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肢通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进行检测,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并将100例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用口服麦全冬定片、前列地尔静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总共50例,采用麦全冬定片、前列地尔另加活血通脉方剂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总共50例,给予两组患者持续1个月的治疗时间后,将两组患者具体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7.0%)明显要小于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0%)(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腘动脉、股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以及峰值流速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肢动脉血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孙百梅 《糖尿病新世界》2023,(10):177-179+19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人员50名作为健康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统计分析两组下肢动脉IMT、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发生情况、股动脉血流参数、腘动脉血流参数、下肢血管血液流变学。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IMT均大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健康组,血管狭窄、血管闭塞发生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腘动脉EDV、PSV、PI均低于健康组,RI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量、血管内径、频谱宽度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量、血管内径均低于健康组,频谱宽度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肢股、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优于对照组的88.24%(P<0.05);治疗组治疗后股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有活血化瘀通络作用。黄芪注射液有补气活血作用,可减少或消除血栓形成。二药联用临床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2月长庆油田职工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15例作为观察组,及同期该院收治的非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测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斑块形成、血管狭窄、血管闭塞、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股动脉、胫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斑块形成、血管狭窄、血管闭塞、血栓形成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股动脉、胫动脉及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频谱宽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超声表现:动脉内中膜变粗糙、增厚,管壁可见斑块,或伴有声影,较大斑块向管腔内突出,血管闭塞表现为管腔内低回声或稍强回声,较大的斑块处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狭窄处血流变细,流速加快,频谱加宽。闭塞处无血流信号,无频谱。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具有典型的高频超声特征,高频超声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2型糖尿病患者72例为观察组,取非糖尿病患者54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量(BFV)、小于对照组,足背、腘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足背与腘、股总动脉BFV比值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与腘、股总动脉BFV比值可对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客观、分节段反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认识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下肢动脉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型糖尿病病人共70例,分成单纯糖尿病组(35例)和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35例);另选取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对受试者行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记录每个受试者双下肢股动脉和腘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大小、回声、分布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及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糖尿病组及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降低,搏动指数增加(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能探测到糖尿病伴高血压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二维图象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不规则增厚、斑块形成,尤以远端小动脉为主;彩色多普勒显示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降低,搏动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设置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行健康体检者60名设置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下肢动脉病变检出率、下肢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管狭窄闭塞、粥样硬化斑、下肢动脉病变IMT检出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足背动脉、腘动脉及股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腘动脉与足背血流量比值、股总动脉与足背血流量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快速诊断出下肢动脉斑块发生部位及数量,促进诊断准确率提升,临床诊断价值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云南灯盏花素治疗7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液动力学检查、比较.结果76例患者与治疗前比股总、腘、胫后、足背动脉的管径增宽,血流峰时速度下降,血流量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云南灯盏花素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Lipo-PGE1)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36例,采用Lipo-PGE1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量。结果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经Lipo-PGE1治疗后,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内径均增加,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内径在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及P<0.01)。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在治疗后均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Lipo-PGE1治疗后,36例受试者均自我感觉行走有力,有间歇性跛行的18例患者无瘤行走距离和最大耐受行走距离均明显增加。结论Lipo-PGE1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可以扩张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增加其血流量,但是其最主要的靶向部位在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扩张这些较小的肢端动脉,可有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96例在该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老年T2DM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96例身体健康的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两组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记录并对比两组股动脉和腘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大小、回声、分布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降低,搏动指数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U在老年T2DM下肢动脉病变特征的诊断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8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并取同时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38名,将其设定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动脉血管检查,比较两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和下肢动脉血流流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硬化斑块发生率为63.04%,血管狭窄发生率为21.74%,血管闭塞发生率为10.8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6.67%、5.80%和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股动脉、胫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小于对照组,血流量少于对照组,频谱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其可有效检测血管病变所处的部位以及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血管检查,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具备更高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与闭塞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19、18.723、11.357,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胫后动脉内径与足背动脉内径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44、11.615,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胫后动脉与足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96、11.280,P0.05);两组股动脉及腘动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1、1.740,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阻力指数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3、15.511、8.271、9.517,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使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与程度得到明确显示,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老年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每日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70 mg/d溶解在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连续使用14 d,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20 μg/d溶解在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慢推,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变化,并测定血糖、血脂、肝酶、肾功能、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血小板CD62p和CD63以及前列环素、血栓素.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老年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均有所增加,血小板膜α颗粒糖蛋白-140、CD62p、CD63以及前列环素、血栓素有所下降(P<0.05),其他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可以降低老年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的活化功能,有效改善其症状,安全用于老年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变化,探讨血管新生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31例T2DM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T2DM 组)、49例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组)及4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清CXCL16、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水平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踝臂指数(ABI),左、右足背动脉及左、右腘动脉内径,血流流速.结果 T2DM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清bFGF、PD-ECGF水平升高(P均<0.01),外周血EPCs数量下降(P <0.001).下肢血管病变组与T2DM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清CXCL16、bFGF、PD-ECGF水平升高(P均<0.001),外周血EPCs数量下降(P<0.01).下肢血管病变组和T2DM组、对照组相比,ABI下降(P<0.01),左、右足背动脉,左、右胭动脉内径减小(P<0.01或P<0.05),下肢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相比,左、右足背动脉,左、右胭动脉血流流速减低(P<0.05).结论 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存在血管新生障碍,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升高和EPCs数量下降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周期为21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和足背温度、治疗后微循环血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夹脊穴+常规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观察组踝肱指数、足背温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量基础值、加压缺血状态下血流量最小值、减压后反应时流血最大血流量、开始减压至升为最大血流量所需时间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辅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改善微循环血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收集17名正常人,20名单纯肥胖患者,42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探测受试者的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并测量内中膜最厚处厚度及斑块数目、管腔狭窄程度.结果①在2型糖尿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斑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单纯肥胖组(P值分别<0.05及<0.01),且内中膜厚度显著大于后二者(P值分别<0.05及<0.01).2型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肥胖组动脉损伤发生率高、程度重(P值分别<0.05及<0.01).②2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硬化与体重指数、腰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本资料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90%已有动脉粥样硬化,中心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糖尿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下肢动脉血管斑块75.76%、狭窄24.24%、闭塞9.0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06%、3.03%、0.00%,(P<0.05)。股动脉血流量(34.31±3.47) mm3/s、腘动脉血流量(9.10±2.20) mm3/s、足背动脉血流量(0.64±0.31) mm3/s,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1.48±5.39) mm3/s、(14.73±3.26) mm3/s、(1.43±0.74) mm3/s,均有显著差异(P<0.05)。股动脉血管内径(5.92±0.31) mm、腘动脉血管内径(4.75±0.57) mm、足背动脉血管内径(1.25±0.45) mm,分别低于对照组的(7.32±0.63) mm、(5.76±0.85) mm、(2.05±0.73) mm,(P<0.05)。结论:采用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35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和35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下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的管腔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流峰值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检查中,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斌  杨荻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13):3165-3167
目的 分析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及下肢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4例老年T2DM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84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彩超检查,观察记录两组双下肢血流动力学、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斑块发生位置及足背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实验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峰值流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血管斑块发生于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于股动脉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足背动脉狭窄程度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及下肢血流动力学中,反映了患者双下肢血流动力学情况、斑块发生位置及足背动脉狭窄程度,提高了下肢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老年患者尤其是老年T2DM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不适诊断提供了有力手段。且该技术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具明显效果,可清晰显示病变血管,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重复性高,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