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保胃防癌散治疗胃癌癌前病变2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癌前病变是指胃粘膜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ATP)和非完全性结肠化生 ( IM)。如何及早予以诊治并控制其向胃癌方向发展 ,是目前临床中极为关注的课题。我们从 1 991年 3月~ 1 998年 5月 ,应用自拟保胃防癌散治疗本病 2 3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96例均为经胃镜检查表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伴 IM或 ATP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36例及对照组 60例。治疗组中男性 1 82例 ,女性 54例 ;年龄 32~ 73岁 ,平均 51 .3岁 ;病程 3~ 2 8年 ,平均 1 2 .5年。对照组中男性 4 1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31~ 76岁 ,平…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伴有大肠不完全型肠化生(intestinal melaplasia,IM)和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TP)属胃癌的癌前期病变(pl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GPL),胃癌发生率高达9%-10%,目前西医对此尚无特效疗法。李佃贵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治疗本病提出从浊毒立论,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92例,均为本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门诊63例,住院29例,所有患者依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2例,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32-72岁,平均(48.62±8.86)岁;病程2-21年,平均(8.16±3.25)年;CAG轻度26例,中度21例,重度5例;CAG伴轻度IM 25例,中度IM 22例,重度IM 5例。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癌前病变,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的128例门诊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CAG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IM)或不典型增生(Dys)。其中男70例,女58例;年龄21~65岁,平均44.31±12.02岁;病程1~14年,平均5.15±1.25年;伴IM轻中度者96例,重度者32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肠化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CAG伴I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化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指标评分、胃蛋白酶原比...  相似文献   

5.
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伴肠上皮化生 (IM)或不典型型增生 (ATP)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益气养阴化瘀汤,对照组给服维酶素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病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从虚、瘀论治 CAG伴 IM或 ATP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吴绵勇  郁银娟 《新中医》2020,52(8):69-72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脾胃湿热型CAG伴I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4例患者脱落。对照组给予增强胃黏膜营养、改善胃动力、抑酸、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清热祛湿方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IM分级,治疗后对比2组疗效和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M分级较治疗前改善(Z=12.89,P0.01),对照组IM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9,P0.05),观察组治疗后IM分级优于对照组(Z=4.8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清热祛湿方加减用于脾胃湿热型CAG伴IM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改善中医证候,减轻IM程度,促进幽门螺杆菌根治。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消化系统常见难治性疾病,症状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临床将CAG伴肠上皮化生(IM)及不典型增生(Dys)称为胃癌前病变(PLGC)。笔者对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40例作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脾胃科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CAG伴癌前病变患者80例,采用SAS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3岁,平均55.62±8.58岁;病程2~6个月,平均3.11±1.16  相似文献   

8.
张春铭 《四川中医》2020,38(2):102-10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及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13例CAG伴IM患者,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胃粘膜病理疗效,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胃功能(PGI、PGⅡ、GAS-17、ET-1),炎症因子(TNF-α、IL-8、IL-23)变化情况。结果:实验数据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病理疗效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83.93%,Hp转阴率57.78%明显高于对照组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GⅠ、GAS-17值均升高,中医证候积分、PGⅡ、ET-1、TNF-α、IL-8、IL-23值均降低,且观察组PGⅠ、GAS-17值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PGⅡ、ET-1、TNF-α、IL-8、IL-23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CAG伴IM可通过提高PGⅠ、胃泌素含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胃功能和胃粘膜病理情况,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养正散结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5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养正散结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PLGC)的疗效。方法:将108例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予养正散结汤和胃复春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79.2%,Hp转阴率分别为68.97%、34.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粘膜萎缩、IM、Dys均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正散结汤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ATP)的临床疗效,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200例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萎胃散治疗组135例,胃复春对照组65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IM、ATP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对IM、ATP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可改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瘀毒理论"探讨猴菇和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不同类型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后对照观察,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CAG伴IM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IM类型...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于2014年8月~2017年3月间共收治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推拿配合程氏伤膏治疗,收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将门诊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腰扭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0.17±7.85岁;病程1.59±0.38天。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31.47±6.16岁;病程1.61±0.36天。两组患者一般资  相似文献   

13.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观察健脾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6例CAG伴I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采用健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胃镜病理积分。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9. 29%优于对照组的78. 57%,且治疗后试验组胃脘痞满、嗳气、纳差等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 05)。结论 健脾活血方对于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恶变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可改善胃黏膜病理情况,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笔者采用青霉素静滴结合头针治疗外感风热型咳嗽22例,并设青霉素静滴组21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南京市中医院急诊科门诊及住院的外感风热型咳嗽患者4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3±5.76)岁。对照组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2±4.83)岁。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1)咳嗽为主要症状,可为干咳,或者咳嗽有少量痰液,伴或不伴发热;(2)肺部听诊呼  相似文献   

15.
胃萎复健汤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萎复健汤 (自拟 )、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的疗效。方法 :将 2 72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68例服用中药胃萎复健汤 ,同时配服果胶铋 ;对照组 10 4例口服胃酶合剂 ,阿莫西林 ,麦滋林 S ,均 3个月为 1个疗程 ,共用 2个疗程。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 88.1%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9.6% ;胃镜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4.5 % ,对照组 5 1.9% ;腺体萎缩治疗有效率治疗组 78.6% ,对照组 36.5 % ;伴肠上皮化生 (IM )治疗有效率治疗组68.2 % ,对照组 2 9.0 % ;伴异型增生 (Dys)有效率治疗组 73.9% ,对照组 2 1.9% ;H .pylori清除率治疗组 88.3% ,对照组42 .1%。两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胃萎复健汤、果胶铋联合治疗CA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丹参注射液择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8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6月~1997年9月,我们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择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36~68岁,平均584±934岁;心绞痛类型:劳累型心绞痛54例,自发型心绞痛26例;病程9天~17年,平均459±141年。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6~69岁,平均587±984岁;心绞痛类型:劳累型心绞痛28例,自发型心绞痛12例;病程7天~16年,平均464±145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2 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CAG伴IM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予化浊解毒方,对照组45例予胃复春。治疗120 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病理疗效,并统计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84.13%及82.54%;对照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总有效率分别为75.56%、66.67%及60.0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总有效率及病理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治疗CAG伴IM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正散结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胃黏膜EGF、EGFR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给予养正散结汤和胃复春片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EGF、EGFR的表达。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对照组为79.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膜萎缩、IM、Dys均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正散结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且能降低胃黏膜EGF、EGFR的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国医论坛》2021,36(3):39-40
目的:观察芪莲舒痞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癌前病变(PLGC)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CAG伴PLGC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莲舒痞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经治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胃脘疼痛、胃脘痞满、食少纳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的65.63%(2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结论:芪莲舒痞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AG伴PLAC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的方法思路 ,重视 CAG过程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 ,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86例 Hp阳性 CAG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西医结合组 ) 4 6例和对照组 (西药组 ) 4 0例 ,观察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程度、IM、ATP及 Hp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3%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1年随访复发、加重率治疗组 36 .8% ,对照组 6 7.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两组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程度、IM、ATP及 Hp感染情况比较 ,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 1) ;治疗后腺体萎缩程度、IM、ATP及 Hp感染情况 ,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 CAG疗效显著、复发少 ,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