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TCD表现与早期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TCD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2例患应用TCD结合束臂试验检测VA、BA、PCA、MCA、SUBA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和频谱,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TCD发现43例有椎动脉血流反向,肢体束臂试验时反向血流增加。9例血流方向正常,束臂试验血流方向倒转或血流速度下降。DSA显示50%的患有反向血流,椎动脉反向血流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有关。结论:TCD为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盗血途径及盗血程度的敏感方法。VA、BA、PCA的血流反向是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主要依据。TCD对早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优于DSA,并能评价治疗效果和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探讨TCD对VBI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00例VBI患者颈内及椎基动脉系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总异常率72%,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结论利用TCD观察颅内血流变化对VBI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CD技术对820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观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及各项参数。结果:TCD检测对脑动脉硬化及狭窄、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与扩张的诊断确切,对头痛、头晕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类有较高价值,对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脑动脉功能评价有重要意义,对脑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的诊断缺乏特异性,仅可作为筛选性检测。结果:TCD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9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结果。结果测定9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减慢者占69%,增快者占31%,75%以上患者伴有脑动脉硬化TCD频谱图谱。结论TCD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颅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颅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 (PDI)在脑动静脉畸形 (AVM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 2 5例 ,分别采用经颅能量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进行探测 ,测量病变血管的Vmax、Vmin及RI ,并与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DFI诊断 2 3例脑AVM ,检出供血动脉 3 7支 ( 80 .4% ) ,主要供血动脉 2 8支 ( 90 .3 % ) ,引流静脉 6支 ( 3 0 .0 % ) ;PDI诊断 2 3例AVM ,检出供血动 42支 ( 91.3 % ) ,主要供血动脉 2 9支 ( 93 .5 % ) ,引流静脉 10支 ( 5 0 .0 % )。PDI和CDFI对AVM大小及位置的判断与脑血管造影结果基本一致 (P >0 .0 5 )。结论 经颅PDI对脑AVM诊断率与CDFI基本一致 ,但在显示非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方面优于CDFI ,可为临床诊断脑AVM提供更丰富的血流动力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烟雾病患者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前后颅内及颅外动脉血流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23例烟雾病患者行EDAS,并于手术前后行TCD检查,检测手术前后患者颞浅动脉的频谱形态及各项血流参数的变化,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D检测示术前患者的颞浅动脉呈典型颅外动脉频谱,频窗清晰;术后频谱明显颅内动脉化,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血供增加.术后患者颞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加,搏动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DSA显示,良好13例,中等8例,差2例.复查TCD显示良好11例,中等7例,差3例,与DSA总符合率为86.95%(20/23).结论 TCD能够准确检测烟雾病患者行EDAS前后颞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为其手术疗效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分析及其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小平  余翔  梁辉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193-219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以及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和神经介入治疗对诊断和治疗TIA的作用.[方法]选择TIA患者198例,全部行经颅多普勒(TCD)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159例行全脑DSA检查,37例行脑供血动脉支架植入术.[结果]198例患者中TCD血流异常186例,颈部血管彩超血流异常131例、颈部血管斑块117例,脑血管造影血管狭窄125例,支架植入37例.[结论]脑供血动脉斑块狭窄所致的低血流量和斑块脱落所致的脑栓死是TIA发作的主要原因,狭窄部位的支架植入是解除斑块所致TIA发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脑动静脉畸形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0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 26例脑AVM行SCTA,准直器宽度1.0-2.0mm,层间距1.0mm,SCAT均与DSA对照。结果 26例脑AVM共有瘤巢26个,供血动脉,26根,引流静脉37极,SCTA显示瘤巢24个(92.3%),SCTA显示的瘤巢大小与DSA一致22个(84.6%),对纤细畸形血管显示能力不高是SCTA漏诊瘤巢及显示的瘤巢小于DSA的原因;SCTA显示供血动脉31根(86.1%)。引流静脉33根(89.2%),漏诊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分流量小,血管细;4例AVM用多层螺旋CT行SCTA显示了全部病变。结论 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对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11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脑AVM患者,均先行常规MRI检查,接着进行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结果脑AVM SD 3D-CE-MRA表现:有10例患者明确显示异常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其中,单支供血动脉6例,联合供血4例,单支静脉引流7例,多支静脉引流3例。1例3D CE-MRA显示正常。结论联合应用SD 3D CE-MRA和常规MRI检查,对脑AVM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脑动静脉畸形(AVM)、烟雾病及脑动脉瘤的供血或病变动脉颅外段血管超声血流参数特点.方法患者组52例,其中CCF10例;AVM13例:主要供血动脉来源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AVM定为Ⅰ组,来源于颈内动脉系统的AVM定为Ⅱ组;脑动脉瘤12例;烟雾病17例;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正常对照组55例健康志愿者.测量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的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①CCF患侧颈内动脉Vmin及Vmean升高,RI下降(P<0.05);②Ⅰ组位于小脑的7例中-特大型AVM,供血侧椎动脉的Vmax、Vmin、Vmean升高,RI降低(P<0.05);Ⅱ组位于顶、颞、额叶等部位的6例中-大型AVM,供血侧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③脑动脉瘤载瘤侧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④烟雾病患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Vmean降低,RI升高(P<0.05).结论 CCF、烟雾病及位于小脑中型以上的AVM的供血或病变动脉颅外段血管超声血流参数的变化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检查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24例,均经临床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14例经血管造影(DSA)检查,10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MRA),采用TCD方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血流方向及频谱的变化,二维超声显示椎动脉颅外段、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的内膜和内径,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方向及速度。结果 TCD检查时,24例患者中18例均表现为椎动脉血流反向,肢体束臂试验反向血流增加,6例血流方向正常,束臂试验患侧椎动脉反向峰值血流速度增快,或由正向变为反向。二维超声示引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动脉硬化占90%,大动脉炎占10%。结论 TCD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具有直观、快捷、准确的优点,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明确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病变部位及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疑有脑动脉狭窄的患者应用TCD测量各条血管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TCD诊断脑动脉狭窄,28例经DSA证实。结论:TCD对脑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早期筛选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颅多普勒对颈动脉海绵窦瘘检测及疗效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TCD)对颈动脉海绵窦瘘检测及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CD对11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进行探测,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术后复查,评估疗效,所有病例均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对照。结果 TCD探测显示颈内动脉瘘口近端流异常增高,阻力降低,而远端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流速降低,尤其以大脑前动脉明显;异常眼上静脉频谱及患侧颈内动脉末端倒灌血流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特征性表现;TCD与DSA比较发现,DSA显示瘘口越大,TCD检测例灌血流越明显。结论 TCD是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随访的一种无创、准确、可重复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些经颅多普勒(TCD)操作医生常常认为血流速度减低就是脑动脉供血不足,并以此来为病人解释病情。一些TCD文章甚至也出现脑动脉供血不足一词[1-2]。脑动脉供血不足作为TCD诊断,在一些基层医院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深信不疑。作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和理论研究发现,脑动脉供血不足不应作为TCD诊断术语。1资料与方法遴选临床无症状体检者67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50岁,所有受检者双侧锥动脉血流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在锁骨下动脉狭窄与闭塞时频谱的形态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的患者148例,其中男8l例,女67例,年龄范围在41~76岁,平均年龄63岁。记录并分析研究1钙例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及桡动脉的频谱形态特点,及其中部分患者的DSA与MR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48例患者TCD检测频谱呈特征性改变者116例,其中椎动脉频谱方向逆转者86例,仅收缩早期出现切迹而频谱方向正常者19例。86例椎动脉频谱方向逆转者中,39例随机进行了DSA或MRA认检查,其结果与TCD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表现为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TCD检测桡动脉均表现为低阻力、低搏动性血流频谱;19例收缩早期出现切迹而频谱方向正常者中,11例出现低搏动性或搏动性较对侧减低的血流频谱;5例DSA提示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6例MRA提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显影淡;11例二维彩超提示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结论TCD检测血管的频谱形态特征可以反映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研究椎动脉的TCD改交有助于临床对锁骨下动脉缺血及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CD对脑血管痉挛发生时机、持续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40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TCD检查并与DSA进行比较,分析TCD检测脑血管痉挛的准确性。结果血管痉挛对应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者共119例,异常率为85%,其中轻度痉挛的异常率为53%,中度痉挛异常率为40%,重症痉挛的异常率为4%。结论TCD检测无创伤,与DSA有较好的一致性,对脑血管痉挛做早期诊断的精确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儿头痛颅内动脉的血流变化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仪对40例临床以头痛为主的患儿进行检测。用2MHz探头经颞窗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结果头痛患儿脑动脉收缩期血流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CD对小儿原因不明的头痛判断有无脑血流异常,进行此项检测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的脑血管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各血流的生理参数,有利于临床医生对高血压痛患者临床症状的病理变化作出分析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高血压病的分期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将已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与颞窗及枕窗通过低频脉冲多普勒(2MHz),获得脑血管主要动脉的多普勒超声频移信号,进行TCD检测。结果TCD检测后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的脑血管主要动脉,主要有以下特点:(1)较高的异常率;(2)收缩期的血流速度增高(即脑血管痉挛);(3)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即脑供血不足);(4)频谱形态改变(即脑动脉硬化)。结论经TCD检测,能较灵敏的反映高血压病的脑血管的病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且不同病期其表现各有特点,故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给予对症治疗,同时对高血压病的分期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价值。对59例临床拟诊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瘤患者进行经颅CDFI检查,并与脑血管造影对比分析。结果:脑血管造影诊断脑AVM29例;经颅CDFI检出25例,对AVM位置、大小的判断与脑血管造影基本一致。经颅CDFI诊断脑AVM的敏感性86.2%、特异性100%。脑AVM主要供血动脉检出29支(80.5%),引流静脉检出8支。结果表明,经颅CDFI是一种用于脑AVM早期筛选诊断和追踪随访很有价值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对由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出的椎动脉血液速度减慢的患者进一步做椎动脉颅外段的彩色多普勒检查,从而进一步得到其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由TCD检测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30例患者做椎动脉颅外段的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由TCD检测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患者,其颅外段多有如下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狭窄占41.38%,走行异常占1.72%,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占1.72%,单纯动脉硬化占31.03%,单纯速度减慢17.24%,未见明显异常占6.90%,结论:TCD与彩色多普勒相互补充对椎动脉颅内段,颅外段全面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发现椎动脉的病变部位,分析病因,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