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罗荣桓和林彪作为一对军政老搭档进行了长期的合作,但建国以后,在如何学习毛泽东著作方面,二人产生了重大分歧。随着林彪地位的日益上升,欲借学习毛泽东著作以突出自己,先后抛出了所谓"带着问题学"、"立竿见影"等"左倾"论调。罗荣桓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毛泽东著作,与林彪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与勇于斗争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2.
再次出城 1949年1月7日拂晓,天津,一封署名平津前线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的信送到了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的手中。陈长捷急急打开信迅速浏览一遍,眼睛定定地盯在了几行字上:辽沈战役取得胜利后,百万大军已经进关,劝告你们放下武器,并不得破坏天津工商业……尽管这位警备司令在天津修筑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工事,且有13万军队防守,读了这最后通牒仍  相似文献   

3.
林彪未参加汀泗桥、贺胜桥战役;林彪与毛泽东相识于1 92 8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之间一次讨论群众工作问题的会议上;林彪一再要求去陕南打游击,是其右倾悲观情绪在新形势下的反复;毛泽东举荐林彪当红军大学校长,并不是对林彪的“惩罚”,而是对林彪的信任和器重;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与林彪是师生、战友的关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们俩的关系,与其说是“亲密合作”,不如说是各自政治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对辽沈战役胜利的取得,罗荣桓作出过巨大贡献。他注重部队全面建设.为辽沈战役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他坚持原则,保证了军委作战方针的贯彻执行;他拾遗补缺.直接参与指挥了战役的作战行动。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广大军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经过三年多的英勇奋战,全歼了蒋介石在东北的几十万精锐部队,取得了解放东北的伟大胜利。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部署和指挥了这个战役,从战役准备到结束,先后给林彪发了几十份电报,作了一系列具体指示,亲自掌握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选定了决战方向,及时制定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排除了林彪的干扰和破坏。因此说,东北人民的翻身解放,东北解放战争的伟人胜利,是毛主席革命路线战胜林彪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结果。伟大领袖毛主席是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挥者。这是任何人也歪曲不了的历史事实。但是,长期以来,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和他的一小撮死党,却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盗名窃义,极力把林彪打扮成是什么“常胜将军”、“一贯紧跟”、  相似文献   

6.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与蒋介石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在整个决战过程中,毛主席高瞻远瞩,全局在胸,不单紧紧抓住战略决战时机,同时也准确地选择了平津战役作战时机,及时制定了《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牢牢把握着整个战役主动权,使战役各阶段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引战役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地向前发展。然而,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始终贯穿着毛主席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同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激烈斗争。一向以“常胜将军”、“天才军事家”自居  相似文献   

7.
辽沈战役是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二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打的最大的一次歼灭战。共歼敌旧十七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辽沈战役是毛主席亲自组织、亲自指挥的,是毛主席军事路线的光辉胜利。林彪在这次战役中顽固地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立场上,处心积虑地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犯下了滔天罪行。但长期以来,他却肆无忌惮地歪曲历史,贪天之功为己有,把胜利记在自己的“功劳薄”上,将自己打扮成“天才军事家”和“常胜将军”,欺世盗名,为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制造反革命舆论。我们必须清算林彪的反革命罪行,还历史本来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毛主席亲自掌握战略决战时机,选定战略决战的方向,制定作战方针,规定兵力部暑,指挥我军取得了这次战役的伟大胜利。伟大领袖毛主席是辽沈战役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但是,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林彪,千方百计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和作战方针,抗拒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推行了一条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  相似文献   

9.
1955年9月27日下午,古朴素穆的北京怀仁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元帅军衔和勋章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命令后,毛泽东主席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人。随后,彭真宣读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的决议,毛泽东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  相似文献   

10.
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完整说法关于平型关战役,以往的教科书上这样写道:1937年9月,八路军将领林彪和聂荣臻率第—一五师,在山西东北部平型关打伏击,一举歼灭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师团(饭坦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主力300O余人(实为1000余人),而我方却无人伤亡—...  相似文献   

11.
揭光保 《老友》2014,(8):13-14
正1930年6月13日,毛泽东在汀州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会议根据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分析和扩编红军的指示,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红军第一军团),将原红四军军部和政治部改为红一军团指挥部和政治部,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四军(军长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陈奇涵)、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参谋长林野)和红三军(军长黄公路,政委蔡  相似文献   

12.
声音     
"身上的一个包袱,终于卸下了。"日前,林彪之女林晓霖应主办单位邀请,来到梅州大埔县参加"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活动。期间有记者说起7月中旬,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果展》,林彪列为"十大开国元帅"之一的照片赫然在列,展览使用"出色的作战指挥才能"形容他早年的军事贡献。林晓霖回答道,这是自当年  相似文献   

13.
客观经济规律是否存在,人们要不要遵循它,历来是马克思主义与务正主义的根本分歧。编造种种谬论,否认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林彪、“四人邦”的惯伎,这一鬼蜮伎俩,搞乱了一些人的思想,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设立了种种障碍。在我们继续深入揭批“四人邦”,大打围歼“四人邦”思想体系的第三个战役中,有必要对林彪、“四人邦”否认客观规律的种种谬论,发起总攻,来一个彻底的大扫荡。  相似文献   

14.
“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只有立足于战争全局,根据战争全局的情况制定作战方针,方能克敌制胜。这是毛主席光辉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伟大领袖毛主席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科学地分析形势,把握全局,为我党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使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就是毛主席把握全局,亲自组织,指挥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今天,我们重温毛主席《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这篇光辉著作,感到格外亲切。这对于我们彻底批判林彪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戳穿林彪所谓“天才军事家”的画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沈战役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部署和指挥的。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是我军广大指战员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所取得的。但是,长期以来,林彪一伙肆意篡改历史,极力把林彪装扮成正确路线的代表,肉麻地吹捧他为“常胜将军”、“天才军事家”。贪天之功为己有,把辽沈战役的胜利说成是他指挥“英明”所取得的,真是无耻之极。我们要把林彪一伙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辽沈战役从准备到结束,一直存在着两种军事思想、两条军事路线的激烈斗争。毛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作出了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略决战的英明决策。毛主席洞察一切,英明决  相似文献   

16.
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向盘踞在江南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为了确保四野寻歼盘踞在湘鄂赣地区的白崇禧集团,中央军委电令从九江以东渡江的我二野四兵团(陈赓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司令林彪指挥,配合四野主力全歼该敌。此后,在我军向华南、西南的进军过程中,一代名将陈赓在战略方针和战役部署上与威名赫赫的林彪发生了几次直接的冲突。西进三湘,林彪酝酿大决战南下广东,陈赓执意大迂回对林彪来说,在武汉一带歼灭白崇禧集团无疑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但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也绝非徒有虚名,在明知不能力敌…  相似文献   

17.
在邓小平一生中交往过的领导人和将帅、社会名流中,罗荣桓元帅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们早在中央苏区时期就相识相知,共同经历了政治风雨和战争硝烟的洗礼。邓小平对罗荣桓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罗荣桓去世后的多年里,他始终  相似文献   

18.
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校最近举办了一期工农兵理论学习班。参加这次学习班的,有省内工厂、农村、部队、机关等有关单位的理论骨干,和我校部分工人、干部、师生共三百多人。这期学习班,首先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军事思想,狠批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大家在学习中注意了三个方面:一是认真看书学习,掌握思想武器,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和《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九篇军事著作,分清什么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什么是林彪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在十大军事原则里明确指出:“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我军由于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在同敌人的战斗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林彪公然反对毛主席的这一作战方针,胡说什么:“在战略上要集中兵力,战役上一点两面,而在战术上,战斗动作上却是分散兵力”。这就充分地暴露出林彪对抗毛主席战略战术思想,反对打歼灭战的丑恶咀脸。十大军事原则主张把敌人四面包围起来,核心是要打歼灭战。在战役、战斗上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对敌形成四面包围,就能使我军具备全歼敌人的物质基础,这样既有力量歼灭被我包围之敌和阻击援敌,又有力量应付意外情况。四面包围敌人,能使敌人陷  相似文献   

20.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是一首悼念诗。诗篇对罗荣桓同志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毛主席对罗荣桓同志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 罗荣桓同志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他自一九二七年鄂南暴动后至一九六三年逝世的几十年时间里,历任我党、我军的要职。他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原则,勇于斗争,善于联系群众和团结干部,工作兢兢业业,从不畏艰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工作繁重,环境艰苦,他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