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GPS照射源的天地双基地雷达探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GPS卫星作为照射源,接收机在地面的天地收发分置的双基地雷达探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测量目标双基地距离和与目标双基地多普勒频率来实现对目标的探测.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多普勒补偿之后再进行相干积累和非相干积累,获得较大的处理增益,从而实现对微弱目标信号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双基地综合孔径雷达要求具有与单基地综合孔径雷达一样的相位稳定度。典型值为1/10~1/100波长,或3.6°~36°射频相位,在X波段这相当于0.01~0.001英尺的位移。在单基地综合孔径雷达中,为了保存相位信息,通常要求发射和接收使用同一个本振,而且在非常靠近天线处设置一个运动敏感器。对于双基地综合孔径雷达来说,发射机(照射器)与接收机相隔距离可以很远,需要锁定接收机与照射器本振的相位,并测量照射器天线相位中心和接收天线相位中心的运动。必须把照射器的运动数据与接收机的运动数据组合起来,以便列出运动补偿方程。双基地综合孔径雷达的运动补偿方程证明是十分类似于单基地综合孔径雷达的运动补偿方程。基本上,照射器和接收机方程均要进行计算,就如同它们各自都作为单基地综合孔径雷达在运行一样,然后把计算结果以适当方式加以组合。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接收机置于隐身飞行平台的T/R-R地空双基地雷达,研究了这种变基线地空双基地雷达的动态探测性能,并与单基地雷达的探测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仿真分析了目标的雷达截面(RCS)、收发天线功率增益等雷达系统参数的变化对地空双基地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双基地雷达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密集多目标的探测是当前雷达技术领域所面临的前沿课题和紧迫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信息的T/R-R复合双基地雷达信号融合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单基地雷达接收机和双基地雷达接收机的目标回波信号模型,针对二维平面,基于距离信息提出了复合双基地雷达信号融合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密集多目标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信噪比、目标数量、目标起伏、检测门限以及复合双基地雷达几何配置对检测性能的影响.针对不同想定进行了仿真实验,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密集多目标的检测是有效的.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发现,目标到两个接收机的距离变化以及不同距离单元中的目标干扰对检测的影响比较小,影响密集多目标检测的主要因素包含信噪比、目标数量、目标起伏、同一距离单元内的角度不可分辨目标的干扰以及检测门限;另外,Swerling Ⅱ型目标为本文推导的假设条件,但在Swerling 0 和Ⅳ型目标起伏条件下本文的检测算法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与发射机无参照关系或数据联系的双基地雷达接收机,此接收机采用全向交叉偶极子天线。接收机工作在600兆赫顿段,并利用离接收机大约25公里处的民用空中交通管制雷达所发送的信号。在雷达发射波束直接照射接收站这一短促的时间内,合成所需的发射天线波束指向角信息和脉冲重复频率参考信号。本文介绍了实现无双基地失真的PPI显示方法,此法利用快速微处理系统对经积累的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实时数字处理。同关,对于采用这样一个全独立接收机实现动目标显示的可能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子干扰和隐身目标的威胁日趋恶化的趋势,本文研究了电子对抗环境下T/R-R型双基地雷达如何运用数据融合实现对隐身目标的三维跟踪问题.按照无-弱-较强-强的干扰强度变化,提出了双基地雷达采取不同观测子集对隐身目标的跟踪技术,对不同干扰方式下双基地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测量误差以及双基地雷达截面积的计算进行了讨论,建立了电子战环境下双基地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测量模型,给出了几种典型情况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双基地雷达反隐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电子篱笆体制是空间目标普测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法国具有实际探测系统,其中法国体制电子篱笆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文中对法国体制式电子篱笆系统设计进行分析。该雷达系统采用单点频连续波信号形式,采用双基地雷达体制,实现雷达对空间目标轨道信息的获取。对雷达系统工作频率、双基地雷达布站、照射视场选择几个关键参数进行了性能分析、设计和优化,并结合STK和Matlab软件对电子篱笆系统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8.
从线性调频信号雷达的特点出发,结合双基地雷达几何结构,在模糊函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双基地LFM雷达模糊函数。数值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双基地LFM雷达模糊函数形状受目标位置影响,当目标远离基线时,其距离和速度分辨率接近于单基地;当目标靠近基线时,其模糊函数形状将展宽,目标分辨率显著降低,符合双基地雷达信号模糊函数的特点,有效地验证了该模型建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雷达模糊函数基本理论,结合双/多基地雷达几何结构,推导出了相干脉冲串信号和线性调频信号的双/多基地雷达模糊函数表达式.基于Matlab仿真,分析比较了双/多基地雷达模糊函数及随目标空域变化图,表明目标的分辨特性与目标的位置有关.当目标靠近基线的时候,双基地雷达模糊函数形状将展宽,目标分辨率显著降低.而对于多基地雷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双基地模糊函数分析比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标准下单载波和多载波2种信号形式分别应用于双基地雷达的性能及目标分辨特性,研究了不同接收角度下,DTTB 系统2种信号应用模式的模糊函数图,得到了双基地模糊函数形式下副峰的相对位置、产生原因以及与单基地模糊函数副峰位置的关系。分析了双基地雷达应用中 DTTB 信号的速度分辨力和距离分辨力,指出 DTTB标准下单载波与多载波信号形式的双基地雷达分辨力大致相同,单载波形式的分辨力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叙述了用在独立双基地雷达接收机内实现动目标示显示(m.t.i)的一种技术,也评论了动目标显示的一些常用技术,以及双基地雷达结构的特征与优点。本论文提出了利用杂波的相位起振技术,它可作为在接收机内提供相于基准的方法,而在雷达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不需要任何连接形式。在每个脉冲重复间隔(p.r.i)起始接入的瞬时,利用取自近距离稳定杂波中的少量回波信号采样,使接收机内的振荡器起振。正因如此,起振信号相位是由杂波相位所决定。从而使动目标显示处理恰如一般单基地雷达系统那样得以实现。本论文叙述了利用这种原理的试验系统,并验证和讨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同步技术和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双/多基地雷达的"四抗"优势逐渐得以实现,双/多基地雷达成为当今雷达领域关注的焦点.雷达目标的双基地散射截面积(RCS)、双基地散射中心、双基地极化等特性与目标单基地散射特性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只有深刻理解雷达目标双基地散射特性才能充分挖掘双/多基地雷达在目标检测、特征提取与识别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双基地雷达干扰暴露区的计算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阳  陈永光  李修和 《现代雷达》2003,25(11):4-6,13
发射机和接收机分置的双基地体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本文从双基地雷达方程和干扰方程出发,研究了双基地雷达探测区和干扰暴露区的计算及画法,并与单基地雷达探测区和干扰暴露区进行比较,说明了双基地雷达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文中给出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张筱  吴军  彭芳  邓有为 《电光与控制》2013,(11):109-113
针对隐身目标探测问题,引入双基地MIMO雷达,利用其雷达方程得出的探测不等式,对雷达探测隐身目标范围进行了研究。以F-117A为典型隐身目标,利用网格剖分法对预警区域进行划分,通过计算出目标在不同位置的双基地雷达散射截面积,得出双基地MIMO雷达对目标的探测区域。经实验获得了双基地MIMO雷达的探测范围与基线长度、发射天线阵列数及相参积累个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范围上,与常规双基地雷达相比,双基地MIMO雷达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视信号的双基地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利用电视信号发射机作为照射雷达的双基地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分析了两种典型方案的特点,并总结出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探讨了基于电视信号双基地雷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临近空间双基地雷达抗低空突防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普通双基地雷达出发,采用了一种基于临近空间平台的雷达布站方式,并对该环境下的雷达信号衰减特性进行建模分析。与单基地雷达、传统双基地雷达在信号衰减和探测范围方面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这种基于临近空间的双基地雷达配置方式在抗低空突防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目标飞行特性,空间坐标转换,发射站、接收站和目标的空间模型,回波信号参数着手对双基地武器定位雷达目标模拟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在DBF接收阵列的分布式数字接收机中,采用数字中频模拟每个阵元接收到的目标信号从而实现系统目标模拟的方案,解决了双基地武器定位雷达调试和功能验证的一大难题,具有不需要辅助设备、可以动态模拟同时多批目标和便于系统状态监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干扰决策准则下的双基地雷达探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修和  陈永光  张艳艳  沈阳 《电子学报》2004,32(12):2063-2066
针对双基地雷达具有的四抗优势,本文基于决策准则研究了不同干扰方式下双基地雷达的探测能力.从能量角度出发推导了双基地雷达方程和干扰方程,建立了双基地雷达探测区的计算模型,探论了悲观准则和乐观准则下双基地雷达探测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自卫干扰和远距离支援干扰对双基地雷达干扰暴露区的影响,给出了几种典型情况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并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双基地雷达的布站和抗干扰能力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价值,也验证了双基地雷达比单基地雷达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1 英国双基地雷达发展计划 英国对双基地雷达的兴趣甚至先于“雷达”这个术语的应用。1936年秋天进行了第一次机载双基地雷达试验,发射机放在英国东海岸的Bawdsey Manor,接收机装在Heyford轰炸机上。1939年完成了本土雷达链的第一阶段建设,在一个站的接收机以双基地模式工作,由  相似文献   

20.
天空双基地雷达作为天基预警雷达体制的一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基地天基预警雷达信号空间衰减过大的问题,但天空双基地雷达杂波谱会更为复杂。本文在天空双基地雷达几何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对杂波几何关系、多普勒特性及杂波回波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天空双基地雷达在考虑地球自转、不同几何配置及不同收发端相对位置等情况下的杂波空时二维谱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与双基地机载雷达进行了比较。结合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杂波模型是合理的,可为天空双基地雷达杂波抑制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