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灯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色温光源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本文主要论述高色温光源的特点、技术优势,实例分析高色温光源在各类演播室环境下的应用,并且展望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低色温光源、混合光源以及高色温光源的特性,并论述了在它们各自条件下录制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电视基准光源的色温及白平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源是获得电视图像的先决条件,人类为了能简明准确地表达各种光源的光色,建立了色温、基准光源等概念,而一些电视同行对此认识不足,对电视基准光源的色温及白平衡技术知之不多,直接影响了电视图像的色彩构成及电视节目技术质量。本文从光学色温基础理论着手,结合目前摄像机的功能特点,阐述了电视基准光源的色温及白平衡技术,目的是与电视同行们一起,温故知新,同进共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视频与灯光的关系入手 ,讨论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途径。1 彩色还原性彩色自然、肤色正常是对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基本要求。1.1 光源的色温与彩色还原性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下的热辐射光的颜色相同时 ,用绝对黑体的对应温度表示该光源的光谱成分 ,并称该温度为光源的色温。只有当光源的色温与摄像机的滤色片相对应时 ,拍摄对象的色彩才能正确重现。通常演播室使用卤钨灯作为照明的灯具 ,在额定电压 2 2 0V时 ,它的色温为 32 0 0K ,每降低 1V电压 ,色温就降低 5K。如果色温偏差超过摄像机允许的范围 ,就…  相似文献   

5.
双通道PWM的冷暖白光LED混色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D光色度的动态调节是实现智能照明的基础, 采用冷暖白光LED和双通道脉冲宽度调制(PWM)法,基于1931CIE标准建立混合光源模型,推导出混合光源色坐标、相关色温 、最大亮度、显色指数与双通道调制脉冲 占空比比值的关系式。采用暖白光(色温3282 K)和冷白光(色温12930K)两种白光LED进行 混色实验, 通过微控制器输出PWM信号控制LED驱动电源,改变冷色光和暖色光的比重,得到的混合 光源色坐 标、最大亮度、相关色温及显色指数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很好,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理论和实验结 果还表明,混合光源在双通道调制脉冲占空比比值为1的附近可得到低色温、高显色性和大 光通量的混合白光。  相似文献   

6.
自由表面光学系统对白光LED色温角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非成像光学设计的自由表面光学系统,对提高以LED为核心的固态半导体照明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简化模型模拟一次封装白光LED光源的色温角分布特性,并研究了自由表面光学系统对该色温角分布特性的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都表明,自由表面光学系统可以明显改善白光LED光源的色温角分布不均匀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激光投影白平衡的实时控制,根据CIE1931和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对激光红绿蓝三基色组成的激光光源进行了颜色配比和色温研究。首先,根据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介绍了三基色混合白光色坐标和色温的获得方法。接着,理论计算了红(638nm)、绿(532nm,520nm)、蓝(445nm)激光器在目标色温6500和9300K下的功率配比,分析了实现6500~9300K连续可调对应的功率配比变化;然后,对绿光波长变化对色温和亮度的影响以及功率下降引起的色温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搭建了激光光源色温测试实验系统,相比按照标准功率配比计算的理论色温值,实验获得的色温结果偏低约15%。  相似文献   

8.
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DXC-1200P彩色摄象机,正常工作色温是3200K。但当光源不同引起色温变化时,必须进行色温校正,大范围的校正,通常用色温滤色片;小范围内色温变化,调整白平衡即可。如若该电路失控,调整不起作用,将使摄象复现的彩  相似文献   

9.
叶德 《电视技术》2015,39(10):91-93
针对演播室高低色温光源混合运用造成的混合光场景录制节目所表现出来的图像画面色彩还原不理想,混合光色温变化不均匀一致造成画面颜色偏色以及怎样把控好光圈曝光量的问题进行了浅析.通过了解所用光源的特性,利用雷登纸来改变不同光源的色温使混合光场景的色温趋于相对一致,通过摄像机白平衡等技术的调整和与多部门的配合,通过了解镜头特性、把控光圈曝光量的大小来获得清晰、柔和、富有层次感图像,这样在混合光场景中就可得到满意的画面.  相似文献   

10.
星敏感器是卫星姿态控制的重要部件,星模拟器作为星敏感器地面性能测试与精度标定设备,其模拟精度对星敏感器姿态控制精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星模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着重叙述了近20年内具有代表性的色温可调星模拟器的光源选取情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光源为LED、溴钨灯、氙灯、超连续谱激光.通过对光源模拟方案的比较分析,给出了色温可调星模拟器光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遇到很多画面的色彩问题,如眼睛现场看到的色彩在电视里"看"不出来,或电视里再现出来的色彩又和眼睛现场看到的不一样.这些问题,多是由照明光源的色温引起的,本文就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的还原关系进行技术原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电视演播室照明常用的光源有石英卤钨灯、金属卤化物灯、PAR灯和三基色荧光灯 ,前 3种发光源发光时能产生大量的热我们称之为热光源。它们的缺点是随着光效和色温的提高 ,灯丝的温度也会随之上升 ,导致灯的玻壳发黑直至灯丝烧断 ,大大缩短了灯丝的寿命。三基色荧光灯因发光时产生极少的热量 ,我们称之为冷光源 ,它的特点是光效高、色温适中、显色性好、自身发热温度低 ,是一种绿色照明光源上个世纪 70年代初 ,我国的电视工作者就已经在电视演播室里应用三基色荧光灯 ,因为当时的三基色荧光灯体积大、色温不符合要求、色调不稳定等多…  相似文献   

13.
《数字生活》2010,(1):148-151
由于室内拍摄时光源受限制,高色温拍出来的照片偏黄,即使前期在相机上调整色温值也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所以只能在后期上下功夫,当然调整色温的方法很多,自己觉得好用就行,下面介绍一种比较好用也很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视摄像机的彩色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像机的彩色平衡直接影响着所拍景物的色彩还原。文章介绍了色温的基本知识、常用光源的实际特性以及如何调整白平衡、黑平衡,如何进行色温校正等的方法和技巧,以实现不同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5.
可调色温的高显色指数LED白光光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暖白、绿、蓝LED混光和PWM调光技术,研究了光源的光谱、色温可调和显色指数特性。实验通过控制驱动电流的占空比,调节暖白、绿、蓝LED之间的光通量配比,实现了在3 000~6 500K范围内色温可调、Ra为85~95的高显色指数LED白光。混合光源的实验参数与理论计算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一种实现色温可调白光LED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利用暖白光、绿光、蓝光三种颜色的LED混合得到色温动态可调的白光LED的方法,并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选取色温为3 000K的暖白光LED与绿光、蓝光LED进行混色,可以得到色温大范围准确可调的白光LED,且改善了白光光源的显色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黄色、红色和黄绿色3种荧光粉混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大功率平面发光LED光源,深入研究了黄色、红色和黄绿色3种荧光粉分别对大功率白光LED光源的发光效率、显色指数以及色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黄色荧光粉含量的增加,其发光效率明显提高,最高可达140 lm/W,而显色指数和色温略有下降。随着红色荧光粉含量的增加,其显色指数明显提高,最高可达85,而发光效率和色温明显降低。随着黄绿色荧光粉含量的增加,其发光效率、显色指数以及色温均不同程度地略有下降,但是其对大功率白光LED的色容差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省电、轻便、高色温是人们提到LED摄影灯时首先想到的,不过以LED技术为基础的先进的灯光设备已经不仅限于这些功能了,你希望你的光源色温能在3200K到5600K之间任意调节吗?  相似文献   

19.
中间视觉条件下不同色温光源对道路照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有中间视觉实用模型并结合测量的实验数据,推导了不同色温LED光源在中间视觉下的照度修正系数。通过修正系数可以更简单准确地对现有照度计测量的照度值进行修正,并计算得出中间视觉下的等效照度。计算结果表明,高色温LED光源更适用于道路照明,并可为适用于中间视觉环境下的照度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其更加符合中间视觉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所谓白平衡,就是在拍摄白色目标时,R、G、B具有相等的幅度。这是确保重现彩色逼真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任意给定的色光,相对于各种不同的亮度级,准确地反映这一色光的R、G、B三个基色分量的比例关系。但是,在拍摄过程中随着拍摄地点、环境或光源的色温等因素的变化,都将促使预置白平衡的失调,因此,在摄像机中必须采用简便而迅速的方法,以随时校正白平衡。不同照明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在不同色温的照明下拍摄白目标,其R、G、B三通道的信号幅度比将发生变化。例如,在万次闪光光源下拍摄白色目标,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