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对公司治理结构有多种定义:一是指一组联系并规范所有者(股东)、支配者(董事会)、管理者(经理)、使用者(工人)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框架;二是指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之间构成一定的制衡关系;三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而企业治理结构是一套治理企业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它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构。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股东)、支配者(董事会)、管理者(经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组织结构,是联系和规范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和利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是一个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激励方式不当、对经营者约束弱化等问题。应当建立合理的企业股权结构,促进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约束;切实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权,使其相互制衡;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规范和加强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  相似文献   

3.
法人治理结构是用来协调和控制公司内各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机制.其目的是正确处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利与责任关系,以提高企业效率,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公司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和对经营者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是实现公司制改革的初衷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敬萍 《经营管理者》2013,(13):179-179
<正>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  相似文献   

5.
企业要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要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效益,同时要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有竞争力,产品的人工成本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劳动者的素质及其劳动积极性。首先,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现有的工资制度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其次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内容,即建立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方面利益的制衡机制;建立具有内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宏观调控机制。最后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在"十五大"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对筹集资金、配置资源、企业自治及产权、权力、行为和利益制衡机制的发挥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股份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在“十五大”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对筹集资金、配置资源、企业自治及产权、权力、行为和利益制衡机制的发挥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股份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牛中丽 《决策探索》2007,(13):45-46
一、公司治理、资本结构及两者关系 (一)公司治理产生的基础和内涵 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权分离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理性人"具有不同效用函数的条件下,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可避免地发生,即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要求有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规范、约束并激励代理人行为,以降低委托风险和代理成本,这成为公司治理产生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 国营企业从推行股份制到成为上市公司后,要使股份制健康发展,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和发挥作用是关键。企业自我约束是一种自律行为。因此,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是将企业行为规范在一定限度内使其接受客观条件和政策引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行为体系。 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迫使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机制,以承担经营风险、利益风险和就业风险。但是,企业如果仅仅敢冒风险只是一种盲目,还必须有相对制衡的保险机制,尊重科学,尊重客观,遵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达到提高效益自我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内部是通过健全的组织机构及其有效的工作实现的,而每个机构在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通过其组织结构职能体现出来的。目前,我国公司内部机构的组成、职权及其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主要是由公司法规范的。立法者试图通过公司法的规定,达到使公司内部各机构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既保障资产所有者的利益,又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其实并未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权力制衡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论证企业伦理与企业生命周期有很强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的本质来自于企业内外的各种利益群体力量动态制衡的结果,进而得出企业伦理系统性建设的基本逻辑:企业伦理只有产生成本和收益,才会促进企业自主的发展伦理。所以企业伦理系统建设的关键应该是由外向内的逻辑顺序,即依靠利益群体外部监督机制促进企业伦理和企业成本、收益挂钩,进而激励企业自主提高伦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股权制衡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企业生命周期作为约束条件纳入股权制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分析。在划分上市公司企业生命周期和最终控制人性质的基础上,匹配2004-2006年符合股权制衡与一股独大条件的对应样本,考察股权制衡和一股独大的股权安排模式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处于成熟期时,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显著高于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由于未获得成熟期的民营企业样本,因此成熟期最终控制人性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差异无法验证。处于成长期时,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均值高于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且在成长期最终控制人性质并未显著影响制衡与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地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需要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 ,即公司治理结构 ,对企业管理和控制。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 ,一个现代企业能不能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治理机构是否有效。股票期权是在治理结构中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约束—激励机制以及薪酬结构的安排 ,目的是使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的经营绩效相联系 ,把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联系起来 ,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 ,形成激励相容的机制。股票期权目前在我国试行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  相似文献   

14.
企业活力的依托在于机制,企业机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技术工具,而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客观结果,通过企业控制权的归属方式集中体现出来。因此,进行企业机制变革,必须从企业利益结构出发,创造条件改变企业成员之间的博弈均衡状况,从而促成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本文以一个样本企业为例,通过考察该企业从兴旺到衰败、从衰败到再生、从再生到面临新风险的过程,探讨了企业机制转变的条件、动力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活动及产生的贸易利益。笔者根据开放条件下创新活动引致的贸易利益及其影响机制,对国外最新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一是创新活动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内在生产率,提供新的贸易利益源泉;二是创新决策是提高企业生产率的途径,大体上通过出口市场规模扩大效应、采用先进技术与否的二元决策、投入创新活动的强度差异决策等不同影响机制来实现;三是异质性贸易理论的企业创新与出口行为的研究成果,对深入认识对外开放、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微观联系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公平是领导的重要价值,平衡是领导的重要艺术;公平是理想目标,平衡是掌控全局的底线。公平,是单位中每个个体成员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和利益诉求,也是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管理原则。平衡,是单位员工个体内心以及单位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之间相对所处的一种平稳、安定、制衡的状态,也是单位管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状态。取法乎上,则为公平;只达其中,是为平衡。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心理状态、能力素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外部市场约束、内部结构制衡和公司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下的权责失衡,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表现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的流动和分割中缺乏约束和制约,如大股东滥用控股权、经营者随意决策、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追溯源头皆是由不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造成的企业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失灵导致的后果。这就使得财务治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李新 《决策与信息》2005,(12):71-71
股份制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向外界传递其经营、发展情况的重要信息,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因此,在股份制企业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减少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相互制衡,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制衡、终极所有权性质与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基于海洋博弈的shapley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实际控制度与股权制衡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门槛面板模型研究了股权制衡度、终极所有权性质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度与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表现为一种非线性关系;股权制衡能够抑制大股东利益主导下的过度投资行为,但过度的股权制衡会带来投资不足的问题;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对上市公司资源配置行为和股权制衡效果影响显著:相对于中央直属上市公司,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过度投资倾向,且利益趋同效应在地方政府所属上市公司比较微弱,而中央直属和省级政府所属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不规范不完善,公司治理还不能合理分权制衡,会计控制权在实践中失效,因此,必须推进会计控制权与企业控制权的分离,确保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构建独立的会计主管制度,科学进行独立会计主管的任命,构建独立会计主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