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爱华  卢柳艺  何静 《护理研究》2011,25(8):684-68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膀胱电刺激对促进膀胱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颈、胸、腰段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经知情同意后应用膀胱电刺激结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进行膀胱电刺激时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最佳参数、频率及电流强度。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完全性排尿增多,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膀胱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脊髓损伤病人尿潴留,可促进脊髓损伤后病人生理排尿模式的重建,减少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2.
热冷交替膀胱冲洗对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热冷交替膀胱冲洗训练对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治疗组37例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病人每天进行1次或2次的热冷交替膀胱冲洗,并与使用常温冲洗液进行膀胱训练的31例(对照组)进行对比,以冰水试验(+)作为病人的拔尿管指证。分析两组训练成功率及有效率、膀胱训练的天数及病人的残余尿量。[结果]治疗组37例在训练有效率及成功率方面高于对照组,且膀胱训练的天数及残余尿量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使用热冷交替膀胱冲洗的方法进行膀胱训练效果优于以往传统的常温膀胱冲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加艾箱灸对恢复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情基本相同的脊髓损伤截瘫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观察组予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气海、关元穴,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间歇导尿加艾箱灸气海、关元穴对于促进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2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进行评定,根据监测的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等制定个体化靶向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8周后膀胱功能疗效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病人膀胱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确认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容量-压力关系,采用个体化靶向性膀胱功能康复护理,可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改良膀胱冲洗改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由护理人员常规应用生理盐水500 mL为病人进行改良膀胱冲洗,2次/周;观察组由病人或照顾者应用生理盐水500 mL进行自我改良膀胱冲洗,2次/周。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泌尿系结石率、尿培养阳性率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泌尿系结石,两组治疗期间尿培养阳性率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脊髓损伤病人掌握自我改良膀胱冲洗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改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142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伴膀胱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膀胱引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膀胱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病人留置尿管时间缩短,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率降低(P均<0.05);康复组总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为18.00%,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伴膀胱功能障碍的排尿功能,降低尿路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用于脊髓损伤病人对其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脊髓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自愿选择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纳入,第1组40例行传统护理,第2组40例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两组病人膀胱功能均恢复,但是第2组病人的膀胱功能恢复比率优于第1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病人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以及尿路感染发生概率均优于第1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脊髓损伤病人应用康复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降低病人感染发生率,促进病人排尿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加艾箱灸对恢复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情基本相同的脊髓损伤截瘫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观察组予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气海、关元穴,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间歇导尿加艾箱灸气海、关元穴对于促进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在外伤后脊髓损伤病人长期康复中的干预作用,改善脊髓损伤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康复科病房87例符合条件的脊髓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和对膀胱功能障碍的病人或家属培训间歇性清洁导尿术。试验组实施居家护理,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指导排尿意识训练、尿管的护理、康复锻炼方法、心理干预和自我护理的方法等;对照组进行定期门诊复查。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膀胱功能恢复与重建、日常生活能力(ADL)、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与重建、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后脊髓损伤病人出院后实施居家护理,能促进病人膀胱功能重建,改善病人的机能状态,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尿路测压在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SCI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SCI的不同时期(脊髓休克期、脊髓恢复期、脊髓恢复后期)采用下尿路测压装置,护士实时监测膀胱容量-压力变化,有针对性地指导病人在SCI不同时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两组病人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拔尿管时机、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尿路测压可实时、持续监测膀胱容量-压力的变化,使膀胱在生理安全压力范围内充盈和排空,避免了膀胱内压力增高造成上尿路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脊髓损伤尿潴留病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澳大利亚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比较证据应用前后骨科责任护士对标准执行情况及入选脊髓损伤病人残余尿量、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泌尿系感染例数。[结果]证据应用后护理人员对标准的执行情况有所提高(P0.01),病人的膀胱功能较前有所恢复(P0.01),泌尿系感染例数减少(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尿潴留病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的最佳证据应用,可提高脊髓损伤尿潴留病人的膀胱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温凤鸾  葛晟  朱芳芳 《全科护理》2020,18(16):1990-1994
[目的]探讨医护治一体化模式结合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脊髓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康复医学科常规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脊髓损伤病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指导,干预2个月后对比两组病人尿路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医治护一体化模式结合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满意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3.
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控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紊乱或丧失,膀胱内残余尿多,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康复护理的目标之一是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膀胱功能,以达到膀胱低压性潴尿与排尿,防止尿路感染及其他泌尿系统并发症[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997—2 0 0 2年间首次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并且住院时间超过3个月的脊髓损伤患者12 6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3 5例;年龄10—67岁,平均3 2岁;颈段损伤3 8例,胸腰段损伤88例;完全性损伤92例,不完全性损伤3 4例;住院时间93—72 5d ,平均2 40d。1.2护理方法 脊髓损伤患者入院后,经尿流动力学检查,确定膀胱尿道障碍类型,遵照医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SCI)病人长期康复中的干预作用,以期改善脊髓损伤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0例脊髓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将180例病人按出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定期门诊复查;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和上门随访,持续跟踪指导其家庭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时膀胱功能恢复与重建,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与转归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出院后6个月时两组病人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与转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病人出院后实施系统的延续护理,能有效降低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5.
马会娜  张同芹 《全科护理》2011,(16):1428-1428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致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方法]对39例脊髓损伤致尿潴留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排尿功能的锻炼等。[结果]39例病人无一例发生尿路感染和肾衰竭。[结论]对脊髓损伤致尿潴留病人给予相应的护理,能有效避免尿路感染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脉冲式膀胱冲洗法对尿路感染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尿路感染病人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接受传统输液式膀胱冲洗法,观察组采用脉冲式膀胱冲洗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病人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尿白细胞比对照组低。[结论]脉冲式膀胱冲洗法对尿路感染病人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清除尿路细菌,减少炎症反应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总结颈脊髓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情况及拔管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7例颈脊髓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颈脊髓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的气道护理和拔管结局。[结果]31例(18.6%)颈脊髓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病人气管切开率为64.9%,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病人气管切开率为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4及以上节段的颈脊髓损伤病人气管切开率为47.8%,C5~C7节段的颈脊髓损伤病人气管切开率为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气管切开病人中26例(83.9%)成功拔管,3例(9.7%)因反复肺部感染致拔管延迟或失败,2例在随访期间放弃治疗。脊髓完全损伤病人拔管延迟/失败3例(8.1%),脊髓不完全损伤病人无拔管延迟/失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是颈脊髓损伤病人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障,科学的护理和呼吸训练可使大部分颈脊髓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度过危险期并顺利拔管。  相似文献   

18.
15例颈脊髓损伤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海娥  刘滋润  刘林 《全科护理》2011,(10):876-877
[目的]总结颈脊髓损伤病人早期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颈脊髓损伤并瘫痪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死亡2例,扶拐行走4例,可完成床与轮椅的交换5例,可自坐4例。[结论]加强颈脊髓损伤病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较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8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病人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对照组)和个体化护理(实验组),比较两组病人自主排尿时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病人自主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不同特点,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更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李春梅  郭珊珊  李敏 《全科护理》2016,(12):1244-1246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吴茱萸热熨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脊髓损伤病人按照不同损伤部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导尿术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艾灸结合吴茱萸热熨4周,4周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残余尿量减少,膀胱容量增加,膀胱功能平衡状态得到改善,但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结合吴茱萸热熨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