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上可见到的睡眠障碍疾病除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行症、遗尿等,还有“多睡”[1]。“多睡”主要指睡眠量的异常,有的学者称之为“睡眠过度”,系睡眠时间过长,较正常睡眠时间增多数小时或长达数天[2]。“多睡”在内经中称为“善眠”、“嗜卧”、“多卧”,后世医家也有称“喜眠”、“欲眠睡”、“多寐”的。本文探讨的“多睡”似与在现代医学中的“非器质性嗜睡症”临床表现一致,笔者试从中医古籍对“多睡”的阐述中总结中医对“多睡”的病机、治疗及康复方面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对“非器质性嗜睡症”的认识,从中医角度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发作性睡病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强华 《中医杂志》2001,42(6):339-339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障碍症,亦称不可抗拒的突发性睡眠,临床上较为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以10~20岁为最多。其临床表现:患者不论白天黑夜,不分场合地点,精神委顿,随时都可以入睡,若呼之亦能觉醒,但未几又已入睡。西医认为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尚会出现异常表现,主要是4个方面:不可抗拒的睡眠、猝倒症、睡瘫症、睡眠幻觉,即“发作性睡病的四联证。”患病原因尚未清楚。本病类似于中医多寐、嗜睡范畴。病机主要  相似文献   

3.
不寐又称"失眠",为临床常见病,是指经常性的睡眠减少,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甚至出现彻夜不眠的症状.神经衰弱症,癔病,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均可见不寐.  相似文献   

4.
不寐症是指患者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其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病人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则难以再睡或时睡时醒;重者则彻夜不眠,我们单独采用推拿手法治疗不寐症,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延群 《养生月刊》2022,(3):207-209
清代养生家李渔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健骨强筋.睡眠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生理现象,充足高效的睡眠,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更为重要.中老年人每天至少应该睡上6小时,但在睡眠的准备、姿势和习惯方面还要有以下忌讳.  相似文献   

6.
一、减少睡眠周期 头脑更清晰 有人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那是关于动物的睡眠时间的。据说,懒猴每天睡20小时;狮子每天睡10小时;马每天睡4小时;长颈鹿每天睡20分钟;海豚每天睡0小时。 也许大家都会对海豚的0小时睡眠  相似文献   

7.
失眠是指有充足睡眠时间个体出现长时间的入睡困难、频繁觉醒或醒后不易再睡、睡眠质量不佳、持续睡眠时间减少等症状为主的一种疾病,此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困扰人们正常生活的精神疾病,本文旨在对失眠症的症状、诊断、治疗的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9.
芒针透刺风池,强刺激,可改变穴区局部微环境,调整神经系统,辨证联合其他穴位,治疗耳鸣伴睡眠障碍、颈源性头痛伴睡眠障碍、发作性睡病、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等,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丁玲  李澎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1):87-88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是指患者在日常活动或生活工作中突然出现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本病作为一种睡眠-觉醒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基因、环境因素及某些中枢神经疾病密切相关.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多寐""嗜卧"范畴,其病位在心、脑、脾、肾诸脏,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衡,阳虚阴盛.现代医学治疗本病虽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多,患者难以坚持治疗,而临床研究显示针灸疗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佳.李澎,主任医师,擅长于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现将其临床运用醒脑针刺法治疗发作性睡病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认识不断扩展和加深,国际睡眠医学界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2005年发布了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2版(ICSD-2),其逻辑性、实用性、通用性更强[1]。2006年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了《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规范失眠药物的临床应用。但是临床医师对ICSD-2及2006版失眠诊治专家共识的知晓率不高,不少医师对睡眠障碍给予的治疗却是见仁见智的方法,使得不少睡眠障碍患者到了"不觅仙方觅睡方","病急乱投医"的地步,对睡  相似文献   

12.
失眠是指患者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疾病,轻者入睡困难,睡而不实,时睡时醒,醒后就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白天总是昏昏沉沉,无精打采,全身疲乏无力,工作,学习时精力总是不能集中.既影响工作和学习又影响身体健康,被失眠困扰的患者感觉十分痛苦.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指患者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疾病,轻者入睡困难,睡而不实,时睡时醒,醒后就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白天总是昏昏沉沉,无精打采,全身疲乏无力,工作,学习时精力总是不能集中。既影响工作和学习又影响身体健康,被失眠困扰的患者感觉十分痛苦。  相似文献   

14.
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寐症,又称“失眠”、“不得卧”。指经常性的睡眠减少,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甚至出现彻夜不眠的症状。不寐的病因很多,病机复杂,其中最常见的证型为心脾两虚型。笔者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本型患者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均为  相似文献   

15.
一、丹道方便法门 道家传统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以观其复”,正式进入“还丹”、“结丹”等层次。作为现代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很难专事静功。传统丹学体系中的“睡功”,为现代人开创了方便之门。“睡功”的核心在于“睡”,以睡为功,以功为睡,充分利用了人人都要“睡眠”休息这个生理特性,睡眠、练功两不误。每人平均睡眠 8小时,一生有 1/3的时间在睡眠,这是宝贵而充足的时间,每位练功者都应把握住这个良机。 二、睡功源流 睡丹功。又称蛰龙睡功,简称睡功。睡功源远流长,传承甚古。孔子云:“…  相似文献   

16.
睡眠,是我们每天的活动之源;睡眠,关系着你我的健康、智慧和容颜。人生三分之一在睡梦中度过,珍重生命,当珍惜这三分之一的时光。然而,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中老年人受到各种睡眠问题的困扰。精神恍惚、工作效率下降,都是“睡不好”惹的祸。其实,“睡不好”不是因为您不能睡,而是您不会睡。今年的3月21日是第五个“世界睡眠日”,应《养生大世界》杂志之约成此文,希望能切切实实地帮助中老年朋友睡个好觉。常言道:“后三十年睡不着。”从睡眠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话是有几分道理的。睡眠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  相似文献   

17.
范士忠 《养生月刊》2020,(3):218-221
究竟什么是好睡眠?躺睡了8小时就算好吗?所谓好睡眠不在睡了多久,而是能否睡出好质量。睡眠的质量和规律性,对人的工作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整,让肝脏自我修复,让免疫系统更加强悍。其实,入睡后,身体还会发生一些神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失眠又称睡眠障碍,属中医"不寐"范畴,乃临床上颇为多见的病证,经常失眠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失眠的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于惊醒,或日间思睡,但眠不实,或睡眠时间短于正常(早醒),或夜晚睡眠不深,以致于头晕脑胀、耳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  相似文献   

19.
失眠是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难以入睡或难以维持睡眠状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征是入睡困难、时睡时醒、睡则梦多、梦且易醒、醒后不能再入睡或整夜不能入寐.  相似文献   

20.
失眠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睡眠或睡眠时间、深度及体力恢复的不足。轻者表现为人睡困难,时常早醒,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能人睡,常以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为主要表现,是睡眠障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给患者带来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