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再次诱导是否可以模拟复发表型及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_(RM))的变化。方法将20只C57BL/6小鼠编号后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背部剃毛后,一组小鼠涂抹62.5 mg凡士林(vaseline),另一组小鼠涂抹62.5 mg的5%咪喹莫特乳膏,连续6 d。第6天处死每组小鼠中的5只小鼠(Vaseline组和IMQ组),第36天时两组剩余小鼠背部皮肤均再次涂62.5 mg咪喹莫特(Vaseline-IMQ组和IMQ-IMQ组),连续6 d后处死小鼠。每日记录小鼠背部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取背部皮肤进行HE染色。取脾脏及皮肤获取单细胞悬液,进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在第6天处死时,IMQ组银屑病样皮损典型,PASI评分最高为(9.50±0.58)。在第42天处死时,再次诱导的IMQ-IMQ组PASI评分为(10.75±0.50),比单次诱导的IMQ组(P=0.03)和Vaseline-IMQ组(8.25±1.50,P0.0001) PASI评分高,且比单次诱导的银屑病样皮损出现更快且更重。IMQ-IMQ组病理切片表皮厚度为(85.68±32.83)μm,比IMQ组(59.34±19.33)μm和Vaseline-IMQ组(52.04±11.94)μm更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IMQ-IMQ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增高为(5.17±1.94)%,高于IMQ组(3.36±0.58)%(P=0.18)和Vaseline-IMQ组(1.87±1.69)%(P=0.006)。IMQ-IMQ组小鼠背部皮肤的CD8~+CD103~+T_(RM)比例为(5.29±2.25)%,显著高于IMQ组(0.63±0.18)%(P=0.000 1)和Vaseline-IMQ组(1.12±0.61)%(P=0.000 4)。结论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在间隔1个月后再次诱导,银屑病样皮损更重、反应更快、表皮增厚更多,且存在更多的Th17细胞和CD8~+CD103~+T_(RM),有可能作为银屑病研究中的小鼠复发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3/Th17轴的相关细胞因子联合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皮炎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11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相对均匀分为正常对照组、咪喹莫特单用组、咪喹莫特联用干扰素(IFN)α2a(18万、6万、2万IU/kg)组、咪喹莫特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4.5万、1.5万、0.5万IU/kg)组及咪喹莫特联用IL-2(9万、3万、1万IU/kg)组, 每组10只。将大鼠背部中央区域(2 cm × 2 cm)的毛发脱去后, 咪喹莫特单用组大鼠背部按照20 mg/cm2均匀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咪喹莫特联用各细胞因子组大鼠背部按相同剂量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 并于涂抹15 min后, 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细胞因子注射液, 每日1次, 连续10 d。其间每日对大鼠背部皮肤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第10天麻醉后, 收集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IL-17A、TNF-α、IL-23、IFN-α及IL-1β水平;大鼠处死后, 取部分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进行Baker评分,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部分皮损中CD4、C...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皮肤组织学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将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背部剃毛后,造模组小鼠于背部皮肤及单侧耳部每日涂抹共计62.5 mg的5%咪喹莫特乳膏1次,连续7 d,空白组小鼠涂抹等量凡士林。每日记录小鼠PASI评分及耳部厚度,并于末次涂药24 h后处死,取背部皮肤进行多聚甲醛固定,行HE染色及Ki-67免疫组化分析。取脾脏称重,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的Th细胞亚群。结果:造模组小鼠于第二天逐渐出现红斑、鳞屑、皮肤增厚及耳部肿胀,其PASI评分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加。造模组小鼠皮损出现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其表皮厚度明显增加(t=15.12,P<0.001),且Ki-67阳性率明显上升,每个高倍镜视野下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t=10.50,P<0.001)。造模组小鼠脾脏重量和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Th1、Th17细胞亚群的比例及绝对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值均<0.05),Th2细胞比例及计数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论: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学特征,是一种有效的银屑病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在咪喹莫特银屑病样小鼠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24只小鼠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或凡士林62.5 mg,1次/d,连续6 d,然后分为4组,每组6只。1组局部凡士林组腹腔注射控制性IgG,2组局部凡士林组腹腔注射抗-SAA抗体,3组局部咪喹莫特组腹腔注射IgG,4组局部咪喹莫特组腹腔注射抗-SAA抗体。所有小鼠在2周后安乐死,并取背部皮肤进行后续检测。结果咪喹莫特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中SAA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中和SAA后咪喹莫特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厚度变薄,真皮浸润的炎症细胞减少,皮损中白细胞介素(IL)-17A和趋化因子20 mRNA的表达减少。结论咪喹莫特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中SAA的表达明显增加,中和SAA可减轻银屑病相关的增生和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咪喹莫特乳膏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皮损的TYK2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咪喹莫特乳膏(IMQ)诱导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IMQ组及IMQ+MSC组,通过HE染色、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等技术,比较MSCs处理前后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的皮损严重程度、表皮厚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TYK2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果 与空白组小鼠相比,IMQ组小鼠出现红斑、鳞屑及PASI评分升高,HE染色可见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棘层肥厚,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真皮内可见大量CD4+T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而IMQ+MSC组红斑、鳞屑均比IMQ组减轻,PASI评分下降,真皮内的CD4+T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比IMQ组明显减少。此外,IMQ组的TYK2磷酸化水平比空白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33±0.163比0.634±0.117,P<0.05),IMQ+MSC组的TYK2磷酸化水平则比IMQ组下降(0.501±0.074比1.233±0.163,P<0.05)。结论MSCs可通过抑制TYK2磷酸化缓解银屑病样皮炎小鼠的皮损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8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等分为凡士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背部剃毛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背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62.5 mg每天1次,连续6 d,凡士林组小鼠涂抹等量的凡士林软膏;治疗组小鼠在第1、4天予尾静脉注射1.5 × 106个MSC。根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每日评估小鼠背部皮损严重程度。末次涂药24 h后(第7天)取血并处死小鼠,取背部皮肤行HE染色,切取脾脏并获取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Th1、Th17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Tukey检验,PASI评分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第7天,模型组小鼠背部出现明显的鳞屑性红斑,皮肤厚度为(78.73 ± 23.11) μm,凡士林组为(13.28 ± 4.57) μm,两组比较,q = 19.25,P < 0.001,模型组炎性细胞浸润数亦显著增加(q = 7.21,P < 0.001)。治疗组小鼠PASI评分、表皮厚度、炎性细胞浸润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 < 0.001)。治疗组小鼠脾脏Th17细胞亚群比例、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5)。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脾脏重量、脾指数、脾脏细胞计数、Th1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IL-17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脐带MSC可减轻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皮肤炎症,机制可能与抑制Th17细胞及TNF-α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咪喹莫特组和卡泊三醇组。咪喹莫特组小鼠背部每日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卡泊三醇组小鼠背部每日先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6 h后再涂抹卡泊三醇搽剂,空白对照组每日涂抹凡士林作为对照。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观察各组小鼠皮损变化情况;光镜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病理分析各组皮损组织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浸润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对小鼠皮损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咪喹莫特组比较,卡泊三醇组银屑病样皮损变化显著减轻,临床症状评分(clinical score,C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咪喹莫特组比较,卡泊三醇组表皮厚度明显变薄,银屑病病理评分(Bake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病理结果显示卡泊三醇组皮损中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均低于咪喹莫特组,卡泊三醇组IL-17和IFN-γ表达水平与咪喹莫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具有一定的抗银屑病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降低皮损处的IL-17和IFN-γ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Notch信号通路在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IMQ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HE染色观察皮损病理变化。RT-PCR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IMQ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皮肤受体Notch1、Notch2、配体Jagged-1、目标基因He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MQ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典型银屑病样改变。IMQ模型组小鼠皮损中受体Notch1、Notch2、配体Jagged-1、目标基因He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被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5%咪喹莫特对BALB/c小鼠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诱导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咪喹莫特乳膏规律地涂抹于BALB/c小鼠背部皮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5天后出现类似银屑病样皮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示:涂药8d后,在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实验组小鼠的VEGF mRNA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的VEGF mRNA表达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5%咪喹莫特乳膏成功诱导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机理可能与其能上调皮肤组织和外周血VEGF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配体在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IMQ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HE染色观察皮损病理变化。RT-PCR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IMQ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皮肤受体Notch1、Notch2、配体Jagged-1、目标基因He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MQ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典型银屑病样改变。IMQ模型组小鼠皮损中受体Notch 1、Notch2、配体Jagged-1、目标基因He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被激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肤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方法:Balb/c小鼠,背部脱毛后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制作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取银屑病样小鼠及正常小鼠各10只,在其背部皮内分别注射1×10~(11)菌落形成单位(CFU)/L、1×10~(12)CFU/L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及链球菌菌液各40μL,观察皮肤的红斑、脓肿等炎症反应程度,行组织病理检查及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检测组织荷菌量。结果:1×10~(11) CFU/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在正常小鼠皮肤造成直径3~8 mm的脓肿,银屑病样小鼠则无明显改变;1×10~(12) CFU/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在正常小鼠皮肤造成直径10~13 mm的巨大脓肿,在银屑病样小鼠皮肤造成直径2~5 mm的结痂;1×10~(11) CFU/L链球菌菌液在正常小鼠皮肤引发红色小丘疹,银屑病样小鼠无反应;1×10~(12) CFU/L链球菌菌液导致正常小鼠皮肤出现小脓点及结痂,4~7 d愈合,银屑病样小鼠皮肤出现红色小丘疹,持续存在,并逐渐隆起。银屑病样小鼠皮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的荷菌量显著少于正常小鼠。结论: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急性感染的抵抗力显著增强,对链球菌存在迟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20141372内源性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以及Th17细胞的影响/秦思(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温炬,郑荣昌…//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1).-1~6 实验采用Fat-1转基因小鼠模型,将野生型(wildtype)小鼠和Fat-1小鼠各分为两组,背部以及右耳背外涂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IMQ)和凡士林乳膏(cream),建立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及对照组。观察四组小鼠给药部位皮肤变化,对表皮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脾细胞内Thl7细胞因子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方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中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STATs)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及清热凉血方低、中、高浓度组,每组8只,采用外用咪喹莫特乳膏诱导产生银屑病样皮损.肉眼观察小鼠背部皮损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咪喹莫特(IMQ)造模小鼠及对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炎症通路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连续6 d使用凡士林或IMQ涂抹背部皮肤建立对照组和银屑病模型,期间每日予芹菜素或玉米油灌胃。于第7天比较治疗后各组皮损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KB)α、磷酸化(phosphorylation,p)-IKBα、凋亡及细胞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p-NF-κB p6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p-STAT3、细胞增殖抗原(Ki-67)和角蛋白(keratin,K)17蛋白变化。体外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5μmol/L芹菜素处理组和10μmol/L芹菜素处理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角质形成细胞p-STAT3、STAT3、p-IKB α、IKB α、p-NF-κB p65、NF-κB p65、Ki-67和K17变化。结果:芹菜素改善了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的皮损及病理改变。与造模组比较,干预组小鼠皮损中p-STAT3、p-IκB、p-NF-κB p65、Ki-6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养阴凉血中药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Th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养阴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 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银屑病模型组(IMQ组)及养阴凉血中药干预高、中、低剂量组(H组、M组、L组),采用咪喹莫特乳膏外涂表皮的方法制备银屑病模型。参考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Q-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及皮损中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养阴凉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皮肤红斑的出现、鳞屑厚度、皮肤增厚均小于同期的IMQ组改变(P0.05)。HE染色显示:养阴凉血中药干预组小鼠皮肤表皮层较平整,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低于IMQ组(P0.05)。血清ELISA检测显示:养阴凉血中药干预组小鼠血清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IL)-17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P0.05);IL-4的表达在模型组中较空白组增高(P0.01),但养阴凉血中药组与IMQ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蛋白及mRNA检测显示,N组与IMQ组、IMQ组与各治疗组小鼠皮肤组织T-bet、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γt、IFN-γ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IMQ组小鼠皮损中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养阴凉血中药干预组皮损中IL-4、GATA-3 mRNA的表达量与IMQ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凉血中药可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炎性反应的强度及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在转录水平通过下调T-bet、RORγt 2个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降低Th1、Th17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7A的表达,对Th1/Th17细胞的分化进行调节,发挥抗炎作用;而与Th2细胞分化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真皮干细胞即皮肤源性前体细胞(SKPs)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0只BALB/c无毛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仅外用咪喹莫特乳膏(IMQ)]、治疗组(外用IMQ+皮内注射SKPs)、对照组(外用IMQ+皮内注射培养基)和凡士林组(仅外用凡士林)。肉眼观察小鼠皮肤外观,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评分。分离小鼠脾脏计算脾脏体重指数(SI);取背部皮肤行HE染色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SOD、GSH、CAT、MDA、ROS、IL-17、IL-23的蛋白水平;qPCR检测皮肤组织中MAPK、NF-κb、SOD、GSH、iNOS、ROS、CAT、IL-17、IL-23 mRNA等基因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片状红斑/斑块上覆厚层鳞屑,局部浸润明显,PASI评分显著升高,病理可见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颗粒层变薄,真皮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而凡士林组则无上述表现。然而经SKPs局部注射后,治疗组小鼠皮肤红斑大部分消退、鳞屑减少,局部浸润减轻,PASI评分降低和病理表现明显改善(P<0.05);但对照组皮损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维药阿魏提取物在咪喹莫特银屑病动物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魏酸高、中、低剂量组及咪喹莫特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PASI评分及皮肤组织病理分析各实验组的皮损变化及组织病理改变,此外,采用ELISA方法检测动物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咪喹莫特模型组的皮肤PASI评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地奈德对照组及高浓度阿魏酸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浓度阿魏酸组皮肤组织TNF-a、IL-2的含量与咪喹莫特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喹莫特可以引起BALB/c小鼠皮肤出现银屑病样的改变,高浓度的阿魏酸对银屑病样的皮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衣原体蛋白Pgp3通过结合内源性抗菌肽LL37抑制银屑病皮损进展的可能性。方法诱导大肠埃希菌表达出蛋白GST-Pgp3,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磁珠纯化、PP蛋白酶切除GST标签后得到蛋白Pgp3。BALB/C雌性小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空白对照组,咪喹莫特(IMQ)模型组,IMQ诱导同时进行Pgp3干预的外涂高浓度组、外涂低浓度组、注射高浓度组、注射低浓度组,IMQ诱导同时进行PBS干预的外涂对照组及注射对照组。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ASI)评分标准记录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变化,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测量小鼠皮损表皮层厚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gp3干预的4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外观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红斑变浅、鳞屑减少,各项指标PASI分数均低于同期模型组,镜下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减轻,棘层增厚减少,表皮突延伸缓解;外涂高浓度组及注射高浓度组皮损厚度与模型组、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涂低浓度组及注射低浓度组小鼠皮损厚度与模型组、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Pgp3可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推测Pgp3可能通过结合抗菌肽LL37从而抑制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系统性炎症的影响。 方法 将24只SPF级C57BL/6J小鼠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银屑病样皮炎模型组(模型组)、白念珠菌感染组、阴性对照组及银屑病样皮炎模型伴溶剂处理组(溶剂模型组)、6-羟基多巴胺(6-OHDA)处理组、溶剂对照组,每组4只。每日肉眼观察各组小鼠银屑病皮损变化情况;取小鼠背部、耳部皮损通过HE染色、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白介素17A(IL-17A)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取小鼠脾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炎症细胞、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β(IL-1β)观察小鼠脾脏的系统性炎症情况。结果 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背部及模型组小鼠背部均可见表皮增厚、角化不全、基底角化细胞增殖和炎症细胞浸润,且IL-17A上升,以上指标两组小鼠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相较于白念珠菌感染组,模型组还可见皮肤大量鳞屑产生及脾脏增大,脾脏炎症细胞增多,且IL-6、IL-1β水平升高(均P<0.01)。相较于溶剂模型组小鼠,6-OHDA处理组小鼠脾脏明显变小,脾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数显著降低,脾脏IL-6、IL-1β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 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存在系统性炎症,交感神经的激活可能参与银屑病中系统性炎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重组腺病毒(Ad-SOCS1)介导的树突状细胞(DCs)分泌的外泌体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Ad-SOCS1腺病毒感染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分离纯化培养物中的外泌体,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外泌体中的CD63、SOCS1和ICAM-1蛋白。咪喹莫特(IMQ)诱导10只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其中5只给予外分泌体治疗(外分泌体组)组,5只作为对照(IMQ组)。RT-PCR检测小鼠外周血IL-17A、IL-22和IL-2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外泌体中能够鉴定到SOCS1、CD63和ICAM-1蛋白。外分泌体组小鼠的银屑病样表现较IMQ组轻。外分泌体组小鼠外周血IL-17A和IL-23 mRNA的表达低于IMQ组(P0.01),IL-22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d-SOCS1感染DC后培养物分离的外泌体可改善银屑病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外泌体SOCS1抑制IL-17A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