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洪梅 《现代保健》2012,(24):53-5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近年收治的 187 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 (LC) 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30~90 min,中转开腹 5 例,腹胀 3 例,皮下积气 8 例,无胆道及内脏损伤,无腹腔积液、感染,引流 45~90 h,术后住院 3~5 d.结论:LC 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其特殊的局限性,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与医生的协调配合及术后对并发症的护理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LA)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为进一步提升LA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护理的72例L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给予的护理措施。结果 72例患者在行LA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2013年10月期间收治护理的72例L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给予的护理措施。结果 72例患者在行LA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30 min,无中转开腹,未出现伤及内脏,腹腔积液、感染等情况,引流45130 min,无中转开腹,未出现伤及内脏,腹腔积液、感染等情况,引流4590 h,术后住院390 h,术后住院37 d。结论 LA较传统的手术方式有了明显的突破,但优势明显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呼唤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模式。在临床的护理体会中,笔者总结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几个关键环节:细致的术前护理、熟练的术中配合及积极的术后干预和贯穿围手术期精心的心理关怀。总而言之,细致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乌兰 《现代保健》2012,(8):146-147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4月139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针对性采取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成功施行LC,成功率97.8%,3例行中转开腹手术(2.2%),手术时间35~120min,平均45min,住院时间5~7d。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出血2例,皮下气肿1例,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未发现胆漏、胆道结石以及胆道狭窄等。结论实施LC术,不仅需要精湛的外科手术技能,而且手术前后的护理亦至关重要,早期发现并发症是LC术后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8732例LC术中转开腹的227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率2.6%(227/8732)。其中因胆囊本身病变复杂、术中异常发现等原因所致的主动性开腹192例(84.6%),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的被动性开腹35例(15.4%),胆管损伤率0.26%(23/8732)。结论在LC施术中,如出现腹腔粘连严重、解剖困难、出血难以控制及胆道损伤等情况时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96.8%)成功完成了LC,3例(3.2%)因炎症粘连,严重水肿、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1例中转开腹病人术后出现胆汁渗漏,经腹腔引流管治愈。所有病人均无术后出血、内脏损伤、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行急诊LC是可行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处理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中,53例成功行LC,手术时间45~ 130 (56±10) min,术中出血量5~130 (80±25) ml,所有患者均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随访6~ 12个月,未发现与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术中胆囊暴露不佳、胆囊三角粘连严重、术中出血原因中转开腹,1例Mirizzi综合征,术中胆道损伤中转开腹行胆肠吻合术.2例患者死亡.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熟练地掌握LC的操作技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实施LC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李伟  陈军  杨俊  宋心锁 《现代保健》2009,(15):65-6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4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研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结果本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19例,中转开腹(包括延期开腹)21例,中转率为2.9%。胆道损伤2例(占0.26%),1例行肝外胆管切开T管引流,1例行胆肠Roux—Y吻合。胆漏4例(占0.56%),1例术后3时开腹结扎胆囊管(钛夹滑脱),3例术中胆囊床下置负压引流管(双套管自制),胆囊管及胆总管残余结石各1例,1例术中中转开腹(胆囊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转上级医院行EST治疗。腹腔内出血4例(占0.56%),中延期开腹2例,术中中转2例。肠道损伤1例。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强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术中小心操作,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的重要途径;肝外胆管“T”管支撑及胆肠Roux—Y吻合术、胆囊床下腹腔引流是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道损伤的主要术式;肠修补或肠造瘘是肠损伤的主要术式;预防性腹腔引流可避免部分病例再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LC患者4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27,行LC给予胆道造影;对照组,n=227,单纯行LC。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LC术中胆道造影成功221例,成功率为97.4%(221/227),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7例,比例约为3.2%(7/221),均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次成功;胆道造影后肝功能轻度异常4例(1.8%,4/221),淀粉酶轻度升高2例(0.9%,2/221);造影良好未见术后并发症;227例患者均一次成功治愈出院。对照组患者中转开腹14例,中转开腹率为6.2%(14/227);术后并发症11例(4.8%,11/227);22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LC术中行胆道造影,不仅造影成功率较高,而且由于现象清晰,能够有效帮助术者检查胆道,既有效提高了LC术的成功率,更能够有效避免因为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a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完成370例(96.8%),中转开腹12例(3.2%),其原因为胆总管横断损伤1例(行端端吻合及T管引流),其余11例因胆囊病变本身、广泛粘连、分离困难、解剖不清等原因而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完成者置腹腔引流管60例,手术时间20~120min,术后住院3~6d,均恢复良好,无胆漏、无术后出血、无感染、无腹腔积液等。结论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必须把并发症的预防放在首位,重视引流,适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时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中转开腹25例,中转开腹率2.6%.结果 中转开腹的25例患者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无不良后果.住院时间7~20 d,平均12 d.胆道损伤的2例患者术后6个月拔除T引流管,未出现黄疸、胆道感染、胆道狭窄等并发症.25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6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发生胆囊三角结构不清、出血及胆道损伤时需及时开腹手术治疗.及时中转开腹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