结果死亡病例1例(术后因低心排死亡),其余患者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康复出院。结论老年人心脏手术麻醉要有充分的术前准备,麻醉诱导要平稳,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力求循环稳定,术后防止并发症,是提高手术和麻醉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甘耐炎  陈军  吕凯  陈波 《北方药学》2011,8(4):109-110
目的:总结连续49例双瓣膜置换术无手术死亡的临床经验.方法:在体外循环冷血停跳液心肌保护下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47例,主动脉瓣+三尖瓣置换术2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41例,左心房取栓术15例,左心房折叠术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术中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后,切开主动脉,经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冷血停跳液,切除病变主动...  相似文献   

4.
景昊  张凤伟  邢西忠  瞿晓琨  王恩伟  李镇 《北方药学》2011,8(10):59+121-59,121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双瓣置换术109例,二尖辫置换术19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7例,术前心功能Ⅲ~IV级。均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手术,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者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窦性心律252例(77.06%),房颤心律75例;随访6~18个月,窦性心律221例(67.58%);本组病人手术死亡2例。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MR)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冠脉搭桥同期外科治疗MR21例,其中轻-中度MR4例,中度9例,重度8例.行二尖瓣成形术(MVP)10例,其中交界区成形术4例,人工瓣环成形术4例,Carpenter瓣环成形术2例.瓣膜置换术7例,置入进口机械瓣3例,生物瓣4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3例,其中低心排2例,多器官衰竭1例.余患者(18例)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至36月,远期死亡1例,生存者远期心功能Ⅰ~Ⅱ级16例,Ⅲ~Ⅳ级1例.术后复查超声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行瓣膜成形术者复查结果显示无反流或轻微反流5例,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1例.瓣膜置换者术后瓣膜功能良好.结论 冠脉搭桥时,对于病理性改变的中度或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应该同期手术处理,手术方式易根据瓣膜病理改变和手术者的经验决定.瓣膜成形与瓣膜置换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冠脉搭桥术后非体外循环1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110例非体处循环冠脉搭桥术后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近期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4.1 h,呼吸机辅助时间6.8 h,ICU监护时间36 h,全组术后心绞痛明显缓解,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根据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可有效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共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41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取大隐静脉、乳内动脉,使用心肌表面局部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结果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心绞痛均明显缓解。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疗效好,费用低,手术安全,并发症少,适宜单、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和具有高风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临床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OPCABG的52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均应用左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应用左侧桡动脉57例,55例采用序贯式搭桥,同期行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2例,围术期死亡2例,其余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明显缓解,手术时间2.5 ~3.7 h,平均(3.O±0.4)h,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6~20 h,平均(8±4)h.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经济,有效等优点,适合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及高龄,心功能不全,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李宏  张南滨 《天津医药》2002,30(7):410-412
目的:了解冠脉搭桥术后早期肺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行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28例冠心病患者的肺动力学指标、血气分析及某些临床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冠脉搭桥术后早期患者均出现肺顺应性下降,气道阻力下降,两组比较,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早期患者肺顺应性较高,动脉血氧分压较高,机械通气时间较短,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脉搭桥手术对术后早期肺顺应性有不良影响,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较少,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 CBAV)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经验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008年5月—2014年6月因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行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分为以瓣膜狭窄为主的AS组和以瓣膜关闭不全为主的AI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S组术后无早期死亡病例,AI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系术后脑血管意外经积极抢救无效后死亡,两组阻断时间、转流时间、手术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CBAV及其并发症的患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0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观察组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效果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临床外科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0年5月共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26例。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胸,使用内乳动脉及大隐静脉,利用胸骨牵开器和心脏表面固定器、冠状动脉分流栓等行OPCABG。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围术期心肌梗死、低心排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全部患者出院时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对 8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利多卡因和司可林。用异丙酚、芬太尼、安氟醚和万可松维持麻醉。手术期间静脉持续输注硝酸甘油。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和 ECG、Sp O2 。结果  8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 1例改行体外循环。平均手术时间 (118.75± 18.85 ) min,术后拔管时间 (8.93± 4 .94 ) h。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采用平衡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 ,麻醉处理的关键在于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冠脉支架植入术联合非同期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术后住院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桥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可获得显著疗效,较冠脉支架植入术联合非同期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应用冠状动脉16层螺旋CT(MSCTA)成像对冠脉搭桥手术后桥血管评价,研究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年共观察53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前常规冠脉造影检查,手术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手术后3个月、1年分别行冠状动脉16层MSCTA,其中17例患者在术后1年冠状动脉16层MSCTA复查后于1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冠状动脉16层MSCTA能够成功显示冠脉搭桥手术后桥血管状况比例分别为术后3个月99.36%,术后1年98.72%。对冠脉搭桥手术后桥血管评价,冠状动脉16层MSCTA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其敏感度达到100%。结论应用冠状动脉16层MSCTA对冠脉搭桥手术后桥血管评价简便、无创、可信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冠脉搭桥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方法 冠脉搭桥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病人 40例,麻醉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及异氟醚。结果 手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 95.2±15.7分钟,CPB 时间平均 150±19.8分钟。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为 15.5±4.1小时, 停留 1.2±0.4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ICU8.1±1.2天。全组无住院死亡,出院后短期随访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严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护是手术成功的极重要保证,本组冠脉搭桥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心脏瓣膜疾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在进行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中采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夹进行房颤消融治疗,术后常规应用胺碘酮维持心律.结果 25例患者中,22例患者术中即转复为窦性心律,术后2周,21例患者为窦性心律.22例患者随访满1年,1个月、3个月时19例为窦性心律,6个月、1年时20例为窦性心律.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预防冠脉搭桥术后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冠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之后房颤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房颤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应用于冠脉搭桥术后房颤预防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美托洛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12例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曾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及二尖瓣置换术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其中8例患者第1次手术时曾行三尖瓣成形术,采取手术治疗后的1~15年期间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衰竭、腹水、肝大,心功能Ⅳ级.12例患者均再次手术,4例行三尖瓣置换术,8例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 手术成活1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1~5年,3例三尖瓣置换患者恢复良好;5例三尖瓣成形术心功能恢复良好,只有极轻度或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患者出现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患者出现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包括部分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远期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左心瓣膜病变未纠正;(2)持续性肺动脉高压;(3)风湿性病变持续发展;(4)心房纤颤等因素;(5)原三尖瓣成形术失败.对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发生右心功能衰竭者,应再次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127例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127例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例进行分析。单纯二尖瓣置换术66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36例,联合瓣膜置换术25例。二尖瓣置换术用右房一房间隔切15路径59例,用房间沟一左心房切口路径7例;其中保留后瓣27例,三尖瓣成形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6例均采用升主动脉斜行切口,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5例。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4例,病死率为3.1%;术后发生并发症31例,发生率24.4%。结论科学的术前评估、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保留瓣下结构、重视三尖瓣返流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