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取得了刑事立法的重大进步,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这一证据排除规则在适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入手,从它的适用程序、诉讼阶段等方面入手,对如何理解和适用这一规则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实践中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意义及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之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到许多国家不同程度的认可和接受。本文对非法证据排除作了相关概述,分析了我国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上的不足,并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研究国家机关非法取得的证据是否排除、如何排除的问题.它体现了刑事诉讼对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这两大价值目标的权衡.研究该规则对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确保刑事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刑事非法证据是指刑事侦查机关和人员不按照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手段获取的证据.这种非法证据的获取不仅违背了刑事诉讼法律的原则,干扰了正常诉讼活动的进行,而且可以导致冤假错案,是实现司法公正,程序公正的毒瘤.因此,排除非法证据已经成为各国刑事诉讼的通行法则,有利于防治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的发生.本文对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刑事非法证据是指刑事侦查机关和人员不按照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手段获取的证据。这种非法证据的获取不仅违背了刑事诉讼法律的原则,干扰了正常诉讼活动的进行,而且可以导致冤假错案,是实现司法公正,程序公正的毒瘤。因此,排除非法证据已经成为各国刑事诉讼的通行法则,有利于防治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的发生。本文对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姜伟 《活力》2010,(12):75-76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诉讼层面的问题 我们国家在立法的层面上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没有指定明确的法律规范.因此我们提出自己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制定与实施,构建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操作程序。该《规定》弥补了我国《刑法诉讼法》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方面不可操作性方面的弊端,从而奠定了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基础。2010年8月12日,作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实施后的第一例法院专门举行庭审审查控诉证据合法性的案件,盐城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王志林案具有许多特色并富有深远的意义亦值得学界和实务部门反思。  相似文献   

8.
朱天玉 《中外企业家》2009,(18):118-118
针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尚未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明确的规定,通过对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现状的介绍,从两个方面论述该规则在立法上的不足,并提有益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诉讼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的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调查程序,本文以人民法院对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为视角,挖掘我国当前刑事审判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力求寻找到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洁 《企业导报》2012,(18):174-175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是现代刑事诉讼追求的目标,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这一目的保障。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已在立法层面上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本文通过对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规定进行解读,进而探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公诉工作的具体适用。  相似文献   

11.
张楠 《活力》2010,(8):208-208,210
一、我国现行刑事法中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及司法实践的现状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文规定非法证据效力.仅有的相关几个法条零碎地体现了排除刑事非法证据的诉讼精神。刑诉法第42条规定了证据的七种种类。这表明刑事诉讼活动中运用的证据材料必须能够归属于七种类中的某一种。刑诉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相似文献   

12.
刑讯逼供是当前中国刑事侦查中的一大顽疾,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无疑是破除这一顽疾的一把利剑。我国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和表现,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重要的是保障在整个刑事案件侦查审判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我国虽然也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却存在诸多问题,使得规则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2010年五部委两个"证据规定"出台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现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本文旨在通过讨论新的证据规则的变化,发现其进步与不足,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人权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谓"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得到世界各国法学界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讲,证据制度的规定内容直接反映了一国司法与立法的价值观念取向。正值《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本文尝试从证据制度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浅淡我国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证据制度,尤其是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维护诉讼公平,保证被告人不受强权肆意欺压的屏障.在诉讼进行中,犯罪嫌疑人处于弱势地位,公权力机关在此过程中,存在着滥用权力的现象,因而基于惩罚犯罪但同时也要保障人权的思想影响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如何才能更好的权衡惩罚和保障,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杜学毅 《活力》2012,(18):34-35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明确规定,是新中国立法史上的巨大进步,为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及其他非法搜集证据的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提供了制度保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后来逐渐为其他国家和联合国机构所采纳。目前法律界对于违犯法律形成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梁晓希 《中外企业家》2014,(11):158-16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自于英美法,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当今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大都制定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犯罪形态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在刑事诉讼中最重要就是对证据合法性的认定,这样一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运而生。虽然我国立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由于立法的粗糙性,操作性不强,致使该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远未得到有效实施。本文以非法证据的法律规定为视角,努力探究非法证据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遭遇的困境,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很多方面做出了完善性的规定,比如补充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制证人出庭并加大了对证人的保护力度、将律师介入提前到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部门询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进一步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细化逮捕法定条件等等。其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确立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想这几个方面来做些分析和设想,进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9.
王瑾 《活力》2014,(17):20-20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众说纷纭,从我国诉讼目的与价值考量,结合基本国情,应将“排除加例外”,确立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标准。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执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问题是行政执法程序中至关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行政执法实践中的违法行政行为,有相当一部分与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运用直接相关,非法证据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行政程序法》,加之理论界对行政程序中的证据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此问题既缺乏统一认识,又在法律运用上分歧很大。本文不揣浅薄,对行政执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这一主要规则一陈管见,意在引起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视,杜绝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非法证据是指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主要有:(1)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