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主要进行了催化裂化轻汽油选择性加氢除二烯烃工艺条件优化研究,从反应温度、氢/油体积比和反应压力等3个方面考察了其对选择性加氢和3-甲基-1-丁烯异构为2-甲基-1-丁烯的异构化率的影响,确定选择性加氢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氢/油体积比30、反应压力1.5 MPa。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选择性加氢催化剂1500 h寿命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在1500 h的考察期内,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何红梅 《当代化工》2011,40(3):268-270
探讨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氢烃比等工艺操作参数对Prime G+工艺选择性加氢和加氢脱硫的影响.在压力一定条件下,该工艺应尽可能在低温下操作.选择性加氢部分可提高氢烃比,满足适宜二烯烃加氢限制烯烃加氢并保持催化剂的稳定性.加氢脱硫部分提高氢/烃比增加了加氢脱硫的活性和选择性.在加氢脱硫的过程中要注意循环气中硫化氢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的工艺流程,并对传统白土精制工艺和选择性加氢工艺2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确定选用选择性加氢工艺取代传统白土精制工艺。以16万t·a-1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为例,反应后其产品溴指数由3150mg Br·(100g)-1降低到40mg Br·(100g)-1以下,且芳烃损失远在0.5wt%之下,能耗与传统白土精制工艺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工》2011,(Z1):408
一种高硫、高烯烃催化裂化汽油清洁化生产的方法,它是将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进入选择性加氢,采用汽油加氢预处理催化剂进行加氢,通过加氢脱出小分子硫醇、硫醚、二硫化合物等活性硫化物,选择性加氢工艺条件为:氢分压  相似文献   

5.
赵炳义 《工业催化》1993,1(3):26-32
国产BC-1-037型碳二选择性加氢催化荆,在30万t/a乙烯装置应用,其工艺条件为:反应器进料温度17~55℃,空速1500~3000h-1,单段床加氢,乙炔含量可从1500~7200ppm脱除至<2ppm。催化剂尚未经再生,已累计运转8000h。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国产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优 良,适用于乙烯工厂碳二馏份除炔净化,实现了引进装置碳二选择加氢催化荆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6.
3-羟基丙醛加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 3 -羟基丙醛 (HPA)在固定床反应器内两段加氢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 ,当一段加氢温度为5 5~ 60℃、氢气压力为 6.0MPa、空速小于 0 .84h- 1 、氢油摩尔比为 2、HPA质量分数为 10 .3 5 %时 ,加氢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大于 75 %和 99% ;当二段加氢温度 12 0℃、氢气压力 6.0MPa、空速 4.2h- 1 、氢油摩尔比为 1.2 7时 ,加氢转化率为 10 0 % ,1,3 -丙二醇加氢选择性大于 99%。  相似文献   

7.
车春霞  韩伟  唐瑜  梁玉龙  钱颖  谭都平 《工业催化》2014,22(10):791-793
国内采用碳二前加氢工艺的乙烯装置总产能达11.74 Mt·a-1,因此开展碳二前加氢催化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负载型Pd-Ag/α-Al2O3碳二前脱丙烷工艺前加氢催化剂,并与同类进口催化剂进行1 000 h对比评价。结果表明,Pd-Ag/α-Al2O3催化剂1 000 h乙炔转化率为91%,丙炔+丙二烯转化率为33%,乙烯选择性为55%,总体性能与进口催化剂相当。  相似文献   

8.
申请号 85 1 07291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申请日 1985.10.9 地址北京市东郊九龙山猪油选择性加氢工艺及其催化剂可用于制造香皂,尤其是优质香皂。其催化剂由硫酸铜、硫酸镍和硅藻土组成。其中Cu∶Ni(原子比)=3∶1,硅藻土的重量为金属总重量的二倍。猪油选择性加氢工艺系在加压封闭条件下进行,其压力在5个大气压以下。所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开发出了适于FCC汽油加氢改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和辛烷值恢复催化剂,并在300 mL绝热装置上,分别以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的重馏分FCC汽油为原料,进行了FCC汽油加氢改质工艺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辛烷值恢复工艺或辛烷值恢复-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工艺不能完全满足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而单独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或选择性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组合工艺可以满足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重馏分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将全馏分FCC汽油切割后进行加氢改质可以得到硫含量更低的改质产品或直接生产符合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了在金属Ni催化剂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加氢合成邻环己烷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加氢合成邻环己烷二甲酸二异丁酯的反应。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DBP加氢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温度130℃,压力6.1 MPa,空速1 h-1。相应的反应转化率为99.93%,选择性为92.47%。DIBP加氢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温度100℃,压力6.1 MPa,空速0.5 h-1。相应的反应转化率为99.70%,选择性为90.42%。将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作为Aspen Plus中反应模型的参数,建立了邻环己烷二甲酸二丁酯和邻环己烷二甲酸二异丁酯合成与分离的流程,所得产品纯度可达99%(质量分数)以上。模拟得到的工艺参数对邻环己烷二甲酸二丁酯和邻环己烷二甲酸二异丁酯合成与分离流程的工业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笑  高静洁  罗辉 《当代化工》2011,40(4):383-387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对汽油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加氢脱硫技术是目前降低汽油硫含量最切实可行和最为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国内外有关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现有的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深度加氢脱硫后再恢复辛烷值(如Oct-Gain和Isal);二是选择性加氢脱硫(如Prime-C+...  相似文献   

12.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春娥  宫海峰  刘笑 《当代化工》2011,40(10):1054-1057
加氢脱硫(HDS)是实现FCC汽油馏分脱硫的有效途径,但是传统工艺在脱硫的同时,由于大量烯烃加氢饱和造成辛烷值损失严重.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可以减少辛烷值损失.本文介绍了国内外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合成甲苯二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Pd+Pt)/C等贵金属催化剂、雷尼镍催化剂、负载型镍基催化剂、非晶态镍催化剂和漆原镍催化剂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上述各催化剂在生产成本、制备工艺及催化二硝基甲苯加氢性能等方面的优缺点,发现非晶态镍催化剂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在1 MPa低压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的反应中表现出与(Pd+Pt)/C工业催化剂相似的活性和选择性,是替代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贵金属和雷尼镍工业催化剂的首要选择;漆原镍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且在众多的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与骨架镍催化剂相似的催化性能,也具有较大的工业化潜质。  相似文献   

14.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碳二馏份选择加氢脱乙炔的工艺现状,又从载体、助催化剂和催化剂失活等方面介绍了碳二馏份选择加氢的研究进展,指出提高选择性、降低投资、节能降耗是乙烯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以TiO2/Al2O3为载体的镍基双金属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并用于催化裂化轻汽油的选择性加氢反应。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压力为2.0 MPa,反应温度为80℃,氢油比为40(体积比),空速为5 h-1。催化裂化轻汽油中二烯烃转化率达到98%以上。制备的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其可以在选择性加氢领域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清洁汽油标准不断降低硫和烯烃含量的需求,国内外在汽油清洁化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开发工作的进展,概述了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和烯烃的分布及特点、各种烃类的辛烷值、各种烯烃的加氢反应活性及其对加氢脱硫反应的抑制作用,重点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典型的催化裂化汽油清洁化工艺技术(包括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选择性加氢脱硫-烯烃定向转化工艺、临氢吸附脱硫工艺以及选择性加氢脱硫-溶剂抽提组合工艺)的优缺点,简述了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活性相模型及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开发现状,指出实现烯烃的定向转化将是未来催化裂化汽油清洁化技术的重点研发方向,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加氢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镍系催化剂用于丁苯嵌段共聚物 (SBS)加氢反应 ,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得到较佳的加氢反应工艺条件 :加氢反应温度 5 5~ 6 5℃ ,反应压力大于 2 .5MPa,催化剂用量为 0 .0 5~ 0 .1g/10 0 g聚合物。该催化剂选择性好 ,可使聚合物中的共轭二烯烃段有效加氢 ,其加氢度 >98% ,苯环加氢度 <5 %。同时对加氢前后聚合物微观结构、物性变化及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癸二胺产品传统加氢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反应中影响选择性及收率的原因,优化了工艺条件:温度70~90℃,压力1.5~2.5MPa,催化剂雷尼镍5%~10%(m/m,以癸二腈计),氢氧化钾0.05%~0.5%(m/m,以癸二腈计),v(癸二腈)∶v[乙醇(90%~95%,v/v)]=1∶1。并按优化工艺条件进行了工业化放大生产,产品含量>99.7%,收率>97.5%(n/n),较传统加氢工艺高3%~4%。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裂解汽油是乙烯工业的副产品,其中富含苯、甲苯、二甲苯,总芳烃量达72%~78%,故为石油芳烃的主要来源。从裂解汽油中生产芳烃,国内外均采用两段选择性加氢加抽提的方法。就选择性加氢工艺而言,60年代初,一段和二段加氢多采用 Co-Mo-Al_2O_3催化剂,但因一段加氢采用 Co-Mo-Al_2O_3催化剂,反应入口温度高(≤200℃),床层结炭严重,催化剂再生周期频繁(约2~3月一次),因而给工业化带来了困难。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段催化剂开始  相似文献   

20.
以油浆抽提得到的重质芳烃油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加氢工艺降低其中有害的稠环芳烃(PAHs)化合物,得到的精制油为橡胶用环保芳烃油。实验分别对反应温度、压力、时间以及一段、二段加氢工艺对PAHs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同时运用BET及EDS对2种硫化态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结果表明,Ni-W/γ-Al2O3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较Ni-Mo/γ-Al2O3高。实验证明:通过选择性加氢可大幅度降低重质芳烃油中PAHs质量分数,一段加氢采用Ni-W/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80℃、压力8 MPa、时间6 h的条件下,原料PAHs转化率达到46.24%;二段加氢采用Ni-Mo/γ-Al2O3催化剂,在与一段相同的反应条件下,PAHs转化率达到32.94%。经2段加氢后,产物中PAHs质量分数由起始的58.13%降到21.05%,总转化率达到63.79%,液体总收率9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