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信息总汇     
广州敬修堂药业玉龙油上市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驱风祛寒、止痛消瘀,用于风湿骨痛、关节扭伤、肩周炎、腰腿痛、跌打瘀痛、神经痛的外用药––玉龙油上市。该产品为黄棕色澄清液体,由干姜、附子、细辛、赤芍、草乌、天南星等19种中药材炼制而成,对关节扭伤、肌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研究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痛症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选自我院61例瘀滞型肩周炎痛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舒筋汤结合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两组患者肩周炎痛症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在临床疗效、UCLA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痛症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疼痛性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网球肘、扭伤、坐骨神经痛等,成为当下的常见病症,临床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笔者运用中药透皮技术治疗241例痛症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62人,腰部扭伤17人,肩周炎及网球肘55人,颈椎病36人,关节扭伤18人,关节炎31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5):71-71
一、蛰龙手法治痛技术 蛰龙治痛分为三个层次:高手层次,手法治痛;神手层次,针法治痛;妙手层次,药法治痛。蛰龙先生披肝沥胆,沙里淘金,整合了世界上优秀、高效、安全的顶尖治痛技术,总结出压敏点的分布规律和松解手法,靶点治疗,即使复杂难治的疼痛也可以轻松取效。可治膝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腿痛,肩周炎、腱鞘炎、足跟痛、落枕、闪腰、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踝腕关节扭伤、头痛、眩晕等。蛰龙手法治痛具有止痛、消炎、抗过敏、解痉、松解肌筋膜挛缩、增强免疫、改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促进代谢废物排泄等作用。应用范围广,不介入,安全、、高效、省时、省力,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10 a来采用天灸治疗慢性疼痛性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显示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肌痛综合征、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疼痛性疾病,方法简便,且有较好的疗效,但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七厘散出自《良方集腋》一书。主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筋伤骨折,创伤出血等。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儿茶组成。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气血瘀滞,热邪瘀阻的痹证,获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例一,外伤性坐骨神经痛周××,男,23岁,农民。1981年4月5日就诊。三月前右髋关节扭伤,半月后疼痛复发。西医诊断为“外伤性坐骨神经痛”。经中西药治疗未愈。刻下:右臀部及下肢胀痛,时有刺痛,舌质红,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诊为血痹,证属气血瘀滞,闭阻经络。治  相似文献   

7.
东方活血膏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活血膏由青州药耳、金针菇、天麻、全蝎、乳香、没药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疏风散寒、解痉填痛,破积消瘀功能,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疼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静脉曲张、肩周炎等。笔者引伸用于鸡眼、面神经麻痹、痛经、牙痛,注射致皮下硬块等,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2):224-225
目的:分析瘀滞型肩周炎痛症治疗中联合舒筋汤、无痛推拿手法及针刀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瘀滞型肩周炎痛症患者随机分为A、B及C组,每组30例。A组接受舒筋汤联合针刀疗法,B组接受无痛推拿手法联合针刀疗法治疗,C组接受联合舒筋汤、无痛推拿手法及针刀疗法治疗。对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前,三组间疼痛、压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评分比较,P0.05,在3周治疗后,C组疼痛、压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评分高于A组及B组(P0.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周治疗后,C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P0.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舒筋汤、无痛推拿手法及针刀疗法可有效的提高瘀滞型肩周炎痛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行研制的消瘀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临床具有消肿上痛、促进局部功能恢复等功效 ,现将应用自制消瘀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73例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门诊 ,共 73例。男 66例 ,女 7例 ;年龄 11~ 40岁 ,平均 2 1岁 ;病程 1小时~ 7天 ,平均 3 .6天 ;均有明显外伤史 ,局部有疼痛 ,压痛点 ,肿胀 ,皮下瘀血、踝关节外翻或内翻时疼痛加重 ,行走困难或功能障碍。X线排除骨折和脱臼者。2 治疗方法处方 :当归、姜黄、牡丹皮各 40g ,大黄 5 0g ,细辛、生川乌、皂角刺、桂枝、透骨草、苦丁香、延胡索、乳香、没…  相似文献   

10.
郭锡华  赖荣斌 《中成药》2007,29(4):I0005-I0006
止痛擦剂是我院生产的制剂,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经临床多年应用表明,该药对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均有较好的疗效,适用于跌打肿痛,关节扭伤,腰肌劳损及肩周炎等症。  相似文献   

11.
奇正消痛贴膏由独一味、水柏枝、棘豆、水牛角等西藏高原特有的天然药物,经特殊低温真空脱水工艺精制而成,含有散瘀痛、强筋骨、干黄水(中医之祛痹痛)的极强活性药物成分。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近年来,奇正消痛贴膏广泛用于临床,疗效确切,笔者就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山楂治疗伤科疾病1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中用山楂治疗踝关节、指关节、腕关节扭伤及无名原因红肿热痛等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肩周炎患者症候及证型分布特点,为研究肩周炎的辨证规律和病因病机提供参考。方法:对100例肩周炎病例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年龄、性别、疾病分期、肩部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肩周炎中,风寒湿型最多为40%,其次为瘀滞型为21%;肩周炎证候分型中年龄、疾病分期、影像学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肩周炎的中医辨证类型分布有年龄差异,寒湿型和瘀滞型的患者较年轻;风寒湿型多见于肩周炎各期,气血虚和肝肾虚型多见于粘连期和缓解期。MRI显示风寒湿型和瘀滞型多见滑囊及关节腔积液表现,气血虚型和肝肾虚型多见肌腱变性改变。研究肩周炎证型的规律可进一步认识肩周炎的病机发展规律,为肩周炎的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毒蒜治疗关节扭伤86例杨朝稳主题词扭伤/外治法大毒蒜治疗应用军事训练伤是部队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而军事训练伤又以关节扭伤为多见,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传统治疗多以消炎祛痛药物配予理疗,我院自去年始采用大毒蒜局部外用收治86...  相似文献   

15.
肩周炎,古称“肩凝症”、“漏肩风”、“五十肩”等。多由年老体弱,气血虚衰,筋肉肌腱失于濡养,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导致血不荣筋,瘀阻经脉及关节所致。笔者查阅了近5年来在杂志上发表及学术会议交流的中药内服治疗本病的论文43篇,研究分析其方剂组成,从中总结了治疗肩周炎的最常用药,现分析如下。姜黄:使用率为85%,列为第一位。《本草纲目》称其“治风痹臂痛”,本品辛散温通,能外散风寒,内行气血,长于行肢臂而活血利痹止痛,且能引药直达病所,为绝大多数作者所共识,可见,姜黄为治疗肩周炎之要药。补气药:黄茂,有80%作…  相似文献   

16.
正肩周炎,其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或露风肩。中医学认为此病是由肩部感受风寒所致,是肩关节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肩部组织、肩袖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年老体衰、骨质增生、腱管狭窄都是老年人发生肩周炎的基础,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也会引起肩周炎。如今,中青年人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韧带处在紧张状态,故发病不少见。感寒、受潮及肩关节扭伤是肩周炎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防治肩周炎,俨然成了当下广大肩周炎患者关心的话题。下面介  相似文献   

17.
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多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基本病机为不通则痛。该文总结概括了滞针法的效用、部位选择、操作要点,并附医案1则,以证明滞针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从而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瘀通络熏条外治法治疗肩周炎65例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组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消瘀通络熏条灸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中药蒸汽熏洗治疗。结果:观察组镇痛疗效愈显率为91.4%(32/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0%(6/30),且(P〈0.001);肩部功能活动改善方面,观察组愈显率为94.3%(33/35),优于对照组的26.7%(8/30),且(P〈0.001)。结论:消瘀通络熏条灸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内旋外展、后旋、上举受限,遇冷痛重,得热痛减,夜间痛重,白天活动后痛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傅立新教授运用筋骨针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气血运行不畅、血脉凝滞是肩周炎的主要病机,辨治需谨守病机,针罐结合、逐瘀通脉,筋骨针术后立即以火罐拔出瘀血;选择治疗点原则为"以痛为腧,有的放矢",根据疼痛部位选取治疗点;治神守神,形神合一,在治疗过程中,医者必聚精会神,注重患者对针感的切身体会以调节行针深浅及方向;饮食注意清淡低盐,有利于血脉通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