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顾步汤治疗糖尿病足(D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顾步汤各中药有效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检索TTD数据库和CTD数据库筛选DF的靶点,并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关键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Cytoscape...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筛选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药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预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将获得的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富...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GeneCards数据库查找吴茱萸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结直肠癌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R 3.6.3)分析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以及基因本体(GO)...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制,构建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利用数据库筛选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及靶点、慢性肾脏病疾病靶点,取二者交集,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模型,对交集靶点进行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得到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关键靶点。对药物核心成分和疾病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构建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核心靶点进行验证。结果:(1)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潜在靶点涉及氧化应激、细胞粘附、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涉及蛋白激酶复合物、细胞外基质等细胞组成,涉及蛋白激酶活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涉及NF-κB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途径。(2)筛选关键基因SIRT1、TLR4、MCP-1与当归补血汤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槲皮素进行分子对接,配体化合物均能良好的包埋在受体靶蛋白的活性口袋中。(3)构建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给予当归补血汤结肠透析治疗,与正常组相比,CRF模型组肾组织SIRT1、Clau...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芪口服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根据药物的药物动力学(ADME)特性,通过TCMSP平台筛选以三七、黄芪复方研制的三芪口服液的活性成分,通过Pub Chem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进行作用靶点的预测;基于Gene Cards数据库、Dis Ge NET数据库、OMIM数据库检索CGN相关靶点,采用Venny分析工具对药物靶点及疾病靶点进行重叠;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基因"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将重叠的靶点信息利用DAVID数据库分析生物过程及通路富集。结果:本研究共获得27个药物活性成分,对应211个靶点,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潜在靶点为42个;主要通过调节激素受体结合、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Rap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CGN治疗作用。结论:三芪口服液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CGN,为解释其效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该文利用网络药理学理念和网络分析技术,探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潜在活性成分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平台获得尿毒清颗粒(主要成分由大黄、黄芪、桑白皮、苦参、白术、茯苓、白芍、丹参、车前草组成)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基因靶点,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利用R软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尿毒清颗粒活性成分104个;收集到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基因41个。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尿毒清颗粒主要通过涉及HIF-1信号通路、TNF-α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通路改善慢性肾脏病。结论: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尿毒清颗粒从改善缺氧、对抗炎症以及保护上皮细胞等途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改善慢性肾脏病的作用,为后续研究开展实验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半枝莲治疗膀胱癌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得半枝莲化学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基因,利用Gene Cards数据库获得膀胱癌相关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半枝莲“成分-靶点-疾病”三者相互关系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半枝莲作用于膀胱癌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在线工具Metascape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半枝莲含29个活性成分、228个靶基因,膀胱癌含4 645个靶基因,共同靶点190个,关键靶点可能为AKT1、TP53、JUN、TNF、EGFR、MAPK1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途径、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 本研究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预测了半枝莲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膀胱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程氏萆薢分清饮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潜在机制.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筛选萆薢分清饮的活性成分及对应蛋白靶点,并利用Uniprot数据库确定基因靶点简称,通过Cytoscape3.7.2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借助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健脾养血排毒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药物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CKD靶点;利用软件Venny2.1获取药物-疾病交集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蛋白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借助软件Cytoseape3.9.1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筛选得到健脾养血排毒方有效成分130种,主要为槲皮素、山柰酚、刺芒炳花素等,涉及257个靶点基因;疾病靶点1 817个,健脾养血排毒方-CKD交集靶点156个,经拓扑分析获得TNF、VEGFA、TP53等69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涉及PI3K-Akt、AGE-RAGE及MAPK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探析了健脾养血排毒方治疗CKD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及信号通路,为其干预CKD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芪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活性成分与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从BATMAN-TCM数据库中获取芪骨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在Gene Cards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筛选PMOP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同时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在线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生物过程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获得67个活性成分,核心活性成分包括24-羟基-11-脱氧甘草次酸、菊油环酮、β-谷甾醇、γ-谷甾醇等;获得交集靶点共57个,其中核心靶点有胰岛素(INS)、白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核心靶点GO生物过程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GO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女性怀孕、多细胞生物过程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雌激素信号通路、卵巢甾体生成、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结论对于芪骨胶囊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菊花、黄芪、肉苁蓉中的主要成分如α-蒎烯、菊油环酮、β-谷甾醇等有关,并可能通过雌激素、白细胞介素等信号通路作用于人体INS、IL-6、IGF-1等靶点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关节表面涂层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强  王岩 《中国骨伤》2007,20(5):355-358
生物固定型人工关节假体表面涂层的研究成为目前人工关节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组织工程学、材料学的发展,在人工关节表面用材、涂层类型及其处理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多成果出现,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15.
研究了声热处理钝化毛豆过氧化物酶.实验条件为:温度60~90℃、超声波频率25kHz、功率800 W.以在不同温度(60~100℃)下热处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作为对照,研究超声波协同热力灭酶的机理.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在25 kHZ、800 W的超声波、83℃下处理1.52 min,过氧化物酶钝化效果最佳.目前的研究有助于声热作用作为新加工工艺逐渐取代传统热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6.
护士医院安全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目的 了解护士对医疗护理安全文化的认知情况,为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医院安全文化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经修改后的医疗安全问卷(内容包括与安全有关的病房组织文化、医院组织文化和差错事故报告系统)对23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医疗安全知识认知总分为170.58±9.63,对病房组织文化、医院组织文化、医疗差错事故报告系统的认知评分分别为78.82±6.26、43.96±5.10、57.39±5.33.不同职称、科室护士对医疗差错事故报告系统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科室、学历、年龄、工龄、职称的护士对病房组织文化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特征(学历、科室除外)护士对医院组织文化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护士对安全文化认知度低,需要加强护士医疗安全的相关意识,构建积极的医院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17.
附睾相关的抗生育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虽然至今尚没有一种直接作用于附睾并可供临床试验用的男性避孕药 ,但对附睾功能和精子在附睾成熟的研究表明 ,附睾极有可能成为男性抗生育最理想的靶器官。相关的动物试验包括直接作用于附睾精子如磺胺水杨嗪类、影响能量代谢与精子活动的氯化甘油和氯化糖苷类化合物、影响附睾环境如雷公藤单体和铜粉等。对附睾特异蛋白研究 ,可望发现免疫学途径的靶抗原 ,用于制备避孕疫苗。近年国内外对附睾特异表达基因的研究取得某些进展 ,如SC342、bin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有助于临床附睾炎和不育症的诊治 ,同时有望成为干扰附睾精子成熟达到避孕目的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19.
离心对脂肪颗粒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雷华  李青峰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21-24,i004
目的:明确离心对脂肪颗粒活性的影响,为脂肪移植术中纯化脂肪颗粒时是否采用离心以及选择最佳离心速率提供参考。方法:将脂肪颗粒经不同高速率(1 000、2 000、3 000、4 000rpm)及不同低速率(600、800、1 000rpm)离心后,即刻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即将每组脂肪颗粒样本分为 12 个标本,每个标本 5ml,置入 10ml 含糖 DMEM 中孵育,1h 后检测其葡萄糖转移量,此值代表各标本的活性,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各组样本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大小。将经不同速率 (600、1 000、2 000、3 000rpm)离心的脂肪颗粒放置 4.5h 后再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方法同上),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各组脂肪颗粒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变化。经静置、3 000rpm 离心的两组脂肪颗粒分别植入 6 只裸鼠背部皮下,每只注射 4 点,每点 0.2ml。15 周后取出移植物,测量残留体积、重量并比较之。每组取两个移植物送病理学检查。结果:脂肪颗粒经不同高、低离心速率处理后的即刻活性随离心速率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而经不同高、低离心速率处理再放置 4.5h 后,各离心组样本活性变得差异不显著(P>0.05),但仍较对照组(静置组)明显降低(P<0.05)。静置悬浮和 3 000rpm 离心的两组样本植入裸鼠背部皮下 15 周后,残留体积、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 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