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治疗是肺癌常规治疗模式的有益补充,是一种比较安全、有前途的治疗手段.肺癌的生物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机体对肿瘤主动或被动的免疫杀伤能力;基因治疗是通过对基因水平缺陷的修复或导入、强化某些抗肿瘤基因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实体瘤除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外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不同于既往的治疗手段,它是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效应而杀伤肿瘤细胞,达到肿瘤负荷的下降及生存期延长的目的。所以传统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疗效评价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也就很难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准确解读,新的免疫疗效评价标准则涵盖了免疫疗效的各种表现形式,正逐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肿瘤进展通常与免疫抑制或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相关.免疫治疗可提高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且对正常组织影响轻微,是目前晚期食管癌研究的热点.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和抗体治疗.目前大量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价免疫治疗在食管癌中的作用.以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已取得初步成功,为食管癌患者改善预后和生命质量带来希望.未来还需要对肿瘤异质性、疗效预测靶点、免疫治疗耐受等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免疫因子与经动脉化疗联合介入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晚期肺癌疗效甚差,其综合治疗仍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对17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肺癌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和肿瘤体内局部免疫治疗即双介入治疗(A组),并与同期肺癌10例单纯肿瘤体内局部免疫治疗(B组)、16例单纯BAI治疗(C组)、18例传统化疗(D组)比较疗效,A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近期有效率CR+PR83.33%,明显优于B组CR+PR50.00%、C组CR+PR56.25%和D组CR+PR33.33%,有统计学意义。A组6例重获Ⅱ期手术适应证,2例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癌细胞大片变性、坏死。单纯局部免疫治疗方法简单,近期疗效接近C、D两组,毒副作用少。双介入治疗晚期肺癌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为晚期肺癌提供了新的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病种,其肿瘤相关的病死率占全世界第三位,经传统手术及放化疗治疗后胃癌的生存率仍然很低。生物免疫治疗中肿瘤疫苗的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重大进步,根据肿瘤患者的个体遗传基因结构或蛋白表达的不同,选择个体化的肿瘤疫苗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个体化肿瘤抗原高表达肽疫苗、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以及个体化多肽疫苗等已在胃癌免疫治疗的临床转化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个体化肽疫苗与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他治疗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介绍个体化肽疫苗在胃癌领域的临床转化研究进展、其与化疗、放疗等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及其相关疗效评价等免疫治疗临床转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性药物的肿瘤免疫治疗成为晚期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方法。临床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会降低应用ICI患者的临床获益。最新的数据表明,抗生素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度及组成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疗效。总结抗生素在晚期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可为优化晚期肿瘤患者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因其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显著疗效而备受瞩目和推崇,但其常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等药物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发生机制及其不良反应的评估标准及治疗原则,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肿瘤-睾丸抗原(CTA)在正常睾丸组织的生殖细胞及多种不同组织类型的癌细胞中特异表达.研究证明CTA表达与肺癌的分期、病理类型、复发、转移等密切相关,且在肺癌患者中有抗原性免疫反应.应用CTA对肺癌开展免疫治疗表现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是一个治疗难题,传统治疗方式存在局限性。免疫治疗与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联合治疗为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逐渐成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其对脑转移亚组的疗效也得到一定证实。脑部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是一种思路,尽管指南未明确提及联合方式,但从分子机制及小样本研究来看,其组合方式倾向于推荐同步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疗效优于单药,不良反应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全文主要阐述免疫疗法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最新进展,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化疗、放疗以及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所带来的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手术联合放化疗是肺癌常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十分常见,患者死亡率高,生命质量较低。而术后免疫治疗可充分调动患者的机体防御机制,激活免疫细胞,杀灭残留癌细胞。目前关于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4大类:过继性免疫治疗、树突状细胞疫苗、非特异性抗原免疫治疗和抗原特异性疫苗。这些研究成果均表明肺癌术后免疫治疗干预可有效减少癌细胞残留,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显著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贾娟  马亚云  倪妍 《肿瘤学杂志》2024,30(3):200-204
近年来免疫治疗逐渐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呈现一定的疗效。全文基于对肿瘤抑制性微环境研究的一些免疫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揭示新的治疗靶点,为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肿瘤-睾丸抗原(CTA)在正常睾丸组织的生殖细胞及多种不同组织类型的癌细胞中特异表达.研究证明CTA表达与肺癌的分期、病理类型、复发、转移等密切相关,且在肺癌患者中有抗原性免疫反应.应用CTA对肺癌开展免疫治疗表现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前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虽然这些方法对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应用单一的治疗手段均有不同的局限性,因此人们不断寻求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以期达到更好地抑制肿瘤生长及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在已探索的各种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组合中,化疗联合细胞因子、化疗联合肿瘤疫苗、化疗联合免疫佐剂等组合在各种试验及临床应用中均取得可喜效果,有望为人们攻克肿瘤这一难题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体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活性与过继性免疫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生物治疗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因其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受到国际上的重视.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肿瘤免疫治疗或基因治疗方案,有必要了解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探讨免疫系统在控制人体肿瘤中的作用,例如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免疫指标(参数)反映病人的预后,指导临床的免疫治疗或基因治疗以及判断病人对其治疗方案的反应等.我们发现人体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能直接杀伤癌细胞,其杀伤过程的各阶段的改变均可见.这种原位杀伤活性根据肿瘤的类型不同其频率不同.这些观察为在人体内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提供了直接的形态证据.这种杀伤活性的有无与病人的预后有关.进而我们对多种癌症病人的淋巴细胞在体外杀伤从病人自身的肿瘤组织分离出来的新鲜癌细胞进行了功能分析.使用这样一个用新鲜的淋巴细胞与自身肿瘤细胞相结合的体系进行杀伤活性测定,更接近病人的体内状态.根据肿瘤类型及转移状态的不同,5~80%的癌症患者血中淋巴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表现出不同的杀伤活性.此活性有无与病人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例如在根治性手术时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活性阳性的肺癌病人,其中80%左右的病人可以存活五年以上并无复发及转移.相反,如果是没有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病人,在2年内复发或转移,并在5年内全部死亡.这提示  相似文献   

15.
肿瘤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抗原提呈细胞、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负性调节通路、肿瘤来源免疫抑制分子等途径发挥作用,对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目前已有预防性癌症疫苗问世,同时大量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尤其是对免疫监视、黏膜免疫等方面的进一步认识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及应用 ,肿瘤疫苗的研究已成为主动性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黑色素瘤抗原 (MAGE)为肿瘤特异性CTL所能识别的抗原 ,该类抗原上特定的肽段可与相应的HLAⅠ类分子结合 ,引起强烈的CTL反应。由于大多数肺癌高表达MAGE ,因而应用MAGE抗原肽对肺癌患者进行免疫治疗 ,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γδT细胞对已建立肺癌裸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接种BALB/c裸鼠皮下,建立肺癌裸鼠模型.从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γδT淋巴细胞, 体外特异性扩增γδT细胞.将已建立肺癌的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RPMI1640培养液,治疗组用γδT细胞分别注入裸鼠腹腔内,观察种植瘤裸鼠生存时间及肿瘤体积,并同时检测肿瘤细胞c-jun的表达.结果:裸鼠接种5×106肺癌细胞后第14天,在接种部位均有肿瘤形成,直径平均为2 mm.在首次治疗后49 d时,对照组、治疗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0.97±0.32)和(0.46±0.25)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75 d时,对照组种植瘤裸鼠全部死亡,治疗组生存天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γδT细胞对肺癌裸鼠种植瘤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为肺癌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相关基础研究显示其对多种血液及实体肿瘤有显著杀伤活性,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其对肿瘤患者有明确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CIK细胞治疗肿瘤是一种前景广阔且安全的方法,因此建立规范的培养和应用标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有大量的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文献,但这种治疗尚未能满意地被接受。为什么免疫治疗与临床应用尚有些矛盾?本文就此提出几个应在广泛有效治疗应用之前加以解决的基本问题。免疫病理生理问题按照免疫病理生理的观点,健康人的免疫系统都相似,但每个人的免疫障碍则各有其原因。人的免疫系统他复杂,有多方面的因素和影响,并有高度的特异性。并非所有肿瘤病人的宿主-肿瘤关系都是相同或相似的。事实上,在很多免疫治疗中可以看到治疗后的病人有不同的临床应答或反应,提示病人的免疫机  相似文献   

20.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类型的75%~80%,5年生存率仅为15%。近年来人们对肺癌精准治疗的认识明显提高,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面临挑战,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治疗方式十分有限,晚期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使抗肿瘤T细胞免疫反应恢复或增强,或者T细胞受体转导的T细胞免疫疗法靶向大部分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目前,仅免疫检查点治疗的临床试验表明,非小细胞肺癌中非选择性人群的客观缓解率为10%~20%,仍有大部分患者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故优势人群的筛选仍十分重要。PD-L1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常规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另有相关研究表明: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微卫星不稳定等都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文将对目前临床研究中关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新进展作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