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以萘哌地尔片剂为对照, 研究萘哌地尔胶囊的人体药动学过程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18 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方法, 采用HPLC-荧光检测, 血样最低定量限为1 μg ·L-1, 平均绝对回收率85.2 %~ 89.9 %, 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 小于8.05 %。血浆标准曲线在1.56 ~ 400 μg·L-1 范围内相关性良好, r =1 。结果: 萘哌地尔胶囊和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0.63±0.24 和0.57±0.21 h ;Cmax:129.1±60.7和138.3±72.5 μg·L-1 ;T1 2:5.9±1.7 和6.4±2.1 h ;AUC0-24:295.6±90.9 和291.6±89.3 μg·L-1 ·h-1 ;AUC0-∞:320±97.2 和318.0±98.3 μg·L-1 ·h-1 。萘哌地尔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24 、F0-∞分别为101.9 %±12.9 %和101.2 %±12.3 %。结论: 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乔海灵  田鑫  郭玉忠  张莉蓉  贾琳静  郜娜  谢敏 《金属学报》2005,10(12):1416-1419
目的: 研究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HPLC 法测定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8 mg 后不同时间血浆药物浓度。用3P97 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参比和被试制剂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两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 分别为(15.74±7.06)μg·L-1 和(14.88±4.40)μg·L-1;tmax 分别为(3.9±1.2) h 和(4.5±0.8) h;t1/2ke 分别为(15.54±3.76) h 和(14.49±3.24) h;AUC0-t 分别为(248.86±78.52)μg·h·L-1和(245.09±90.77)μg·h·L-1,AUC0-∞分别为(292.64±99.21)μg·h·L-1 和(282.04±98.64)μg·h·L-1 。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1 04.1±36.1) %,F0-∞为(103.2±35.6) %。结论: 方差分析与双单侧t 检验证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阿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 以停灌的方式造成全心缺血25 min, 然后复灌 30 min, 药物于缺血前 10 min给予并持续到复灌末。观察 50 μg·L-1 和 100 μg·L-1阿芬太尼及其与纳洛酮和 L-NAME 合用时对缺血前及再灌注期间左心功能的影响, 并测定再灌注末时心肌组织 ATP 和 NOS 的含量。 结果: (1) 在非缺血情况下, 100 μg·L-1阿芬太尼能使 HR 减慢, 对LVEDP、LVDP、±dp/dtmax 和 CF 无明显影响;(2)50 μg·L-1 和 100 μg·L-1 阿芬太尼均能明显促进再灌期间左心功能和冠脉流量的恢复, 且 100 μg·L-1阿芬太尼比 50 μg·L-1 阿芬太尼作用更明显;(3)200 μg·L-1 纳洛酮和 100 μmol·L-1 L-NAME 均削弱了阿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恢复的有利作用。结论: 阿芬太尼对离体大鼠的心肌功能影响轻微且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和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庆忠  顾世芬  吴际  陈汇 《金属学报》2004,9(8):897-900
目的: 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伊托必利颗粒的血药浓度并对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20 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00 mg 盐酸伊托必利颗粒剂(受试药)和盐酸伊托必利片(参比药)后,血浆中伊托必利浓度变化情况,用3P97 程序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测得受试药和参比药Cmax 分别为594.8 ±152.3 和628.6 ±261.4 μg·L-1,Tmax 分别为0.766 ±0.213 和0.900 ±0.392 h,T12ke 分别为3.21 ±0.86 和3.49 ±0.77 h,AUC0-15 分别为2266.0 ± 1340.9 和2339.4 ±1831.7 μg·L-1·h-1,AUC0-∞分别为2472.1 ±1800.3和2496.9 ±1952.3 μg·L-1 ·h-1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颗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9 % ±27.3 %;选择Cmax 、AUC0-15 和AUC0-∞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单侧t 检验,结果表明受试药与参比药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单次及连续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方法: 12例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二重3×3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单次及连续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伊伐布雷定及其活性代谢产物S-18982的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结果: 单次(5、10、15 mg)给药后伊伐布雷定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9±10)、(47±24)、(79±41) μg/L,tmax分别为(0.7±0.5)、(0.6±0.3)、(0.5±0.1) h; AUClast分别为(58±32)、(138±83)、(189±115) μg·h·L-1;AUCinf分别为(59±32)、(140±84)、 (191±116) μg·h·L-1;其活性代谢产物S-18982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3.1±1.2)、(7.9±2.8)、(15.0±5.4) μg/L; tmax分别为(1.1±0.8),(0.8±0.4),(0.6±0.1) h;AUClast分别为(17±8)、 (47±19)、 (76±29) μg·h·L-1;AUCinf分别为(20±8)、(52±21), (85±30) μg·h·L-1。连续多次给药 5 mg 后伊伐布雷定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20±7) μg/L;tmax(1.0±0.7) h; AUClast( 67±32) μg·h·L-1; AUCinf (69±33) μg·h·L-1;其活性代谢产物S-18982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4.5±1.3) μg/L;tmax(1.1±0.8) h; AUClast (34±11) μg·h·L-1; AUCinf (39±13) μg·h·L-1结论: 单次5~15 mg 给药后,伊伐布雷定的体内过程符合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代谢产物S-18982的体内过程呈非线性;连续多次 5 mg 给药后,母药和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第5天可达稳态,母药在体内无蓄积,代谢产物存在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6.
胡玉荣  张楠  单丽红  田鑫  乔海灵 《金属学报》2005,10(9):1065-1068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奥美拉唑的含量测定方法, 用于其血药浓度测定并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 ml 血浆样品以二氯甲烷提取,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离测定血浆中的奥美拉唑浓度。色谱条件:krumasil C18 柱(4.6 mm ×200 mm, 5 μm), 流动相为乙睛:三蒸水(含0.01mol·L-1磷酸氢二钠, 三乙胺调pH 7.5) =45:55(v/v);流速:1.3 ml·min-1, 检测波长302 nm, 进样量30μl。9 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40 mg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奥美拉唑的浓度, 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奥美拉唑在10 ~ 2 000 μ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最低检测浓度为10 μg·L-1。高、中、低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2.35%、96.90%、100.04%, RSD 均小于15%。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证明, 奥美拉唑的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简便, 适用于奥美拉唑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10 的血药浓度,进行两种辅酶Q10 片人体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方法 10 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交叉试验口服两种辅酶Q10 片,每天3 次,每次20 mg,连服7 d,于d 8 晨服药60 mg 。在d 8 晨于服药前、服药后1、2 、3 、4 、6 、8 、12h 各采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辅酶Q10 浓度。2 w k 后进行第2 次试验,交叉服用同剂量的对照品或试验品。结果 试验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 =(5.9±1.78)μg·h·ml-1,Cmax =(0.66±0.17)μg·ml-1,Tpeak =(4.00±1.25)h;对照品的参数分别为AUC =(6.30±2.09)μg·h·ml-1,Cmax=(0.70±0.20)μg·ml-1,Tpeak =(4.60±1.58)h 。两制剂的AUC 、Cmax 及Tpeak 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辅酶Q10 试验片与对照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9%,经等效性分析表明这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头孢克罗泡腾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双交叉试验,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单剂量头孢克罗泡腾片和胶囊两种制剂0.75g,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罗浓度,药-时数据用ATPK拟合,按一室模型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泡腾片和胶囊Tmax分别为(0.58±0.12)和(0.73±0.17)h,Cmax分别为(31.27±5.81)和(30.56±5.25)μg·ml-1,AUC0~4分别为(35.5±4.65)和(35.9±2.90)μg·h·ml-1。试验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6±7.5)%。结论 头孢克罗泡腾片与胶囊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
李迪俊  王海鱼 《金属学报》2000,5(4):313-316
目的 研究八厘麻毒素(Rh)对在体和离体兔心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 使用在体兔心脏模型和Langendo rf f 离体兔心脏灌流模型,观察并记录分别用Rh 12.5μg·kg-1 和25μg·kg-1(iv)或用含Rh 浓度为0.34 μmol·L-1和0.68μmol·L-1的K-H灌注液灌注兔心脏时,对在体或离体兔心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在Rh 12.5μg·kg-1(iv)后20、40、60和80 min,心室舒张阈值(VDT),有效不应期(ERP)和相对不应期(RRP)均无显著变化;而Rh 25μg·kg-1(iv)在用药后的同样时间内可见ERP 和RRP 显著延长(P<0.05)。另用含Rh浓度为0.34μmol·L-1的K-H 灌注液行Lange ndorf f 灌注,心房相对不应期(A RRP)和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显著延长(P<0.05~0.01);转用含Rh浓度为0.68μmol·L-1的K-H灌注液行Langendorff 灌注,心房舒张阈值(ADT)、VDT 均明显升高(P<0.05 ~0.01),且ARRP,AERP,心室相对不应期(VRRP)和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均显著延长(P<0.05 ~0.01)。结论 Rh能直接作用于心肌,升高心房、心室舒张期阈值和延长心房、心室不应期。  相似文献   

10.
张红  傅军  戴群  李艳艳  熊玉卿 《金属学报》2000,5(3):245-247
目的 评价尼莫地平胶囊和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18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100mg 国产尼莫地平胶囊或片剂,2wk 后进行第2次试验,交叉服用同剂量的对照品或供试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拟合表明,该药物符合体内一级吸收的一室开放模型。其Cmax为(56.4±16.9)μg·L-1,t1/2ke为(2.08±0.42)h,tpeak为(1.27±0.52)h,AUC0~9为(197.2±46.5)μg·h·L-1,与对照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供试品相对于对照品的生物利用度为(99.3±13.1)%。结论 两制剂体内过程相仿,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酰托普利在健康男、女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方法 10 名健康男、女受试者(男、女各半) 连续口服酰托普利30 mg(bid, 7 d), 另有10名健康男、女受试者(男、女各半) 分别在空腹和进食标准餐后单剂量口服酰托普利60 mg, 按规定时间点取血并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受试者首次和末次口服30 mg 酰托普利后的平均Cmax 分别为(279±100) 、(299±101) μg L, tmax 分别为(1.2±0.5) 、(1.2±0.3) h, t1 2 分别为(1.3±0.9) 、(1.3±0.5) h, AUC0-t 分别为(421±107) 、(461±152) μg·L-1 ·h, 在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受试者单剂量空腹和餐后口服酰托普利60 mg, tmax明显延后, Cmax有所降低, 其他参数AUC 、t1 2等在两种给药方式间无差异。各试验组中男、女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研究未观察到酰托普利有药物蓄积现象, 进食影响该药的吸收速率, 不影响其吸收程度, 其体内过程不受性别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大为  李峰  徐平  周磊  刘李  刘晓东 《金属学报》2012,17(11):1211-1215
目的: 研究灵仙新苷在 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四周期交叉设计,即 Beagle犬 8只,雌雄各半,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采取单剂量静脉注射 (0.75 mg/kg)及灌胃 (7.5、15和 30 mg/kg)两种给药方式,交叉给药,间隔 1周。并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 LC-MS/MS测定血浆中灵仙新苷的浓度,利用DAS 2.0 软件估算灵仙新苷在 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并计算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Beagle犬i.g. 7.5、15和 30 mg/kg 灵仙新苷后,估算的 t1/2分别为 (14.3±2.7)、(13.3±1.3)和 (13.7±2.4) h,AUC0-36分别为(1.9±1.2)、(4.5±1.9)和 (8.0±3.3) μg·h·mL-1,Cmax分别为(0.14±0.08)、(0.27±0.10)和 (0.52±0.28) μg/mL。i.v. 0.75 mg/kg 灵仙新苷后,估算的 t1/2为 (13.3±3.0) h,AUC0-36为 (66.2±12.8) μg·h·mL-1。灌胃灵仙新苷在 Beagle犬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0.32%、0.35%和 0.30%。结论: 口服灵仙新苷后在 Beagle犬体内绝对生物利用度很低,其药动学过程在研究剂量范围内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13.
傅颖君  戴群  姜敏  熊玉卿 《金属学报》2001,6(2):123-125
目的 进行尼美舒利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并与国产尼美舒利片进行生物等效性比较。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案, 分别单剂量口服100 mg 供试品或对照品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单剂量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后体内过程符合开放式血管外一室模型, 其cmax为(3.91 ±0.74) μg·ml-1, t(1/2) β为(3.40 ±0.78) h, tmax为(3.15 ±0.67) h, AUC0~24为(31.92 ±6.36) μg·h·ml-1, 与对照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供试品相对于对照品的生物利用度为(96.43 ±8.41) %。结论 两制剂体内过程相仿, 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苏梦翔  狄斌  于锋  沈建平  张银娣 《金属学报》2005,10(12):1412-1415
目的: 建立HPLC-UV 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顺式和反式头孢丙烯,对国产头孢丙烯颗粒剂和胶囊剂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人体相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将20 名健康志愿者分两组进行单剂量双交叉试验,剂量均为500 mg,两次试验间隔时间为7d 。血浆样品用20 %的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用乙腈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提取内源性杂质,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色谱柱为LichrospherC8 柱(5μm,4.6 mm×30 cm),流动相为乙腈-1.5 %的乙酸水溶液(15∶8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30 ℃,内标为头孢拉定。结果: 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标准曲线范围为0.0209~ 10.47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最低定量限为0.0209 mg·L-1;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7±0.3 h,1.8±0.2 h;达峰浓度分别为:4.45±1.25 mg·L-1 、4.88±1.08 mg·L-1,生物半衰期分别为1.89±0.45 h 和1.79±0.39 h,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0-12 分别为:12.11±2.62mg·L-1·h-1 、12.34±2.93 mg·L-1·h-1,头孢丙烯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9±8.8)%。结论: 本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对Cmax 、AUC0-12经对数转换,方差分析后进行双单侧检验及90 %可信限判断,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