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卵巢储备功能即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女性的生育力。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及相应性激素改变称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可导致月经紊乱、不孕症等,进一步可发展为卵巢早衰,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学因素、免疫性因素、酶缺陷、卵巢破坏性因素、环境因素等;中医主要病因病机为肾虚,同时涉及肝、脾等脏。现对DOR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周亚平是第2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妇科临床工作38年,善用中药多途径给药方法治疗妇科难治性疾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eserve,DOR)是指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量减少,卵巢产生卵子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性激素缺乏。研究表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多发生在18~40岁,若不及早干预,可在  相似文献   

3.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的常见疾病。根据其发病年龄及临床生化异常程度可分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及围绝经期卵巢功能下降。DOR的中医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目的在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妊娠率。分析吴克明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DOR的临床案例,简要介绍其调经助孕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导致的不孕症业已成为生殖健康领域的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根本病机为肾精亏虚。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针对DOR不孕症,从肾论治。将中西医治疗思想相结合,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结合,采纳中医专病通治方的理念,确定补肾养血、疏肝健脾的治法治则,组方遣药,通过中药补肾方加减可多系统、多靶点、多环节调节生殖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同时,提出"长(卵)排(卵)并调,数量质量并举"假说,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两阶段疗法,达到增加卵泡数量,改善卵泡质量,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出的效果,有效规范治疗DOR不孕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合脱氢表雄酮(DHEA)治疗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DOR所致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中药联合DHEA可显著改善DOR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FSH、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值及临床证候,提高卵巢储备功能,其疗效优于DH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合DHEA治疗DOR方面较单用DHEA疗效显著,中药的优势已经被逐渐认可,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卵巢功能反映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功能,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妊娠率。夏桂成教授诊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性不孕症,辨证以肾阴偏虚,癸水不足为主,病及心、肝、脾,治疗以补肾调周为法,兼以宁心、清肝、健脾,在此类患者的诊治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左茜茜  黄海涛 《北京中医药》2017,36(10):951-954
<正>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指女性卵巢皮质内含有的原始卵泡,其质量、数量以及形成可受精卵细胞的能力下降。DOR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月经经量减少,甚或闭经,以及生育能力下降。据报道[1],DOR不经治疗1~6年即发展成为卵巢早衰(DOF),损害女性生殖健康,降低女性生活质量。中医学中并无DOR之病名,但从其临床表  相似文献   

8.
正高龄是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主要原因~([1]),主要表现为卵巢内卵母细胞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下降,进而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虽然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为广大不孕不育家庭带来福音,但高龄DOR患者在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卵巢低反应~([2])。育麟方是浙江何氏妇科的代表方之一,治疗肾虚型不孕症,临  相似文献   

9.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导致育龄女性生育障碍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高龄女性生育需求增加,DOR的诊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提高卵巢储备功能、保护女性生育能力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DOR属中医学“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肾精亏虚、冲任失调。中医药治疗DOR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在不孕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中西医结合诊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和IVF-ET结局。本方案旨在进一步规范DOR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女性生育健康。  相似文献   

10.
王玮  马大正  陈浩波  黄镇华 《新中医》2021,53(15):79-83
目的:观察马氏补肾助孕疗法联合脱氢表雄酮(DHEA)对高龄肾阳虚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不孕症患者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肾阳虚型DOR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DHEA组和中药组。2组均口服DHEA胶囊治疗,中药组加予马氏补肾助孕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中医证候积分、卵巢激素指标[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卵巢超声参数[窦卵泡计数(AFC),双侧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的平均值(mPSV)、阻力指数的平均值(mR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DHEA组(P0.01)。2组AMH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中药组FSH水平及FSH/LH比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中药组AMH水平高于DHEA组(P0.01),FSH水平及FSH/LH比值均低于DHEA组(P0.01)。2组AFC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中药组AFC多于DHEA组,m PSV值高于DH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马氏补肾助孕疗法联合DHEA治疗高龄肾阳虚型DOR不孕症患者,可有效减缓卵巢内存留原始卵泡的快速耗竭,改善患者的卵巢储备,从而有望提升妊娠潜能,提高妊娠概率。  相似文献   

11.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ing Ovarian Reservation,DOR),又称为卵巢储备功能不良或卵巢功能衰退,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的一种生育潜能和生殖内分泌功能下降的妇科疾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只有月经改变,或有不孕表现,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而确诊,进一步可发展为卵巢早衰(POF)。本病在女性人群中发病率约10%。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趋于年轻化。中医治疗DOR取得一定疗效,综述  相似文献   

12.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指卵巢内可募集卵泡的数量减少,卵母细胞的质量下降.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有着独特优势.王佩娟教授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以补肾为大法,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贯穿诊疗之中,辨证施治,颇有成效.整理了王佩娟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经验,并介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定义、病机及临床案例,为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总结卵巢功能低下配合中医的治疗经验体会,卵巢储备是指卵巢皮质区中的原始卵泡发育成为可受精的卵母细胞的能力。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即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POF)。用中药治疗卵巢功能低下代替雌激素已为世人所瞩目。中医可涉及"月事稀发"、"血枯"、"闭经"、"经断前后诸症"、"不孕"等多个妇科疾病范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临床疗效的影响及评价。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DOR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和地屈孕酮片(达芙通)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FSH/LH水平。阴道超声检测卵巢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FSH、LH、E2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促进卵巢血供,增强卵巢反应性,维持卵巢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治疗DOR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李慧芳  谈勇 《光明中医》2016,(2):155-157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卵巢早衰(POF)的先兆,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机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未病"思想是经过历代医家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中医学术思想,它强调对疾病的早期干预和防治。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和总结"治未病"思想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防治中的作用,即未病先防,扶正固本;既病防变,防微杜渐;病后防复,巩固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6.
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徐莲薇教授认为可通过调心肝脾肾、疏冲任气机来治疗,且膏方对于本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疗法,并系统总结其运用膏方辨证论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方对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和卵巢早衰的临床作用。方法: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36例)及卵巢早衰(26例)辨证属肾阴虚的患者共62例,采用补肾养血方(农本方)连续治疗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临床症状、FSH、FSH/LH、E_2来评估补肾活血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及卵巢早衰(POF)患者的临床作用。结果:补肾养血方均可以改善DOR及POF患者的月经情况和肾阴虚临床症状,调节其性激素水平,但DOR治疗效果比POF更显著。结论:及早诊断干预DOR,对防治其过快向POF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工作节奏的加快及情绪压力等的改变,女性生理上出现月经稀发、月经量的减少、不孕不育和自然流产;女性心理上出现多思多虑,情绪波动,暴躁易怒。由于女性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现象中,我们发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这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中广泛运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DOR,但因为其副作用较大,治疗有疗效的同时风险也同时存在。而近期,中医学者对于DOR的逐步认识及辨证论治的治疗过程中,找到了很多方式方法来缓解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速度。如此一来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治疗DOR患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西医治疗的副作用,使疗效上升,而风险降低。中医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自主症状,降低FSH,LH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低反应,提高女性的生育能力,还能预防其发展为卵巢早衰(POF)。中医治疗对DOR的干预和保护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证候学分布规律。方法以北京地区160例DOR患者为研究对像,结合文献回顾性调查、前瞻性横断面调査两种调查方式,运用SAS软件的Proc LCA模块,借助潜变量类别分析技术,探索建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中医证候潜类别模型,对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160例DOR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为肝郁肾虚证117例(73.1%)、肾阳虚证35例(21.9%)、肝肾阴虚证8例(5%)。结论 DOR中医证候的潜类别变量模型均与肾的关系密切,符合临床证候表现。  相似文献   

20.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卵巢内可募集的卵泡数目减少和/或卵母细胞质量下降,致使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和生殖内分泌紊乱的一种疾病。针对DOR的治疗,黄光英教授通过多年临证分析和梳理,总结出DOR的病机以肾精亏虚、气血不足、冲任失调为主,并确立治疗大法为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活血、调理冲任,主要治疗方式为针药并用、身心并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