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女性患者留取中段尿培养标本新方法及护理重点。方法改进留取标本用的便盆、小尿杯、辅助接尿器等用具,优化流程,强化术前指导教育、术中护患密切配合,完成816例女性患者中段尿培养标本的留取。结果除1例患者外,815例患者标本留取操作一次成功。结论改进留取中段尿培养标本用具及方法,强化护理重点,使中段尿培养标本留取操作简便、安全,护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肾脏疾病需要通过尿液检查来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用普通小尿杯来接取尿液倒入试管,用普通塑料桶留取24 h尿标本,住院患者往往需要留取数管尿液及24 h尿标本。对于年龄稍大,行动不便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来讲,自行留取数管尿液存在一定难度,留取标本的及时性及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传统中段尿采集杯存在容器易污染、不易持拿且密封性欠佳等问题,降低中段尿标本留取的不合格率。方法选取2016年7月—12月126例未留置导尿管患者为实验组;2017年1月—5月112例未留置导尿管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应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一次性密闭式中段尿留取装置收集标本(以下简称中段尿留取装置),对照组采用传统尿杯收集标本。评价两组收集标本不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及依从性。结果两组中段尿留取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05,P0.001)。两组中段尿留取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5,P=0.02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0.2)分和(2.8±0.6)分。结论中段尿留取装置能够降低中段尿留取不合格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正>尿常规检查是指留取患者的清洁中段尿送入化验室进行检验,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泌尿系统及肾周围病变、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等,因此需要我们准确及时地留取患者尿标本。而我们在使用临床常用的小便杯时发现诸多问题:(1)小便杯未拧紧盖,患者在留取小便时,容易将杯盖掉落在地上,不方便检查;在盖杯子时,容易引起留取的尿液污  相似文献   

5.
<正>尿液检查是判断泌尿系疾病及肾脏功能最重要的检查之一,被视为"液体肾活检",对肾脏疾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尿液检查是医疗机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目前临床上大多是发放一次性尿杯供采集者自行采集尿标本[2]。在采集尿标本时,需要采集者拿着尿杯在洗手间留取尿液后送到检验处,原有的尿杯均为开放性开口[3],采集者留取尿标本时常会被尿液喷溅到手上,在运输的途中尿液容易洒出来[4],检验人员提取尿液检验时也容易污染手、仪器和工作台面[5]。为此笔者设计了一款新型医疗采尿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影响住院患者大便标本留取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小便标本送检是住院患者的常规检查之一,是反映患者病情最基本的实验指标之一,但是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大小便标本不能及时留取送检,特别是大便标本,有的患者甚至到出院仍未留取,这样既影响了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也影响了医院的病历质量。为了解影响住院患者大便标本留取的原因和行为干预的有效性,提高标本留取的及时性。本研究应用调查表,对影响住院患者大便标本留取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制订了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将普外科2004年3-6月住院患者2例设为对照组。2004年7-10月住院患者261例设为实组。2组患者均为…  相似文献   

7.
尿常规在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男性婴幼儿因好动不配合、尿量少、排尿不规律、大便次数多的特点,导致采集尿常规标本困难。以往男性婴幼儿采用一次性集尿袋留取尿常规标本,将集尿袋贴于会阴部,外面穿纸尿裤。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男性婴幼儿好动,成功留取尿液前,一次性集尿袋易脱落;一次性集尿袋里已留取尿液,因未及时发现,体位改变过程中尿液逆流至会阴部,一次性集尿袋黏贴处浸湿后脱落,集尿袋里的尿液流至纸尿裤;尿标本易被大便污染,以致患儿需反复多次、长时间留取尿常规标本,造成患儿不适、家长焦虑,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钟艳麟  谭永娟  雷雯媛 《全科护理》2020,18(11):1376-1377
[目的]观察改良式女婴集尿袋收集尿液标本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新生儿女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式集尿袋收集尿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集尿袋收集尿标本,分别比较两组收集尿液标本一次成功率及受大便污染率。[结果]试验组收集尿液标本一次成功率为79.3%明显高于对照组60.7%,试验组尿液标本受大便污染率为4.7%低于对照组12.7%(P均<0.05)。[结论]改良式女婴集尿袋的使用能明显提高留取尿液标本的一次成功率,同时降低受大便污染率。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男性婴幼儿用一次性接尿杯留取尿标本.费时费力,成功率低。现在,我们用抗生素玻璃瓶取代接尿容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其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间歇性肉眼血尿。目前,膀胱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组织检查和膀胱镜创伤性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由于其无创性,在膀胱癌的预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临床工作中,患者留取标本时,因留取容器多为尿杯,再倒入尿试管内。倒入时,对于患者来说,常常出现标本未倾倒至尿试管内,而无法成功收集标本进行化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常会出现尿液倾倒在尿试管上,导致化验标签模糊,无法精确完成患者尿液识别工作,同时污染环境,不符合院感的规范要求。针对临床上普遍出现的问题,我们经过咨询专家和研究小组人员头脑风暴,研制了尿脱落细胞收集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正>大便标本的留取是住院患者的常规检查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坐式冲水马桶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但是冲水马桶给原有的留取大便标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常规留取大便标本,患者都是将大便排入便池,使用棉签或木质小棍作为留取  相似文献   

12.
正尿标本的留取需要患者配合,而在实际工作中常有患者因理解偏差、遗忘护士宣教内容、标本瓶上刻度不清晰、留取随意等各种原因,使留取的尿液量不足,无法进行检验,导致重新留取。为了提升尿标本正确留取率,我科于2015年4月始设计尿标本瓶刻度线,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制作与方法经与检验科沟通,确认尿常规及尿培养所需最少尿量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准确及时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为活动主题,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留取24h尿标本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留取24h尿标本老年患者设为试验组,对活动前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从76.5%提高到95.0%,较活动前改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提高了尿标本采集的质量,实现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愚巧法在老年住院患者尿常规标本留取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2-5月181例和2016年6-9月179例留取尿常规标本的老年住院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指导留取,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应用愚巧法制作宣教工具和提醒牌。结果 实施前后,观察组尿标本留取、患者对留取方法的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尿标本正确留取方法的掌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 结论 愚巧法能提高住院老年患者尿标本留取率,减轻责任护士反复宣教指导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对标本留取方法的知晓率,保障临床尿常规标本的留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女性患者尿常规留取时前段尿和中段尿标本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门诊肾内科就诊的84例女性患者前段尿和中段尿标本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门诊女性患者尿常规留取时前段尿和中段尿标本的白细胞计数存在差异,前段尿标本的白细胞计数异常者多于中段尿标本。结论门诊女性患者留取尿标本时,应考虑前段尿和中段尿标本之间的差异,指导患者正确的留取方法,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大便常规检查是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留取大便标本,一般都是将大便盒交与病人自行留取.临床工作中,很少有人注意到仅给出大便盒后,病人留取标本的不便,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将大便标本盒细节略加优化,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的工作中指导患者正确留取标本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留取8h或者24h尿标本的过程中,患者需将期间的小便全部留取在指定容器中.由于留取标本时间长,如厕习惯的不同,患者往往会在留取标本的过程中遗忘,造成搜集标本不完全的问题.如果标本留取不合格,患者就需要重复留取,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会耽误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PDA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以降低护士标本采集错误,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方法利用检验条形码和PDA系统相结合,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规范使用条形码。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核对并发放采集非血标本,观察组核对和发放采集非血标本应用PDA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结果使用PDA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后,护士标本延迟采集率显著低于使用前,容器发放错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使用PDA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减少了标本采集错误发生率,降低了护理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尿渗透浓度的测定渐渐被临床应用,但目前尿渗透浓度测定尚未广泛普及,临床护理对留取尿标本测定尿渗透浓度的正规方法的认识尚不足。本文将非正规留取尿标本方法和正规留取尿标  相似文献   

20.
手术病人术后标本留取固定送检是手术后一项常规工作,因手术标本大小不同,对手术后较小标本固定,如用常规标本容器固定,既显得容器较大,同时又浪费固定液,因此,我们采用一次性尿杯来留取固定术后较小标本,经临床使用一年来,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