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进行超高层建筑桩基础承载力控制非常重要.论文针对影响超高层建筑桩基础承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岩性判断、桩底沉渣厚度和桩端注浆质量,简要阐述了桩基础承载力控制要点,并以具体工程案例总结了桩基础承载力的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工程质量》2021,39(2)
确定桩基础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是当前高层、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主要因素包括桩周及桩底土层的状态、后注浆的效果、桩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桩身穿越土层的液化势。结合太原某工地破坏性载荷试验结果,通过对各种因素下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分析,得到太原地区液化土场地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研究结果对液化土场地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荔 《广东建材》2013,(8):46-49
人工挖孔桩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桩基础形式,具有造价低、工艺简单、质量控制容易、承载力较高等优点。人工挖孔桩端承桩为主,桩端持力层通常为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基岩。在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时,一般不考虑桩侧阻力的作用,桩侧阻力是否参与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影响到人工挖孔桩的经济性,有时甚至决定采用挖孔桩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介绍厦门某高层商住大楼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孔桩竖向承载力的试验值与设计计算值之间的差异,得出本地区强风化花岗岩土层的实际承载能力比规范法设计计算的设计值要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高层建筑物采用复合地基方案,但由于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不是很成熟,限制了其在高层建筑物中的适用范围。以某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超高层建筑项目为例,对比分析了该项目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案,并研究了其沉降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多桩型复合地基中的刚性长桩能显著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柔性短桩可改善桩间土性质提高地基承载力,从而节省工程成本。相较于其他地基基础方案,多桩型复合地基方案具有较大的成本及工期优势。  相似文献   

5.
桩基础在现代建筑科学中以其承受载荷大、沉降量小、抗展性能好、适用地层广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沉管灌注桩以其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场地文明而被优先推广使用。但随着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增多,沉管灌注桩由于其单桩承载力低而逐渐失去了它的市场。如何提高沉管灌注桩单桩承载力以适应高层建筑物基础的需要,成为岩土工程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一些成熟的压浆技术,运用到Y型沉管灌注桩中,这样可以提高桩周土层的密实度,从而影响了压浆桩的半径,进一步提高了桩的单桩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建荣 《城市建筑》2014,(21):92-92
泥浆护壁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它具有噪音低、振动小、单桩承载力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技术在高层、超高层的建筑物和重型构筑物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泥浆护壁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它具有噪音低、振动小、单桩承载力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技术在高层、超高层的建筑物和重型构筑物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徐端林 《广东建材》2007,(7):208-209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近十年来,多层与高层工业及民用建筑日益增多,采用桩基础的工程越来越多.桩基础的种类(桩型)很多,其中大直径的钻孔灌注桩因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单桩承载力大、对相邻建筑物的干扰小(施工过程中无挤土、无振动)、能贴近已有建筑进行施工、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在市镇中心地带新建多层、高层建筑时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桩中心点的精确定位是保证桩基础承载力及避免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首要因素。但实际工程施工中,地质条件恶劣及现场操作不够精细等诸多因素往往导致桩心定位偏差大。影响建筑物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刘峻青  许永辉 《建筑技术》2005,36(3):177-178
珠江三角洲地区表层土普遍较软弱,因此桩基础被广泛采用,常用的桩型有预制桩、锤击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和钻孔桩等。钻孔桩和人工挖孔桩可达到很高的承载力,因此常用作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而预应力管桩则是目前该地区应用最为广泛的桩型。合理而经济地设计桩基础的关键是根据地质资料做多方案的对比分析,除了做好设计外,还要充分借鉴工程经验,下面通过实例说明桩基的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于深厚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桩基础设计,通过桩端后注浆工艺减少桩基沉降、提高桩端持力层的端阻力,通过桩基静载试验确定注浆后桩端持力层的实际承载力,采用强夯处理或回填压实消除深厚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部一定深度范围内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同时提高上部土层的密实性以提高桩侧摩阻力以及加强上部土层防水效果以达到减少桩侧负摩阻力的目的,结合三七灰土防水垫层的防水作用,将湿陷性土层有害的桩侧负摩阻力变为对桩基竖向承载力有利的桩侧正摩阻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桩基的竖向承载力,使位于深厚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桩基础设计做到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2.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及工作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敏  杨桦  王伟 《岩土工程界》2004,7(Z1):119-124
针对土层中存在上下两层或多层可供利用的桩端持力层,且建筑物对沉降要求较高的情况,基于减沉桩原理,根据长桩控制变形、短桩提供承载力的基本思路提出了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采用简化模型对全短桩、全长桩及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不仅可以大量减少长桩用量,而且可有效地控制基础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显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建材与装饰》2010,(6):190-191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层、中高层和多层建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将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往往要采用桩基础。本文从桩土的受力机理以及桩土沉降模型着手.对多层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实际工程中相同场地条件下抗压基桩按不注浆、仅桩端注浆、桩端桩侧复式注浆3种工况的抗压承载力测试结果以及抗拔基桩按不注浆、仅桩侧注浆两种工况的抗拔承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综合提高系数(注浆后桩实测承载力特征值与不注浆桩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比值)实测值,为石家庄地区合理采用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综合提高系数的取值提供工程依据。同时,通过对上述各试桩桩侧埋设的钢筋计的测试结果分析,得到不同土层在注浆后的极限侧阻力增强系数,并据此推断出抗压桩端阻力增强系数,从而得出实测值与规范值间的对应关系,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静压桩基础是一种能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各类建筑物荷载要求的基础.它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质量易保证、变形沉降量小、收敛快、桩身混凝土的密度大抗腐蚀性强、工艺简单工效高等工程特性.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石井校区教学楼联体工程就是采用静压桩基础,该项目位于广州市石井镇北石庆路388号,为广东省重点项目.本文根据该项目的施工监理工作总结出预制混凝土静压桩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高层、超高层和其他组合结构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的大量涌现,桩基础施工越来越多。各种工程建设急需大量的的桩工机械设备。旋挖桩由于具有效率高、成孔质量好、环保特点突出的优点,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旋挖桩施工优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技术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小宁 《门窗》2012,(8):270-27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高层、超高层和其他组合结构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的大量涌现,桩基础施工越来越多。旋挖桩具有成孔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无循环泥浆、产生废浆少、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在现代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旋挖桩施工时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前进 《山西建筑》2010,36(22):136-137
根据建筑物桩基础设计经验,就桩基础设计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具体对高层带裙房桩筏基础、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桩的承载力水平等作了论述,从而为桩基础形式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由于桩端后注浆技术能弥补钻孔灌注桩存在的一些承载缺陷,现广泛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中,但后注浆桩确切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在逐级荷载作用下后注浆桩桩侧、桩端阻力的变化仍在研究中。通过实际工程数据,从后注浆桩与未注浆桩的静载荷试验,研究了桩身轴力分布特性、桩侧摩阻力分布性状,揭示了后注浆桩的实际承载性能,并基于发现桩端后注浆桩表现出一些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更接近于实际的后注浆桩极限承载力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及其变形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敏  杨桦  王伟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2):103-108
针对土层中存在上下两层或多层可供利用的桩端持力层,且建筑物对沉降要求较高的情况,基于减沉桩原理,根据长桩控制变形、短桩提供承载力的基本思路提出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采用简化模型对全短桩、全长桩及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不仅可以大量减少长桩用量,而且可有效地控制基础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显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