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富含腐烂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降解纤维素较为有效的细菌,鉴定其类别,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圈法、滤纸崩解法、酶活测定法筛选菌株,并对秸秆液体产酶培养基中不同秸秆长度、培养时间、氮源、氮源投加量和培养基初始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秸秆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两株菌株XY2和XY6.经鉴定XY2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mimosarum),XY6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菌株XY2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为6.0,碳源为4 cm长度的水稻秸秆或小麦秸秆,氮源为0.5%硫酸铵;菌株XY6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4 cm长度秸秆段为碳源,而在以水稻秸秆为惟一碳源时,最适氮源为0.5%的硫酸铵、培养基初始pH为6.0,以小麦秸秆为惟一碳源时最适氮源为0.5%的硝酸钠、培养基初始pH为8.0,氮源为5‰硝酸钠或硫酸铵,且在一周之内酶活性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
1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月霞  陈凯  李海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1-3631,3644
从长期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纤维素降解细菌B3,经测定,该菌产纤维素酶最适宜的pH值是8,温度是37 ℃;玉米秸秆、牛肉膏可明显促进纤维素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株高纤维素酶活的纤维素降解细菌的产酶条件进行试验,分析了秸秆碳源形态、氮源量、pH值、温度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标准曲线计算酶活性,从而确定优化的最佳产酶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长期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和造纸厂排污口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放线菌,对其在以羧甲基纤维素为惟一碳源的产酶培养基上进行产酶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产酶较合适的温度是28℃,培养基起始pH值是7.0,接种培养24 h的种子液产酶量较高,以2%的接种量接种酶活较高,其在优化条件下的酶活可达到44.76 U/mL。  相似文献   

5.
一株降解纤维素的高温放线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温稻草堆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放线菌CN9,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Streptomycessp.,进一步对其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CMCase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大豆粉,最佳金属离子为Ca2+,最适培养条件为45℃、250 r.min-1、培养5 d。以麸皮、大豆粉、Ca2+及摇床温度4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麸皮10 g.L-1、大豆粉4 g.L-1、Ca2+0.4 g.L-1及摇床温度45℃为产CMCase最佳条件,此条件下CMCase活力为11.52 U.g-1。  相似文献   

6.
王双  夏天  潘杨楠  许洁  相颖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109-112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圈法、滤纸崩解法、酶活测定法筛选能降解秸秆纤维素的真菌,并在秸秆产酶培养基上对不同秸秆长度、培养时间、氮源、氮源投加量和pH对产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两株菌株LK8和LK10降解能力较强,经鉴定LK8属于曲霉菌属(Aspergillus cf.flavipes ATUS),LK10属于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LH33);菌株LK8和LK10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6.0,4 cm秸秆段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氮源投加量分别为LK8:1%,LK10:小麦0.5%、水稻1%;在1周之内酶活性变化较小,LK8和LK10的酶活性分别可达到26.19 U/mL和22.32 U/mL。  相似文献   

7.
从高温稻草堆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放线菌CN9,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Streptomyces sp.,进一步对其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CMCase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大豆粉,最佳金属离子为Ca2+,最适培养条件为45℃、250 r·min-1、培养5 d.以麸皮、大豆粉、Ca2+及摇床温度4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麸皮10 g·L-1、大豆粉4 g·L-1、Ca2+0.4 g·L-1及摇床温度45℃为产CMCase最佳条件,此条件下CMCase活力为11.52 U·g-1.  相似文献   

8.
从高温稻草堆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放线菌CN9,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Streptomycessp.,进一步对其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CMCase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大豆粉,最佳金属离子为Ca2+,最适培养条件为45℃、250 r.min-1、培养5 d。以麸皮、大豆粉、Ca2+及摇床温度4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麸皮10 g.L-1、大豆粉4 g.L-1、Ca2+0.4 g.L-1及摇床温度45℃为产CMCase最佳条件,此条件下CMCase活力为11.52 U.g-1。  相似文献   

9.
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从菜地土壤中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从4种菜地土壤中共分离获得16株纤维素降解菌,其中生菜地土壤中获得的菌株最多,白菜地土壤中获得的菌株最少;在16个菌株中,从油菜地中分离纯化的1个菌株具有最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优化发现,以麸皮作为唯一碳源、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96 h时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0.
降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真菌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牛粪中筛选出1株降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真菌(ZJ7),并采用固体发酵试验研究其产酶能力.结果表明该菌固体发酵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最佳氮源为花生麸.  相似文献   

11.
解淀粉芽孢杆菌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响应面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用单因数实验逼近各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酶活的3个主要因素,即装液量、pH和蛋白胨浓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方法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优化发酵条件:当装液量65.28 mL,pH 7.35和蛋白胨浓度0.44% 时,液体发酵液中褐藻胶裂解酶酶活达到理论最大值6.48 U/mL.经3批培养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海洋源性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XJ-2(简称XJ-2菌株)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并探究其抗氧化性。【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研究XJ-2菌株产胞外多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pH及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胞外多糖产率的影响,采用经典的Fenton法及NADH-PMS-NBT系统研究该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优化后发酵条件为:蔗糖8%、硝酸钾2%、pH 7.5、发酵时间84h;胞外多糖产量高达17.752mg/mL;其对·OH和O-2·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2.0mg/mL(·OH)、0.06mg/mL(O-2·)。【结论】优化后发酵培养基明显提高了XJ-2菌株胞外多糖产量,且该多糖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性,为胞外多糖的规模化生产以及开发新多糖类免疫调节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源。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J-4菌株产抑菌物质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J-4菌株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发酵培养基的组成(碳源、氮源、无机盐含量)和发酵条件(发酵时间、装液量、发酵温度、接种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0%、黄豆饼粉1.00%、MgSO_40.15%、Na_2HPO_40.10%、NaH_2PO_40.10%;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装液量100 mL(250 mL)、发酵温度37℃、摇瓶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J-4菌株抑菌圈面积提高50.25%。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液体发酵条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筛选出的1株生防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g·L-1、硫酸铵5g·L-1、麸皮50g·L-1、柠檬酸三钠2.5g·L-1、K2HPO·43H2O0.3g·L-1、MgSO4·7H2O0.5g·L-1、FeSO4·7H2O0.05g·L-1;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初始pH值7.2,最适接种量5%;进行了100L发酵罐放大培养,20h达到生长高峰期,生长周期24h,最适放罐时间为26 ̄28h;此时所获得的菌体数量约为6×109个·mL-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现高效生产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方法]以解淀粉芽孢杆菌ZF-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ZF-7)为菌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响应面法(CCRD)对其发酵生产BC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适碳源与氮源分别为D-葡萄糖和酵母膏,并确定了D-葡萄糖、酵母膏及无水乙醇添加量对BC产量(干重)的影响.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56.1 g/L、酵母提取物9.9 g/L、乙醇17.2 ml/L.在此条件下,测得BC产量7.88 g/L,比初始产量提高了35.4%.[结论]研究可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丰贵鹏  杨丽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62-6864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实现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借鉴谷春涛等关于地衣芽孢杆菌TS-1液体培养发酵条件的研究成果,对培养基进行澄清,并运用单因素试验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其培养基进行改进,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得到其最佳温度、pH值和接种龄。[结果]4种因素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玉米浆〉豆饼粉浸汁〉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玉米浆0.45g,蛋白胨1.50g,豆饼粉浸汁为1:15,葡萄糖1.50g。最适宜种龄为18h,接种量8%,起始pH值7.5,最佳温度37.5℃,此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对数生长期在14~20h,发酵周期为22~24h。活菌数每单位提高近1亿个,发酵周期比经验周期缩短10h。[结论]试验得出了地衣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及最佳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培养,收获菌体量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有利于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柿树根际嗜铁细菌地衣芽孢杆菌CAS20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S检测平板法,从柿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较强产嗜铁素能力的细菌菌株CAS20。根据菌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其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经16S rDNA序列分析,CAS20的16S rDNA基因序列(KY199559)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代表菌株ATCC14580的16S rDNA序列(NR_074923)具有99.93%的相似性,并且位于系统进化树的同一分枝。据此,将菌株CAS20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18.
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株畜禽用凝结芽孢杆菌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筛选,通过正交实验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温度35℃、转速220 r/min、装液量10%、接种量3%、初始pH=7.0、发酵时间42 h;最佳培养基组成:葡萄糖8.0 g/L,酵母膏12.5 g/L,KH2PO4 3.0 g/L,MnSO4.H2O 0.18 g/L,MgSO4.7H2O0.125 g/L。在此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下,发酵液活菌数达38×108 cfu/mL。  相似文献   

19.
地衣芽孢杆菌生防菌株SDYT-79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SDYT-79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为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SDYT-79菌株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蔗糖3.0%、蛋白胨0.3%、酵母膏2.0%、氯化钠0.3%,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9.0、培养温度24℃、培养时间36h、250mL三角瓶装液量120mL、接种量体积分数0.5%~1%。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SDYT-79菌株抑菌能力提高14.3%。  相似文献   

20.
地衣芽孢杆菌L3对镰刀菌、核盘茵等显示出强的抑茵活性,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了碳源、豆饼粉和K2PO4等显著影响芽孢形成和茵体数量的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路径试验、综合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豆饼粉8.0 g·L-1、K2HPO4 2.00 g·L-1,碳源32.2 g·L-1,MgSO4 0.5 g·L-1,酵母膏2.5 g·L-1,地衣芽孢杆菌L3的活菌体数目可以达到100.20×108CFU·mL-1,比初始培养基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