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瞬态面波检测分析软土地基固结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软土固结中剪切波速度增值与固结度的关系理论,介绍了面波勘探技术与原位监测,室内土工实验成果紧密结合,检测分析软土地基处理固结效果的方法,并分析了测试固结度的系统误差,提出浅层地基固结度的测试准确性高于深层地基。结合浙江省玉环县漩门二期供水蓄淡围垦工程,说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地基的强度理论出发分析了土工织物、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对软土地基的加筋作用及复合地基的强度计算。排水固结使软土地基强度增长、软土地基中双层地基强度计算以及砂井未打穿软土层的固结度计算等几个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简化计算公式或方法,可较方便地用于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3.
结合塑料排水板在三民岛外江堤防基础处理中的应用,阐述了塑料排水板的平面布置、塑料排水板的布设计算、地基应力固结度计算、地基沉降量计算、堆载工期、填土高度、施工技术要求及性能检测情况,以供同类及相关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加固堤防软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法——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法及其在水利防洪堤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现场原位观测和试验,研究了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孔压消散、桩土应力分担及承载力特性,结果表明混凝土芯砂石桩强度高,排水固结能力强,能迅速提高桩间土强度和承载力,应用于水利堤防工程既能控制堤防深厚软基的工后沉降,又能提高堤防边坡的稳定性,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疆某拟建平原水库工程,就供水兼退水建筑物坐落的软土地基进行了堆载预压处理方案设计。采用分层总和法等理论方法,对预压荷载下天然地基的最终沉降量、预压处理后砂井范围土层的平均固结度、砂井底部下卧层平均固结度和工后地基沉降量等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堆载预压和砂井排水系统的有效结合,可以显著提高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效率,对处理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为今后类似地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荷花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是关键中的关键。水库大坝地基持力层为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固结慢的软土层,工程地质条件差。为控制变形及坝体稳定,必须对地基软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文章阐述了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在荷花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碎石桩法在软基处理中应用广泛,目前对该型复合地基抗剪特性定量研究较少,不能很好支撑实际工程需求。以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试验为主要手段,研究了碎石桩复合地基抗剪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以实际的碎石桩置换率19.6%为参照,对复合地基分别开展了无包裹常规碎石桩和透水橡皮膜包裹碎石桩的不固结剪切,以及无包裹碎石桩固结剪切单剪物理模型试验。3种方案复合地基反馈的抗剪能力较天然软基均提升显著,但前2种方案抗剪强度参数差异不大,而固结剪切方案较前两者有更进一步提升,表明桩周软土对散体状碎石桩的柔性约束能使其呈现整体均匀式剪切特征,碎石桩对软基渗透性能的显著改善是复合地基抗剪强化的关键。(2)将碎石桩置换率由19.6%提升至24.5%开展一组不固结剪切对比试验,与置换率19.6%的固结剪切状态相比,两者强度差异不大,表明在较低置换率区间,从发挥该类型复合地基抗剪强度的角度来看,促进地基固结更为经济有效。(3)以不同排水固结状态桩间土抗剪强度参数为主控因素,开展复合地基剪切数值模型试验,分析认为物理模型试验中桩间土反馈的抗剪强度较相应排水固结路径均有所提高,验证了碎石桩能显著改善软基渗透性的判断,进一...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砂井预压法在飞来峡水利枢纽右岸主土坝滩地段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打设砂井后,施加先期荷载使软土排固结,提高坝基的土体强度,保证坝体填筑的安全,通过缜密的设计和施工,并在填筑期间不断加强地基的检测、监测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控制填土速率,从而确保按照枢纽工程总工期的要求完成了该段土坝的填筑任务。  相似文献   

9.
水泥搅拌桩是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固结改性,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从而提高建筑物基础强度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本文介绍了水泥搅拌桩在青口河控制闸工程中的应用过程,旨在说明:使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建筑物基础处理,是既经济又科学的施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观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真空预压法是加固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详细论述了真空预压设备的布设,施工方法,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的布设,对工程实际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践证明使用真空预压法,通常对地基施加相当于80kPa荷载的真空压力,100d后地基的总沉降量可达到1m,地基土的平均固结度超过90%。经过加固的地基抗剪强度明显增加,含水量和孔隙水压力明显减小,地基的承载力可达到80kPa以上。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膨胀土的超固结,裂隙及膨胀特性。论述了膨胀土地区滑坡发生的机理。提出几种边坡分析方法,边坡防护和滑坡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剪切速率对岩土体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为揭示剪切速率对沼泽草炭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原状沼泽草炭土的分解度试验、扫描电镜试验以及不同固结围压下 4 种 剪 切 速 率( 0. 006%·min-1、0. 008%·min-1、0. 010%·min-1和 0. 012%·min-1) 的固结排水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固结应力较小时,轴向应变较小时( <4%) ,剪切速率对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影响较小; 同一固结状态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相同轴向应变( >4%) 的主应力差逐渐增大; 轴向应变达到 15%时,0. 012%·min-1的主应力差比 0. 010%·min-1约大 25%,0. 010%·min-1的主应力差比0. 008%·min-1约大 20%; 剪切速率对草炭土三轴固结排水强度影响较大,剪切速率增加,内摩擦角增大,黏聚力变化不大,抗剪强度提高。研究成果为沼泽草炭土地区铁路与公路线路工程的路堤填筑施工提供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炜昀  陈国兴  刘志军  夏唐代 《水利学报》2015,46(11):1329-1336
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土层并非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故采用传统的饱和土两相介质理论进行动力学分析时,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针对这一客观问题,以非饱和土为研究对象,在三相孔隙介质波动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非饱和土体半空间中Rayleigh波的弥散特性研究。分别考虑了两种不同的边界条件:(a)不透水不透气地基边界;(b)透水透气地基边界。根据边界条件及相关的本构关系式,推导出相应Rayleigh波的弥散方程,再通过Newton-Raphson法进行数值求解。最后讨论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非饱和土地基表面附近Rayleigh波的弥散特性受到地基土饱和度、频率以及土体固有渗透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两种边界条件下Rayleigh波的传播均受到地基土饱和度变化的影响。并且,频率及渗透系数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对Rayleigh波特性的影响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排水剪切条件下结构性对湿地湖泊相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对湿地湖泊相黏土原状样和重塑样进行三轴排水剪切试验,将试验后的原状样进行微观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不同围压下结构性对土体剪切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体结构屈服破坏前,结构性会提高原状土抗剪强度,减小剪切变形;当土体结构屈服破坏后,结构性会降低原状土抗剪强度,增大剪切变形。原状土的峰值结构强度随围压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加,而峰值结构体积应变随围压增大呈指数型趋势减小。在围压小于结构屈服应力时,剪切阶段由胶结联结和结构骨架承担荷载,孔隙压缩较小,颗粒和孔隙的形状和排列变化较小;当围压超过结构屈服应力后,在剪切阶段胶结联结和结构骨架逐渐破坏,孔隙受到压缩,颗粒和孔隙的形状趋向圆形,并向荷载优势方向调整排列。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湿地湖泊相黏土的结构破损机理及指导湖泊湿地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厚软黏土地基一维固结计算中,土体初始应力和附加应力分布形式对地基固结度存在较大影响的问题,假设土体初始应力沿深度变化、外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随时间和深度变化、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满足双曲线模型,推导了均布荷载下软土地基的一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并采用差分法求解,得到了地基固结度及沉降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所得地基固结度与传统解析解吻合良好,且在时间维度上分段计算可有效提高差分法计算效率;采用该方法计算地基沉降所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且能大幅度简化固结计算过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朱红兵 《人民长江》2006,37(2):39-40
对采用爆炸排水固结法处理淤泥类软土地基进行了试验论证.爆炸试验表明,水平向应力波对土体排水的贡献大于竖向应力波,缩短排水距离有利于土体的排水固结,炸药用量对试验有很大影响.直剪试验显示爆炸后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较爆炸前均明显改善.爆炸后土体含水量显著降低.试验还得到了爆炸后土体出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从几个方面证实了饱和淤泥爆炸排水固结处理软土地基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软土卸荷强度试验方法探讨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固结、剪切路径,对广州典型软土进行了卸荷抗剪强度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试验方法得到不同抗剪强度参数。不同试验方式下,土样卸荷后的抗剪强度指标都低于加荷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对基坑工程而言,采用DCU(侧向卸荷三轴试验)更符合实际情况,鉴于该试验方法较难,可采用DGK(先预压固结后卸荷至不同固结压力再进行快剪试验)得到的指标来代替。试验结果还表明:卸荷状态下土体应力应变曲线仍为双曲线形式,且曲线为加工硬化型;在相同的围压下,卸荷强度小于加荷强度;初始切线卸荷模量小于初始切线加荷模量,即用加荷下的加荷模量来代替卸荷下的卸荷模量将会使得工程偏于危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与素土混合成轻质土逐渐被用于土工构筑物、路基及挡土墙回填、草坪工程等领域。针对不同橡胶颗粒掺量下橡胶-黏土,采用Shear Trac-Ⅱ剪切仪探讨其在不同竖向压力、剪切速率及橡胶颗粒掺量下的抗剪强度、变形特性,并通过一维固结试验探讨橡胶颗粒-黏土的固结特性。结果表明:黏土的剪切强度随竖向压力、橡胶颗粒掺量增加而增大,但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而且剪切速率越大、竖向压力越低越容易发生剪胀变形。随剪切次数增加,橡胶颗粒-黏土的剪切强度达到峰值后出现应变软化现象,最终降至稳定的残余强度,其峰值强度、残余强度较纯黏土分别提高20%和10%,残余内摩擦角较峰值内摩擦角约减小10%,残余黏聚力较峰值黏聚力约降低60%;但达到残余强度所需累计剪切位移随橡胶颗粒掺量增加逐渐增大;此外,相同竖向压力下橡胶颗粒-黏土较黏土的固结时间是黏土固体时间的1/4。试验结果可为改良后黏土用作回填材料、土工构筑物、草坪工程及基础回填等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应力条件下砂土动模量特性的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郭莹  栾茂田  董秀竹  王栋 《水利学报》2003,34(5):0041-0045
利用新研制的三轴—扭剪多功能剪切仪分别进行了竖向与扭转双向耦合剪切振动、振动三轴和振动扭剪等3种试验,采用内置于三轴室的轴力及扭矩双出力传感器和非接触式微小位移传感器测量荷载与位移,着重研究了均等固结条件下福建标准砂的动模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动力双向耦合试验在扭转方向和竖向的动模量与应变之间的变化规律分别与相同条件下的动扭剪、动三轴试验结果一致;归一化动模量与按照参考应变归一化后的应变比之间的关系不再依赖于初始固结压力、密度及应力路径;动三轴试验与动扭剪试验所得到的最大动剪切模量与初始固结应力之间的关系基本一致,与此相比,由动力耦合试验中扭转向振动分量所得到的结果偏高,由动力耦合试验中竖向振动分量所得到的结果又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