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早期诊断及导管溶栓治疗疗效。方法 1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均行动脉内导管溶栓治疗。结果患者均置管成功,经尿激酶导管溶栓血栓完全溶解10例,中转开腹取栓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多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技巧、早期导管溶栓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5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5例患者中4例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溶栓,5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6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坏死肠管切除术。结果:15例患者中10例痊愈出院,5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33.3%。结论: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探查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1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8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1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和/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4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例.介入治疗4例,痊愈3例,1例中转手术,手术14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7.6%.[结论]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9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提高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治方法。方法对9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全部经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环死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6例行单纯坏死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3例痊愈,1例术后生存28d,其余5例均在1周内死亡。结论通过对本病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提高了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体会到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上动脉急性栓塞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平  唐小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150-215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42例SM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均有动脉硬化闭塞症、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或栓塞病史;临床表现为剧烈的腹痛、早期的胃肠排空等;行多普勒超声及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28例,早期诊断率为67%;肠系膜上动脉造影24例,均能确诊,早期诊断率为100%;误诊3例,误诊率7%。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术21例,肠系膜上动脉旁路术5例,肠切除吻合术16例。29例康复出院,13例死亡,病死率31%。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吻合口漏致感染性休克3例,短肠综合征2例,心肌梗死2例。结论:提高对SMAE的认识,早期、及时、正确作出诊断和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中肠系膜上动脉内注射药物综合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对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切开肠系膜上动脉用Fogarty导管取栓的同时向肠系膜上动脉内注射尿激酶、5%碳酸氢钠、罂粟碱和抗生素治疗。结果:1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肠坏死,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加肠系膜上动脉内综合给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介入取栓溶栓术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做好监测及取栓溶栓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留置导管的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早期取栓溶栓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收治的8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腹部选择性动脉造影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3例,肠系膜上静脉损伤修复后经超声多普勒检查诊断血栓形成1例,手术探查证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例。给予溶栓治疗4例,手术治疗5例(其中1例为溶栓治疗无效者)。7例痊愈,1例合并糖尿病肾病取栓术后6d死于肾衰竭。结论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确诊困难,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动脉造影表现和栓塞治疗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23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对其中造影明确诊断12例进行超选择插管并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分别为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颗粒+弹簧圈、聚乙烯醇微粒。结果23例中15例出现阳性征象,主要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动脉瘤、肿瘤血管和染色、动脉侵蚀、局部血管痉挛等,12例接受了栓塞治疗,其中10例出血停止,30d内无再出血,无肠缺血、肠坏死等并发症,1例栓塞后次日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栓塞3d后复发出血,经外科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是急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方法.包括术前系统评估、尽早确诊、动脉造影护理等,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出院指导.认为剧烈而没有相应体征的腹痛、器质性和并发心房纤颤的心脏病、胃肠排空异常是该病的三联征,有助于早期诊断,选择性动脉造影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0~2005年来收治的8例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及部分小肠切除术1例,7例为部分小肠坏死而行部分小肠切除术,7例痊愈,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11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1987~2002年间收治的11例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4例,不能确诊3例,诊断错误4例。10例行手术治疗,治愈7例,死亡3例,保守治愈1例。结论 早期诊断难度大,腹部症状与体征不相符是本病的早期特点,结合血管造影可提高早期诊断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肠系膜血管栓塞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病情危重的急症。因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且该病缺乏简便、特异的确诊手段,从而易于延误治疗。尽早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笔者收集了1996~2004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及我院收治的6例资料完整的肠系膜血管栓塞病例,回顾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36~78岁,平均61.5岁;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例,其中1例并发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4例;螺旋CT证实者4例,其中手术确诊2例,手术证实者2例。2.临床表现:4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急性起病,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ASMO)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7例经手术治疗的ASM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行肠切除术10例、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3例、肠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11例、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及内膜剥脱术1例、肠切除及腹主动脉至肠系膜上动脉搭桥术1例、肠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并右髂总至肠系膜上和腹腔干动脉逆行搭桥术1例。治愈13例,死亡14例,死亡率51.85%。13例术后患者获得随访3~24个月,随访期间再发本病者1例,经肠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治愈。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合理选择术式、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栓栓塞(SMAT)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8例急性SMAT患者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组。结果28例患者中单纯SMAT20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继发血栓栓塞5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假腔继发血栓栓塞3例。MSCT平扫SMA内密度增高22例,等密度6例。增强扫描及CTA显示SMA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4例、闭塞18例。14例肠壁增厚伴强化异常,8例肠管扩张、肠壁变薄且不强化,6例肠壁厚度及强化程度无变化。另外,肠系膜缆绳征(5例),肠壁积气、门静脉一肠系膜上静脉积气(2例),麻痹性肠梗阻(5例),腹腔各液(5例),Riolan动脉弓扩张(5例)。结论MSCT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快速准确诊断SMAT并判断肠缺血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是一种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科急症,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肠坏死,死亡率高达60%~80%[1].早期准确诊断AMI是避免肠坏死、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前提条件.AMI并非一种单一疾病,而是由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和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组成的疾病群[2].  相似文献   

17.
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肠系膜动脉的急性血循环障碍,导致肠管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其原因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其中以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较多见.临床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误诊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因此,护理干预对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的康复非常重要.我科2008年1月~2011年6月对32例患有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的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细致总结。结果本组18例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3例死于脓毒血症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术后并发短肠综合征,经肠外营养支持后好转出院,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护理重点为详细了解其既往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协助医生迅速诊断,做好术前术后护理,严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琳娜  杨植  刘彦春  陈磊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343-1344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表现为腹部剧烈绞痛,早期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我科于2009年11月收治1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术后并发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就其诊断情况、临床表现展开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经血管成像在MPR、MIP及VR图像上可见肠系膜上动脉充盈缺损影,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从影像学上判断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其中17例患者可见肠梗阻、14例患者有少量腹水、7例同时存在肠梗阻和腹水情况、2例未见明显异常。检出率100%,与手术病例证实相符。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可作为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方法,不但检出率高,且安全方便、快速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