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71年印巴战争结束之际,印度陆军意识到其坦克群在印度西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拉贾斯坦邦严酷的沙漠条件下的局限性,于1972年提出用新型主战坦克替换正在生产中的“胜利”(Vijayanta)坦克的要求,并发起设计自己的主战坦克计划。同年8月,印度战车研究院即开始新型主战坦克方案研究,要求该坦克重50吨以下,主要部件例如传动装置,120毫米线膛炮及其弹药  相似文献   

2.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DRDO)于2012年6月22日开始对"阿琼"Mk2主战坦克进行为期2个月的研制试验,主要测试该坦克的19项参数。如果试验成功,DRDO将批准阿瓦迪重型车辆厂生产124辆"阿琼"Mk2主战坦克。目前,已有124辆"阿琼"Mk1主战坦克装备印度陆军。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主战坦克火力的发展应从下列三方面着手:一、提高现有坦克炮及其弹药的性能;二、发展新型的火控系统及其部件;三、研制新的坦克用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4.
从高新技术采用、整体空间结构变化、重要功能部件结构变化、重要功能部件布局变化、自动装弹机控制部件及执行机构改造升级等5个方面,对某改进型主战坦克武器系统在维修性增长方面采取的方法与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某新型主战坦克武器系统维修保障提供参考,也可为基于维修性增长的下一代主战坦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该文简述了当前主战坦克磁防护技术发展概况和水平;着重树明了永磁系磁防护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主战坦克用永磁扫雷装置的结构设计;介绍了实际测试永磁扫雷装置的磁场特性及其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简述了当前主战坦克磁防护技术发展概况和水平; 着重阐明了永磁系磁防护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主战坦克用永磁扫雷装置的结构设计; 介绍了实际测试永磁扫雷装置的磁场特性及其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军事万花筒     
装备炮射导弹的俄罗斯最新主战坦克——T90E坦克最近首次展出的俄罗斯最新主战坦克T-90E是T-80与T-72两种坦克部件相结合的产物。命名为T-90E的坦克将T-80坦克的第二代爆炸反应  相似文献   

8.
郑翔 《国外坦克》2006,(9):25-26,31-32
T-64主战坦克于1966年12月30日装备苏军。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的第三代坦克。它采用的结构和技术方案在苏联坦克制造史上是新的,在世界坦克制造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该车是苏联坦克的继承与创新典范,其总体布置及其主要部件,如车体.炮塔,自动装弹机,传动装置等,在苏联后来研制的主战坦克上得到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冷战后的主战坦克T-80主战坦克T-80主战坦克是世界上首批量产的以燃气轮机作为主发动机的主战坦克。乌克兰目前仍在生产T-80UD及其改进型T-84主战坦克,而俄罗斯早已停止生产T-80U主战坦克。T-80主战坦克及其变型车至今仍在白俄罗斯、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韩国及乌克兰服役。值得一提的是,T-80BV主战坦克在俄罗斯"车臣战斗"使用中面对灾难性爆炸时表现  相似文献   

10.
毛明  马士奔  黄诗喆 《兵工学报》2017,38(7):1443-1450
主战坦克总体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在不增加部件技术难度(水平)的前提下追求总体性能的“极大”和外形尺寸与质量的“极小”。通过分解火力、机动、防护性能指标参数,分析主要性能指标与总体尺寸的关系,建立主战坦克基于主要几何尺寸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综合优化模型。得出“协调坦克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的核心是控制高度”的技术结论,并给出了控制坦克总体高度、宽度和长度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相变材料红外特征模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展了相变材料用于红外特征模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通过建立一维热物理模型,优化设计出相变材料关键性能参数并进行性能预测;在此基础上,将相变材料应用在某坦克假目标关键特征部位,实验结果表明示假优良。  相似文献   

12.
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总体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对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总体技术的研究中,分析了不同结构方案坦克电传动系统的特点,从满足车辆完全转向性能为约束条件,计算出结构1和结构2方案的驱动电机功率、转矩、转速等参数要求,最后对两种结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坦克装车甲辆电传动系统的仿真中,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动力源模型、驱动系统模型和负载模型等,通过对仿真模型的输出与实际系统输出进行比较,初步验证了系统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于坦克发动机扭振减振器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的特点, 并着重介绍了该试验装置模拟轴系的设计思想和原理及参数确定的依据. 并介绍了实际发动机的轴系模拟研究及硅油减振器性能的实验研究的过程,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部分增压气体带入的能量通过与壁面热交换传递给贮箱壁面,传热过程快慢与增压气体流场和贮箱结构密切相关,而贮箱增压计算与结构设计分开进行,造成设计过程繁琐且周期较长,因此贮箱增压与结构耦合分析对于贮箱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人员主要采用零维整体模型与一维分层模型分析增压过程,但以上两种模型仍存在不能展示箱内物理量的径向及局部分布等缺点,造成增压计算与结构耦合分析难以开展,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建立了液氧贮箱的二维轴对称非稳态模型,对贮箱增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固壁区的传热采用热阻试算法计算,通过与贮箱遥测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模型计算得到了气枕压力、和贮箱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壁面厚度和温度、增压气体温度和流量及其之间的作用规律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显示增压气体温度、流量、壁面温度与厚度有强烈的耦合关系,结论可为贮箱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涛  杨志韬  赫赤 《兵工学报》2007,28(12):1507-1511
在坦克炮控制系统定型试验中,按照常规兵器定型试验方法的要求,需要在坦克火炮身管施加规定大小与规定形式的力。通过测量受力后火炮与炮塔的运动参量,计算出炮控系统的性能参数,为坦克炮控系统能否定型提供依据。提出了利用电动缸与力传感器结合完成施力测量控制的新方法。设计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施力测控系统及其单通道力控制模拟实验台。对新型施力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施力系统的动态性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坦克装甲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坦克装甲热特征,基于集总参数法进行坦克装甲单元划分,建立了热平衡方程,搭建了坦克装甲热网络,确定了热平衡计算求解方法。对某型坦克在设计工况下的装甲温度进行计算,得出了热特征明显的高温区域,并分析了原因。对某型坦克装甲温度进行试验测量,将测量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最大误差为6.92%,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引射循环预冷回流低温贮箱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贮箱内部流动与传热特性与火箭息息相关,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氧系统普遍采用引射循环预冷技术。介绍了低温动力系统引射循环预冷过程中低温贮箱内涉及到主要物理过程,采用基于自由界面追踪的VOF模型,研究了引射循环预冷回流低温贮箱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地面状态循环回流气液两相流对贮箱内相分布、温度、压力和速度具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引射循环预冷工程优化原则,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坦克车辆红外特性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坦克车辆的冷/热特征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太阳辐射、环境温度、风速、发动机等因素对坦克热特性的影响,为坦克车辆红外辐射特征的理论建模和模型校验提供了试验依据,对红外制导武器的研制和红外隐身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未来主战坦克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简要阐述了未来战争特点及对主战坦克的要求,着重分析了国外坦克技术的发展特点和方向,提出了未来主战坦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